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读后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细心度完了,这个纲要的每一条可以说都是针对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制定的,不但适应了我国的发展战略,而且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求教育的心愿。纲要的每一条都清晰地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日后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手段去改进。其中涉及有教育改革的创新,教育公平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等等。从纲要中,我还知道了我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尚未完全落实等等。其中很多内容都是我一直关注的,下面是我特别有感触的几点:
1、“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这的确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一大举措,财政资金投入到教育,这批资金可以作为贫困生的日常补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设备,如多媒体教育;可以用来奖励优秀的学生;可以让高端学士搞科学研究……但是同时这批资金的投入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怎样分配资金到各个学校?资金的投入会不会被各二级学院中饱私囊?资金在用在购买教学仪器时会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把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时候,要做到能层层监督,层层思考。资金是否真的利用得当。
2、“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的确,一个国家公平的教育很重要。所谓公平,包括:受教育权利的公平,考试制度的公平。受教育权利公平最重要的是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把发展中心倾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让全国每一位学生都有公平的教育。其次考试制度的公平也很重要,其中的高中录取和大学录取的公平制度占主要部分。现实社会,存在加分制度。但有些权爸爸,钱爸爸就通过一些不正当不公平的途径去为他们的孩子加分,这样就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发生。所以,要真正做到公平的教育,首先是努力缩短地区差异的同时就是保证中考、高考乱加分的现象不再发生。这就需要各个地区教育局做好监督工作。
3、“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力求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个实现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和考试次数就能做到的。也许我们应该考虑重新认真根据新科技的发展来编排一组更新知识的有趣味的实用教材。其次,多样的作业形式,联系实际的考察方式,或许可以动摇应试教育的根本,如果还只是要用100分的笔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一切都不会有大的改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多举行些有益于学生的知识竞赛,让学生自由报名参赛,这样更有益于增强他们的兴趣。大学里追求的科研创新,我认为主要是让大家都不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科学的步伐,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学校做得不错,我们学校实施实践小时制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去参加社会实践,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更早地去了解社会,有助于以后学生顺利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责任感。至于创新问题,不但要求每位学生要有创新精神,而且我们教育也要创新,如,老师的教育方法的创新也很重要。
5、“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读到这一段,我想起了我们以前班的一个学生,他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高位截瘫了,他下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但是他还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坐在轮椅上,这并不给他带来什么不便,因为那时我们学校在建筑时已经修好残疾人通道,还有每一幢教学楼都有电梯。我想,如果每一间学校都能做到这样那会多好啊!这保障了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在孤儿院中的一些脑残的孩子,其实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至少可以教他们日常自理。所以,我觉得国家很有必要去完善残疾人受教育的制度,营造一个基本公平的教育环境,多关注弱势群体,真正做到公益性和普惠性。
6、“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能力为重”,的确,这个很重要,学校就是锻炼人能力的地方。读到这里,我想到的是我们学校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学校针对我们是师范生的身份,开展了很多培养我们专业知识的比赛,如:三笔字比赛,教案比赛,课件比赛,普通话大赛……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知识技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社会,为我们的未来打好了基础。所以,我决得国家这一点纲要提得很好。但重要的是,下级学院的响应,只有每一间学校都能落实好这一点,多举行一些比赛区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相信我们国家会成为教育大国的。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学校的教育人为本很重要,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说是以人为本。如:学校允许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迟交学费,学校为残疾学生设置残疾人通道,学校为贫困生向银行贷款等等。但除此之外,以人为本还可以体现在一切为学生着想。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学生不记过,不通报批评;当学生做错事时,能给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等等,都是以人为本的一种表现。所以,我希望学校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上几点就是我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有的一些不成熟的个人观点。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能切实提高中国教育水平,能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教育,从而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一流的国家,能让我们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