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从衣服看物质过剩

    从衣服看物质过剩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快速地发展。只是几十年的光景,生活状态竟千差万别。父辈的童年是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指导思想下走过的;我们的童年则是衣服小了不合适了再换新的生活方式里度过的;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状态却是在衣服穿得不喜欢了就换新的。时代在变迁,我们总是在感叹一代人比一代人幸福,是啊,物质越来越丰富,一切来得越来越容易,而人们就越来越不懂得珍惜。再转念想想,我们这个时代仅仅是物质丰富么?是不是有物质过剩的嫌疑呢?而这过剩又将带来浪费。 上世纪九十年代,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的自由度极大地增加,许多人乘着这股东风下海,而下海的结果也没让众人失望,人们都或多或少地捞了一点。可时至今日,当年下海的人们却都纷纷感叹生意没有当年好做,世道艰难多了。就拿卖衣服的来说,仿品比比皆是,款式什么的大家都差不多,没什么出彩过人之处,卖的店家多了,竞争大了,生意自是不好做。做生意的人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投入市场的货物多了,每到换季,打折促销就成了街上一道固定的风景。有时候,甚至是从新品上市一直打折到换季,只是不同时候打折的程度不同而已。不过打折却又未必都能奏效,大伙儿可能是审美疲劳了,有些店无论怎么打折,都是门可罗雀,让身为消费者的我们看着都着急。但无论如何,每个季度或多或少都会有货物遗留下来,那么,遗留下来的货怎么办呢?有的商家会把货留到来年再卖,毕竟潮流是一件谁都说不准的事儿,去年大家都有的,今年人无我有,反而就有特色了;还有的商家会通过其它渠道销售,例如剪牌低价销售又或是将服装交给类似于Foxtown等商家,这也是一个比较大流的选择;还有的商家,会把衣服剪坏扔掉,当然这种极端浪费的做法一旦被公众知道就会招来强烈谴责的。由于每个季度都有大量的新衣服上市,而且各个价位的都有,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大伙儿都会购入一些心意的衣服,尽管他们并非很缺。新的衣服到位,那旧的可能就要压柜底、束之高阁了;又或者送人、捐出去;当然,某天大清除时也很有可能会把它们清去垃圾筒,这似乎是最简单的一种处理方法,但这样,一件衣服的实际利用率就不太高了。也许,扔衣服的时候,大伙儿的内心也曾挣扎过,但最终还是做了。为了环保,国际知名品牌H&M今年夏天开展了回收旧衣服的活动,每人每天可捐两袋就衣服,每袋旧衣服换一张H&M的85折优惠劵。他们承诺要让旧衣服物尽其用,此举,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响应,只是,这一看似环保的做法,是否又助长了另一轮的消费和浪费呢?现在这个时代,类似的过剩想象比比皆是,这样的一种过剩无形之中就是资源的浪费,而地球上的资源又还能支撑多久这样的浪费呢?继续下去,势必无法可持续发展,我们是在浪费子孙后代的资源啊!有人说,现代科技那么发达,我国也有不俗的经济实力,这些担心是在危言耸听吧,到时候我们去开发其它星球的能源不就行了吗?近年来,美国不断在其它星球探索资源、能源,但至今也没有个绝对可行的方案公之于众。所以,还是别想太多有的没的、虚无缥缈的事儿啦,靠谱一点儿,保护珍惜我们那些用再多的钱都买不来的资源吧!可喜的是,现在原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正视这类问题,投身环保活动。其实最最身体力行的一种环保做法就是不再以衣服多,一天换一套,一个月都换不完为荣,理性面对时尚和潮流,不盲从,有几套够用的衣服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环保了,那么物质浪费就没有了市场,自然就能得到遏制。从今天起,时尚的你响应最为时尚的时代号召,过低碳环保的生活,成为时尚的环保达人吧!为遏制物质浪费做出一份贡献。

    2013-09-04 17:02:12 作者:卢瑜
    • 0
    • 9591
  • 关于“光盘”行动

          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光盘”行动是极具价值和意义的,所以,学校也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的号召,饭堂里都贴着各式的标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是这开展光盘行动也得看具体情况的,是吧?      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刹住中国式的“剩宴”,说白了就是公款吃喝呗或者是有钱人之间的吃喝咯,一般的普通人家,谁舍得那样的浪费啊!可咱学校可是把矛头直指咱学生阶层呐,对,每天饭堂里都会有不少学生倒的剩菜剩饭,其中不排除有人不在乎那几个钱,在浪费,但是更多的时候,大伙倒的是不新鲜、没熟透、煮糊了的。。。。。。的饭菜呀!这些东西吃下去还不健康呢,我们总不能那样坑自己吧?还有,饭堂一年四季打饭的最低标准是0.5元,你觉得自个吃不完那么多,想要0.2、0.3元吧,那阿姨还嫌麻烦,不干!再说那菜吧,如果打一个你觉得不够,打两个你又吃不完,那该怎么办呀?类似的情况应该是蛮常见的。只吃一个菜,时间久了,还真怕会营养不良。打两个,那剩下的,怎么办呢?硬撑,会塞坏自己的胃。打包,拎回宿舍后放冷了还怎么吃呀?加热?舍规中可是明文规定,各类大锅小锅皆属违规电器,这偶尔悄悄地违个规还行,那你总不能老那样吧?古语云:上得山多,终遇虎!真遇上了,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麻烦事儿。和同学对分?各种协商,那就更是麻烦咯!    所以说吧,想让学生倒得少,那饭堂还得多努力!饭菜新鲜、美味,分量上弹性大一点,那自然就倒得少啦!毕竟,一般而言,学生也会心疼自个的钱,点餐时大多是量力而为的!       

    2013-09-04 16:55:35 作者:卢瑜
    • 0
    • 9622
  • 漫谈“关心”

    漫谈“关心”       你常关心谁?谁又常关心你?你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吗?有人关心,其实是很温暖的,但有时候,又会在无形之中给人带来压力。可以肯定“施加压力”一定不是关心者的初衷,但被关心者却分明感受得到压力的存在!      那我们该怎么办?不再关心别人?也拒绝别人的关心?这无异于因噎废食吧?不可取!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被关心者,渴望摆脱现实的困境,而关心者却一再提醒他,他正陷入这种困境之中!这一再的提醒是被关心者需要的吗?被关心者是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正陷入在这种困境之中,他希望自己能用一种更为轻松的心态来走出困境!这样的一种心态,也许是旁人给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去调节。当然,必要的时候,旁人也可以给予他以鼓励,让他有走出困难的勇气!如果,你还想给予他更多的帮助,你还可以提一些中肯的建议,或者说点笑话,并让他参与其中,从而让他绷紧的神经获得片刻的放松!不要小看这片刻,于他而言,这也许已经是弥足珍贵的了。       反过来,当你成为被关心者时,如果你感受到来自他的关心的压力,你可以巧妙地岔开话题,例如:我很久没听过笑话了,讲个笑话给我听好吗?或者,我很久没去跑步了,陪我去跑跑步好吗?之类的。努力为自己营造一种自己想要的宽松的氛围。  

    2013-09-04 16:48:24 作者:卢瑜
    • 0
    • 9609
  • 小妞的大年初一夜

    不知不觉,又到了农历新年,但是今年过年,家中只有棋迷、劳模、学习标兵和小妞,分外冷清。大年初一,在家闷了快一天了,晚饭后,小妞忍无可忍,决定出门!此时,棋迷正在网上和兄弟们大战三百回合,劳模有点累小睡过去了,学习标兵还坚持奋战在一线,无奈,她只好自己出去啦!好好地收拾了一番后,她带着美美的心情出门了。今儿,小妞有点小懒,包包没提,手机手表什么的也都没带,但是,带了一张卡。她想呀,这偷懒归偷懒,可这大过年的晚上,一位女生独自出门,万一遇到个小偷什么的,总不能太让他们失望,是吧?一旦他们恼了,那她损失还不更惨重?今年的天气一如往常的冷,刚出门,她的手就向大脑发出了寒冷信号,她心中一喜,今儿没带包,手可以无忧地直插衣袋了。手一插,才发觉,坏了,刚好挑了一件只有装饰袋的外套,手袜也没带,注定是要挨冷的啦。家门是出了,可是,去哪儿好呢?小妞心中也没谱,去书店?去逛街?哎,不管了,反正是一条路。不一会,她就上了桥,桥上吹着阵阵凉风,倒让人觉得分外清醒。      过了桥就到市区的步行街了,没有想象中的张灯结彩和人头涌动,莫非韶关今年的财政经济状况又持续低迷啦?咋看起来,就像似一个普通的周末,如果说真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有近五分之一的店铺关门过年去了,剩余的开门的商店里大都放着喜庆的音乐。这就是过年的气氛?真没劲!不过人不特多,也好,人多了,太压抑,连前行都困难,进了店铺都不知道是看人还是看衣服。漫无目的地走了一大段路,她貌似也还想买点衣服,就自顾自地进店去试啦,店里头,大多只有一两个客人,恰好,正是她最喜欢的购物状态。某店员,在抱怨,这大年初一还要上班,连烟花都没法去看,真可怜。她顺口回了一句,有三倍工资,上班也无妨呀。那店员听着,有点委屈了,说道,哪有什么三倍工资呀,压根就没见过!呵呵,这心情,小妞是懂的。去年的春节她基本上就是在这条街上过的,作为一位兼职的销售员,街上的人来人往,街上的繁华似乎都与她无关,能让她感到快乐的是成功帮老板做成买卖。那会儿,她连最低工资标准,节假日工资标准什么的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去做兼职了,第一次大年初一的还要上班,而且只有单倍工资,那种感觉真的不好形容,只知道那个黑压压的大年三十和那个阳光灿烂的大年初一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了店,就快到步行街尾了,就这么回去吗?心中又有些不甘。不管了,再继续往前走吧,不知不觉她走进了一座商业大厦,左瞧瞧,右试试,还是没有寻觅到合适的外套,但是心越发地明亮,目标越来越明确,棉衣暖和是暖和,但是修身效果不佳,还是压过的那种羽绒服,修身,对,她就是要一件修身的粉橙色的带帽子的短款羽绒服!刚走出商业大厦,她就听到了烟花绽放的声音,久违了,还记得,她曾在父亲的陪同下去河堤边赏烟花,也曾在家人们的陪同下上十楼的楼顶赏烟花,如今她孤身一人,身处闹市中心,听着烟花的声响,却不见烟花的倩影,她究竟该去哪儿才能一睹烟花的芳容呢?而且,现在貌似有点晚了,她是该去看烟花还是该回家呢?她就这样站着在天桥上看着那条半明半暗的路,纠结了好一会儿,好吧,随人群去公园门口瞧瞧!她快步朝那边走去,公园门口还真的站了蛮多人,刚走到那儿,她就看见了灿烂的烟花,漆黑的夜空里盛开的绚丽的花,让她的心也为之一颤,不禁想起黄色是钠离子烧出来的颜色,紫色是钾离子烧出来的颜色,绿色是。。。。。。哈哈,三句不离老本行,这妞真是的,连她自个都禁不住笑了。看情况,上次看烟花应该在高中之前吧,那时她也许还不知道化学的存在。正当她陶醉其中的时候,一声轰鸣声宣告了烟花表演的结束。什么状况?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奔过来看,还没站稳脚跟呢,它就结束了?还没等她缓过神来,大量的人群开始往门外涌了,涌着涌着又回到了步行街上,这会儿,步行街上的人可是一点也不少,她终于明白人都到哪去了。在爸妈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大年初一的晚上,连个手机都没带就一个人出门了,那两个一天到晚把小妞当幼儿园小朋友养的爸妈要是发现了会不会急坏了呀?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妞假设了N+1种情况,那两只热锅上的蚂蚁,在发现她不见后,第一时间应该会打她的手机,然后,他们会发现她的手机居然在客厅!再接着,赶紧下楼去等,有可能在桥下见到已经转了N个来回的老妈。。。。。。当然咯,不排除,棋迷还在大战,劳模还在小睡,压根没发现她的不见!回到家,她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棋迷,没看出有多大的异样,劳模呢正在放松身心,家里一切正常!哎,什么状况?真是太让人失望啦! 

    2013-09-04 16:37:20 作者:卢瑜
    • 0
    • 9622
  • 班主任工作创新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时代话题,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创新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教育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口号。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努力为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条件,它既包括激发学生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安排客观的实践活动机会、培养创新能力,也包括教师的创新榜样示范。”[①]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如何培养教师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一方面,教育工作的创新离不开班主任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而且要培养学生成人,为了把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创新显得格外重要。教育人才劳动过程本身的创造性即是“教育人才的劳动是一项没有常规可循、没有模式可套的工作,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有赖于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情境的具体情况选择与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并给予灵活的实施。”[②]从班主任作为作为教育人才这个层面看,探讨班主任工作创新这个问题也是教育人才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工作创新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要有良好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方法等,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要创新。1.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意识2004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而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要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了解学生,深化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学生不断追求。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领域对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班主任工作创新程度的高低。一般来说,除了要具备公民思想基本道德素质之外,大多优秀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班主任还具备与其职业相关的健全的优良个性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有:勤奋、求实、创新、公正、热情、诚恳、和蔼、宽容、坚毅、耐心、自洽、合群、幽默、有童心等。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求班主任观察繁锐,思维准确,情绪饱满,意志顽强,兴趣广泛,信念坚定,性格开朗。此外,作为班主任还要有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坚定的教育信念是班主任下决心要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准备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还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好学生,或可以教好的学生,都有其优点和才干。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工作中不畏艰难曲折,顽强而耐心地工作。其次,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就应该在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好学生和坏学生上下工夫。班主任的任务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故就必须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教学工作中都要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知识教学生,用人品育栋梁。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把每一个学生看做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善待每一个犯错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给予学生以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感到平等和尊重,也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在日常教育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要真诚。真诚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班主任要真诚地去拥抱每一个学生,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的个性、优点缺点以及内心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学生作为有人格有个性、自立、自强看待。爱在教育教育领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中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就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真诚无私的教育爱业已成为衡量一个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重要标准。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宏志妈妈”的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首任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老师,在《推进德育创新,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一文中指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要有人格魅力,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班主任要用真情去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行为,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应该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具有时代气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在新时代成长的学生的需要,“只有当班主任你全身心地去爱学生,时时刻刻想着学生,学生才有你这个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洗涤他们心底的沉淀和污秽。”[③] 最后,要能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机制。能否承受是考验一个班主任的是否具备正确、迅速、敏捷的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2.实现角色的转变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被视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并且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是班主任在教育领域所扮演的主要角色。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现实中频发的一系列教育不良事故,社会各方面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这就间接地把班主任摆在一个凸显的管理者位置上,这就迫使班主任开展并落实教育工作时,要重视和突出班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并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④],这就使班主任的角色窄化为“管理者”。从教育目标和组织目标出发,依据国家和政府的相关规定,班主任职责之一是要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有的时候真的就象是一个导演,必须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和行为变化。因此在学校教育当中,班主任有必要且迫切需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必须实行由管理角色向指导者角色的重心转移。而教育领域里所谓的“指导”,是基于学生个体的身心状态和发展需要,基于班级群体的实际与可能展开的,它要求班主任“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给予群体以适当的指点、引导,以求不断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方式、方法”。[⑤]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因此,班主任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有目的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只有通过创新性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效果的实现,不能只用口头说教,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具体工作影响和教育学生,即是指导学生,使他们在实际参与中受到教育,悟出道理,从而提高思想素质,要让人人都有用,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3.管理方法的创新班级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否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是考验班主任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的一个重要准则手段。只有创建班集体,才能保证育人的方向,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使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按照现代教育学概念的界定,班主任是指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协调者。《现代教育学》指出班集体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⑥]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被视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可见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和管理方面是占据一个关键位置的。一个班集体的建设涉及的因素有很多,有目标要素、组织机构要素、活动要素、人际关系要素、规范舆论班风要素,而班主任是这些要素的首位要素,起核心作用,他担负着组织建设班集体的责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管理方法的创新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责任感,让学生在班级中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自主责任感得到增强,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它是班主任独立管理的有利补充,班主任需把握好自己的参与度,既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求异的精神,逐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要完善自主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例如制定班规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遵守。其次要根据班规,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安排计划,选择方法,勇敢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和义务,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这不仅能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集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自立能力、发展创造性个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总结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其复杂性和深远性又决定了班主任必须要有灵活的教育技巧和工作方法,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工作创新任重道远,它需要广大班主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态度,改变教育方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新形势,使班主任工作更加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证。黄惠燕 [①]潘丽筠.班主任工作创新例谈[J].秦皇岛教育学院.2000(3):21[②]朱永新、袁振国.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2[③]任荣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管见[J].时代报告.2011:61[④]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0[⑤]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6 [⑥]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0

    2013-08-25 14:36:42 作者:黄惠燕
    • 0
    • 9613
  • 错错错

    错误就像是天空的臭氧层被一脚踹出空洞一样无法复原、错误就像神经病毒让你发狂地想用手脚在墙壁上砸出洞来、错误就像一群可爱的蚊子在你周围翩翩起舞不止、错误就像蚊香一样熏死蚊子的同时也把自己熏得半死、错误就像亚当跟夏娃造孽一样殃及后世子孙、错误就像你过于嘈杂的存在侵蚀我过于宁静的所在、错误就像基因复制出了点微妙的差错而使你越来越不像人、错误就像一滴眼泪过于晶莹剔透到足于媲美整个海洋而使内心被无限膨胀的个人始料未及地低估了现实世界错误就像穿反袜子后要脱下再穿一遍然后发现一开始并没穿反、错误就像我应该回到原始山洞里蜗居而不是在鸟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城市学鸟叫叫叫、错误就像上帝不时喝多了乱砸瓶子而不小心砸到我们头上、错误就像DNA的存在注定你是一个迟早出现差错迟早全盘崩溃迟早死翘翘的生命程序、错误就像一直苦苦寻觅一把能打开自己心锁的钥匙而到头来找到的却是一把比自己还顽固不化的锁、错误就像苏格拉底大义凛然地选择了做痛苦的人而你畏畏缩缩地选择做快乐的猪、、猪猪猪,去他妈的猪、Fuck你的快乐、错误就像自以为是一样无可救药----无药可救的自以为是、错误就像你妄想能把错误塞进塑料袋随后扔进垃圾桶便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还以为能走的一走了之、甚至还走得潇潇洒洒、错误就像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地不辞辛劳地到处采集错误的蜂蜜弄得错误开始杂交出错综复杂的错误、错误就像我不喜欢喝酒不喜欢抽烟不喜欢错误  

    2013-08-08 21:09:18 作者:佚名
    • 0
    • 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