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璀璨文坛

璀璨文坛

  • 王宗仁散文集《藏羚羊跪拜》出版

             军旅作家王宗仁一直以写青藏高原题材著称。近日,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37本作品集《藏羚羊跪拜》。本书收入了作家近几年创作的百余篇散文,均在两三千字左右,精短耐读。作品无一不是取材于广袤的青藏高原。其中《女兵墓》《藏羚羊跪拜》《拉萨的天空》被选入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尤其是千字文《藏羚羊跪拜》已成为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美文。青藏高原是王宗仁精神的栖息地和创作取之不尽的富矿,他的散文创作一直扎根于青藏大地的旷野,坚持身体与心灵的同步在场,以独特的话语和方式阐释散文当中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他以个人的体验指涉人性的色彩、生命的质量、情感的质地和生存的处境,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形而上的思索和诉求,更使他的散文有了卓尔不群的“特殊方式”和“内在力量”。

    2007-04-08 10:06:43 作者:曾祥书(文艺报)
    • 0
    • 9552
  •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桃花诗村

             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桃花诗村”诗歌活动暨首届中国乡村诗歌节,近日在成都举行。吉狄马加、叶延滨、舒婷、雷抒雁、李小雨、桑恒昌、陈仲义、芒克、祁人、谭五昌、吕汝伦、梁平、杨牧、曹纪祖、张新泉、杨远宏、李自国、靳晓静、雨田、况璃、凸凹等80余位诗人汇聚龙泉驿与数千村民一起,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吉狄马加向龙泉驿区授予了“龙泉驿·中国乡村诗歌之乡”的证书和牌匾。在诗歌节期间,还举行了乡村诗歌朗诵、“走在乡间的桃林中”浪漫之旅创作采风、“篝火桃花相映红”诗歌朗诵晚会、乡村诗歌论坛、诗人桃园桃树认养等活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在此期间特别推出“走进新农村”桃花诗村农民诗歌作品专版。

    2007-04-08 10:03:49 作者:小罗(文学报)
    • 0
    • 9541
  • 新一代作者写作应向丰厚努力

            新一代作者写作应向丰厚努力评论“80后”不能简化为一种颜色、一个概念年轻作者也要有能力正视时代、直面生活,而不能只做肤浅的表现在日前揭晓的由中国小说学会等单位共同评选的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出现了一些年轻作者的作品。有不少媒体称,此次“80后”作者首次上榜,标志着“80后”小说创作群体开始被文学界广泛承认。日前,一些作家、评论家谈了他们对青年作者创作的一些看法,大家认为,不能让“80后”这一概念对我们正确认识新一代作者的创作产生误导。考量年轻作者的写作要全面些贺绍俊谈到,“80后”是图书出版市场和媒体共同运作的一个概念,如果把它作为文学概念来看,可能会遮蔽我们的视线,误导我们的思维。年轻一代人的写作是很复杂的,不能光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其实也有许多年轻人从事着中短篇小说及诗歌、散文的写作,而且相当有水准,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年轻作者的写作要全面一些。王干说,即使单纯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作者创作情况看,也不只是一种颜色,比如有的是游戏写作,有的则很认真、虔诚;有的写得很轻松,有的写得很沉重。而且也不是打上“80后”就进入图书市场了,有的走的是玄幻路子,走的是畅销书路子;有的就是纯文学作品。陈福民也认为,年龄的问题并不重要,依据作者出生年代划分创作群体,比较多的是从市场上的考虑,或者说是书商策划时那样提的,这对文学本身没有什么本质的意义。年轻作者及其作品只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还是应该从文本本身出发,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评析。他们表达出仅仅属于这一代人的言说方式和感受方式即便说到了年轻一代写作有很多不同,作家、评论家们还是谈了他们阅读的一些总体印象。大家认为,由于年轻一代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和上几代作家不一样,他们最早就接触到人生和人性的底线,如死亡和欲望,这样很容易使他们的作品调子是灰色的。胡平说,在所谓的“青春写作”中,表现出的多是青春的反叛或成长中莫名的忧郁与伤感,让人们读到其心理断乳期的焦虑和自恋。他们表达出仅仅属于这一代人的言说方式和感受方式,许多年轻人却需要它。他们的作品中大量是碎片般的印象,这其实也是一种时代的反映。很多作品基本上是感官的王国雷达说,在不少年轻作者那里,很多作品基本上是感官的王国,显得心理深度不够,生活的丰富性不够,严峻的程度也不够。我们不能刻意渲染苦难、堆积苦难,搞苦难崇拜,生活中如果真的存在一些严酷的东西,也要敢于正视,而且有能力正视,而不只是肤浅地表现,这样的作品才有深度。还有一点,年轻一代作者表现的多是城市生活,对乡村生活关注不够。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另一方面城乡的距离在某种程度而言却越来越大。我们不是强求年轻的作者一定要去写什么题材,但如果将两种文化的冲突写出来的话,作品就更能打动人。“80后”的问题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白烨说,现在年轻一代作者出版的图书占有率已经很高了,但多数人仍然是文学的票友写作。看了其中的一些作品,我并不欣慰,因为质量很芜杂,而且有很多对文学认识上的偏差,大量是宣泄的、玩闹的。去年我看到了一些好的苗头,比如一些年轻作者写了苦难成长中的感恩,这是很可喜的现象。所谓“80后”的问题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现在年轻的一代今后总要成熟,会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他们的创作今后走什么样的路,还要静静观察。张胜友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神童”作家,上世纪50年代最典型的例子是刘绍棠,但刘绍棠日后成大器,和他不断的努力,包括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对生活体验、不断地思索,还包括他所经历的人生的磨难有关。现在不少年轻作者很有才情,文字很优美,也很富有想像力。毕竟他们的人生阅历和体验还是非常有限,表现的多是成长的欢乐和困惑,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视野就开阔起来。出书是好事,但我们不能捧杀。如果使得他们头脑发热,以后能不能成大器,就很难说了。从这一方面讲,评论家和媒体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各级作协包括中国作协也要关注、引导和扶持这些年轻作者,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使他们的创作越来越丰厚,壮大我们的文学队伍,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努力。

    2007-04-08 10:00:59 作者:江湖(文艺报)
    • 0
    • 9542
  • 深圳制造:不可忽略的女作家群

             在深圳的文学创作队伍中,女作家一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女作家已经形成群体,用她们独特的女性视角见证着特区的发展,用女性的笔触书写着深圳的传奇。“三八”节前夕,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室主任李亚威向记者讲述了她眼中的深圳女作家群。 记者:今天的话题是深圳“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女作家、女作家群。 李亚威:文艺创作室刚成立那会是1984年,市委书记、市长主张文艺创作室和深圳这座城市一起成长,于是便有了被称为“五朵金花”的乔雪竹、李兰妮、黎珍宇、张黎明等几位专业女作家。后来,又调来了北影学过演员专业的彭名燕,辽宁儿童文学作家苏曼华,西影的杨争光和长影的我,可谓叫做体制内的作家。 那时候,如果没有体制内,很多外来作家不可能抛家舍业,变成一个“深漂”来这座城市找饭碗。因为大多作家在她原本的城市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名气,当时的深圳不仅担负着经济发展以及高楼大厦的建设,也担负着这座城市的精神灵魂。正因为这样,在深圳几个发展的历史关头,专业女作家们自然责无旁贷。如:在深圳建设的初期,乔雪竹的长篇小说《城与夜》,张黎明的《我的一只眼睛没有流泪》,李兰妮的《深圳、深圳》,黎珍宇的《界河儿女》等,在某种意义上说,她们的作品强烈地表现出自我观念的冲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前行,彭名燕的《世纪贵族》,黎珍宇的《再见,船长》,张黎明的《走出边缘》,都在那个时期里引起不小的波澜。《世纪贵族》还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的提名奖。在香港回归时期,李兰妮的《傍海人家》,除了小说还改编了电视剧,散文集《一份缘》曾获广东省首届秦牧散文奖等多次大奖。 记者:还有你的电视剧《深圳故事》系列。 李亚威:当然,都从不同程度上,真诚地表达了深圳在大时代背景下,各个时期里,人们观念的冲击和心灵的变化,创作室的专业女作家,一种是在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如李兰妮、张黎明、黎珍宇,她们的作品有血有肉、有根基的表达属于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裂变;一种是从各地调来的很有影响的作家,如乔雪竹早期的《十六号病房》、《山林中头一个女人》,以及苏曼华的《小狐路路和小狸杜杜》,彭名燕的《黄山来的姑娘》等。 记者:那您对体制外的女作家是怎样看的?她们各自在各个角落里,算不算“漂”着?她们和体制内的作家状态有什么不同? 李亚威:无论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女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大多都有一个共性——她们观察事物的视角,细腻而辛辣。她们善于把自己体验到的苦水,淋漓尽致地再倒给观众,表面上是温情的,内心中却充满矛盾和感慨。体制内的作家,从生存的保障上,似乎比体制外的作家稳定一些,但心里却是一样的。大多心里着急着写自己冲动的作品,期待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惊骇的作品来,但又受各方面的制约,常常是在很有压力的心情下匆忙出场,这也包括我,因此,十年磨一剑的功夫,谁也等不及。 记者: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女作家的生存环境和年龄差异,在选择题材和人物的理解上,是否有很大的分别? 李亚威:应该说,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个体性的,肯定充满个性化,每个作家出现的人物和描写的人物,不可能是一样的。当然,个别的会出现雷同,这是作家们最不愿意的,尤其是女作家。因为,没有一个女作家愿意重复所有人表现过的东西。 记者:深圳的女作家,形成女作家群了吗? 李亚威:女作家群,是很长一个时期形成的一个链条,吴君写外来工的《痛》,张黎明就写《非常美丽》,涂俏就写《苦婚——》,黎珍宇就写《富男富女》,缪永写《律政佳人》,苏曼华就写《山那边是海》,这种群体的相互感悟,都生长在这个城市里,不能从体制内外来划分。 记者:体制内的作品你一定是熟悉的,您与体制外的作家来往多吗? 李亚威:我和缪永、盛可以、吴君、谷雪儿、央歌儿、涂俏、卡雅、陈小妹等这批体制外的女作家,都是谈天论地、同舟共济的好朋友,缪永1995年在老特区报对面租的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屋里写她的《驶出欲望街》的时候,我们来往很密。后来,她的《我的生活与你无关》等均获得反响后,我们一直惺惺相惜。在她的作品中,无时不看到她运用自如的叙事语言风格,犀利又委婉地说她的爱情和生命的沉重。盛可以的作品更是让人在冷静中爆发着一场不可阻挠的无可奈何,她会辛辣地把生活的艰辛和冷酷摆出来,不动声色地,让你痛不欲生。吴君是宝安区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她的业余时间大部分属于写作,在她的作品里,有一种刚劲而有力地像一个北方的男人式的从容和坚强,她的《香坊街》、《我们不是一个人类》、《城市街道上的农村女人》等,大多深情地述说了外来人和本地人之间的观念冲撞,以及外来人在这座城市中生存的价值。 学过主持人专业的谷雪儿,一首《香格里拉》歌词,就把云南人征服了。 涂俏在2000年前,以《十元店》、《打士赚钱》等一批记者“隐性采访”的专题报道而出名。她是记者式的作家,也是作家式的记者。她的《苦婚》获得了第四届“正泰杯”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北方长大的央歌儿,来深圳闯荡,对这个城市一见如故,在没有生存的保障下,为了排解孤独,需要倾诉,开始笔耕,于是《来的都是客》、《鼠惑》等一批充满北方男人幽默和侠气的小说,弥漫在她的周围。 卡雅很实,她一提起诗,心里就涌动着不吃不喝的感觉,随时好像可以跟着这个城市漂流。陈小妹是编剧,她对着电脑一干就是一夜。 体制外还有女作家王小妮,她是优秀的女作家。她的诗歌作品,获得了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以及美国安高诗歌奖。她良好的诗歌视力,充沛的创造能量,使得身处边缘的她,握住的也一直是存在的中心。 记者:这一批女作家(指体制外的作家),经历了不同的生活挫折和生存的艰辛,为什么后来大多数还是留在了这里? 李亚威:炼造一个作家,最好的土壤就是多元化。在深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及观念像立交桥一样,各条道路各奔东西。正因为这座城市给她们的生活艰辛和不同的挫折,她们才不知不觉地融入了这个城市。就如同我们不经意地滚进一桩事件,我们会一直关注它一样。她们没有体制内,可以随时拔腿就走,但,她们依旧留在了这里,嫁人的、买房的,管它体制内外,能有写的题材,就有冲动。 记者:谷雪儿身在深圳,却心想着云南,不然就不会有她的《纳西人最后的殉情》。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李亚威:这也是深圳的作家情结,在她的诗歌中,有一首诗是这样的:在很远的地方想念深圳,只要我能直立,我就会立足这个世界、回到我梦想的家园。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文学在这个时代里,深圳给予作家的土壤是厚重的。包括我在2000年为云南拍片的时候,我既迷失在彝山,也眷念深圳,这两个感觉都是我,所以我能理解谷雪儿的香格里拉情结。 记者:目前,我们一直呼唤着震撼心灵的表达这座城市精神的精品。您觉得,女作家群中能涌现出来一批震撼之作吗? 李亚威:我相信深圳的生活一定会为女作家提供不竭的创作源泉,我相信在这片土地上,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令人震撼的作品。 

    2007-04-08 09:56:30 作者:陈湘阳(深圳商报)
    • 0
    • 9550
  • 文学作品应弘扬正面精神价值

                  在我们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的今天,十分需要弘扬正面精神价值,尤其应该包括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主导价值。这对于我们的文学创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评论家雷达认为,正面价值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明辨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的东西。他说,一些当代文学作品缺失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这是令人担忧的,比如不少作品并不缺少揭示负面现实的能力,有的作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形成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把激愤批判等同于批判现实主义。一个民族的文学倘若没有自己正面的精神价值作为基础、作为理想、作为照彻寒夜的火光,它的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它的思想艺术的境界就会大打折扣。雷达认为,这个问题与我们的精神资源有关。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厚,但今天面临的是如何整合和转化的问题,即如何把它们化为我们内心深处很丰富的信仰,并且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去,把它们转化成我们作品的精神力量——不仅有形而下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关怀,而且还有形而上的精神关怀和灵魂关怀。作家陈世旭说:“艺术所追求的精神,应该是人类精神的至高点。”多年来,他在创作中坚持以冷峻的目光穿透喧嚣浮躁的现实生活,关注着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他的《青藏手记》等作品以低视点写高境界,张扬了生生不息的理想主义,表达着他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他认为,文学作品树立正面价值形象的问题,就是一个作家是否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问题。纵观文学史,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文学史上有两类人是最显眼的,一类人就是在艺术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把一种艺术形式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推到一个辉煌的高度;一类人就是在高度的艺术性的基础上有着特别深刻的人民性。他举例说,李白和杜甫就很典型。李白被称作“诗仙”,出尘、豪迈、放达、超凡脱俗、汪洋恣肆、气象万千,他的诗歌成就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峰。但是,让他感动至深的是杜甫。杜甫被称作“诗圣”,而“圣人”就是智慧品德最高的那个人。因为杜甫写诗不止是认真,更因为他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生疾苦,那么苍凉,那么沉郁。他在“安史之乱”中写《三吏》《三别》,他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自己最后也很悲惨地死在贫病交加中。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些善良、深沉、充满了伟大爱心的作家。“仙”和“圣”,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仙”让人神往,“圣”让人崇敬。“应当在哪儿寻找那些美好的、逝去的东西呢?我自己就有过相当时间的苦闷和彷徨。后来我决定去神农架,我相信那遥远的山里可能医治我的迷茫和纷乱。”作家陈应松深有感受地说,在那未被污染的山林深处,他找到了使他清心明目的东西。他写《松鸦为什么鸣叫》,正是一次艰难的寻找。在神农架期间,陈应松与交警大队的朋友一起去采访过不少在公路上救人的“活菩萨”,这些人有农民、养路工,他们在神农架险峻的公路上经常施救,把那些翻下公路的伤者从深谷里背上来,这些事迹让人热泪盈眶,时时感动着他:他们救人不图回报,全凭一颗善良的心。他因此想到曾在离城市不远的平原地区,他的一个朋友翻了车,可当地的农民要先给钱才施救,两相比较,美与丑就一目了然。于是他满怀敬意和激情,写下了这个小说。此外,陈应松还写了恪尽职守的《云彩擦过悬崖》,写了寻找母爱的《望粮山》,写了渴望城乡沟通的《马嘶岭血案》,写了歌颂忠于主人的一只伟大的狗的《太平狗》等等。“毫无疑问,文学必须要树立人类和民族正面价值的形象,并且要大力鼓吹我们社会的美好的价值观念。这是一个民族得以万世繁衍的活力根源。作家所倾其一生追求的,正是人类的普世价值。”陈应松认为,农民和农村正是我们的文学需要满怀深情拥抱的一块充满阳光的土地。只有土地、劳动、人民,才是最伟大的、熠熠生辉的,它不会让我们的文学走偏。作家们应理直气壮、胸有成竹、心无旁骛地去讴歌我们民族和人民美好的品质美德,而不需要阴暗,不需要哗众取宠,不需要玩噱头,不需要顾影自怜、喃喃自语、搔首弄姿。社会需要正确的艺术来引导,作家必须有自己明确的、坚定不移的是非观。他相信有些东西是恒久的,它首先照亮了作家的内心,然后照亮这个世界。

    2007-04-08 09:51:50 作者:任晶晶(文艺报)
    • 0
    • 9558
  • 文坛风云:一树梨花压海棠

    编者按因大量口语诗歌的流传,女诗人赵丽华成为近期网上最红的人物。由她的作品引发的论战,历经多时尘埃未落,论战话语权在网民、诗歌界、文化名流等中间几次易手。这个论战,从开始的诗坛外部搞恶到内部对骂,升级后升华,最后可能成为诗坛流派重新洗牌的导火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个论战的开始,其实,里面确实有太多炒作和太多无聊。 序幕网友仿梨花体一波掀起千重浪9月13日,网易文化频道的编辑小斟在制作完赵丽华的诗歌专题后,立即把自己的MSN签名改成这样一句话:赵丽华,这位诗人要走红了。果然,该专题选录的几首口语诗歌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15日,《信息时报》率先发表题为《女诗人作品网上遭嘲笑》的报道,赵丽华正是通过此次采访,才知道自己突然成为“网络红人”。随后,新浪论坛、乐趣园、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社区纷纷制作专题,沉寂多年的诗歌,竟然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让赵丽华引发如此关注的,是她几年前创作的系列口语风格的诗歌。以流传最广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为例,全诗就像一句话断成四行:“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而《摘桃子》、《张无忌》等作品也极像“大白话”。这段时期,争议的话语权控制在普通网友手中。他们不但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更有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谐音成立“梨花教”,称作者为“诗坛芙蓉”。而“梨花体”诗歌语言,一时在网上肆意蔓延。网友兴致勃勃的模仿这种一截一截的节奏进行写作,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国家级诗人。有网友说:“天哪,这也叫诗?这种诗我一晚上能写一千首!”《哦》:“哦/我/看了/笑翻了/看完了/才发现/我也可以是诗人的/因为/我会用回车键……”还有网友嘲弄说:"我明白诗歌就分段而已/从此我欢呼/诗歌没死/丽华用华丽的诗教育了我/原来我也能写诗。"但在清华大学的网络论坛上,一位网友称,他的专业是物理学,而赵丽华的诗词一字一字地增长,具有鲜明的量子力学特征,这是令他最为陶醉的地方。关于恶搞:不论电影《无极》被恶搞,还是《夜宴》被恶搞,以及油画被恶搞,再到诗歌也被恶搞,都属于正常现象,它说明任何的艺术都不是只有一种形成方式和途径。你搞严肃版,我就搞调侃版;你搞崇高版,我就搞恶俗版;你搞沉重版,我就搞轻松版……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已经迅速进入到了一个解构的时代。承蒙这次恶搞的始作俑者如此煞费苦心,专门成立什么梨花教派,连篇累牍多方造势,再加上一些以抓热点和制造热点为业的媒体的推波助澜,把赵丽华捧红了,希望以后有人也这样捧我。 蔓延文学界分派“倒赵”、“挺赵”9月18日,赵丽华在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我要说的话》,对嘲笑仿写作了回应,称自己的诗歌被恶搞,“属于正常现象”。“这组实验性的东西既不成熟,也很草率。所以这样的诗歌遭受批评,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不后悔这些尝试,它对我的创作而言是必要的。”随后,诗坛各位人士借助各种方式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一时间“倒赵派”与“挺赵派”各立山头。9月20日,诗坛泰斗、75岁的四川诗人流沙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赵丽华的这些口语诗歌“不能算是诗”。“这些文字,有的是警句,有的是慧句。但是在我看来它们还不能算是诗。”一些诗歌评论者也在论坛发表批评文章,论战的话语权从网民逐渐转移到文学圈内部。同时,“挺赵派”与“倒赵派”针锋相对。针对赵丽华的诗歌被恶意模仿,她所在的廊坊市作家协会主席张立勤与另一位作家李宏志称赞赵丽华是诗歌“圣坛”上的一个圣斗士,认为她在“以一己之力与无知愚昧作战”。文化名流的加入,关于赵丽华的诗算不算诗的讨论升级到名人粉丝团对骂阶段。赵丽华的博客点击也迅速突破百万。“挺赵”运动在9月30日发展到一个高潮。在著名诗人杨黎的倡议下,国内几十名诗人当天晚上云集北京第三极书局,召开“保卫诗歌”的朗诵会,但赵丽华并没有到场。出人意料的是,现场一位兴奋的男诗人苏非舒竟表演起了“脱衣秀”,当天本来以声援赵丽华为主题的“义举”,虽然很多人声称其所作是“行为艺术”,但最后也只落得了“脱衣秀”的噱头。关于苏非舒的“行为艺术”:媒体报道,苏非舒当时是脱掉了十几层臃肿不堪的衣服,赵丽华说这“象征着把诗歌以前承载的东西一件件抛弃。”我不懂,不懂这种行为跟诗歌有什么关联。诗歌从来就不是靠脱衣写就的,诗歌也无需靠诗人脱衣来保卫,脱衣保卫不了诗歌,也拯救不了诗人。如果说硬要把诗人的这种一般人都会的脱衣行为称作行为艺术,显然高估了脱衣的价值,低估了公众的艺术评判能力,在贬低诗人身份的同时,也混淆了艺术的涵义,亵渎了艺术的称谓。 高潮韩寒李承鹏等加入混战面对沸沸扬扬的“赵丽华事件”,擅长网上论战的作家韩寒终于按捺不住,从9月26日开始连写三篇博客文章,对当代诗人与诗歌冷嘲热讽:“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现代诗这种体裁也是没有意义的”,“现代诗人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回车”,“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再玩下去就要变成神经病了”。“挺赵派”诗人沈浩波“接招”,对韩寒进行人身攻击。诗人伊沙、尹丽川、杨黎等人随后跟上,回击韩寒。网上论坛博客一时间“血雨腥风”,陷入无聊的混战。有趣的是,本来论战中单枪匹马的韩寒,此次却有两位球评名流“帮忙”。9月29日,董路在题为《跟着韩寒一起学写现代诗》的文章中称:“韩寒这回的冷嘲热讽当属言之有物赵体诗歌虽不乏个别佳作,但总体读来味如嚼蜡者甚多。”次日,李承鹏在题为《我不是来给韩寒助拳的》文章中,为韩寒的“小混混”名头进行辩护。此外,9月2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博客中称:“赵丽华被变成了诗歌界的某种象征性的人物,被拉下了诗坛,变成了违背‘常识’的象征,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诗人’糟糕的标志。”“20年前朦胧诗走红的速度,跟赵丽华相比差远了。”面对这起来势凶猛的诗歌论争,一位资深诗歌爱好者如此感叹。同时,他对争议的娱乐化表示不满和痛心:“很多名流的加入,实际上让论争成为了口水战与人身攻击,根本不是在讨论诗歌问题,令人失望。”关于韩寒:这个文坛“泼妇”终于有了一次理,诗歌的技术就在于掌握回车键这个观点很好,我以前没写过诗,以为自己不会写诗,现在才发现,我已经掌握诗歌创作方法很久了! 回应“韩寒在对骂中浪费了才华”从韩寒、李承鹏等人加入了战团之后,赵丽华就一直保持沉默。前一段时间《信息时报》记者独家专访到赵丽华,她首次对韩寒的相关评论作了回应,她称韩寒“浮躁张狂”,在对骂中浪费了才华。赵丽华表示,韩寒在80后的小说家里面是相对有才华有个性的。但与80后的一些顶尖诗人比如木桦、水晶珠链、吴虹飞、张小静、张鱼烧等相比,韩寒还有很大差距。“诗人东篱说一首好诗歌远超过韩寒的一部长篇,这个观点除韩寒粉丝外大家都一致同意。其实也不能怪韩寒,他在这几次网络事件的对骂中浪费的才华就不少,这样的浮躁张狂如果专注写作的话就会缩短与80后诗人的差距。”我心目中的赵丽华:她其实很有才华,但是如果你拿她小学时候写的诗歌来攻击她的话,当然才华就会隐退。这个年轻诗人,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讨论后,或许会成为中国诗歌流派重新洗牌的契机。 【链接】:一、关于赵丽华曾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等各大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廊坊。出版有个人诗专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主编《中国诗选》《中国女诗人合集》等,2001年先后担任全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2006年9月中旬至今,因其网络流传的大量口语诗歌引发巨大争议。二、赵丽华争议诗歌选录:《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摘桃子》诗人们相约去北京西郊摘桃子/问我去不去/我说要是研讨我就不去了/但摘桃子好玩/远胜过赏花。《张无忌》(一)张无忌/和他太师父/张三丰/学过一些/太极功夫接着练会九阳真经/和乾坤大挪移/他研习圣火令上的武功/用了一天一夜/后来他又得到了/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张无忌》(二)张无忌和赵敏接吻/赵敏把张无忌的嘴唇/给咬破了/有关这一吻/电视上处理的比较草率。 文/练海林 稿件来源:青年作家(梅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网站),2007-2-1

    2007-04-08 08:50:32 作者:练海林
    • 0
    • 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