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闯王”黄向明: 有“闯劲”的“二次创业者”

时间:2016-01-21 17:19:00     作者:陈丹纯      浏览:9586   评论:0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闯王”黄向明:

有“闯劲”的“二次创业者”

 

曾经性格内向的黄向明,被定位为一辈子只适合做内部事务的人。为了挑战自我,他两次创业,凭着一股永不言败的精神,终于抵达离他成功目标最近的地方。回忆起当年艰辛的创业岁月,黄向明笑了。那笑容,有感叹,有苦涩。

 

向自我挑战

“企业要想生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出类拔萃;要做到这一点,要有拼搏的精神,要有一股‘闯劲’。”广东粤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粤恒电力”)总经理黄向明说。

1999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黄向明所在的外企公司倒闭。临行前,同是福建人的老板说的一番话至今让黄向明无法忘怀。他的老板说: “Michael,你这么内向,这辈子啊,就只能做公司内部事务。”

这句话的对黄向明触动很大,从那时起,他发誓“要挑战我自己”。在IT 行业工作三年的他,决定转向销售。他坦言,“这是跨度很大的一个转变。”对于一个社交和外交能力不足的人来说,销售确实很锻炼人,黄向明决定磨练自己。下定了决心,就要勇往直前,这是黄向明的信念。毫无经验、毫无人脉的他,决定从零开始。

没有前辈教,没有朋友帮,他就靠自己。一整天拿着美商企业商会的通讯录和电话黄页,挨个打电话,直到有人接受上门拜访,这是黄向明当时每一天的生活写照。

被拒绝的挫败感,不能磨灭他的决心。他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则——每天打100 个电话。“为了挖掘更多客户,我不得不这么做。”黄向明说。作为一个销售新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黄向明承受的业务压力可想而知。

凭着一股狠劲,他拿下了当年年底的销售额第一名,并获得了年终奖。战绩是辉煌的,过程却是艰辛的。海量的电话清单、筛电话选客户、逐个登门拜访,黄向明没有放弃,虽然成功率不高,他能做到的只有坚持。这一坚持,就是两年。

 

一次创业:白手起家

2002 年,在销售行业混得风生水起的黄向明决定创业。“在技术方面,我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销售也没有问题了。所以就想到了创业。”黄向明说。

没有资金,没有员工,一穷二白,怎么办呢?这些问题并没有难倒黄向明。他做出一个在当时看来很“大胆”的决定——贷款买笔记本电脑。2002 年,笔记本电脑还未普及,价格也高达2万元,但口袋里仅有6个月生活费的黄向明没有丝毫犹豫。

没有办公室怎么办呢?“带上电脑去麦当劳办公。需要上网的时候就去朋友那里蹭网。”回忆起这段艰难的岁月,黄向明豁达地笑了。那笑容,有感叹,有苦涩。

凭着一个人、一台电脑,黄向明坚持了3个月,终于接到了订单。那一刻,他欣喜若狂,“太高兴了,那天还喝了点小酒!”虽是南方人,黄向明却有着北方人特有的豪爽,不仅表现在做人上,还表现在他表达心情的方式上。喝酒,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之一。就这样,他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成立了广州佳为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租用办公室,

 

招兵买马

2006年,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网络工程的门槛越来越低。IT 行业的竞争越来激烈,整个行业开始重新洗牌,很多公司都举步维艰,尤其是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司更是生存艰难。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样是广州佳为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的软肋。

2008 年,世界发生金融危机,佳为公司由于当时客户主要从事制造业,所以资金上遇到了困难:“如果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不放弃,也许还有转机。”黄向明坚信。正是这份坚持,让他走向了第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找准定位

“我一直都觉得,与其去抢别人的蛋糕,不如自己做一个蛋糕。”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告诉黄向明,只要在新的领域潜心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够做好。

2010 年,眼看IT 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受限,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黄向明将战略的眼光投向了智能电网这个高新科技行业。“我是二次创业者。”他谦虚地说道。

有了第一次创业的基础,第二次创业明显没有以前“吃力”。“当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经验。”为了避免出现第一次创业发生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后果,黄向明把“自主创新”放在了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

在访谈中,黄向明一直强调“产学研合一”。“产是指我们生产商,学是指学校,研是指研究机构。我们将电网的项目落实到公司,通过和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校和公司的团队一起做研发工作。”

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黄向明奉行的是“先有需求,再组织研发”。一般的研发公司都是通过研发新产品来带动需求。智能电网这一行业,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实验平台难找,因为需要在中高压(上万伏)的情况下才能运作,所以必须与电力机构合作。黄向明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将研发放在重点位置,不断研发新产品,目前已经有8项专利获得授权。

2012年,粤恒电力获得“南网公司技改贡献奖”三等奖及广东电网科技奖励二等奖;2014年,获得广东电网公司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对于公司所取得的成绩,黄向明似乎觉得一切都是计划之中的事。“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我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哪怕有困难,哪怕有短期的诱惑,我都不会动摇,而是按照计划进行。”

2014 年,黄向明在南京成立了粤恒电力的子公司——江苏粤恒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作为走在智能电网发展前沿的城市,拥有80 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众多的人才,这为黄向明所看中。“子公司是粤恒电力的纵伸,我想要利用好南京的人才优势,逐步挖掘电力科技的市场潜力。”黄向明将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的服务范围纳入了自己的战略规划之中。

粤恒电力是一家专注于电力设备智能化、电力新技术实用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共申请各项专利13 项,授权8 项。三年来,承担了南方电网重点科研项目2 项、省产学研项目1 项、市科技项目两项;荣获南方电网技改贡献三等奖1 次,广东电网科技奖励一等奖1 次、二等奖1 次。

成为国际一流的智能电网设备及服务提供商,这是黄向明目前的终极目标。“中国电网技术在相当多的领域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粤恒电力注重研发新产品,在国内也走在了前沿。”当年那个浮躁的毛头小子,今日对自己的事业运筹帷幄。

 

“领航计划让我少走弯路”

2013 年,广州喊出了“培养本土马云”的口号,广州团市委联手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司法局、市科信局、市金融办等单位共同开展“广州青年企业家领航计划”,多个政府部门集结资源,通过免费课程培训、政府政策支持、银行金融服务等各种方式,每年为100 多名企业家搭建平台。

经市科信局推荐,黄向明也提交了申请书。在一番激烈的竞争中,黄向明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正式成为“领航计划”的学员。“我非常感谢政府,把我们这100 多个企业家拉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黄向明直言,现在自己的交际圈一下子扩大了很多,面对的是五花八门的行业,大大地提升了纵横联合的能力。

“我在广东十多年了,但是认识的企业家还没有这一次认识的人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每个月的课程培训,黄向明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上课。他说:“除了认识更多行业‘一哥’以外,老师归类总结的思想体系都能让我少走一些弯路。”

黄向明热心班务,担任班级生活委员,掌握整个班的财政大权。他的热心和积极得到了全班的认可,获得“一季度优秀班委”的荣誉称号。这个奖项对黄向明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他说:“我愿意承担一些班务,为大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领航班”里,黄向明是学生;但在青年人面前,他又像“老师”,给予他们建议。“青年人只要肯干肯学,肯动脑筋,加强适应能力,不眼高手低,就不必自卑,就能够成长得更快。”

比起谆谆告诫,黄向明更愿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毅力和闯劲。他不惧怕年龄与日俱增,而坚持运动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我每周末都会坚持运动,约上一群朋友一起去打羽毛球。”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坚信,身体是事业的本钱。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