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陈平一生六出奇谋,于汉室居功至伟,然而后世评价却不甚高。在封建卫道士们看来,他是诡计百出的“阴损之士”,好利且无德。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品评良平之时,就直言“良之为人,非平可比也”。陈平一生被人诟病处众多,所谓“盗嫂受金”一事尤为甚,《史记.陈丞相列传》上关于“盗嫂受金”的的原文是:“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原王察之。”汉王在听信谗言后质问陈平,陈平先解释了“事魏、楚不终”的原因,接着坦然回答“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唯独不对“盗嫂”进行任何辩解,因而也留下了一桩千古悬案。关于这段悬案自是众说纷纭。那么即使“受金盗嫂”一事全然为实,既然陈平能坦然承认“受金”一事,没必要在“盗嫂”一事上忸怩作态。以陈平之狡黠聪慧,纵然确有“盗嫂”一事,也能用巧言善辞解释得天衣无缝,根本不会用默认这种愚蠢的方式。从《史记.陈丞相列传》中对陈平青少年时的相关记载来看,“盗嫂”之事也不大可能。陈平第一任嫂嫂在《史记.陈丞相列传》里有明确记载,这位嫂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不但陈平非常刻薄,还口出恶语“有叔如此,不如无有”。陈平的家乡在河南陈留。小时候家里很穷,只有一个哥哥陈伯和30亩地,陈伯对弟弟极是爱护,自己耕田种地,让弟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弟弟就读书,交游,看起来游手好闲。夫妻两人辛苦劳作,在农忙之时那个可怜的嫂嫂心理就不平衡了。别人看见陈平白白胖胖的,就问陈平的嫂嫂:“你家里那里穷呢?看你小叔的样子,那里像穷的样子?肯定吃的很好吧?”这个嫂子就变了脸色,“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呢。”这一句话竟然就结束了一段婚姻。陈伯因此就休了妻子。第二任嫂嫂于史书中不见记载,在陈平岳父张负在对其女孙的告诫中说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南朝裴骃在此处集解曰“伯已逐其妇,此嫂疑後娶也”,可得出张负言中的“嫂”,即陈平第二任嫂嫂。综合各方面来看,也不难揣测出陈平的第二任嫂嫂是位勤劳忠恳的传统妇道人家,所以与陈平的相处也还和睦。《史记.陈丞相列传》对陈平娶妻有一段比较详尽的记载:陈平看看就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是却高不成低不就。陈平娶老婆的标准比较的势利,人物就是人物,看问题就是那么接近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改变较之感情变化较慢。陈帅哥,找妻子的标准是财富。陈平娶妻看重的是张氏的财富,所以在“人莫敢娶”时而“欲得之”,陈平娶张氏女后,“赍用益饶,游道日广”。而张氏的外貌在史书中不见记述,可见她不算美貌。美姿容的陈平对此亦不以为意,可知陈平之性“逐利”而不“好色”,陈平在以后的表现也一再印证这一点。陈平虽投机,以婚姻获取财富,但不是无耻好色之徒。他喜欢富有的老婆,但是富有人家择婿要更加富有的,要让这份财富保存并且有可能递增。但是在陈平身上暂时还没有看到这一点。只看到他的游手好闲。穷人家把女儿给他也是很不放心。陈平后来居然看上了一个张姓寡妇,她是富翁之女,家里已经富有积蓄了三代,爷爷张负很有眼光。再则这美眉已经结过5次婚,每次都是结婚前丈夫是活生生的,她一进门不久就死掉子。陈帅哥却有强烈的自信,自信自己还有很美好的未来。陈平家里比较的穷,遇到了丧事就去帮忙,总是去的最早,走的最晚。可以多吃几顿。这次在丧事上遇到了张寡妇的爷爷。衣衫遮不住英气逼人,一双美目灼灼有神。这个小伙子是谁?一看那阴阳不调的样子就知道没有老婆,体格健壮,而且还不富裕,正好可以解决孙女的问题。攀谈几句,果然不俗。张爷爷上了心,就尾顺着陈平回了家。果然陈平的家不是在高尚住宅区,家里连门也没有,一个破席子遮住门就了事。但与陈平交往者多长者,所以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这无疑是对陈平品德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秦汉时的长者,是指在学问、品行和声望在当地都具有相当影响的人。如果陈平“盗嫂”一事属实,定会为长者们所不齿,又何来与之广泛交游?此外,颇具慧眼的张负也因陈平与长者交游而料定他必有所作为,感叹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不但以女许他,而且青睐有加大力资助他。张负用“好美”来形容陈平。张爷爷很有策略的问了几个邻居陈平的朋友有谁呢,结果问出几个有名号的老家伙。张爷爷暗暗点头。张爷爷回家就告诉儿子自己挑好了第六任孙女婿,儿子开始还反对:一个县的人都笑话陈平,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会做。怎么能把孩子嫁给他?张爷爷说:“没有见识的家伙,你见过有品质好有学问的人长久贫穷的吗?”张寡妇便带着她的妹妹带着她的嫁妆嫁给了陈平。从此陈平有了老婆财富,就更可以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交有能力的朋友,丰厚自己的思维,人生了……
第一章引子没有一本书让我写的如此艰难,我甚至不止一次怀疑能否把一些感触整理成一本书。但脑海久久激荡的思绪还是会一次次使我仿若回到悄然逝去的昔日时光,加拿大的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拍完《泰坦尼克号》后就有拍一个新片的设想,可是直到12年后的2009年《阿凡达》才问世,主要原因是一直等待最成熟的最佳时机。看到音乐人高晓松说过的一句话,真正到了非写不可时才写,这是他对音乐的见解,却依然适用于每一种文艺形式。一种感触让我不得不写,不完整的情节又注定了我无法构造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无论这个作品有什么样的结果,最多只能暂时完成一半的格局的状况是始终无法改变的。虽然文艺作品很大部分来源于虚构,小说更是如此,这个作品我同样打算当成小说来写,但似乎冥冥之中我又无法绝对把这个倾注太多情感的作品做成一种完全的虚构品,即使脱离了完全虚构的格局有些单调、枯燥、乃至肤浅。齐白石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我这个作品可能会成为一个四不像,但我还是坚持要做出来。自己选择的路跪着走完或许是一种固执的执着,但选择的这个期望我还是决定不被最终放弃,纵然被无限期搁置过,却不希望就此流产。一切都从高中开始。在我的许多经历中,许多事情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下的,所以有些挫折颇感意外,一些惊喜源自偶然,正如我糊里糊涂的就从初中混进县里最好的高中。并非我的初中不够努力,只是成绩已经大幅滑坡,似乎小学的荣誉早已将我的心力耗尽至极限,所以经常深感吃力,甚至能否入得一所普通高中都困难重重。参加完初中毕业考试,我竟然有过特别的释怀,似乎一直以来紧绷的神经立即有了放松的机会,我对自己也格外的放纵,并非觉得自己一定可以被某个高中录取,而是感到自己考的一塌糊涂,所以这恰恰成为了我堕落似拉风生活的开始,为的只是在养足了精神后,重新踏入初中的大门,加入复读大军的行列。但结局是,我没能等来初中老师给予的复读的通知,反而等来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于是我更加心猿意马,甚至经常疯玩的连吃饭时妈妈都得到处找寻,经常妈妈不知道我晚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出门。我爬树捉鸟,下河逮鱼,甚至和同龄的玩伴一起在山上大肆砍伐,然后把枝枝丫丫弄到一个荒地搭建了一个不小的棚,然后一起涌到里面体验丰收的喜悦,只是建造的实在过于粗糙简陋,没兴奋多久,棚子轰然倒塌,来不及撤退的我们,全部被掩埋其中。然后依然从容淡定的各自回家。乡村的夏天是从蝉鸣声中开始的,知了是夏天的信使。先是在河边的那棵大树上,发出嘶嘶的鸣叫。几阵山风过后,知了的叫声就变得势如密雨,纷纷扬扬,一阵紧似一阵,这时,夏天就真正来到了。天气越来越热。满坡的麻雀却撒开欢儿,一拨一拨地扑向砸稻田,啄那饱满鼓胀得要跳出壳的稻粒儿。村庄四周的树木变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最显眼的要数那些果树,都结出一颗颗嫩嫩的果实,在阳光的照耀下,水果们是那样的鲜艳欲滴。绿树掩映,草木苍翠,青山环抱,一片美丽的场景。茂密的树木映在水中,远远望去,仿佛一块碧玉镶嵌在山谷里,站在山顶远远望去,东边是星罗棋布的村庄,不太规则地散落在大地上。连绵起伏的稻田,密密层层的山林,潺潺流动的小河,漆黑漆黑的暗夜,蜿蜒曲折的乡路,故事时有发生,每每萦绕于心,在梦的边缘踯躅。幻想自己是故事中的大英雄,叱咤风云,在乡村的道路上游走,让田地丰腴,沃野千里,在故乡的版图上一次次远征,在梦中显示自己的神奇和高大。傍晚,就有一朵火烧云在西天边燃烧,于是天和地便成了橘红色。晚风吹来,广阔的田野顷刻间涌动起千层稻浪。我和伙伴常去村西那条小河,洗去身上的燥热,在水里沙里嬉戏,泼水、摔“菜瓜”、学狗刨,和着蛙鸣,捉着鱼虾,与岸边田埂的蚱蜢一起,赤身裸体狂奔,欢呼雀跃,从不知道烦恼是何物。那个夏天的我很忙,为了找小螃蟹,水渠里的小石头不知道被我们翻了多少遍;为了捉泥鳅,涂脏了多少次衣服。我和伙伴用旧纸折成飞机,在空旷的原野上奔跑着,看谁的飞机飞得远。我们到田地里捉蝈蝈、逮蚂蚱,还在大堤上挖下小坑点燃干柴,烘烤玉米、红薯。我们取来长长的高粱杆,用小棍子支起一端,缠上蜘蛛网在大杨树下捕蝉……最后听到母亲呼喊自己的名字,才不情愿地踏上回家的路。夏色彩绚丽,热情似火,瞬息万变。又不动声色地占据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让我觉得那暖暖的感觉就是快乐!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妈妈都有些奇怪,我是不是又有了返回童年的迹象。这和在学校中的我简直完全判若两人,妈妈虽然有时会有些担心,也会时时提醒不要光顾着玩,也要看看书。可是我全置若罔闻,然而这个拉风的假期换来的后果是十分惨重而难忘的。
作为“最后一个农民王朝”的开国君王,作为一个离我们最近的草莽君主,人们对洪秀全的后宫生活向来饶有兴趣。正统说法认为,洪秀全“私生活严肃”、“不苟言笑”,十足正人君子表率,“不愧农民革命领袖本色”;而照民间传得想象力十足的说法,洪秀全荒淫好色,在南京城里坐拥姬妾,沉湎温柔乡中,是个十足的荒淫帝王。一个洪秀全,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到底哪一种评价才是真实的,或者,其实两种都是真实的?洪秀全不是皇帝,他曾郑重其事地颁布诏令,不许人称他为皇帝,因为只有上帝才是皇帝,他只能是天王。因此太平天国也没有皇后,洪秀全的正妻赖莲英,根据官书的记载,封号是“又正月宫”,她儿子洪天贵福则称她“第二个母后”。太平天国排列职衔,喜欢用正、又正、副、又副分别主次,洪秀全自比太阳,将妻妾成为月亮,“又正月宫”自然是妻妾中的第二把手。问题是赖莲英明明是洪秀全的正妻,更是洪秀全继承人、幼主洪天贵福的生母,于情于理都不该“行二”。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可以抢走本该天经地义属于赖莲英的“正宫”宝座?赖莲英虽然屈居“二房”,但由于“大房”是虚无缥缈的天上人物,因此实际上她仍然是洪秀全后宫里排名第一的“女领导”。据她儿子洪天贵福被俘后供称,赖莲英曾和“第四母余氏”不和,洪秀全的处理办法干净利索:把两人统统关进小黑屋“均锁闭了好些时”。洪秀全究竟有多少妻妾?这个数目大体是清楚的。据史料记载,洪秀全前后共纳过88位王妃,这还没算那些熬到最后也来不及结束试用期的众多“疑似王妃”!比如说那个天国第一才女傅善祥(天国科考的女状元,放到今天绝对保送北大清华!)就没名没份。洪秀全还未公开造**,大约在他开始准备起义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妻妾,金田起义之初被俘的李进富,和第二年(1852年)在永安城外被俘的洪大全(焦亮)都说他有“三十六个女人”。1853年2月2日,洪秀全在武昌阅马厂“选妃”,“得十余龄殊色女子六十人”,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29日洪秀全自水西门进城,他的妻妾随他一起进入后改建为天朝宫殿的两江总督署,这些女人中的绝大多数再没能从这里走出来。1853年进南京后,每做生日,部下蒙得恩就要为他献上美女6人;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蒙得恩还在天京13道城门口为洪秀全选美女。甚至干脆明文规定,“所有少妇美女俱备天王选用”。到太平军败亡时,天王有正式妻妾88人,宫女不计其数。宫中有横直均8尺的大雕花床,干什么用的,不言而喻。洪秀全因妻妾太多,连姓名都记不住,干脆一概编号;而且写了几百首管教妻妾的《天父诗》叫她们背诵,这些良家女子遂完全成了他纵欲的性工具。从而,洪秀全将皇帝和邪教主对妇女的占有发展到极致。他不但将江宁那一带的美女大量招入后宫,还曾意犹未足地打苏三娘、傅善祥之流的主意。但据洪天贵福在1864年洪秀全死后的供称,他有“八十八个母后”,刨去云山雾罩的“天妻”,应为87人。洪秀全在进南京城之前就有总计约95-96个“女人”,他死时只有87-88个,应是有去世的。当时的公私记载并无在定都天京后“天王选妃”的纪录,却有杨秀清等人每年聘娶“王娘”的记载,和洪秀全赏赐“王娘”四名给寿州地方军阀苗沛霖的纪录,由此可推断,天京时期的洪秀全也应“增补”过后宫,但规模和影响并不大。洪秀全的后妃中,最尊贵的当然是并不存在的正月宫和实际上的正妻“又正月宫”赖氏,再往下是被他称为“宫中最贵”的“两十宫”,“两十宫”之下应该是“副月宫”和“又副月宫”。在“月宫”之下有“统教”、“提教”、“通御”、“正看”、“副看”,她们既是妻妾,又是洪秀全的秘书、助理、钟点工,每天分班轮值,管理洪秀全的工作、生活琐事。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洪秀全或洪天贵福,都没提到有“宫女”存在,只是各项记载都说,在天朝宫殿的“外城”和“内城”之间,居住着大量天朝女官,但这些女官既不是后妃,也不是宫女,她们大多数是天国高官和诸王的家属,负责沟通内廷和外朝,这些人中许多是已婚妇女,在天王府属“上班”性质。几乎所有记载都称洪秀全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连他自己也直认不讳,他和后妃们的关系也相当紧张。早在金田时代,他就时常和新娶来的妻妾们发生冲突,以至于杨秀清、萧朝贵不得不假托天父天兄下凡,以“云中雪飞”(砍头)的极刑,威胁“众小婶”不得“嫌弃怠慢”洪秀全。癸好三年(1853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朝见洪秀全,杨秀清劝洪秀全善待“娘娘”,希望其不要对“触怒天王”的“娘娘”用“靴头击踢”,以免怀孕的“娘娘”因此流产;也不要对怀孕“娘娘”杖责,即使要打也应等到分娩之后,洪秀全对此并未反驳,显然杨秀清并非对空虚言,“靴踢”、“杖责”都是常有的事。《天父诗》是1857年出版的,其中谈到对“娘娘”的处罚有“三年不发新衣”、罚饿、关黑屋子、杖责、砍手足、“煲糯米”(点天灯活活烧死)、砍头等等,《天父诗》中多次提到“爷爷怒养杀三人”,显然至少在1857年之前,就有3位“娘娘”被洪秀全处死。和其对手清廷比,“88个女人”的确多了些,咸丰皇帝被讥“好色”,后妃不过20多人,后妃最多的清廷皇帝康熙、乾隆,也只和洪秀全的编制差不多。
三国时期男女关系向来十分混乱:吕布为了名利斩杀丁原投奔董卓,后又因为貂蝉而与董卓反目。曹操打败袁绍后,立即寻找他惦记已久的袁绍儿媳甄宓。可惜被曹丕抢了先机,于是只好默许。搞的孔融后来讽刺说周武王灭掉商朝后,把妲己许配给了周公,曹操大惊,问典故何来。他冷冷的说,出自当代。曹操死心了,曹植却还始终放不下,于是写了《感甄赋》。文中曹植这样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从抽象到具体,从神韵、风仪、情态、姿貌,到明眸、朱唇、细腰、滑肤,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此外曹植还描写了洛神的动态美:“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坐。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借飘忽的梦境,活生生把他梦中情人幻化出来,一点痴念,万缕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学作品。可是宓与曹丕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皇帝曹睿觉得过于露骨,就把题目改成了《洛神赋》。曹操和多少女人有过关系?这实在无由考证。但可以说,曹操一生中,占有了许多的女人。仅从可信的史书中可以知道,曹操占有的女人载诸史册的有丁夫人、卞夫人、尹夫人、刘夫人、杜夫人、秦夫人、王昭仪、李姬、孙姬、周姬、刘姬、赵姬。这些人就多达十余个。曹操既是治世能臣,又是乱世奸雄,更是好色如命的登徒子之流。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族子,张济死后,张绣接手他的工作。张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初,曹操统领大军,讨伐张绣,进驻宛。张绣交战大败,便投降曹操。曹操早就听说已故将军张济的老婆姿色倾城,这时收降了张绣部众,张济的遗孀自然也在其中。曹操派心腹找来了张济的老婆,实在美貌丰润,秀色动人。曹操便忘情地占有了这个女人,并把她据为己有,留在身边。这曹操也是欺人太甚。又气又恨又悔的张绣决定反曹。张绣在夜间突袭曹营,沉醉在美色中的曹操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只好狼狈逃窜,以致损失惨重。首先是他自己,被不知何方神圣射出的流矢所伤;其次是长子曹昂和亲侄子曹安民都死于乱军之中;爱将典韦死守营门,受伤数十处,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不久,张绣为形势所迫,经不起谋士贾诩的一番花言巧语,鼓起勇气再次来投曹操。曹操封他做扬武将军,并且继续将张济的遗孀据为己有。由于曹操的好色导致这系列的变故,曹昂的去世也引起了一场“家庭纠纷”。曹昂的生母是曹操的大妾刘夫人。不幸的是,红颜薄命,刘夫人早早地便撒手而去。刘夫人临死前,将孩子托付给仁厚宽怀的丁夫人。丁夫人视曹昂如亲生儿子,万般疼爱。丁夫人初闻曹昂战死的噩耗,痛不欲生。哀痛的丁夫人无法去恨张绣,便将一腔怨恨转向曹操:是你曹操贪欢好色,逼反了张绣,杀死了曹昂!丁夫人就恨上了曹操,从此以后,便冷待曹操,让曹操一次次十分扫兴。曹操憋着一肚子火,终于按捺不住了,恼羞成怒之下,将丁夫人遣送回家。丁夫人出自贫寒人家,家境清贫。丁夫人泰然从容地回到家中,断了尘世的欲望,不思显达,不慕荣华,不恋富贵,终日纺纱织布,过着清淡贫寒的生活。丁夫人如此淡漠令曹操十分气愤,原以为吓唬一下让丁夫人回心转意,流些眼泪认个错,两人和好如初,没想到丁夫人是如此倔犟,根本没有和好的意思。曹操在一次行军路过丁夫人娘家时,特地骑马前去看望丁夫人。伸出手抚摸着丁夫人的后背,对丁夫人说:“和我一起回宫好吗?”丁夫人充耳不闻,头也不抬,照旧坐在那里,一丝不苟地织布。从那以后,丁夫人再也没有回到后宫,也就再也没有见到曹操。不久,丁夫人染病死在家里。曹操在临死的时候还恋顾着丁夫人。曹操临终前充满愧疚地说:“我思前想后,心中想着丁夫人,也眷顾着她,不曾负心。可是,假如死后真的有灵,儿子曹昂如果问我,母亲在哪里?我将如何回答?”丁夫人离去以后,曹操新宠卞氏取代了丁夫人的位置,坐镇曹氏后宫。丁夫人是良家子女,有一颗善良纯正的心。卞氏出身娼门,生性浪漫多情,长于风月,极得曹操的钟爱。曹操将卞氏留在身边,侍寝欢娱,享不尽的雨露恩爱。卞氏秀雅丰满,美艳动人。曹操纵情求欢。卞氏陶醉其中,一次次怀孕。卞氏先后替曹操生下了四个子女: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卞氏虽然出自娼门,相貌出众,风情动人,但卞氏在曹操面前表现得十分贤慧温柔,百依百顺。卞氏聪明出众,她在后宫中广结人缘,众美人宫女都很感恩。卞氏以其美色和贤慧赢得曹操的宠爱,又以接连生下的出众的儿子固宠。卞氏作为女人,成功又幸运。曹操的可说嗜色如命。年轻时,曹操曾经和同为京城豪门的袁绍一起抢劫新娘,袁绍胆小,在门口把风,曹操胆大,拿刀冲入新房。后来很多人追赶,袁绍吓得倒在路边荆棘从中,曹操无奈只好放下新娘,帮助袁绍一起逃跑。后来曹操当官了,更是变本加厉。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都之后,听说何进的儿媳妇貌美如花,就将其占为己有,就是后来曹操的尹夫人。在征讨张绣时,看到张绣的婶婶颇有姿色又强行霸占,原本已经归降的张绣又羞又怒,再次反叛,攻击曹操,曹操的长子曹昂不幸战死。可是曹操并没有就此收敛,攻打到一个地方,如果看到美女必定夺取。曹操一生,姬妾众多,儿子就有25个。曹操在官渡决战之前,决意要先灭掉卧榻之侧的刘备势力,便亲自东征,一举击溃了刘备,刘备当下弃家小而投靠了袁绍。在这一战中,关羽及刘备的家小为曹操所擒,关羽向曹操投降,曹操待关羽极好,封他为偏将军。后来曹操给了一部分兵给刘备,自己亲率大军与刘备进攻徐州,当时吕布敌不住曹军的攻势,便派了一个叫秦宜禄的人去袁术那里讨援兵,那知道那个秦宜禄被袁术看中,强行要他娶了汉王朝的宗室女子,而他的妻子杜氏当时还留在下邳。关羽于是在围城的时候就请求曹操说,那秦宜禄帮吕布讨救兵,作为对他的惩罚,大军破城以后,希望将他的妻子杜氏赐给自己,曹操便答应了。那知道后来城要破的时候关羽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曹操说起这件事,当下便起了疑心,怀疑那杜氏是个绝色佳人。于是在破城以后,曹操一声令下,将那杜氏先带来让自己看看。这一看之下,发现她果然是个绝代佳人,立时便居为己有。不过照这样说来,那杜氏在城被围的时候已经是个大腹便便的孕妇了,想一下以关羽和曹操这两人,居然都为一个孕妇着迷,而且还能令一贯有爱才之名的曹操不惜反悔食言,并且还是对关羽这样一个万人敌的勇将毁诺食言,可见那杜氏美貌不但非同小可,实在是应该可以称得上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的。后来那个秦宜禄也投降了曹操,曹操封其为铚长,而杜氏则在曹操处诞下一子,居说是秦宜禄的骨肉,遂姓秦名朗。曹操对他是很喜欢,因为秦朗在曹操处是和曹丕和曹叡一起长大的,所以后来富贵一时,还差点受明帝托孤。由此看来曹操很喜欢杜氏,爱屋及乌,连秦宜禄的儿子也沾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