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充满许多意外,天气多变的日子里,我们深圳队伍的“脱贫攻坚,法治引领”三下乡活动悄然开展。由于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许多人无法去到当地进行调查和宣讲,因此我们的队伍分为线上队和线下队来开展。我们的活动目的是为提高公民对法治社会的认知;通过法律规范脱贫,保障脱贫攻坚在法律轨道上运行。大力宣传民法典,普及法律常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法治社会的到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准备。因此身为线上的一员,我们用问卷的方式对大众开展有关脱贫和法治相关问题的调查,通过调查收集大众所处地方的法律普及度,以及不同年纪阶段对法治引领脱贫的相关看法。因此我将同伴前期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和宣传并时刻关注着问卷填写的各种数据,以做总结。从今天的问卷调查来看,附近地区仍然处于贫困的乡县逐渐减少,而依然有许多人的法治观念水平一般且有待提高,对于法治脱贫这个手段还有许多人不了解,因此我们队伍的宣讲以及宣传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以便更好的了解大众的情况,并加强对民法典等知识的宣传。
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下我点点滴滴记忆。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具有不同的感动。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团委的支持和带领下,我们顺利开展了“脱贫攻坚,法治引领”三下乡实践活动。三下乡的目的是为了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现今社会现状,为之后适应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认真投入其中,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今天,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每位队员都按照之前安排好的分工,积极主动去完成派发调查问卷、派发民法典宣传小册子、对普通群众进行一定的民法典普及等工作。不论是活动的前后,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开心的心情,对突发的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以平常心来对待。就拿深圳的天气来说,时阴时晴,说变就变,这不一会,天就下起了大雨,我们赶紧找地方避雨去。但尽管如此,还是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我们就在附近店铺里,给他们派发民法典宣传小册子。在和他们聊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大家都还是挺关注民法典这件事情的,因为这是跟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还是有一些地方是不太了解的,所以我们的普法宣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今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留下了汗水,收获了欢笑与喜悦。
为践行初心使命,建设美丽乡村,位于云浮罗定市的朗塘镇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朗塘”的目标,将“三清三拆三整治”的乡村振兴工作落实。“摇光”多彩乡村实践队伍到访三下乡目的地之一,采访了镇村党员干部,了解了朗塘镇近几年的村镇建设发展情况。朗塘镇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战,该镇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村委以及村民积极配合,不断完善村中文体广场、道路硬化等建设,共同投身到家乡建设当中。全体镇村干部职工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为民生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全力推进好该项工作。朗塘镇从昔日的破旧村落蜕变成如今环境优美、令人沉醉的乡村美景,已于2019年10月底,累计完成“三清”1.55万处,“三拆”30多万平方米,“三整治”2263处。未来,朗塘镇将继续推动镇村环境改进,让人民群众居住在环境更优美、更舒适,生活更富裕、更幸福的村庄里!(朗塘镇)来源:教师教育学院摇光“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撰稿:区文诗、钟芷亦
广东校园文学网佛山8月10日电(通讯员 邹艳玲)石湾陶塑技艺历史悠久,为进一步拉近队员们与陶塑制品的距离,探寻陶塑技艺的非遗传承之路。8月10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南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访了黄志伟艺术馆,在其首席弟子李海德大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艺术馆,同时在他指导下亲身感受了陶塑技艺的奥妙。图为李海德大师带领队员们浏览了黄志伟艺术馆,并讲解了部分陶塑作品的意义。邹艳玲 摄图为李海德大师正在为队员们讲解以抗疫为主题的陶塑作品《致敬英雄》。邹艳玲 摄图为队员们对李海德大师进行采访询问。邹艳玲 摄图为李海德大师正在简单为队员示范如何进行陶塑的制作。 邹艳玲 摄图为队员们在拍打陶泥,进行一项唤醒“工作”。邹艳玲 摄图为李海德大师正在为队员示范用陶泥制作花朵。邹艳玲 摄图为队员在用陶泥制作属于自己的笔筒。邹艳玲 摄图为黄志伟艺术馆的馆长黄建华在指导队员们进行对陶塑作品的收尾工作。邹艳玲 摄图为队员们最终完成的全部陶塑笔筒。邹艳玲 摄图为队员们与黄志伟艺术馆的馆长黄建华合影留念。邹艳玲 摄
8月5日,“曦泽”社会实践队继续细化和深入调研工作,为获得更多扶贫脱贫的详细信息在调研地进行了入户调查。有了昨天走访的经验后,大家决定重新安排走访人员。经过商讨后,实践队根据队员特性进行了合理的人员工作分配:后勤留守三人,其他队员以四人为一组,分成三组在各村干部的带领下分别前往文车村、木院村、正源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与各村扶贫干部一起对此三村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深入了解脱贫情况和遗留问题,并在期间对宣传助学贷款政策,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贷款上学的资讯。不出意料,今天仍然绵绵细雨。实践队在干部的带领下搭乘其车辆在颠簸的道路上前进,在泥泞狭小的小路穿行,希望按照预期目标完成调查与宣传。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贫困户均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另外,劳动力就业收入、扶贫项目分红、政府慰问金、低保金等多种收入的获得,使贫困户对2019年的收入的满意程度较前两年相比,均有很大提升。我们在与贫困户的交谈中惊喜地发现,贫困户大多都对扶贫干部的工作表示了十分的肯定和赞扬。扶贫干部高度重视扶贫的后续工作,不仅有一月多次的来访,还有节日慰问,给贫困户送来慰问金、米和油等等,谈话间可见与其的亲近与熟悉。队伍在这两天与扶贫干部的融洽配合中,实践队获得了文车村、木院村等多村扶贫脱贫的详实数据,以期为今后的贫困户帮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实践队在下乡挨家挨户对高中学子进行高校助学贷款的政策宣传中,保证了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不知不觉中,太阳以悄然落下,队伍冒着绵绵细雨回到至大本营。宣传工作虽然辛苦,但却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队伍仍将不遗余力,不辞烦劳,实践队仍在路上。
广东校园文学网佛山8月9日电(通讯员汤今)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非遗文化,2020年8月9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南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封伟民陶艺工作室,探石湾陶艺之泥火淬炼,品大师陶事之承转启合。缘起从一而终型展笃定豁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封伟民老师是地地道道的石湾人。自1996年在南国陶都石湾镇创立工作室,封老师开创了精品限量小规模销售的先河,弥补了市场的空白。期间连续5年无作品积压,一开窑便预定完作品是常态,其作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可见一斑。来到封伟民老师的陶艺工作室,一件件作品安安静静地陈列着,处处都展现出兼容并包的自信与张扬,封老师的作品大多为人物,其神态刻画入微,整体造型带有西洋雕塑与油画的味道,造型大胆明朗且富有质感与张力。展台上的人物或沉静稳着、或憨态可亲、或放荡不羁,皆集结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流露出不可言说的坚韧与从容,仿佛在将深厚的历史娓娓道来。封老师说,陶瓷创作的“根”在于传承,既然选择了走上陶艺创作的道路,便会从一而终,注所有的心血投入其中,一路乘风破浪,笃定豁达。不懈追求筑张力,四方艺林聚沙塔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发自内心对陶瓷文化的喜爱,是封老师不懈追求的强大内驱动力。每当有新构思封老师都会翻阅大量资料,然后速写人物特点,再根据草图进行创作。他践行着同时也十分期翼能够看到石湾陶塑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用石湾陶艺作品的小体型展现大格局。“我不太想把自己的作品固定在某种风格内。”封老师的创作在传统石湾公仔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了譬如书画、剪纸、平面艺术手法等因子,极富感染力与张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美好画卷不仅留存在我们的课本上,更被封老师与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生动演绎着。封老师与佛山活跃在书画领域内的艺术家成立了“四方艺林”,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大家通过观摩互相启发,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共同的是他们都希望能够将聚沙成塔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走进、爱上我国瑰丽的艺术珍宝。沟通古今看云起,艺德责任稳肩负“文化名人形象的塑造对作者精神涵养的要求更高,创造者必须能够与文化名人进行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和心灵交流。”封老师的话让队员们醍醐灌顶,如一目入魂。在不断探寻、展现技法上新突破以沟通古今,坐看风云的同时,封老师积极地寻求着更好抒发个人情怀、提升精神境界的方法,藉作品直面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石湾陶艺在贯彻泥釉火陶艺三要素之余,成为一种语言形式,启发观者对美的潜在意识。陶艺家除了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艺德和责任,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封老师认为创作有三,第一种是努力地在传统中走向极致;第二种是接受了传统方式,并在其中不断地创新;第三种是从专业院校中“跳出来”,创造出学院派之外的天马行空,但无论是一种都不能忘却一名手艺人的匠心与石湾陶瓷的特征。2019年,封老师与腾讯手游联名合作了一款名为《乱世王者》的游戏,实现了跨界创新,在继承传统之上为行业探索方面,封老师从未停下步伐。封老师对艺术的追求并非一帆风顺,在其主展馆中有一处地方摆放着因出品不理想而打碎的瓷片,我们常常只看到作品的熠熠精美,但是陶艺家背后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打碎重来的辛酸与苦楚却鲜为人知。封老师在谈论此事时神情认真且敬重,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动容,他用时间诉说着一名手艺人的热诚与坚持,如果出品的效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封老师一定会推倒重来直至到达理想标准,只求每一次的烧制都问心无愧,不留遗憾。耐心沉淀铸当下,悟性素养新血液如何从小培养喜爱陶艺的受众群体,转变年轻人们认为陶瓷创作是一件有点“土”的事情是值得大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政府对于石湾陶瓷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通过国际陶艺节、大师作品巡回展出等,石湾陶瓷的影响力不断地扩大,但是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如何让石湾陶艺更好更快地“走出去”,陶艺创作者们责无旁贷,创作者们不仅要专注好手上的功夫,更重要的是作品要具有当代性,改变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刻板印象,提升其推广附加值。在探讨艺术与市场的平衡问题时,封老师表示,陶艺创作者要努力地引领市场而不是迁就市场,不要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失去了当初入行的初心与使命。只是一昧地迎合市场的创作是没有思想,没有灵魂,难以长足发展的。封老师眼睛里闪烁着热爱与光芒谈及近期的规划,他偏爱于房屋空间的创作,着眼于关注外空间对陶艺作品的相互作用,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自己带有工业风、巴洛克等风格的作品与家居装饰相匹配,使石湾陶艺更好地走进寻常百姓家。关于未来,“尽人事,知天命”是封老师始终的准则,艺术创作的未来走向有太多的客观因素影响,很多因素是创作者无法左右的,封老师说,他所能做的是专注当下,脚踏实地地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便是一件大事,静水流深,岁月谦和。时代的列车呼啸而过,而石湾陶瓷技艺在一代又一代如封老师一样的传承人手中深深扎根,或许期间受到各式的冲击,关注与视线如蒲公英般随风飞逝,但只要根还在,我们便会看到浮梁窑烟灼灼,红釉瓷盏沁心。铸文化强国之朗朗瓷韵乾坤,塑非遗文化之日益光华璀璨,匠人心践行,青年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