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班主任工作创新

时间:2013-08-25 14:36:42     作者:黄惠燕      浏览:9613   评论:0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时代话题,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创新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教育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口号。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努力为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条件,它既包括激发学生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安排客观的实践活动机会、培养创新能力,也包括教师的创新榜样示范。”[①]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如何培养教师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一方面,教育工作的创新离不开班主任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而且要培养学生成人,为了把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创新显得格外重要。教育人才劳动过程本身的创造性即是“教育人才的劳动是一项没有常规可循、没有模式可套的工作,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有赖于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情境的具体情况选择与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并给予灵活的实施。”[②]从班主任作为作为教育人才这个层面看,探讨班主任工作创新这个问题也是教育人才一项重要任务。  

班主任工作创新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要有良好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方法等,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要创新。  

1.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意识  

2004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而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要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了解学生,深化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学生不断追求。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领域对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班主任工作创新程度的高低  

一般来说,除了要具备公民思想基本道德素质之外,大多优秀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班主任还具备与其职业相关的健全的优良个性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有:勤奋、求实、创新、公正、热情、诚恳、和蔼、宽容、坚毅、耐心、自洽、合群、幽默、有童心等。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求班主任观察繁锐,思维准确,情绪饱满,意志顽强,兴趣广泛,信念坚定,性格开朗。此外,作为班主任还要有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坚定的教育信念是班主任下决心要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准备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还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好学生,或可以教好的学生,都有其优点和才干。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工作中不畏艰难曲折,顽强而耐心地工作。  

其次,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就应该在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好学生和坏学生上下工夫。班主任的任务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故就必须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教学工作中都要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知识教学生,用人品育栋梁。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把每一个学生看做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善待每一个犯错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给予学生以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感到平等和尊重,也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在日常教育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要真诚。真诚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班主任要真诚地去拥抱每一个学生,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的个性、优点缺点以及内心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学生作为有人格有个性、自立、自强看待。  

爱在教育教育领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中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就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真诚无私的教育爱业已成为衡量一个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重要标准。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宏志妈妈”的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首任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老师,在《推进德育创新,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一文中指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要有人格魅力,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班主任要用真情去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行为,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应该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具有时代气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在新时代成长的学生的需要,“只有当班主任你全身心地去爱学生,时时刻刻想着学生,学生才有你这个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洗涤他们心底的沉淀和污秽。”[③]    

最后,要能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机制。能否承受是考验一个班主任的是否具备正确、迅速、敏捷的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  

2.实现角色的转变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被视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并且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是班主任在教育领域所扮演的主要角色。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现实中频发的一系列教育不良事故,社会各方面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这就间接地把班主任摆在一个凸显的管理者位置上,这就迫使班主任开展并落实教育工作时,要重视和突出班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并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④],这就使班主任的角色窄化为“管理者”。  

从教育目标和组织目标出发,依据国家和政府的相关规定,班主任职责之一是要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有的时候真的就象是一个导演,必须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和行为变化。因此在学校教育当中,班主任有必要且迫切需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必须实行由管理角色向指导者角色的重心转移。  

而教育领域里所谓的“指导”,是基于学生个体的身心状态和发展需要,基于班级群体的实际与可能展开的,它要求班主任“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给予群体以适当的指点、引导,以求不断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方式、方法”。[⑤]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因此,班主任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有目的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只有通过创新性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效果的实现,不能只用口头说教,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具体工作影响和教育学生,即是指导学生,使他们在实际参与中受到教育,悟出道理,从而提高思想素质,要让人人都有用,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管理方法的创新  

班级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否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是考验班主任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的一个重要准则手段。只有创建班集体,才能保证育人的方向,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使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按照现代教育学概念的界定,班主任是指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协调者。《现代教育学》指出班集体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⑥]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被视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可见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和管理方面是占据一个关键位置的。一个班集体的建设涉及的因素有很多,有目标要素、组织机构要素、活动要素、人际关系要素、规范舆论班风要素,而班主任是这些要素的首位要素,起核心作用,他担负着组织建设班集体的责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管理方法的创新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责任感,让学生在班级中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自主责任感得到增强,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它是班主任独立管理的有利补充,班主任需把握好自己的参与度,既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求异的精神,逐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要完善自主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例如制定班规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遵守。其次要根据班规,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安排计划,选择方法,勇敢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和义务,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这不仅能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集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自立能力、发展创造性个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总结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其复杂性和深远性又决定了班主任必须要有灵活的教育技巧和工作方法,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工作创新任重道远,它需要广大班主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态度,改变教育方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新形势,使班主任工作更加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证。  

黄惠燕   



[①] 潘丽筠.班主任工作创新例谈[J].秦皇岛教育学院.2000(3):21  

[②] 朱永新、袁振国.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2

[③] 任荣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管见[J]. 时代报告.2011: 61  

[④]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0  

[⑤]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6  

   

[⑥]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0  

责任编辑:
上一篇: 错错错 回到列表
下一篇: 我喜爱的一本书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