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一路醒悟——读《人海人》心得

    一路醒悟——读《人海人》心得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五山) 应用外语系应用英语四班  何春喜 穿越历史的障碍,踏上时间隧道,寻找属于那份久久不安的时期,所有零碎片段错落在空间中。不经意间,手指轻轻划过,所有的小故事似乎被万引有力吸引,瞬间凝聚在一起,顿时,一切都活灵活现地冲破了庄严的气息。哭哭啼啼,人心惶惶,互相猜忌,兵方马乱,人声狗吠的情景一一地映入眼帘,像是在看电影,所有的声音连绵不断地在耳边响起,仿佛自己置身其中,亲眼目睹了伍滴坎坷,心酸,揪心又令人惊叹的人生。尽管处于民不聊生、冷酷无情、寸草不生的状况中,一片萧条冷淡景象,确实让闻者流泪、听者叹息。也许,无论在哪个时期,即使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正义感,用心去感受,屏住内心绝望的气息,一阵阵微弱的正义之风,正在缓慢地散播到每一片角落。它就如空中的尘埃,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去感化那一层厚厚的“雾霾”,打开每一个人的心结,释放本属于这个社会的正能量,重现真正人的本性。而伍滴、“六不先生”等人恰好在这混乱中一路醒悟着,坚定不移秉承着人性本善的品性。敢问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是高高在上的权利吗?是有钱有势的身份地位吗?还是自私自利的欲望,让自己丧失最基本的人格呢?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除了亲情外,我们自身还有什么可以确信是最宝贵的,那毋庸置疑的,当然是一个人的品行。当然,一个社会,无论在哪个时期,无论身处何方,无论灯红酒绿,都抵挡不住各种“变色龙”的存在,而我们恰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唯有能秉持的只有一路清醒,恪守不渝地传播正能量,做真正侠刚义照的勇士。纵观社会上各个新闻论坛,多多少少的事,或多或少紧紧地牵住我们的良心,牵住着我们面对诱饵的控制力,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的正义。曾经传得沸沸扬扬的奶粉事件,救人事件,食用油事件,家具事件,保健品事件……深深地储存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然而,更多的是一种记忆卡,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没有从中得到反思,更没有得到内心的触悟,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不愿意醒悟起来,传播该有的正能量,反而变得如此的唾手可得。同样地,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来说,能信誓旦旦地发誓道,我愿意一路醒悟,把正义发扬光大,绝不动摇吗?显然,正如我们正式入党时,喊着热血沸腾的口号的时候,似乎自己是跟着党走的,但过后,真正能做到的还剩几个人呢?也不难想象,当你走过校道,走过校园的方方面面时,可以发现我们已经不习惯去思考了,不喜欢去绕着问题去钻研了,更不愿意将自身的正义感染身边每一位同学,正如教育学家尼尔·波兹曼论道:“Children enter school as gquestion marks and leave as periods.”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里,我们习惯绕着手机转,底头盯着屏幕,不停刷新朋友圈,囫囵吞枣地接受信息,用主观意识去驳论别人的是非,另外,我们关注的焦点更侧重于吃喝玩乐,跟朋友讨论去哪里吃呀,去哪里玩呀,去哪个地方放松呢?有太多太多的意识将我们完全泡进绝大多数人认为崇高的状态中,不思考一个人的品行与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相交融,展现该有的正义。大学生活里,让我们不会思考,不会规范我们的品行,不再愿意从虚拟世界中回到现实,不愿意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清醒,正如我所看到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们捧着手中的智能手机,塞上耳塞,连上校园的WiFi,窃窃私笑地安逸地坐自习室或图书馆里,每当将要考试来临,却不情愿地翻开闪闪发亮的书本,“外面世界”魅力十足,不禁地再次拿上手机刷屏。无论在走路还是坐下我们习惯于抬头相见不如低头聊天,请问,这就是正能量吗?这就是人性本善吗?这就是正义之风吗?匆匆地过过往往,眼睛直视小小的屏幕,我们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集,那一份温暖的情谊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该有的善在哪里了?我们给从哪里传播正能量,又从哪里吸收呢?我们的正义该如何地坚持一路醒悟呢?

    2016-01-03 09:14:08 作者:何春喜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 0
    • 9663
  • 一个时代—《人海人》

                一个时代—《人海人》 一个没有星光月色的漆黑夜—这是一个看不见光的时代。起初看到这句话时,我以为这本书是写关于妈妈出生的那个年代文化大革命里的故事,然而看完后,才知道是奶奶出生的那个年代,大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看完整本书之后我无比的庆幸爸妈把我生在二十一世纪,免去了那么多的苦难。同时又暗自悲叹,人都变了…在这本书之前,对那个年代的故事大多从奶奶的只言片语中拼凑起来的,不然便是初高中学的历史课文中而得知。都是浅薄的知道,那个时代是处于战争年代,生灵涂炭。曾经以为《平凡的世界》里的那种生活已经够艰苦,够让人无奈了,却发现《人海人》中艰苦的生活可以更让人绝望。我无法想像在如此安逸生活中的我们若是成为主人公船儿,是否有那个能力去活下去,忍受得了那命运的摧残。对于我来说,我绝对做不到像船儿那样不责怪命运,不责怪任何人。明知道责怪没用,却依旧会去做,这便是我生活了20年来,看到的人的一个共性。像船儿那样纯真善良的人越来越少。是的,从那个年代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前进,想着改变国家现状,想着改变世界。然后却被世界改变了,干净没有杂质的人、空气、水还有环境越来越少。时代变了,所有都变了。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一生下来便受到万千宠爱。而船儿,却在还未出生时便被预言为小人,灾星也。一个命运最差的人,出生在不该出生的时日,哪来的宠爱。幸好其父不忍,抱着宁死全家的决心,不愿杀死亲儿,把他留下。人大抵都要经过一番苦难才会茁壮成长,小小年纪的他,经历的苦难却比我们经历的一生还多。早年丧亲,被兄弟夺走唯一赖以生存的钱,自杀重伤又复活。在饥饿贫乏,战乱的年代,一次次死里逢生。他也许早就学会了不去责备命运,不去怨恨任何人。经历了种种艰难,他依旧淳朴,善良,对待救他的恩人,知恩图报。他又是坚韧勇敢的。乱世中,能为国家做什么?他的答案是站出来保护他人,而不是躲在别人身后靠别人保护。他加入军队,奋勇杀敌,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军。人可以善良,但对损我国领土完整的人,对损害我国同胞的人,不需要给予善良对待。最后伍滴以假自杀退出军队,走上了采矿的道路。拥有了自己的矿产。在那个年代工商业的生存是如此的艰难,而他的却存活了下来。因为他老实、善良,卖的金矿总是最纯的,在他身上我并没有看到二十一世纪商人的圆润狡猾,只有他的善良。书中最后一句话让我无比欣慰。当先生问其名字时,他不说自己是船儿,不说自己是叱咤风云的伍滴,只是说自己是人海人。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个人。我们都是,不是吗?现世浮华躁动,做了好事便大肆宣传,上广播,上电视。却忘了,我们都是人海人啊!于茫茫书海中,与《人海人》相遇,是一段不错的遇见。看到了关于奶奶那个年代生活的著作,其实更多的是感动。直到奶奶离世,我也始终没懂她到底经历过什么。也许跟船儿有很大很大的不同,但那时的农村妇女,又能好到哪去呢。只能说,什么样的年代孕育出怎么样的人,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工商业已在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也在快速的提高,但人的天性似乎被压制住了,停滞不前甚至后退。那个年代是看不见光的时代,而现在便是个星光被霓虹灯掩盖的年代,这是个黑夜比白天光亮的年代,处处生机,却也处处危机。 

    2016-01-03 09:13:1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 0
    • 9610
  • 心守善诚渡沉浮-《人海人》读后感

    心守善诚渡沉浮——《人海人》读后感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14级审计学二班  杜佳仪  常言道,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在当今社会中,整座城市都是挤满了风尘仆仆的人,人多了,人心却未必是暖的,我们在追求幸福的大道上,充满着许多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或许会感到世态炎凉,但当读完《人海人》这篇小说之后,我只想说,生命是一种回声,唯有心守善诚渡沉浮方是正道。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心守善诚渡沉浮。伍滴,《人海人》的主人公,生于家族败落之时,长在颠沛流离,饥不果实之世。被手足兄弟抛弃,屡遭人欺骗暗算,只有船儿这个名字陪伴着他长大。但他却从无心生害人之念,甘愿在乱世中,做一个至善至诚之人,即便牛二欺骗他可能会被解雇的时候,他心里仍想的是如何在最后三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报答于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老板娘,在被从山洪中就下来之时,他每日也都是在寻求工作以报答“六不先生”。受人滴水恩,甘当涌泉报,船儿从未去质疑那些帮助他的人,到底心怀什么鬼胎,只知活着是最珍贵的,愿意倾尽自己的力量去守护这一缕缕来之不易的温暖。仔细想想,在当今人山人海的城市中,这种至善至诚的心态又何尝不是难得呢。我们因为“碰瓷儿”事件的频发而不愿意去帮一把真正危在旦夕倒在路边的病人,又有时明明救了人却被反被诬蔑成撞了人,一幕幕,让我们看到了人心是如何变冷的,王阳明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以唯有心守善诚渡沉浮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拥有它最初的温度,让我们的中国梦永存心中。勤学崇德,成中国之梦,心守善诚渡沉浮。说到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不禁又想起了我们的主人公伍滴,他的人生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在世俗之流中,仍然勤读书,勤练字,善于在苦味的生活中寻求属于自己的快乐,父亲短短的几句叮咛便让他即使赚了只有几个钱也要去买几本旧书来看;“六不先生”给他笔墨和几句鼓舞的话,便让他有了榜样,事事都仿照“六不先生”的做法;入军营之后,更是在宋副教育长的教导下,苦练技艺,成为了一名保家护国的好战士。他没有变成他的手足兄弟一样背弃亲人,没有变成长工牛二一样贪婪无度,也没有变成像马天日那样的卖国贼。所以能在沧海桑田变幻之世中,守住属于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梦,方能破千乘浪,行万里船。同样我们的中国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少年强国则强,只有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怀有一颗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对自已理想的热爱之心,我们整个民族的中华复兴之路才能更加平稳顺畅,中国梦才能离我们越来越近。古人云:“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唯有心存善诚,人与人之间才能无间共同,唯有心存善诚,中国梦才能得以坚守,民族精神才得以发扬光大,所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古今,那个朝代不是败于国库空虚,奢靡过度。所以居安而思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决不可以败在“享乐主义”的面前,唯有心守善诚渡沉浮。

    2016-01-03 09:13:06 作者:杜佳仪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 0
    • 9769
  • 人海人中的机遇

    人海人中的机遇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14汉语言文学2班 黄永勇     当宿命来临时,是决定奋勇抗争,屡遭碰壁依旧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还是气馁地接受命运给你的安排,无可奈何地度过一生呢?一个苦命的平凡人伍滴,凭着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不平凡的一生。我们姑且放下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去思索一下他怎么把平凡的人生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无声岁月的韬光养晦    伍滴拥有一个能坚持学习的好习惯,每每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后,便会找个地方去读书练字。无论是早年在酒坊中昏暗的房子里,还是在矿山厂外的沙石堆上,或者是大浪山中被监视的单间,都有描写他刻苦学习的笔墨。作者有意刻画艰苦环境下的伍滴依旧不减学习热情,旨在传递给读者一个重要的信息——不要轻易抱怨自己的学习环境有多糟糕而导致无法用心学习,想要学习的人从不会找借口的。    那段艰苦无声的时间,正是伍滴增值自身最快的黄金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思想远比很多成年人要成熟,这使得他越发的与众不同。因此他所到之处,矿山主人“六不先生”、大浪山调查员“孩子王”都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优秀,伍滴也就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下,都可以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机遇还没来临之前,我们不应该过于急躁不安,唯一能做的是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于镁光灯照在你身上的时候,你可以一展风采。 毛遂自荐又何妨    伍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同时,也不断尝试与命运做抗争。在酒坊里面,他比别人勤劳工作,因此赢得了老板和老板娘的喜感,从而奠定了自己在酒坊工作的地位,起码有吃有住不用愁了,这也是最基本而平凡的追求。但是他并没有就此而停下脚步,他上山打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清甜的泉水,于是主动向老板娘献计——用此水酿酒,必定会大销!    主动请缨,需要有丰富的才识和灵活的头脑。伍滴坚持不懈的学习在此时便又派上了用场,于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机遇随处可拾的社会,只要你有胆识有魄力,你的闪光点足以让在场的人都关注你,那么毛遂自荐又何妨? 敢于放手追求    如果在机遇面前胆怯,很有可能再也遇不到这个时机了。伍滴在他的一生之中,从没有这种犹豫不决的时候,就算在他担任联军司令时,上级让他率领自己的军队攻打自己的老师时,他最后的选择依旧是果断而不含糊的。因此千万不要在机遇面前犹豫,该出手时便出手,为自己的人生搏一个无悔!   合上书本,伍滴的一生在我脑海里浮现而过。 茫茫人海中,无论是谁,都会有最终的归宿。 唯有抓紧了机遇,让自己的人生摆脱颓靡的命运羁绊,才会使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2016-01-03 09:12:55 作者:黄永勇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 0
    • 9770
  • 为你,千千万万——我读《追风筝的人》

    为你,千千万万——我读《追风筝的人》                                                                     作者:源河一直听说《追风筝的人》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但是我一直没有冲动去找来读读看。所以那天看到朋友送的这本书,我欣喜若狂。如今读了之后,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引人入胜那么简单。它将是摄人心魄的,它包含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主题,爱、恐惧、勇敢、愧疚、救赎……都浮现在这些平常而又令人揪心的字里行间。它将会挑起自己内心的一次审视与对话,使我不住的发问:我究竟是哈桑还是阿米尔?我会不会在哈桑被人羞辱的时候为他挺身而出?我是否会有勇气重拾那条做“好人的路”?我在拼命想要得到某些东西的同时,我是否已经丢失更为宝贵的品质?…… 小说中的“我”也就是阿米尔,阿富汗当地一个富商的儿子,从小就养尊处优。哈桑是阿米尔的一个仆人的儿子,从小和阿米尔长大、玩耍,两人也成了“私下里”的好朋友。但是阿米尔的爸爸对于阿米尔的爱和对于哈桑的爱,在阿米尔眼中,似乎他更加爱护哈桑。阿米尔便对哈桑产生了日久弥深的嫉妒之情,阿米尔在害怕,哈桑会更多地夺走他爸爸对他的关注和爱。尽管他眼前正在看着哈桑正被阿塞夫羞辱,但是他却静静地躲在角落,像一个懦夫一样掉头往回跑。他不能接受自己即将失去的那只蓝色的风筝。这是风筝大赛中最后掉落的风筝,象征着荣誉和触手可得的父爱。对于阿米尔而言太重要了。哈桑是一个追风筝的好手,没有错失过任何一只掉落的风筝。为了他亲爱的阿米尔少爷,为了他而保护的那只在风筝大赛中最后掉落的蓝色风筝,他没有屈服阿塞夫的野蛮与人多势众,最终被羞辱一番而得以保留那只蓝色的风筝。“为你,千千万万”。我想是整部小说哈桑说得最为感人的一句话。那时候,阿米尔赢得了风筝大赛,终于将最后一只蓝色风筝击落,阿米尔想哈桑说他想要得到那只蓝色的风筝。哈桑朝着风筝一阵小跑之后对阿米尔说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简单的一句话却感人至深,它表明了朋友之间至真至纯甘于付出的承诺。相比之下,阿米尔在巷子里眼睁睁看着哈桑被欺辱却躲藏起来,显得无比失败。也正因为这样,他几乎无法宽恕自己,他无法面对自己和哈桑。他开始不理会哈桑,尝试要求爸爸更换仆人,甚至将自己名贵的手表和大把阿富汗钞票偷偷藏进哈桑的床单下面,栽赃是哈桑偷了,终于阿里和哈桑明白这一切而选择了告别!这是小说的前半部分,“我”在文中充满大量的内心旁白,每一次都仿佛在直击自己内心深处。当然小说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也不想过多得把小说内容透露出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自己去读读。“追风筝的人”这一情景,在文中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但是我觉得这一情景在文中是最为优美动人的地方。一方面这是哈桑形象最为集中的体现,为了朋友的承诺倾尽全力地奔跑,仅此就够了;另一方面这又是虚幻的,风筝可以代表着父亲的爱、朋友的情谊、乃至正直、勇敢、担当等可贵的品质。追逐的人就不仅仅是哈桑了。对于阿米尔而言,我认为它代表着人生品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人生才能够健康健全。它将是能让自己走“一条好人的路”的力量。我们何尝不是一个追风筝的人,为了我们生命中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不断追逐。那可以是功成名就,那可以是有房有车,那可以是银行卡里的存款,那可以无上权力,那可以是很多很多东西,它们都犹如一只风筝在我们心里头飞翔着,线的一头牵拉着我们的心跳和神经,我们为之追逐为之疯狂为之舍去了很多其他东西。但是,我们是否有先问过我们自己它们真的就是那么重要吗,会一直那么重要吗?我想阿米尔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就在他决定从美国飞回阿富汗的时候。美国,是一个平和安宁的地方,他在这里刚有他幸福的家庭。他接到拉辛汗的电话,关于让他“重拾做好人的路”——让他回到阿富汗战地去解救哈桑的遗孀——索拉博,这有可能有去无回。他立马回想到他自己当年在巷子里的的情景:哈桑被阿塞夫欺辱而他自己却选择掉头逃跑,一声不吭。阿米尔了悟,原来真正属于自己的风筝就在那一刻自己的风筝断了线。也正因为这趟“好人的路”他才知道,原来一直陪伴自己玩耍童年的仆人的儿子,原来就是自己爸爸的私生子,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如果时光倒流,知道真相的阿米尔会不会为自己的弟弟挺身而出?兄弟是否比风筝更加重要?勇敢正直是否比风筝更加重要?我们可以努力去追逐我们想要的,我们可以尽情去追逐那些我们认为是重要的,但是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走在一条“做好人的路上”。追风筝的人呢?你是哈桑还是阿米尔?

    2016-01-01 21:48:51 作者:源河
    • 0
    • 9779
  • 浮生绘 ——读谢仲馀《人海人》有感

         浮生绘            ——读谢仲馀的长篇小说《人海人》有感 读罢谢仲馀老师的长篇小说《人海人》,内心深处犹如涌起千层巨浪,久久不能平静,甚而带着一种对既定历史风云的无奈沉重感,继续向着远方翻滚。这部三十多万字的小说将整个故事背景放在20世纪三十年代饱受西方列强凌辱,民不聊生的封建旧中国社会之下。小说以一只因饥饿而瘦成皮包骨的野狗切入主题,同时也从侧面反射出当时悲惨的社会现状。从一开始就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而繁复的人世百态和社会万象当中。茂源茶行的伍硕注老板因无力缴纳强盗首领“云中山“债主带理强定下的保护费,被逼带着妻儿子女尽弃祖业,举家出走,逃离生活了半辈子的狮城,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南停市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逃亡的路上,伍硕注的妻子在半路上产下第五个孩子伍船儿,面对又添一儿子,这非但没能让伍硕注高兴,反而像雪上加霜,就在伍硕注抱怨不已时,失意的他身患重病,丢下妻儿和三兄弟,撒手人寰。然而,两兄弟伍同德、伍同仁将家室的衰败原因全部归到认为三弟伍船儿身上,认为他是祸害,欲带着父亲伍硕注生前留下的全部钱财离开伍船儿,任凭伍船儿自生自灭。无家可归的伍船儿本想卖身以求果腹,另外他要到狮城寻找自己的两位大哥。不料半路上却遭到强盗抢劫,衣物被抢,还被打成重伤,眼看自己伤势过重,已失去生活希望的伍船儿欲上吊寻死,后被一位作坊的好心老板娘救起,经过一番精心调养,伍船儿终于完全康复并活了下来,并留在一个叫林口镇的作坊打起了临时工。在这个作坊里,伍船儿看到了发生在老板娘家的各种恩怨情仇。作坊里有老板娘刻薄成性,胆小怕事的丈夫江捉虫,大胆怀疑又会细心做研究的许师爷,后来伍船儿懂催吐技巧在无意中救了作坊里的大管家江有的性命,从此消除了作坊里的人对自己年小的歧视。但却遭来作坊里其他人的嫉妒。此时,伍船儿被作坊里的两位赌徒何火江,牛二以老板娘要赶走他为由,故意将伍船儿怂恿入伙,拉下贼船,一起干起盗墓的勾当,被当地的族王发现并抓住。族王将何火江,牛二两人处死后,欲将伍船儿留给他的儿子杀死,却没想到等到处死那天,突然,天降暴雨,导致山洪爆发。伍船儿死里逃生,抱着一棵大树在山洪爆发的河流中漂到一座名为望风岛的岛屿上,在岛屿的矿山中开始了自己的另一段流浪生活。伍船儿在这里遇到了以周老大为首的底层矿工们,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下,矿山矿主“六不先生”遭到盗贼的抢劫和要挟,本想报官维权,消除土匪,却没想到官匪蛇鼠一窝,官兵被贼暗收买。无奈之下,“六不先生”不得不带领整个矿区的矿工奋起反抗,终于击退土匪。但又再次陷入水深火热,始终淤积不散的社会剥削阴影中。寻不到两位亲兄弟的伍船儿又进入了军队,见证了敌我双方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的最激烈与残酷的战争。几番死里逃生的伍船儿在战场上英勇指挥杀敌,鼓舞了士气,最后终于当上我方的部队司令,光荣回归故里,并受到隆重嘉奖。其实伍船儿的经历何曾不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经历?人生虽曲折,但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谢仲馀老师通过这部小说,在向外界传达出最真实的人生劝世道理。纵观《人海人》这部小说的整体架构,它就像一幅格局庞杂的清明上河图,小说以悲悯而真实的笔触,对正处于封建社会阶级的中国景象进行了深入而细腻的立体式描绘,小说的叙述节奏时而松弛,时而紧凑,作者的敏感笔触像流水一样,一点点渗入那个黑暗时代最真实的一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或对百姓可怜的遭遇感到同情,或对外来侵略者的暴行感到愤怒。写出了当时身处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凄苦悲凉的生活状态,他们在天灾人祸面前遭遇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加上各种战乱更让他们雪上加霜,痛不欲生。小说书写了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在庸兵和土匪的双面压榨和夹击下,敢怒而不敢言,背负着各种痛苦艰难地龟缩在时代的夹缝里生存着。另一方面,小说也用大量娴熟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工商界在封建思想和制度的社会中所遭遇的各种艰难困苦;描绘了在战场上我军怀着“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姿态与敌军决一死战;描绘了外来入侵军要侵占中国的勃勃野心;描绘了外敌兵奸淫掳掠、杀人如麻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描绘了父子两代汉奸以出卖人格和灵魂为代价,只为求得荣华富贵的丑陋面孔;描绘了封建社会中的各派土匪山贼灭绝人性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小说还以细致的环境描写为主,写出了平原战,攻城战,游击战等各类宏大的战争场面。“人海人”亦是人压人,人吃人,始终贯穿着悲悯情怀基调的小说中透出历史的沉实厚重和对时代的无畏担当,有一种大爱精神流淌其中。“人海人”更是一部浮生绘,芸芸浮生在风云变幻的旧时代里挣扎沉浮,遭受着苦难,同时也经历着蜕变。

    2015-12-31 23:03:48 作者:黄宇
    • 0
    • 9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