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强势下的拯救

时间:2013-03-15 01:01:42     作者:黄惠燕      浏览:9763   评论:0   

                              强势下的拯救    

                     ——论《复活》对权力意志的启示    

每个事实,每种工作给予每个时代和每种新人一种新的信念。历史总是讲述新奇的真理。                   

                                               ——引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常识—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是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尼采最有影响哲学著作,尼采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权力意志,这是一种高级的生命意志,它不只是单纯地求生存,而是渴望统治、渴望权力。”人生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表现自己、创造自己、扩张自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发挥自己的权力。事物间形形色色的争斗现象,其根源在于“一种永不厌足的表现权力的意图,或权力的运用,作为创造本能的权力的应用。”《尼采全集》第9卷,俄文版,第304页)《复活》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有影响力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取自真实故事,本书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斯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涅赫柳多夫出庭,见到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为赎回自己的罪过,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上诉失败后陪之流放西伯利亚。其一系列行为感动了马斯洛娃,她重新爱上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终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文本不仅仅讲述故事,也在不同方面体现了权力意志的内容,在尼采哲学中,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叙述《复活》文本中的关于权力意志的内容。     

                                   一    

 对国家权力机构的拯救。这部书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他借助男女主人公的遭遇,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对此,我想到美国作家托罗的话,他在美国还没废除奴隶制时说过,在一个奴隶制合法化并且得到保护的奴隶制的国家中,一个正直的公民只要一条出路,便是监狱。在书中所描写的沙俄时代,监狱便是权力的象征,因为它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合法保护,因为它高高在上。    

作为俄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一方面,托尔斯泰始终以最清醒的姿态审视着统治阶层,以强烈的笔触抨击国家机器的运作和不平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他又在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中寻找改革社会的希望。书中主要方面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马斯洛娃是不公判决、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这与我们现代社会,在苦闷与进步、清醒与软弱、批判与安于现状、企图改革与甘于奴役之间徘徊的局面十分相似,一方面,我们高呼改革,另一方面,我们纵容权力。就像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写道: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非法的行为带上合法的伪装便合法了,在强势与权力的刀尖上行走,无论是对权力主体还是对于执法者,都是如履薄冰。这是社会的现实。    

聂赫留朵夫的拯救始于他为马斯洛娃的积极奔走。在奔走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一些人:失去土地的劳苦农民、作威作福的狱吏,从低到高各级ZF部门各色的人物,都让他对自己的国家,所处的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刻的思索。他看到了人们永不休止地欺骗自己和相互欺骗,折磨自己和相互折磨,他们猥琐贪婪地玩弄着自己发明的那套一个人统治另一个人的把戏。他认清了这个社会,看到社会丑陋黑暗的一面。他将不再只以自己为中心,不再只为卡秋莎一人而奔走,他将为整个社会谋求一些未曾有的东西。这如小说最后说的:“从这一夜起,对聂赫留朵夫来说,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不仅仅因为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还因为从这时起,他所遇到的一切对他来说已经具有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意义。”    

                                      二    

当权者的自救。尼采认为,生命不是别的,它就是人生本身,就是人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血肉存在的人的现实生存。活着,就是生命现实的涌流状态,是生命的原义和权利,它表征了生命的现实性,生命只要具有其合法性,它就必定是“活着”的。在这种过程中,尼采始终强调个人的力量,社会不过是一群人的集体,而每个人的权力意志都体现在社会中,利己主义是毫无疑问的。包括当权者,也包括被压迫者。    

在尼采看来,生命的原则就是使用暴力,掠夺、征服和践踏异己者、弱者。把他们当作自己成长、获得优越地位的工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对人的剥削、压迫就不是什么不道德的行为,而是合乎人的本质, 体现权力意志的行为。强者的权力意志表现为统治弱者,使弱者成为自己的工具、奴仆, 它使历史具有生气,并向前发展;弱者的权力意志表现为对强者的憎恨、妒忌,要求消灭差别,而这将导致否定生活。就我个人看来,所有这些人,典狱长也好,押解官也好,其他官员也好,原来都是温和善良的,他们之所以变得凶恶,是因为他们做了官。读完这本名著,这一点显得格外深刻。在我们这个社会,对权力的崇拜是那么的根深蒂固,当对权力崇拜上升到一定程度,对生命的扭曲和抹杀以及人的尊严的强暴就会频频发生。但是,即使如此,在权力面前,百姓们似乎对这种小资情调情有独钟,一方面非它们不娶,一方面,死了都要离。这到底是哪门子心思?哪门子功夫?或是大恨,作咬牙切齿状。或是大爱,恨不得立即投怀送抱。权力机关,似乎与生俱来拥有独特魅力,因为在它的光环下,簇拥着的是叫做权力的毒药。它们,躲在“利益化”背后,支撑的却是一个个“九五至尊”,是皇权座椅旁边的权杖,这个可以用许多生存、文件、前途、公平和奋斗搪塞和敷衍的词语,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度过命运之河的有力可靠的桨板,在这个岩石深林般的现实里,它们隐藏自己的身份却又在时时刻刻掌握着人的命运,我们无法注视它们,无法抚摸它们,却又在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它们。    

                              三    

被压迫者的自救。不以暴力抗恶与自我修身。托尔斯泰主义说过: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这就是作者在书中最后要宣扬的:不以暴力抗恶。作为一个词语,“权力”是一种美好,权力本身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和言语之间就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呼喊,不是来自于对抗,而是忍受,忍受这个大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忍受现实给予的苦难与幸福、无聊和平庸、不公和压制。这是个幸福的时代,我们内心的愤怒本该慢慢平息,我们寻求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这个时代的人们也有它的使命,就在于发泄,在于控诉,在于揭露,却不是为了向众人展示美好和高尚,于是,丢失了某个时间里某个角落仅存的一丝美好之后,我们没有了单纯的美好,也许用某种判断的理性思维去看待,然后才会发现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美丑的一视同仁便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远到天边,远到天黑以后苍穹以外的世界……我们无法用同情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正如权力这一样东西正以无法遏制的态势横扫着社会,滚滚红尘下便是无法窥探到这层外壳下隐藏的血淋淋的真实,也许,是赤裸裸的。然而,又是如此般真切。在它们的严威下,粒粒尘土虽在浮动,虽在漂浮,却是因为没有重量,没有轮廓,甚至裹在身上都不会有太大碍,偶尔积聚起来,也只是那么几颗小东西,便是狠狠挥一下,或者是用鸡毛掸子扫一下,也许还会用抹布擦一下便是了事。待到阳光灿烂时,唱着“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论调,便又是一番赏心悦目了。                          

在社会生活中,压迫、剥削、奴役、战争、人们之间的争斗等等,都是不同的权力意志相互作用的表现。在一切事物中,权力意志的发挥都表现为抗强欺弱。万事万物在权力意志的支配下生生灭灭,变化发展。对于小说中的涅赫柳多夫、马斯洛娃及其众多革命者而言,在权力面前,活着仿佛就是人生不可预测的悲喜剧的前奏或尾声,是人生中顿足的无奈和希望。他们作为正义的代表(包括后来的涅赫柳多夫)就是要反抗,要抗争。    

《复活》不仅仅是意味着被压迫者的自救,个人主义也在时代的黑暗大潮中酝酿发酵——我们知道,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身上时常活跃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生命、真正的自我,他只追求既能成为自己,同时也能成为别人幸福的那种幸福;一个是健康、精力充沛、肉体的自我,它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为个人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一切人的幸福。两者不断做着殊死的较量,谁赢就能支配他的一切行为。一次斗争,便是一次反省,一次醒悟的可能。但两者的竞争常常是不公平的。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源于一次意外相见对他内心造成的震撼,能使他不断反省自己,剖析自己,从而走上一条相反的人生之路。而我们的"复活"仅仅是缺少这样一次意外吗?不是,肯定不是,我们缺少的最重要的是敢于复活的勇气和信念,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不可能驱使我们与自身的惰性作长期的斗争。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敢于突破自己,敢于让自己不断地复活。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