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散文·随笔·短信

散文·随笔·短信

  • 我的支教记录1之命运的扭转

    2023年05月31日,是我的二十二岁生日,也是我实习生活命运扭转的开始。好了,不拐弯抹角了,其实就是我报名援疆支教的日子。本开始我是选择报名援藏的,后因机缘巧合,故选择了报名援疆。一开始在选择疆还是藏时,我犹豫万分,考虑到西藏海拔高,可能我的心脏、肺等受不了,但又考虑到新疆又离得太远了,天气干燥、严寒。依稀记得,当时给父亲、母亲打电话,他们的反映完全出乎我意料。他们完全不带劝阻,双方的回答都是:“看你的,你自己做主意就好了。”身边的朋友们都问我:“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去援疆呢”,我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我想,可能我自己也不清楚吧。的确,我就是这么一个随意而安的人儿,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一刻也无法等待。2023年06月08日,在紧张的期末备考阶段迎来了援疆支教生的面试选拔。接后则是体检。终于在8月初的一个晚上,我百无聊赖地点开手机,看到了支教生的公示名单。十分幸运的是,我任教的是数学科目,没有被调剂到其他科目。但在同年八月底的一天,却迎来了这种消息……

    2023-11-07 11:29:03 作者:魏诗华
    • 1
    • 58
  • 他们 我们

     “出于对生命的无知和无惧,我们以各种淋漓尽致的姿态度过了少年时代,因不甘于驴拉磨盘般的枯燥生活,我对一切可能的过错都蠢蠢欲动,反叛的不希望永远生活得如此正确。”读至此处,我猛然想起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这一代人曾被称作“垮掉的一代”。生活条件的改善让我们这一代人缺乏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因青春期的反叛以及创造出的非主流文化,让前人不禁感叹:这是垮掉的一代!其实回望过去,80后也曾被称作“调侃的一代”,前人同样认为他们自以为是,似乎看透了一切,不相信世界上还有真诚的东西,所以一切都调侃没有任何敬畏之心。而90后成长至今,伴随着大多数人的成家立业,用尽全力地融入社会后,“垮掉的一代”,这个标签很快落到了00后身上,甚至他们被称作“被毁掉的一代”。当我站在时代的队伍里,随着大众一起看待这些标签时竟也带了几分戏谑,我才意识到不同年代之间,除了代沟,一直存在着一条鄙视链。于是,在每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时,每一代都在悄无声息地融入这个世界,见过一些风浪,变得圆滑且世故后,再回头嘲笑那些处在青春期里的少男少女们的无知与反叛。因为自己也曾在青春里也曾桀骜不驯,甚至妄图改变世界,心有天高,不甘于方寸天地,急于探寻人间台前幕后,观望这个花花世界。于是后人在走着相似的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时,人们便常常以过来人的视角鞭策着新一代。而我走至今日,想起那些叛逆的,在那是认为拉风的有面子的行径,现在回想起无所谓得就像白开水,我还是按部就班地长大了,别人的目光一寸一寸磨圆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棱角,然后把开始的叛逆转为圆滑,开始的不习惯和愤怒变成平静和坦然。但仔细回想那些过往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这些转变都是突然发生的,一点也不循序渐进,他们手起刀落,毫不拖泥带水。也正是因为我们会随着时代的步伐成长,从而从反叛变为坦然地似乎也只在一瞬间,而仅是这一瞬间觉得我们甩掉了标签又将别标签贴到仍在迷途几的下一代,循环往复。作为九零后的末尾,亲眼见证九零后如何甩掉标签,是校园新一代的老师让整个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是疫情当下义无反顾远赴武汉支援的他们,是融入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新一代年轻人。步入社会后,社会仍在快步向前走,我们这一代人也让前进的路变得更加精彩,在九零后成为这个时代最关键的一环时,我们就彻彻底底地甩掉了“垮掉的一代”这个标签,一如以前的七零后八零后那样。而仍在标签中的零零后也在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甩掉这个标签。他们总会在成长后,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撑起另一个天地。总之没有任何一代是垮掉的。只是我们都需要随着时代一同成长,而或许那些被贴着标签的岁月,才是我们最炽热最无畏的青春。 

    2023-10-16 15:17:07 作者:赢春梅
    • 0
    • 167
  • 梦想

    梦想青春总是伴随着迷茫和苦痛,我们青涩,不懂人间是非;我们狂傲,不懂父母苦心;我们张扬,享尽馥郁年华。但我们也在成长,也在追逐梦想。少年虽不知人间苦难,但少年正在启航路上。光阴荏苒,时光浪潮滚滚前进,我们如今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却又沾染浮躁的时代。古时的少年梦想着征战沙场,施展抱负;而今的青年却梦想成为明星,网红仅仅因为他们轻松又赚钱,其间差异之大不得不让人发问,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为何新生代的青少年梦想变得如此功利?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惊人地相似,都是以生为起点,以死为终站,但那途中的风景,却是千人之色。而希望像烁烁繁星梦想像皎洁皎月,组成了一幅在暗夜里散发着光芒的图画。它在车窗上流动,宛如幻灯片放映着精彩人生。在物质与繁华横飞,糜颓共浮躁乱起的社会大潮中,能够把理想紧握手里,在漫漫长路征途中上下求索的人已然不多。张华曾说:“壮士怀愤激,安能宁虚冲?激情满怀,倾心竭力地去追求心之所向,当是我辈应有之姿态。“旧游无处不堪寻,无予处,惟有少年心。”少年的我们满怀梦想,以梦想为马,以激情为绳,褪去脸上的稚气,挥洒奋斗海的汗水,踏遍江河岸,万水千山,不仅给青春加宽,也让天边几颗廖落冷星缀上鲜艳橙花。胸怀鸿鹄之志,脚踩坚定方向。等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正当树立青春理想,砥砺前行。

    2023-09-23 16:23:42 作者:蒙宇钎
    • 0
    • 9621
  • 我的童年有他

    我的童年中有他时光的沙漏里,细沙流走了光阴。七八年的春秋流转,记忆中深秋时节柿子树上的那片火红己渐渐淡去。又是一年中落叶纷飞的季节,可穿梭在火红那矫健的身影和让我安心倚靠的肩膀却只能在我那依稀的记忆里存在。“外婆,外公!”刚穿过小巷我就开始大喊。就连脑后的两个小辫子都兴奋地雀跃。在厨房忙碌的外公听到声音便赶忙擦擦出门迎我。“外公等你好久了,快进来,中午有好吃的呐。”外公的脸上浮现止不住的欣喜,转身又进了房。就算是隔着院子,饭菜的香味也能悄悄溜进我的鼻子里,而客厅里提前调好的动画片,茶几上摆满的零食,都让我的心头一阵暖意涌动。饭后,我与哥哥跑来院子,对墙边那棵枝头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起了馊主意。我拾起地上的小石头,用力向那片火红砸去。外公闻声赶来:“拿石头砸坏了可怎么好,看我的。”说着,拿出了一个铁钩。外公双手拽着树枝,不费吹灰之力就摘下一个又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柿子。我站在墙边的石垛上,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墙,一只手伸出,向前倾斜身子,努力地去够外公摘下的柿子,于是就在一旁啃着甜丝丝软绵绵的柿子。天空像淡蓝色的绸缎,太阳酒下缕缕金丝,风,摇曳着柿子树的枝叶,耳畔又传来阵阵窸窣。我轻轻倚在外婆的肩上,是那样柔软又坚实。外公还在那片火红中矫健地穿棱。微闭双眸,是无尽的遐想……我多想尽享这方恬静,可在不经意我却瞧见了他们憔悴的身影。雨如千万条银丝从天上泻下,雨幕中,外婆撑着伞,伞下外公佝偻着腰,双臂只能僵硬地摆动,脚几乎要擦着地面行走,走得很慢,很慢。外婆的手里提着一袋绿油油的青菜,似乎有些吃力。青菜是外婆在门前种上的也总是时不时就提点来,见外公外婆走近,我连忙接过青菜,沉甸甸的,雨渐渐大了,像连串的珠子坠下,抽打着地面,四处飞溅。我的心里也似乎悄无声息地下了场暴风雨。

    2023-09-23 16:12:41 作者:蒙宇钎
    • 0
    • 9610
  • 聆听自然

      当我漫步在自然的怀抱中时,世界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这个美,不是用眼睛可以完全捕捉到的,它需要用心去感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仿佛找到了与众不同的视角,一个属于少年的视角。   对于我来说,自然是一个充满奇迹和探索的宝库。当我置身于蔚蓝的湖水边,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了天空中洁白的云彩和翱翔的飞鸟。我闭上眼睛,聆听着湖水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自然的心跳,感受到了大地的脉搏。   在森林中,我与树木为伴。它们高大挺拔,守护着这片土地,它们的枝叶像是大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伸出手,轻触着树皮的纹路,仿佛能够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森林中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宽容。   而当我迎着微风,来到一片开满鲜花的草原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五彩斑斓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绽放,它们散发着芬芳的香气,吸引着蝴蝶和蜜蜂的欢快嬉戏。我躺在草地上,仰望着湛蓝的天空,追逐着飘过的白云。我闭上眼睛,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抚慰和温柔。   在自然的怀抱中,我不再只是一个少年,而是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存在。我用独特的眼光去欣赏自然的美,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自然的力量。每一次与自然的相遇,都让我重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世界的多彩。   少年的眼中,自然是一个神奇的舞台,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在上演。我愿意用我的双眼去记录这些美丽的瞬间,用我的笔触去诠释这些奇妙的画面。在自然的怀抱中,我学会了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用笔去表达。这个世界充满了奇迹,而我,正是这个奇迹中的一部分。

    2023-09-15 18:44:14 作者:梁修齐
    • 0
    • 9597
  • 我们要学会的,不过是拥抱自己

    电影《超脱》深入探讨了主人公亨利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的态度。影片以一个晦暗不明的荒诞剧为背景,通过展示亨利的冷漠和疏离感,揭示了超脱的本质是冷漠与假装冷酷。本片突出表达了一个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追求真实自我的挣扎。 亨利的童年悲剧导致他逃入文学的世界,寻找拯救自己的方法。他学会了漠视周围的人和事情,凭借不让问题发生的途径来解决问题。通过麻木自己,亨利不再感受到痛苦,然而他也失去了快乐。超脱只是一种表象,实质上是冷漠和假装冷酷。亨利感到自己与灵魂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荒诞剧情,更主要在于其真实的人物塑造。亨利是一个让人无法讨厌却又无法喜欢的人物。他一直在“救猫咪”,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和痛苦。他经历了更多的苦难,却成为一个宽容的善人。亨利的内心变化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影片通过对亨利的存在主义解读,突显了人的选择权。亨利试图将祖父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深埋心中,他希望通过拯救他人来救赎自己。然而,他发现自己无法摆脱痛苦,如童年时无法拯救母亲一样。他逐渐变得冷漠和疏离,无法与世界接触。 最终,亨利站在讲台上,看着一切坍圮。他面无表情,脸上的忧伤和漠然不变。他像一个忧郁的僧侣站在战火前,只是诵读着爱卢坡的《厄榭府的倒塌》。他感觉自己的存在变得空虚,没有人存在。这个世界残酷冰冷,但并非全然绝望。有些人选择自杀,无法与世界和解,而其他人如亨利则试图改变世界。

    2023-09-14 22:41:50 作者:梁修齐
    • 0
    • 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