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我爱你这句话

                                                                            我爱你这句话,有的时候狡猾得像一只狐狸,拿幸福当诱饵,冷眼看那些笨笨的神啊,鬼啊,人啊,怎样奋不顾身地,羞涩忸怩地,咬住冰冷的爱情的钩,稍一用力,直刺心脏,永世不得解脱。      我爱你这句话,瓶颈在喉咙,不在手。打字,发短信,写信,我爱你都可以廉价地被创造,被复制。但是声带给它涂上了钻石的光芒,温柔的,深情的,紧张的,在电话里,在跟前,在身后,对你说“我爱你”的时候,通常代表我的心也承认我爱你。    我爱你这句话,娇气得只珍贵一次。可以对同一个人,不同的人,说过一次,很多次,可是自己心里知道,最最情到浓处纯真无暇的是第一次。要鼓起很大勇气的,使出很大力气的,用不亚于生产生命的气势跟努力,终于,破茧成蝶,从此就花丛中招摇了。 我爱你这句话,定义为不合格产品,只标了生产日期,却没有最佳使用日期,连原料都没有。幼稚的对世界充满美好信任的男男女女,没有常识,用自己的真心购买,以为就是一辈子的绿色产品。其实产品质量与生产厂家,与包装袋,与使用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在有效期内好好珍惜,过期了要趁早扔掉,仍然紧紧抓住,不过就让自己的心长满霉菌,看不到其他的幸福。    我爱你这句话,是资产阶级敌人对付善良老百姓最管用的糖衣炮弹。在爱情的战场上,身经百战的爱情大师都知道怎样拿捏气氛,语气等等尺寸,做成一把天衣无缝的弓,准确地将丘比特的箭射向目标,小爱飞刀,例无虚发。至于怎样处理俘虏,则见仁见智了。    我爱你这句话,更多时候是一种赌注,时间做庄,跟未来赌。聪明的人知道,庄家永远都赢。我爱你的时候我真的是爱你,但是未来的某一天我不爱你了,我爱上别人了,那谁有办法呢?我自己也没有办法,只好互相安慰,至少在某一秒里,我们赢了时间跟未来,那个时刻,我爱你,我们相爱。    我爱你这句话,是情侣的营养甜品,功能如同吻,为爱情涂蜜。想念的时候,感觉对方的好的时候,心动的时候,着迷的时候,忍不住喃喃自语,忍不住温柔诉说,耳朵接收以后,在心脏或者大脑经过反应,最后生成嘴边的微笑。如果接吻或者性是爱情里的身体本能需求,我爱你就是精神本能需求。亲爱的,我知道你爱我,但我还是需要你告诉我,我不能整天在爱情里粗茶淡饭。    我爱你这句话,像一个小妖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青牙獠面。红尘的男女只好忐忑不安的,硬着头皮的,满心虔诚的,自欺欺人的,将它供为天使。就算有伤害,有不堪,有欺骗,只要还有一点点的美好,就值得相信,值得为之一试。我爱你,眼神开始迷离,下一秒又怎样,已经美丽过。    我爱你这句话,即便幼稚也宁愿相信说了九次我们就会久久相爱。【编者按】“我爱你”这句话同样也是很高贵的,高贵到不是人人都可以说的。但愿大家都能拥有那最真的爱情,用最真挚的感情说出这句最动听的话:“我爱你”!——编辑:枕云旧友

    2007-06-02 19:36:13 作者:呼呼洁
    • 0
    • 9572
  • 反智经典——《阿甘正传》

    没有宏大的述事,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稀疏的人群,迤俪的风光,年轻,中年,老年的听众,不管如何反应,他还是自如自若地讲述(自说自话),略带呆气的口吻------阿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情景中讲述“他”的故事。他仿佛一开是就排斥那些繁文缛节,舍弃那些传统,文化,社会,而面对的更多是自己,展现的更多是个大写的个人。这种基调,从一开始就是表明他要讲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那漂浮不定的羽毛,准确无误的落在他的脚下,虽飘忽,但却有了目的归宿,这或许就是他们的命运观,没有固定,但还是有目的的,但在漂浮进取演绎中不断完成。“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块将会是那一种”,“妈妈总是对我说,每天都会有奇迹”。想知道生命之盒里装着什么吗?那你去打开它吧!   阿甘的名字就和他的经历一样,注入了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他的母亲给他取名,想提醒他,不要去做那些毫无意义(用处)的事。阿甘生性愚笨,智商低,但能跑,能打乒乓球,他的跑,让他成了足球明星,但他没有球感,也没比赛的概念,意识,但他的球队却因他而名声大躁,他在足球上大获成功;他不是在英勇杀敌上立功,而是在救助战友上建立奇功,因为他能跑。“他大概是狗娘养的最傻的傻瓜,但他跑得真是快。”谁在乎你是“狗娘养的”(出身),傻不傻呢,跑的快就好(成功就行)。这就是实用主义。美国价值的体现。阿甘的人生历程总是给人离奇感,但他的一生仿佛完美的,他真的是物尽其用了。“是不是上帝的选民,就看你在人间的表现,即你成功与否”,这就是清教徒,所谓新教的精神。   人们总是渴望把对事物价值意义的评判权力收为己有,这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的所谓人的主体性的传统,美国人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不要管其他人,说他们比你强。。。。如果上帝要让每个人平等,那他会给每个人一幅脚撑”。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能给以我们自信和自我把握的力量呢?一个人要有勇气活下去,他或许必须得要认同自己,其次还要消除自己和周围的分离对立!阿甘从始至终都没有多少焦虑感,我们看完后也认同了阿甘和他的生活,那么他不是就做到了上面的两点了吗?所以我们看得很舒服!   傻气的人,好像都有股牛劲,就是认准了,就无论如何都要干下去。阿甘一再地表现出一种美德,就是守信用重承诺,他和巴布的计划,好象很滑稽,但他忠诚于这个约定。既定下来了,就干吧,无所谓对错,这是从苏格拉底自愿受死开始西方就有的传统,重法律,守契约的传统!他们实用主义和契约意识在阿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证明他们两者是可以调和,且是完美的!   佛洛姆说“爱是门艺术”,说明了爱,很能体现人的创造能力,生活的品位,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意志与毅力。阿甘渴望爱,在他对仅有的几个朋友和上司的尊重和做出的努力可见一般。但爱的确认是需要感知和体现的。他对珍尼的爱,一直的被拒,很大部份原因,来自于珍尼对他爱的确认的困难。“他说的是傻话吧,他理解什么是爱吗?”这肯定是珍尼对阿甘的接受的难度的重要原因,直到阿甘说了“我不是很聪明,但我知道什么是爱”,才使珍尼对他们的感情有了明确的理解。珍尼后来英年早逝了,阿甘异常的悲伤,我们见到了他在他人生至今为止的第一次泣不成声,悲痛无比,这或许是他的一种自然的反应。但他竟说了,他可能不相信妈妈的话了,他对那句“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表示了异议。他的悲伤,或许是他明白了爱本身建立的根基-----可理解可够通可感受性。“十年生死两茫茫”,人鬼各异,他们已没有了重建理解,信任的可能,人神分殊,爱仿佛在他心中失去了对象(虽然他指望儿子把这份爱接过来,但可以代替吗?),没有对象,没有可能的东西,难免流于空泛。这或许就是他悲伤的理由。爱的持久来于相互的欣赏,没有理解对方的能力和精神,哪来的欣赏呢?人们不是常说吗?“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终点,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尽头,那你应该返回,再向前跑。阿甘就这是这样跑,当然他也带着他的珍尼在跑。人们认为现实会有终点的,但你看到的真是终点吗?看到的终点是什么?是海,是山,是河?海山河真的就是终点了吗?一种障碍挡在面前,只是说明对路的选择有问题,但不是终点本身,折回吧,再跑,重新上路!这就是阿甘的跑步!   谁说阿甘是傻子呢?像他妈妈定义的,“做傻事的才是傻子!”那什么是傻事?他做的是傻事吗?或许中国那两句古诗可以做为一总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又有多少的“自以为”呢?   梦幻工场----好赖乌的片都有种唯美的味道,这是艺术手法,和影片安排的经验的老道的自然结果。舒缓的节奏,和谐的人际关系,美丽的西部田园风光,体面的生活;故事,风景,演技,哲理,相互交融,表现得异常完美,浑然天成,让人思维,情感,感官,容为一体。的确是难得的好片! 

    2007-05-26 23:16:21 作者:巴山夜雨
    • 0
    • 9579
  • 读《论语》《老子》偶得【编辑推荐】

    最近在看何译《老子》与《论语》还有他的《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阅读期间,勾起了我对以前形成所谓“中国是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民族”的定见的思考。下面是我的一些简陋的想法。一孔子是一个被边沿化的贵族子弟。在他的时代,倡行的是分封制,即按血缘实行长子继承制。孔子一干士(庶)子就是失去继承权的贵族子弟。所以孔子复礼,并不是恢复周礼,而是推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把权威和财产权分开,财产在同辈子弟中实行均等划分,而权威则留在嫡子手中的大同礼制。且用礼来加强嫡子的权威,以弥补因财产平分而带来的权威下降。后代的儒教所倡导的家族主义应该就是这种财产平分,而权威集中的制度。它本质上加强了家族的凝聚力,使家庭成员主要留在了家族内,把社会功能主要放在了家庭里,遏制了社会重组与合作的倾向。这种制度安排应该是有强大韧劲的,延续到如今的分家制便是佐证。这配合科举制度,防止了一个贫困化的精英阶层的出现,也就防止了一个强大的革命鼓动组织阶层的出现,对社会的安定起着极大的作用。二鲁迅说,中国国民骨子里其实都是一个个老子。这点他应该是对的。老子的斗争法则是以不争而争,子想取之必先予之。中国人,看重现世,把生存看作高于一切,为了生存,其实是可以不择手段的,骨子里,都是个人主义者。之所以会有集体主义的表现,那其实是老子的“子想取之,必先予之”的谋略运用罢了(以利他达到利己,并不承认存在客观的集体利益),大量的形式主义存在,就说明,集体主义并不是大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是大家实现利益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在集体主义获利落空,逐利合法化的今天,单兵作战(如私营,个体户)便大量涌现出来,有人说,这是解放生产力的历史必然,其实还不如说是组织化大生产的失败,也是集体主义建构与努力的失败而使然。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对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及后来的人民公社化,以取消家族主义而导向集体与国家主义努力的一种迂回与撤退。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把国家神器看作是属于某个家族的(而不是公器),如汉室刘家天下,把国家当作为某个皇帝的私有财产,直至近代都还有什么“蒋家皇朝”的说法。这点说明中国国民远还没形成真正的民族主义,超越于个人之上的民族集体利益观念。如今网上吵闹甚烈的左右之争,就还没超出群体利益的窠臼,还是把国家当作群体(扩大的个体)的利益工具,看不到国家与民族本身是有其相当独立的公共利益(即所谓的“上帝归上帝,恺撒归恺撒”)。这应该是今天何新极力宣扬国家主义的背景所在。三儒家的平均主义与礼制结合的宗法主义和以个人主义为本质,以集体主义为手段的竞争方式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两千年的统而不治,在专制帝国下,却大量存在乡村自治的混合型社会(除开信息工具不发达的因素外)。中国社会表面上存在广泛利他行为现象,但另一面也存在着大量的内斗,内耗也很严重。当平均主义还可以维持时,则可以存在一个太平盛世,公德良好的局面;一旦兼并出现,则所谓的集体取向则被恶斗所取代,即“一盘散沙”和两极分化,不能存在一个平和的自由主义局面(如今天中国的极右主义)。如果中国是单纯的嫡子继承制,那或许会像日本那样,形成一个以社会的“忠”代替私人的“孝”(何新认为两者是一致的,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形成公共利益的观念。但实际上家族平均主义的存在阻止了多余的家庭分子的流出,导致社会分工与合作很难超出家族以外,国家的公共服务及组织功能也就无存在的需要(以管代治),那种对社会群体组织效忠及国家公益的维护也就很难出现,官僚阶层或许仅是其中唯一的特例(因为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四当年张维迎的国企冰棍理论大受欢迎,除了用学术手法包装,而蒙蔽了广大人群之外,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和我们上面分析到的国民的意识形态有关的。新自由主义鼓吹的MBO,其根本逻辑起点就是这种家族主义,个人控股有效于集体控股,个人管理效率高于代理层管理,这其实也是和改革开放,以否定过去计划经济模式,对集体主义失望的集体意识的逻辑起点相近。所以开始时才广受欢迎的,深俘圣意。只是实践证明这是个谎言,是逻辑陷阱,最终走向了极右,才唤起了他们的支持者的反抗。无独有偶,与此相近的一个热点,就是对家庭承包制的重新思考,要搞农村土地私有有化。两者在逻辑起点上是一致的!如今中央,倡导把公司制作为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其实就是强调用代理制来代替单兵作战的企业形式及家族企业模式,取代那种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合而为一的企业形式。西方的股份制公司历史,也证明代理制其实还是成功多于失败的,管理层控股,反而会造成经理层利益取代股东利益。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必须要超越狭隘的合作模式,而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合作,这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整合社会资源与意志,才能抗衡发达国家的强势冲击与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

    2007-05-26 23:13:20 作者:巴山夜雨
    • 0
    • 9577
  • 最后的叹息是什么——《拯救大兵瑞恩》

                                           1经历长达两年的三次努力后,终于观看了一遍完整版的《拯救大兵瑞恩》。当我在两年前,第一次,看到其中的片段时,就被强烈吸引过,但却未能观赏完整,当一年前,和朋友讨论战争片时,也看过其中大部分,虽然还是半途而废,却已被深深打动,那泪眼模糊的场景,如今记忆清晰依然。事隔第一次观看两年后的今天,终于,完成了一桩心愿,看了一个完整版的《拯救大兵瑞恩》。如此盛事,应该做一记述!2.故事用倒述的方式开始讲述。当我们跟着那个高大,略微弯曲,但足见年轻时矫健而又刚毅的背影,快速前行时,一定会带有,他子女和媳妇,同样的茫然和疑问?“到底,他在找什么呢?是什么东西,让他充满了激昂和强烈情感,急不可耐的向前奔呢?”当老人带着他曾经英勇魁梧的身影,跪倒在白汉玉十字墓碑前,泣不成声时,我们开始被带向了一个崇高的境地,和辽远的过去。开始一段一直让他激荡不已,终生铭记的伟大历程。这真的让人感叹,因为导演如此巧妙而充满诱导性的安排,牵引我们怀着崇高和厚重感,跟随他的镜头,去追随那段悲壮无比的历史。难道历史不就是充满崇高和厚重,让人肃然起敬的吗?所以,叹服,入神!3.虽然,影片是讲述,一个八人的小分队,为保住一个母亲最后的亲情寄托,接受命令去寻找一个名为瑞恩的二等兵,并送其回家,这样的一段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个障眼法,或说只是一个贯穿电影的线索,好突出电影深层主体,那就是充满生机,鲜活的生命,对残酷战争的个人思考和情感斗争。有人说,影片反映了功利主义的局限。但这不足以解释片中很多细节,或者根本就偏离了片的主体。 战争是从抢滩登陆那一刻开始。那前闸一开,士兵就被刷刷给射倒场景,让人想起了很多欧美战争片里,那种士兵列队齐步向前,然后,相互傻傻对射的镜头,直让人大呼“蠢蛋”,“送死”“无道理”。这显然不是战争事实,因为古人尚有盾牌保护进攻,现代怎么就只有枪而没有防护就登陆呢?但那前一刻还在祷告,还在战抖,还在焦虑准备,充满恐惧的诸多生命,在他们还来不及接受死亡时,就急匆匆被上帝召去了的一幕幕可怖场景,伴着那呼呼,嗖嗖的子弹射击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轻松起来,反而感让人受到,生命是多么的无常。感慨起弱小的个体和无力的个人,在战争的强力下,似乎就是被迫无奈献祭。这注定是部讲述个人的战争影片。当上尉米勒(他饰演过“阿甘”),脱离海水,躲过一梭梭子弹,死里逃生后,躲在铁护栏后面时,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他的茫然,他耳朵仿佛也失聪,眼神充满忧虑地来回摇晃。后面,我们就是跟着他那写满人生体验的脸,深蕴人生哲理的磁性声音,和饱含人生厚重的身影,去看待这次残酷的战争。如此惨烈的开始,对人的心灵是不是在拷问些什么呢?安全不存在了,那么道义还存在吗? 显然很多人,在登陆成功后,道义几乎都被愤怒和恐惧给吞噬了,所以,我们看到那残忍的火攻,听到了那些德国兵撕心裂肺的惨叫,而美军却只说“让他们享受下吧”;我们看到已经投降的德国战俘,被火已攻心的美国大兵上前就是一梭子弹,结果了。但,还是有人——米勒,用他的心灵来感受这场战争。他不是显得狂躁,而是那么沉重,当别人在打扫战场时,我们见到他,给一小瓶子里,装土,与之一起的,还有很多装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土的瓶子。明显,他是来见证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的,而不单单是个战斗者。 这样看似无关的细节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在长达170分钟时间里,多余的镜头是没有的。如,那些在美军参谋部发布殉难士兵家信的女打字员们凝重的神情,和那些信的念读声音。人们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和美军对战争的崇高道义感的追求,还有对牺牲者的那种深切的悲痛和无限的敬意,但绝对没有沮丧。也就是这种掌握了道义的崇高感,让他们做出了,让瑞恩回家的决定。这表达片中人对个体生命深切的悲悯与同情(即用平等心去感受)。这也是导演安排的道义性思考。其实,瑞恩,救不救得回来,都不是故事所追求的,只要唤起或换回所有人,对这种个体生命的深切悲悯与关怀,那就足以使所有人去战斗,便值得舍命去争取胜利。这或许与历史不符合,但这却是影片所传递给我们的价值理念。瑞恩,在众多战友都牺牲了,还活了回来,那不过是安慰观众那激荡,悲壮的心怀,让我们在感受到悲壮后的,获得点廉价的心理补偿而已。4米勒接受了拯救大兵瑞恩的使命,组建了一个八人的营救小分队。其中,导演引入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个叫厄本的德语翻译官。他其实是这场战争,情感表现最鲜明的感受者,贯穿整部片,都是他的不安,他的恐惧,他的价值冲突与焦虑,最后在所有人都牺牲后,他才真正坚定了起来。他表现了导演在小人物身上安排的对战争的反思,并通过他展现给观众看。而米勒有着一种内心深层的思考和体验。他是不轻易流露的,只是通过他低沉,和缓富有磁性的嗓音来间接表达,当然,还有那反映他精神紧张得几乎崩溃的,神经质般哆嗦不已的手。影片安排的阵容很小。集中让八个人通过对话和争辩,表达小人物对这样一项行动,或悖论的迷惑心理。这个计划是那样疯狂,它要用牺牲去拯救不能享受的正义与自由,用多的价值去博取小的价值,用多人的生命,去换取一个人的生命,用战争去消灭战争。这仿佛很滑稽,所以,小人物很难理解,影片就是通过他们在认知失调和情感迷茫的挣扎来探讨推进的。影片也没安排大的战斗,每次的战斗,美军和德军的队伍规模都差不多,但打得都是很惨烈。导演无疑在表达:太强大的战斗,只会让人麻木,和无奈,而不会有个体对战争的体验和反思的空间和条件存在。但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惨烈,因为惨烈,才值得反思。在小村庄里。我们见到了,美国大兵对家的思念。当德国父亲为了小女孩的脱险,而把女孩放下来时,一美国大兵因为想到他女儿,而起悲悯之心,他因此而遭狙击手攻击,毙命。最后,最感人的,是他手里紧紧揣着给家人的信,那一刻雨是那样肆意的下着,那是哀绪的肆意泛滥,和悲伤的无情敲打吧!他们的医护官,是那样眷恋伟大的母爱,是那样想念和深爱他的母亲。在寂静的夜晚,在稀疏的烛光里,在残破的教堂里,他们所追思和怀念的是那些安详,让人回味的家庭生活,是那样柔情的体验。这和刚性无比,疯狂吞噬生命的战争是何其的不协调,而却是导演所一遍遍的传递的东西,也是为什么要拯救瑞恩的道义所在!在错认人的误会后,他们找到了101师,即瑞恩的所在部队,但没有现场找到他,当他们近乎玩亵般地辨认士兵身份牌时,一个个,满脸疑虑无力的士兵向他们走来。那一刻,真让人心酸,仿佛一堆生命都失去了尊严与价值,而成为他们手中的纸牌,而这是影片所抗拒的,所以,那一刻,米勒们几乎成了最为狰狞可恶的一群。导演马上派人从老远的医务室冲出来阻止他们。让他们通过一个严重失聪的大兵,找到瑞恩行踪线索。5影片接下来给米勒们安排了一场最悲情的战斗。在经过一个雷达站时,他们选择了战斗,亲自拔掉和这颗钉子。这本来和他们自身的任务是无关的。但影片本身讲得就不是一个任务,而是追求那种共同战斗的道义。那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深切关怀及无尽的悲悯,所以,他们犹如孟子所言“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有争辩,但还是选择了战斗。这次战斗,医护官牺牲了,在他一遍遍呼唤妈妈的思念之声中牺牲了,战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做些无谓的挽救措施。那悲壮和凄凉把整部片推向了高潮。在这次战斗里翻译官厄本表现了他的恐惧和焦虑,那种无力和茫然,是无以复加的。真让人唏嘘。最后,他们要杀俘虏,厄本是那样的斗争激烈,他的道义感和战争带来的仇恨,一次次的撕裂了他的心,而我们看到的正是他这样的痛苦。场景选择在昏黄的傍晚,色调有些昏沉,一个个刚毅而充满锐气的脸庞映现对比得那样的鲜明,这是不是有些“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感呢?战斗总是在争吵后继续,否则,故事的冲突感和紧张感就失去,影片也无法看下去了。他们很轻易就找到了瑞恩。但瑞恩表现出很高的道义精神。最后把整个队伍一起带上了殉道的道路上。最后大桥的狙击战,其实所有人都很难幸存。但导演却留下了两人,一个是翻译官厄本,一个是瑞恩。他们在战斗前听了那首让人肝肠寸断的凄婉情歌。翻译官,一开始就显得很惆怅。士兵莱宾,回忆着他的情窦初开的惊艳体验,来提起他战斗的勇气,与赴难的雄心,那一刻,美国大兵的黄色笑话,听起来其实是那么纯真,烂漫,像个小孩的春梦;瑞恩,回忆他兄弟的愉快往事,是那样忘情和率性,让人想起他刚死去的弟兄,不禁悲从中来。米勒,做了个仿佛人生的总结,讲述他如何用他慈爱和良知,全心从事他的教育事业,竟毫不费力。想想,他是多么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他是多么想结束战争,回到他妻子身边。虽然最后的战斗那么激烈。但厄本几乎和整个战斗无关,虽然他参与其中,但他是整场战斗的观察者,他用他的战栗,惊恐,和惶然不知所措,乃至完全瘫软来反衬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及残忍。他是那样的难以接受和融合进去,是那样的柔弱和怯懦,心志难以坚定下来。但战斗最后,随着一个个战友的倒下,和当他看到他的德国朋友,是那样麻木和冷酷,冲杀是那样的无情,最后他也抬起了手中的枪,勇敢而坚定了起来。是不是他内心也充满了崇高与道义的觉醒呢?英雄在最后一刻完全倒下了,但遗憾却一点也没有,是那样自然被接受。这是不是因为我们在瑞恩,和厄本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的延续呢?那么,牺牲了很多,但收获却是在放大,这是不是后面强大的飞机到来,所要隐喻的呢? 6整部影片视听效果,很有现场感,如果不是事件本身的事先交代和那有些昏沉的色调,我们几乎就会把它当作今天发生的事来看待。所以,看起来很亲切,仿如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却不失历史的沧桑和悲壮。 电影对德军的细节表现不多,一般都是表现得残忍和麻木,仿佛就是个杀人工具,在他们的战斗中,只有冲杀一事,死亡也是在枪声中应声而来,毫无多余的情景表现。这种看法的最集中表现,就是在雷达站,德军俘虏求饶中表现出来。当他骂希特勒时,美军就表达了他们对德军的全部看法。他们眼中的德军,不过就是希特勒的杀人工具而已。 电影最后还是回到了,电影开始的那一场景。老瑞恩,叩问自己一生,是否辜负了所望,询问妻子,自己是不是还算个好人。影片呼唤强大的个人,欢呼对人生的忠诚,对良知与悲悯的执着追求的主题,再次凸显出来,并通过瑞恩的追问,点明了这点。这不是用生命的多少可以考量和计较的啊!                                                               2007   5  21 【编者按】本人还是比较欣赏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作品的,在他的作品里,残酷的战争情景与其中呈现的人性灿烂的光芒总是形成强烈的对比,《拯救大兵瑞恩》如此,《辛德勒的名单》也如此,让人看了心灵震撼!——编辑:枕云旧友

    2007-05-26 22:55:02 作者:巴山夜雨
    • 0
    • 9557
  • 亲历的历史——《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看完了。   个人觉得,是部不错的历史大片。虽然它以个人回忆,纪实的方式,多少欠缺点历史纵横,上下交替的那种历史感。但还是挺有味道的。看起来还是有点荡气回肠的感觉。    从影片来说,他安排了三条线(法官交锋,庭审,记者民众私人情感纠葛),相当紧凑,既反映了国家使节高端的交锋,又有对历史回顾真实记录,更有站在民众立场上的眼光来看待。内容安排紧凑,波荡起伏,既有立场,高的价值控诉,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展现,交融得很好。这是中国历史剧的进步,终于摆脱了那种只会喊口号的时代。   法官的表演既作为该剧的内容之一,也是整个片的反思者。他作为外交官,实际是中国的使节,关于出场座次,他和主法官的交锋实际是国家尊严与地位的争夺,他的义正词言,高峰亮节,大气凛然,看起来,就像一个沉睡,屈辱多年的民族重新崛起的傲然的宣言。这是伟大民族的使节,伟大的气节。感人,中国人,终于在战后敢发出自己正义的要求了,也终于用鲜血的胜利了获得世界的赞同了。   他同时也是整个历史事件的反思者,是整个影片的反思者。在他所记述的所见中,我们见到了一个饱受正统教育的学者,也个充满正义感的法官对人类的罪行的悲痛呜咽。   法庭的审判,其实是交代了日本战犯们,或日本的政策制定者的战略思维。人们或许认为这些问题已经是属于历史了。不,他们的阴魂就像幽灵一般,还蔓延在日本今天的政治天空之上。日本人,就天还供应着他们的神位。但是,从审判来看,我放弃民族感情来看。那场战争,日本所获得的成果,后来一个个都毁在了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战犯手上。是他们想出了用屠杀,三光,镇压,奴化,来占领控制中国的人民。他们只见到蒙古的屠刀对中国人民的震慑作用,只见到嘉定屠城,对中国人的威胁作用。但却忘了中国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统治者反被统治,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的,棉里针等民族特性。它用他们的疯狂,硬是把中国人团结地绑到了一起,让共产党轻松地完成了“原始积累”。这真是干的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就是他们刀下的那些幸存者最后把他们彻底拖进了泥潭,让日本难以自拔。中国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他们那里就是阵耳边风,呼啸而过,根本就是学不会。   再有就是那般人,还疯狂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无疑是以卵击石,根本就不懂得大国斗争的力量平衡原则,最后就自个把自己往死路上送。   日本人的战略智慧近乎弱智水准,虽然这个民族很团结,很锐悍,很忠勇,任劳任怨。但领导者却不会使用民力,路常常选错。一次又一次的悲壮地从建,还毫无反思。这真让人感慨啊。今天日本人还把那批战犯供为神,就是证明他们认为他们的战略还是没错。如有机会,还是要贯彻的。这种不撞南墙终不回的精神,真是让人没话说,如此执拗的民族,真是世界罕见。最后,不让它在这世界上消失,看来它还是不会悔改的。这不是蠢是什么。面对如此卤莽的人,我想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把他给废了,他或许才会停下来。   第三条线是民众的感情。这是民众的悲哀。日本是个岛国,它需要极大的精神统一,获得一致的力量才能对抗它因资源的缺乏,空间的狭窄,才能有所发展。所以,他们的思想异常的单一,整齐。如果加上当局的有意引导和虚假糊弄。他们在精神上其实也就是奴隶。所以,我们看到他们根深蒂固的仇华,无力反省,无力走出他们设定的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优越,效忠至死的思想。这种思想和个人感情交合在一起时,特别还外民族交合在一起时,他们失利时,往往就会极其迷茫,困惑,极端,竭嘶底里。上演无尽的悲剧。可以说,日本民族是意识形态深入生活最深的民族,也是被支配最深的饿民族,超过了基督教控制的欧美,所以,意识形态方面的悲剧就难免了。东京大审判,只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特殊的切面。这也说明了历史认识,对中日友好的重要性。   当然,后面的量刑,说道法律的本质,也是发人深省的。世界是在秩序中运行的。但这秩序是靠暴力支撑的,而不是宗教,不是文化。只有暴力所支配的因果关系能应现,能兑现,人们才会继续在这秩序中生存,继续接受这秩序的安排和利益的分配,这是人类最次无奈的一面,也是最真实的一面了。 【编者按】《东京大审判》还是拍得不错的影片,起码还是符合史实的。对我们而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建议大家都要看看这影片,卡卡~~~~编辑:枕云旧友 

    2007-05-26 22:49:20 作者:巴山夜雨
    • 0
    • 9593
  • 外国版庄子—《海上钢琴师》【编辑推荐】

       好莱坞的电影,分工都是很细的,我看的时候,一直都在用一种导演的眼光来观察故事,我在想,他是怎么讲述的,怎么才能讲得自然,动人,而又让人意犹未尽,不落俗套!   这片,我看它的原始创意是,有一位怪人,他诞生于一艘邮轮,由煤工所收养,无师自通,而成为一名钢琴奇才,终其一生,他都拒绝陆地引力,以琴为伴,以船为家,最后在船上享受落日黄昏,了其残生,如此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   然后剧作家加入剧情,如他在船上被弃,和煤工,及船上人员的情谊,还有他的爱情故事,他的音乐决斗,及他留守在船,就算葬身火海也寸步不离。再加上主题,那就是最后一小时十分开始的经典对话以交代故事中心宏旨!   然后导演选择设置一个和他一起“共事”过的人来讲述这故事,并为了不让观众深陷历史那样的单调回忆模式,所以,就采取,过去——现在,双线交叉的述事模式,最后船中谈话,让两者相会合,给人一种历史中,而我们一直都在场,我们仿佛亲历一般的亲切感!(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走出非洲里,那就是种历史过去式的讲述法,与我们有历史隔离感,美国的一些片,如肖申克的救赎,嫌疑惯犯,等,都是这种交叉述事手法,这手法,好莱坞是很经典的了)。   影片里有些对比很鲜明的场景,对塑造人物性格,其实很明显,而不单眼神。如镜头一再展现人们看见美国自由神像时的激动与欢呼雀跃(俗套与情绪化来对比1900的深沉内敛),而整部片,1900都没踏上过美国国土,尽管他离他那么近,他对它几乎绝缘,安之若素无动于衷。   又如,那乐队指挥官,让1900按乐队的乐曲编排来演奏,而他往往就表演得脱缰野马,随心所欲。在所有人都带着面具,心不在焉,起舞吟歌时,他一眼就洞穿他们的心思,他的心自由出入他们与世界(如cd2一开始的那段经典点评)。又如,那段颠峰对决,我们不一定可以看见他们技术的高低,但演员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们,爵士乐教父,在精神上一直都很紧张,他的表演一直都绷得紧紧的,从他的指尖流出的音符,是那么美妙,但那只是演奏的技巧使然,他的情感倒是僵化的。而1900,是那样挥洒自如,听到对方演奏优美时,还情那自已,感动热泪纵横。最后他的精彩演出,以香烟自燃,如此形象的表现手法,当然是导演安排的拉,但却借此来反映他在比赛中,潇洒自如,人琴合一,纵横自如的非凡境界。这其实已经在交代他的品位与人格了。   又如,他经常在三等窗里演奏,他在暴风雨夜里,与钢琴乘着海浪,翩然起舞,笑傲江湖。   他那段爱情的小插曲,无非是引出他下船,也是他最后不下船的一个小引子那女的出现,其实是个小插曲,她忧郁的眼神,若有追忆与所待神色,还有她莫可名状的拨弄金黄秀发的细微动作,真让人心动。   但是一个男人他喜欢一个女人(我们不说那种身体上,或我们欲望中那种因素),往往就是女人身上的气质,有他内心日夜寻觅的,渴望成为的东西所在,他想拥有和结合她,就是想和她所拥有的气质或品质融为一体,那是他渴望拥有或寻觅的。所以,安排一个女人,即安排一段爱情,其实就是把他内在的冲动或追求给形式化,展现给我们看!(当然,有时就仅仅是个噱头,调料而已)。   他站在铉梯上的惊愕,继而犹豫,最后坚决回头,到透过窗口面对惊涛骇浪,陷入沉思,其实反映他的矛盾与思想的最后整合。   影片最后一段人生总结与告别式的谈话,其实就把1900的人生历程与心路里程勾画与表达出来了。他说“让我止步的,不是我所看见的,而是那些我不能看见的”“钢琴只有88个键,而我却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记得不是很清晰)“陆地对于我来说是艘过于大的船”。等等,他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话,和比较,其实是想说明,他在两千人上的船,在钢琴上,他是那么有控制力,那样在有限的世界里,可是挥洒自如,演绎他自己,在有限的世界里,全力地展现一个丰满,无限的自我。但一旦到了那茫茫而毫无边际的城市,陆地上时,他顿见自身渺小,在那无边的物质世界里,他毫无把握,毫无控制,他或许只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一所房子的主人,一块土地的地主,一个公司的钢琴师。。。。。。如此的生活让他的无力感充斥着他的脑袋,他的心会被束缚,而不能自由飞翔。那是何种的茫然,与无力呢,那又让人沮丧和懊恼呢?如果感受到这点,我们就会明白他为什么喜欢呆在那狭小的天地,并在船都要沉没时,他还是不肯离去,因为,只有在船上,他才能找到他觉得坚实的土地,才能找到把握自己,找到一个真的“自我”。 【编者按】优秀的影评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看此文章,信然!作者将自己对这一影片的感触娓娓道来,用文字的方式感染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与看电影一样的感觉!思想和文字上都具可读性,赞!——编辑:枕云旧友 

    2007-05-26 22:46:31 作者:巴山夜雨
    • 0
    • 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