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一征文大赛,乍看标题较有兴趣,便怀着对“母爱”崇敬的心情写了篇散文。
但在我重新阅读征稿启事时,却发现存在很大问题。
总题为:“漂母杯”全国首届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征稿启事。关于其所述(漂母系淮阴区码头镇人)所犯的常识性错误,我并不想批驳,只觉得为古人的出生地争得死去活来甚至大打出手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悲剧。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有: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很明显,小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出漂母是众多浣洗妇女中的一位,与韩信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给韩信饭吃,只能说她在那群妇女中较有爱心,如若在今天,漂母充其量类似于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她这样帮助韩信体现出的是乐于助人的精神,与母爱绝无关系,也只是她面对困境中人出于个体的人道主义精神而给予的一个力所能及的帮助。
出现这等荒谬,并不是主办方不懂这则故事中的人物关系,而是另有原因。许多地方政府为自己的发展挖空心思,这种城市进取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可是为发展所采取的部分具体措施在社会上颇有争议,甚至适得其反,常常阻碍着原本美好的发展规划的实施。这则征文启事所暴露出的便是众多“不健康发展”实例中的一种形式,即首先搜集本地的历史人物(如果较少,通常还会将邻近县市古代名人的户籍强行移至本地),然后制定一个主题,将人物与主题对接面向全国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当然还会请一些权威机构作后盾),借机宣传本地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为招商引资工作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牵线搭桥。
可惜的是,这个征文启事忽略了上文提到的问题,母爱与漂母的连接实在牵强附会,难道所女性对所有对象给予的爱都叫母爱?抑或是漂母有个“母”字,所以她对韩信的爱叫母爱?其实如果非要这个征文活动无争议的进行,方法很简单,照旧引述“漂母饭信”的故事,下文改作:老妇对素不相识的未来王侯的爱让人感动,陌生人间尚有真爱足见人间之爱的广博。诚然,亲情、友情、爱情都能流露出那个最深情的字眼——爱……总题立即变为“漂母杯”全国首届“爱”主题散文大赛征稿启事。这样的话至少能保证不会让人指着鼻子骂。
最让人痛心的是,著名的散文学会和省市作协以及地方政府对这样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在利益面前忘却了文学专业机构与政府应付的责任。文学专业机构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研究学术问题时应有的严谨态度,政府部门也集体遗忘了“实事求是”意味着什么(难道这是瞬间失忆)。经济利益确实容易麻痹人,它让人全然不知“良知、诚信、责任”等“宝贝”都被从体内挖去,最终只剩下一个病态的沾满毒菌的躯壳。经济泡沫的恶果早已让人领略,但如今城市发展泡沫、文化泡沫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泡沫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这些泡沫不能被及时遏制,它们定会很快蔓延,当人的思维、社会、国家与民族都无一幸免时,眼前将呈现怎样的一幕?我不敢再往下想!
只愿所有麻木的人们能找回良知,共同营造一个没有泡沫的健康的物质与精神空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