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文坛风云:一树梨花压海棠

时间:2007-04-08 08:50:32     作者:练海林      浏览:9553   评论:0   

编者按

因大量口语诗歌的流传,女诗人赵丽华成为近期网上最红的人物。由她的作品引发的论战,历经多时尘埃未落,论战话语权在网民、诗歌界、文化名流等中间几次易手。这个论战,从开始的诗坛外部搞恶到内部对骂,升级后升华,最后可能成为诗坛流派重新洗牌的导火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个论战的开始,其实,里面确实有太多炒作和太多无聊。

 

序幕

网友仿梨花体一波掀起千重浪

9月13日,网易文化频道的编辑小斟在制作完赵丽华的诗歌专题后,立即把自己的MSN签名改成这样一句话:赵丽华,这位诗人要走红了。

果然,该专题选录的几首口语诗歌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15日,《信息时报》率先发表题为《女诗人作品网上遭嘲笑》的报道,赵丽华正是通过此次采访,才知道自己突然成为“网络红人”。随后,新浪论坛、乐趣园、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社区纷纷制作专题,沉寂多年的诗歌,竟然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让赵丽华引发如此关注的,是她几年前创作的系列口语风格的诗歌。以流传最广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为例,全诗就像一句话断成四行:“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而《摘桃子》、《张无忌》等作品也极像“大白话”。

这段时期,争议的话语权控制在普通网友手中。他们不但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更有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谐音成立“梨花教”,称作者为“诗坛芙蓉”。而“梨花体”诗歌语言,一时在网上肆意蔓延。网友兴致勃勃的模仿这种一截一截的节奏进行写作,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国家级诗人。有网友说:“天哪,这也叫诗?这种诗我一晚上能写一千首!”《哦》:“哦//看了/笑翻了/看完了/才发现/我也可以是诗人的/因为/我会用回车键……”还有网友嘲弄说:"我明白诗歌就分段而已/从此我欢呼/诗歌没死/丽华用华丽的诗教育了我/原来我也能写诗。"但在清华大学的网络论坛上,一位网友称,他的专业是物理学,而赵丽华的诗词一字一字地增长,具有鲜明的量子力学特征,这是令他最为陶醉的地方。

关于恶搞:不论电影《无极》被恶搞,还是《夜宴》被恶搞,以及油画被恶搞,再到诗歌也被恶搞,都属于正常现象,它说明任何的艺术都不是只有一种形成方式和途径。你搞严肃版,我就搞调侃版;你搞崇高版,我就搞恶俗版;你搞沉重版,我就搞轻松版……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已经迅速进入到了一个解构的时代。承蒙这次恶搞的始作俑者如此煞费苦心,专门成立什么梨花教派,连篇累牍多方造势,再加上一些以抓热点和制造热点为业的媒体的推波助澜,把赵丽华捧红了,希望以后有人也这样捧我。

 

蔓延

文学界分派“倒赵”、“挺赵”

9月18日,赵丽华在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我要说的话》,对嘲笑仿写作了回应,称自己的诗歌被恶搞,“属于正常现象”。“这组实验性的东西既不成熟,也很草率。所以这样的诗歌遭受批评,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不后悔这些尝试,它对我的创作而言是必要的。”

随后,诗坛各位人士借助各种方式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一时间“倒赵派”与“挺赵派”各立山头。9月20日,诗坛泰斗、75岁的四川诗人流沙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赵丽华的这些口语诗歌“不能算是诗”。“这些文字,有的是警句,有的是慧句。但是在我看来它们还不能算是诗。”一些诗歌评论者也在论坛发表批评文章,论战的话语权从网民逐渐转移到文学圈内部。

同时,“挺赵派”与“倒赵派”针锋相对。针对赵丽华的诗歌被恶意模仿,她所在的廊坊市作家协会主席张立勤与另一位作家李宏志称赞赵丽华是诗歌“圣坛”上的一个圣斗士,认为她在“以一己之力与无知愚昧作战”。文化名流的加入,关于赵丽华的诗算不算诗的讨论升级到名人粉丝团对骂阶段。赵丽华的博客点击也迅速突破百万。

“挺赵”运动在9月30日发展到一个高潮。在著名诗人杨黎的倡议下,国内几十名诗人当天晚上云集北京第三极书局,召开“保卫诗歌”的朗诵会,但赵丽华并没有到场。出人意料的是,现场一位兴奋的男诗人苏非舒竟表演起了“脱衣秀”,当天本来以声援赵丽华为主题的“义举”,虽然很多人声称其所作是“行为艺术”,但最后也只落得了“脱衣秀”的噱头。

关于苏非舒的“行为艺术”:媒体报道,苏非舒当时是脱掉了十几层臃肿不堪的衣服,赵丽华说这“象征着把诗歌以前承载的东西一件件抛弃。”我不懂,不懂这种行为跟诗歌有什么关联。诗歌从来就不是靠脱衣写就的,诗歌也无需靠诗人脱衣来保卫,脱衣保卫不了诗歌,也拯救不了诗人。如果说硬要把诗人的这种一般人都会的脱衣行为称作行为艺术,显然高估了脱衣的价值,低估了公众的艺术评判能力,在贬低诗人身份的同时,也混淆了艺术的涵义,亵渎了艺术的称谓。

 

高潮

韩寒李承鹏等加入混战

面对沸沸扬扬的“赵丽华事件”,擅长网上论战的作家韩寒终于按捺不住,从9月26日开始连写三篇博客文章,对当代诗人与诗歌冷嘲热讽:“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现代诗这种体裁也是没有意义的”,“现代诗人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回车”,“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再玩下去就要变成神经病了”。

“挺赵派”诗人沈浩波“接招”,对韩寒进行人身攻击。诗人伊沙、尹丽川、杨黎等人随后跟上,回击韩寒。网上论坛博客一时间“血雨腥风”,陷入无聊的混战。

有趣的是,本来论战中单枪匹马的韩寒,此次却有两位球评名流“帮忙”。9月29日,董路在题为《跟着韩寒一起学写现代诗》的文章中称:“韩寒这回的冷嘲热讽当属言之有物赵体诗歌虽不乏个别佳作,但总体读来味如嚼蜡者甚多。”次日,李承鹏在题为《我不是来给韩寒助拳的》文章中,为韩寒的“小混混”名头进行辩护。

此外,9月2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博客中称:“赵丽华被变成了诗歌界的某种象征性的人物,被拉下了诗坛,变成了违背‘常识’的象征,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诗人’糟糕的标志。”

20年前朦胧诗走红的速度,跟赵丽华相比差远了。”面对这起来势凶猛的诗歌论争,一位资深诗歌爱好者如此感叹。同时,他对争议的娱乐化表示不满和痛心:“很多名流的加入,实际上让论争成为了口水战与人身攻击,根本不是在讨论诗歌问题,令人失望。”

关于韩寒:这个文坛“泼妇”终于有了一次理,诗歌的技术就在于掌握回车键这个观点很好,我以前没写过诗,以为自己不会写诗,现在才发现,我已经掌握诗歌创作方法很久了!

 

回应

“韩寒在对骂中浪费了才华”

从韩寒、李承鹏等人加入了战团之后,赵丽华就一直保持沉默。前一段时间《信息时报》记者独家专访到赵丽华,她首次对韩寒的相关评论作了回应,她称韩寒“浮躁张狂”,在对骂中浪费了才华。

赵丽华表示,韩寒在80后的小说家里面是相对有才华有个性的。但与80后的一些顶尖诗人比如木桦、水晶珠链、吴虹飞、张小静、张鱼烧等相比,韩寒还有很大差距。“诗人东篱说一首好诗歌远超过韩寒的一部长篇,这个观点除韩寒粉丝外大家都一致同意。其实也不能怪韩寒,他在这几次网络事件的对骂中浪费的才华就不少,这样的浮躁张狂如果专注写作的话就会缩短与80后诗人的差距。”

我心目中的赵丽华:她其实很有才华,但是如果你拿她小学时候写的诗歌来攻击她的话,当然才华就会隐退。这个年轻诗人,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讨论后,或许会成为中国诗歌流派重新洗牌的契机。

 

【链接】:

一、关于赵丽华

曾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等各大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廊坊。出版有个人诗专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主编《中国诗选》《中国女诗人合集》等,2001年先后担任全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2006年9月中旬至今,因其网络流传的大量口语诗歌引发巨大争议。

二、赵丽华争议诗歌选录: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摘桃子》

诗人们相约去北京西郊摘桃子/问我去不去/我说要是研讨我就不去了/但摘桃子好玩/远胜过赏花。

《张无忌》(一)

张无忌/和他太师父/张三丰/学过一些/太极功夫接着练会九阳真经/和乾坤大挪移/他研习圣火令上的武功/用了一天一夜/后来他又得到了/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张无忌》(二)

张无忌和赵敏接吻/赵敏把张无忌的嘴唇/给咬破了/有关这一吻/电视上处理的比较草率。

 

/ 练海林

 

稿件来源:青年作家(梅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网站),2007-2-1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