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国外有句名言:“事情既然已经这样,就不会成为别的样子。勇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平心静气地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是克服更多不幸的第一步。”回想这两个星期的日子,可以说是我进大学以来压力最大的时间。因为这两个星期真的很忙,期中考试,我要忙复习;综合技能大赛,我要忙赛前准备;家教,我要忙课等等。说实在的,我终于体会到了大学的忙日子了。有人说,忙碌着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它可以考验你的能力,你的坚持,忙中你还可以收获到很多。的确,也许有的人就是有过这种经历,而我却认为忙中的苦与甜应该会有回报的,但是,这两个星期的日子,我真的过得很辛苦,很压抑,以致于我感觉到我已经很累很累了。期间发生的小插曲也令我明白了很多。   在综合技能大赛期间,我参加了两个比赛,一个是说课比赛,一个是教案设计大赛。很幸运,这两个比赛我分别进入了决赛和复赛,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不是吗?因此,我很努力地准备复赛和决赛,全心全力地投入制作课件等赛前准备的工作中。我记得那些天是我很充实很满足的日子。但是,命运之神不会永远降临在我身上!在说课复赛过程中,我的课件展示出现了问题,以致于我的说课流程有点乱,最后的成绩不如人意,被刷下来了;在教案设计大赛决赛前期,因为我自己信息不灵通,结果本来提前一个星期知道的比赛课题我是在赛前两天才知道的,当时的我很担心不够时间准备,但是后来我还算顺利地参加了比赛,结果至今还没有出来。   在考试周里我没有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而是参加各种的比赛,有些同学说我这样子不行,不能不把考试当回事!有些同学则说我有得必有失,你参加了比赛就可以获奖,不也一样吗?d当时的我也是赞同第二种说法的,那时的我就是用有失必有得这种想法来安慰自己和给自己勇气的。但是当一切都结束了我才发现我错了,期中试考完了,比赛也完了,这是我才发现我的期中考试考砸了,比赛也失败了。其实,我有点不甘心,为什么我付出了还是没有好的回报?有一段时间我是这样想的!   但是,现在我想通了很多,其实,在那期间,我是有收获的。在我选择了重视比赛而忽略考试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要舍弃一方,全力以赴去准备另一方。从准备比赛到比赛结束,途中我收获了很多。在这期间,我知道了什么是说课,什么是说课稿,也懂得了如何写说课稿,如何把课件做得更漂亮,不仅如此,我还见识了说课的场面,知道说课时要注意的问题和细节,这些都为我以后参加类似的比赛有了很好的指导方向,这些都是我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收获到的,我应该珍惜这些笔来之不易的财富。   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就好了很多,平静了很多,至少我不会整天愁眉苦脸,不会再为这些“失败”、“不幸”而不开心。也许是我已经想通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遗憾和苦闷中而止步不前,是吧?   不管“失去的”也好,“不幸的”也罢,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东西或许已经失去,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如果我认为那是失去的东西,那么我的内心一定会万分地惋惜,甚至觉得自己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就像之前的心情一样。相反,如果你、我把它看成是一种经历,一种锻炼,那就表示这是一种希望,在这种那个情况下,至少我会安慰自己这是对我的一种回报,一种带有希望的回报!   经历了这两个星期的思想煎熬,我真的觉得自己之前的心情都是自找的,是我把结果想得太重要了,其实现在想来,不管结果如何,尝试过就好!经历了这次,我想我会用平静地心去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更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逐渐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请记住,失败和苦难只在你一念之间,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2012-12-12 23:33:45 作者:廖梓文
    • 0
    • 9779
  • 带刺的玫瑰

    盛妆敛容,怀抱宝剑,一个端肃的亮相。在曹雪芹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中,堪称“艳异”的女子除尤三姐外无二。她在书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只占三四回的篇幅,但却最让人感到酣畅淋漓。她有着万人不及的绝代风华,却也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倔强刚烈。她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让我们为之叫绝,为之叹息。尤三姐乃尤氏继母之女,因着一层尴尬的姻亲关系,来到了宁国府。但她模样风流标致,又偏爱打扮得出色。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使得贾珍、贾琏、贾蓉等好色之徒为之馋涎。贾琏拣二姐吃剩的槟榔吃,二姐嚼一嘴砂仁渣吐贾蓉一脸,容哥儿还用石头舔着吃光。在柳湘莲口中“荣宁二府只有门前那对石狮子才算得干净”的环境中生存,尤二姐选择了沉沦。但尤三姐却懂得沉沦中自持。她选择用泼辣作为武器,让刺慢慢长出来。“那三姐儿天天挑拣穿吃,打了银的,又要金的;有了珠子,又要宝石;吃着肥鹅,又宰肥鸭;或不趁心,连桌一推;衣裳不如意,不论绫缎新整,便用剪子铰碎,撕一条,骂一句。”尤三姐就这样折腾得贾珍等不得消停。三姐与珍、琏夜饮的那一段荡气回肠,那是一个刚烈女子对黑暗社会的声讨,是恨、怒、歌、哭的混响。柳湘莲萍踪浪迹,本是个没着落的人。贾琏却在路上遇到他,而且做媒出乎意料的顺利。三姐喜出望外,把鸳鸯剑挂在绣房的床前,每天望上几眼,自喜终身有了依靠。然而好的开始并不意味有好的结局。在那时代,一个女子无法和心爱的人接触,心有所爱便成了一件无法诉说的事。望窗秋水,痴等5年换来的却是退婚。隔着窗户,湘莲和贾琏之间的话语句句入耳。从床上摘下鸳鸯剑走出来说道:“你们也不必再说了,还给你的定礼。”随即自刎。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世事洞明,多一个字也嫌多。三姐是如此的刚烈,即使心里再怎么想柳湘莲也不跟他辩说一句。她再一次选择用“刺”来保护自己,但也刺痛了柳湘莲的心,“原来这样标致,又这等刚烈。”就让柳湘莲自责去,悔死去。无论在哪个时代,一个女子要为自己的清白作辩解,都是一件残忍的事。或许,三姐爱的正是柳湘莲的干净、刚直。柳湘莲的存在是对她在贾府的生活是一种救赎,他是渡她出苦海的舟。怀着和柳湘莲在一起就会拥有一份干净、平和的生活的美好向往,她打消了报复之心,敛去了放浪形骸,真个“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她以为这样就可以斩断昨日种种,把一个清清白白的自己人交给柳湘莲,交给未来的美好生活。但是,就连心爱的湘莲也无法原谅她,又何况是其他人。曾经失足的女子不被原谅,除了自尽无别路可走。三姐的死,是选择,也是必然。玫瑰虽然美丽,但终究有刺。刺虽让人疼痛,但却恰是玫瑰美丽的原因。三姐与湘莲同是艳异之人,这样的人天生绝配,但或许不能成双。一双,就消了艳异。就让这朵带刺的玫瑰在风中独自飘舞吧!

    2012-12-08 13:24:18 作者:莹光山色
    • 0
    • 9571
  • 反思《汕头纵火案14死:嫌犯为500元工资被扣放火》

    据南方日报讯,于12月4日下午,在广东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一文胸厂(小作坊)发生大火,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1人受伤。而肇事者竟是该文胸厂一离职不久的26岁男性员工刘某,其因不满老板陈某扣其工资500元便携带汽油到厂纵火打击报复,悲剧从此上演,14个20岁左右年纪的花季少女瞬间与世人阴阳两隔!!!看到该报道的时候,我沉默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悲愤而无语,因为无语而悲伤!我为刘某感到可怜,因为在他即将要犯下弥天大错之前,他竟然没有值得信赖的朋友、亲人或者机构去给他诉苦,或许就是这值得信赖的诉苦,悲剧便不会上演——有时朋友、亲人或者机构的一句安慰一句劝说的话,便可让人心暖舒畅,便可让狭隘者豁然开朗而放下仇恨 ;有时哪怕是一种“弃义”的开解、批评、警告、争吵甚至报警,便可阻却无法扑灭的仇恨火焰,至少可以让火焰烧得迟一些慢一些.......而这一切在这场悲剧里,已经成为如果;人生最痛苦的事其实是因为有了如果! 我又为刘某感到可悲,因为一旦走上人民法庭,证据确凿充分,那意味着该罪大恶极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之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放火罪是刑法八大重罪之一):死刑判决并立即执行——一个才26岁,正值大好春光,前途光明的小伙者,“火葬”了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已经把自己埋葬了;在世间,他因此留下了永远的骂名,遗臭万年 !另外,他的父母亲人,势必会因为此遭,背负起无法预料的种种纷扰与麻烦.......死者无知,活者受罪,情何以堪???在同情与可怜还有气愤刘某的同时,我更为陈某(老板)的所为感到气愤:作为一个工厂负责人,情商能力竟然如此低,法律意识也如此淡薄。我们并不反对,对违反合法的公司规章制度、作业工艺流程而造成资方利益受损的员工作出适当的经济赔偿的决定,但问题的关键是,任何的处罚,必须要认真细致做好安抚、说服工作,要以规服人,要以理服人。俗话说得好,骂死人要赔,夸死人无责任,意指柔性的管理之手段的好处,而在实际工作若能加以善用,必可让事情取得更好的结果。而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明显看出了陈某在这方面的不足——扣了工资没有做好思想工作,在矛盾向更极端处发展时不予及时回应并有效处理,对问题认识不足,对后果的严重性缺乏常识的预见性。另外,消防培训教育工作及相应的消防灭火、逃生工具设备或欠缺,以致初期火苗没有第一时间被在场员工予以扑灭;或许是因为逃生的通道仅有起火处那一条,或许窗户是不能开的防盗门而再别无它处可逃离,或许该些窗户很高而没有绳索可带人滑落地面,又或许......这些还都停留于我的假设,但这些假设不是毫无道理的;如果相关消防培训教育工作到位,如果灭火、逃生设备充足而且逃生通道、窗户通畅,至少结果不会如此严重吧?假如上述情形确实存在,那么,我也不得不为我们的相关管理职能部门感到“羞愧”,试问,这些不符合消防安全生产 的场所是谁批准成立的,即使是非法成立的,那么又是谁监管查处不力的?答案在大家的心中。悲剧既然已无可逆转,反思与预防成为了我们最大的课题,建议相关部门及人员认真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迅速研究成立平民化、大众化的低价甚至是免费的心里干预机构,如心理、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不是收费昂贵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律师事务所,这些机构以公益性为主,能够被普通老百姓所信赖所依靠 ,能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知心人 ,也能成为企事业单位的强有力的监督者。2、加大道德、法律宣传和教育:在学校里应从小学起,将道德法律列为必修课;在企事业单位里,应强制规定必须每年聘请专业法律人员到企业进行2--5次法律常识讲座 ;在公众场合,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每年不少于10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强制报纸杂志、电视等传媒开设法制专题专栏或者节目 。要形成一个人人学法,人人知法,人人守法,讲道德,知荣辱的良好大环境。3、加强和提高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人员的素质与水平,要勤政爱民,要执政为民,切实做到不贪污腐败,不徇私枉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法为民所依”,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仁爱施政,真正成为百姓可信赖可依靠的主心骨,知心人。4、严格制定易燃易爆物品的采购管理制度,杜绝一切非正常性的购买与使用行为,如个人或公司拿瓶购买需有相关职能部门的批准证明等。5、完善法制,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坚决关闭。

    2012-12-06 08:38:00 作者:独天厚
    • 0
    • 9580
  • 如何引导大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但因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要预防、减少和解决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成为健康合格的大学生,有以下几点建议:1、让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学生的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要想让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我们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的第一需要,要让我们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学习,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不学习,就不懂得劳动是幸福的道理,就不会享受劳动;不学习,就不能自觉遵纪守法,难免犯错误;不学习,就不能自觉维护和珍惜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有落伍和被淘汰的危险。第二,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人不可以无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些理想和目标,离开了学习,都将一事无成,都会统统落空。凡有作为的人,无不是把学习作为最高目标的人。最后,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如果不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学生又怎么学得进去?我们让学生应当把学习当作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高度的使命感对待读书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有动力,才能真正持久,才能有成效。越是勤于学习的人,接触的东西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深,越会感到知识的不足,也就越爱学习。而不爱学习的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越不想学,也就越学不进去。2、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在竞争的时代,在当今众多选择的面前,要有独立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要学会自己作决定。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行为者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遵从;当他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并不合适,而自己又没有勇气反抗时,就会被动地表现为依从。    其次,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没有自信就没有决策。增强自信心首先要有迎难而上的胆量。其次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再次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跳出个人的小天地,如此你的自信才能坚实可靠。另外平时注意和那些有自信心、敢作敢为的学生交往,时间长了,看得多了,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3 、让大学生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良好的心情使人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乐观、满足的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4 、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下面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的几项建议:①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面临新环境的变化,要能够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②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不适应的表现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③要培训自己坚韧、顽强、果断的精神和较强的自制力、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还要有对人对事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等等。作为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让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联合起来,不仅对学生智力因素进行培养,也对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成为健康合格的大学生。                   

    2012-12-06 00:37:05 作者:张丽英
    • 0
    • 9579
  • 实习自我鉴定

     不经意间,实习就快结束了。实习的日子,尽管忙绿却充实,是对人生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与磨砺。从中学到了很多,体会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教学工作方面,前阶段积极听课,听取教学指导老师的课,也听取其他老师的课,体验不同老师组织课堂教学风格,自己不断摸索、学习,使自己能够更快地融入到老师的这个角色。一周后,由我上讲台实练,刚开始,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局促不安的感觉,但得到学生与老师的鼓励,逐渐熟悉并顺其自然去讲课。课后,请老师指导,点评。从讲课声音与讲课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纪律的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教诲。  通过教学工作,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云烟,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他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形态也要有讲究。班主任工作方面,尽快熟悉每一个学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交流,从而进行班级管理。花了一个星期记下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对他们有了一些基本了解。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去教室和学生交流一下他们的想法,对学习、对生活等方面的看法,鼓励他们往好的、积极的方面发展,树立自我信心。班主任工作繁琐却意义重大,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学生,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轨道。这些方面,我有幸从班主任那里得到指点并学习,这都将成为我以后教师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上,虽然得到了教学指导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肯定,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上对时间的把握方面还有待加强,班主任工作上还要更积极主动接近学生等等。最后,我要感谢湛江一中培才学校的所有领导及老师们。为我提供这么好一个平台供我学习、展示自己,为我以后的教师生涯打下了基础,这里将是我记忆里永远的亮点!

    2012-12-04 20:04:53 作者:窦春苗
    • 0
    • 9582
  • 对于医患关系的心愿

     广州医学院笛声文学社 张文胜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很多人试图通过立法、教育患者、加大医疗费用投入和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等手段来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医患关系还是异常的紧张,表现为大多数患者不相信医生,大多数医生对患者都有戒备心理,医患之间抱着相互猜测或者相互不放心的心态,这让我们这些医学生心里很不好受。在传说中或者谣言中的世界末日到来之前,我希望“我们”能让医患关系的“正向有效的改变发生”。我之所以对医患关系抱有心愿,是因为我确信世界末日只是个传说或者谣言,而医患关系却是一个关系人们健康切身利益的大命题,它处理好了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角色,如果一个医生医术很高明,而道德的缺失却很严重,那我们是不会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这样的一个医生的;同样,如果一个医生道德很好,但是医术却让人很怀疑,我们也不愿意找这样的医生。要实现我对于医患关系的心愿,医生这个角色就应该同时注重自己的医术和道德水平的同步提升,只有兼顾两者,并且耐心地做事,站在病人的角度服务病人,才能造就一位真正的好医生。我希望所有的医生都能够坚守这两片净土,那这就为我们不被患者怀疑、不出医疗事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日盼夜盼的局面。患者其实最需要的是医生对自己的病情的重视、关怀和积极治疗,但凡没有非正常企图的患者往往不会为难自己遇上的高素质的医生,或者索要赔款,或者拉横幅示威,或者拿武器对医护人员进行攻击。我想只要患者可以把更多的心力放在配合医生与对自己的病情保持积极乐观上,就不会在医患关系中充当一个破坏医患关系的导火索了。我希望患者可以站在医生的立场上和医生做好沟通,患者的家属同样应该理智地既和医生保持和谐关系,又能给予患者温暖的暗示,我想做到这些,就可以避免很多医疗差错的出现了,但愿这些改变会发生。媒体其实是一个喜欢炒作的行业,对于媒体我只想说:不是真正地了解医疗行业,就不应该夸大其词地宣称医疗行业里的“恐怖性”。媒体可以说是舆论的主导媒介,没有医学专业、法律专业的记者和写手作为发言方,我想所有言论都可能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媒体应该是只顾自身存亡的媒体。我愿所有媒体都有一个特殊的部门,叫做医疗报道部,它由医学和法律专业人士、普通记者构成,不要给紧张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而是倡导医疗关系的不断和谐发展,以及督促国家做出一些法律制度上的完善和财政上的支持。也许这个心愿很不现实,我想只要有人能够提出,还是有可能被人做到的。我想医疗行业的顶尖院士和法律精英都有着义不容辞的完善法律制度的责任,而且对于医疗行业的定期和高额的拨款,甚至是提高国民的医疗保障,都是国家当局领导精英理所应当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先生而后死的,而如果国家在背后大力支持医疗事业,我想这个国度的民众才能过得幸福。其实作为普通人,我们当然应该要做好自己的卫生预防工作,能不生病的尽量不生病,少去医院或者说少点去医院治疗大疾病。但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定期的观察和分析,预防才是关键。而这正可以间接地少给医院添乱,这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也是可以为实现我的心愿做出一点贡献的,但愿我们都能保持健康。作为医学生,我们应该始终铭记医学生的历史使命,牢记医学生誓言,把基础课程学得扎扎实实,把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得熟练老到,同时注重自己人文素质方面的发展,做好这些才是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的王道。我愿所有的医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医学革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让医患关系的正向有效的改变发生”,为了实现我的小小心愿,亦即“我们”的大大心愿,我们再苦再累又有什么怨言的呢?

    2012-12-03 21:43:41 作者:张文胜
    • 0
    • 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