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长篇·连载·精品

《寻踪象牙塔》(原名《万象大学》)(三)

时间:2018-09-22 16:19:30     作者:黄宇      浏览:9559   评论:0    来源:青年作家

第七章:真假绑架案



广成市公安局公安局接警中心里的接警员正在忙碌着。

“咚咚咚……”

“请进。”

“任局,接到本市华夏学院一名大学生打来的报警电话,报案人称该校一名女学生被绑架,该女生是华夏学院的大一学生。”

报警中心的一位接警员来到任迪的办公室通报一起报警情况,一般普通的民事案件,接警员都是直接联系公安局报警系统让民警处理,除非有严重的案件,接警员才会亲自到办公室给局长报告。

听完接警员的报告,任迪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任迪是广成市公安局的副局长,调来广成市公安局工作有十个年头了。听完接警员的汇报,他隐隐感到这件案子并非想象中是一个简单的勒索钱财的绑架案,他犹豫了一会,拨通了一个备注为刘凯青的姓名的电话。

刘凯青,是广成市公安局局长,来到广成市公安局工作已经二十个年头,办案经验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刑警队的一位老江湖了。

任迪拨通了刘凯青的手机号后,在等待对方接电话的几秒时间里,任迪突然感觉内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煎熬。他虽然是广成市公安局副局长,但对于广成市的治安,尤其对发生在华夏学院所在的南平镇的各类刑事案件,他还是感到十分棘手。

“喂,刘局吗?我是任迪,今天接到我们市一名大学生报案,他们学校一个女孩子被绑架了。”

“哪个学校的学生?”刘凯青二话不说,马上直入重点。

“华夏学院大一学生。”

“绑架地点,时间查到了吗?”

“在南平镇一间废弃的服装厂。”

听完任迪的简单陈述,刘凯青也意识到案件的严重性,只听到电话那头稳了稳口气,接着说:

“我现在在市政府这边提交一份调查报告,你稍等,我几分钟就忙完,然后马上回去,不管怎样,咱们先出警营救人质。”

“好,刘局,我们在局里等你,不过要快点,时间紧急,去晚了怕对人质不利。”任迪的心里十分清楚,绑架案的绑匪都是一群凶神恶煞的人,惹急了他们,随时可能撕票,造成人质伤亡。这些都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我马上出发回去和你接应。”

跟刘凯青通过电话后,任迪又回头对正在办公室另一头伏案工作的方强说:“华夏学院有一个大一女生被绑架在南平镇的一个废弃服装厂,你赶快准备一下,等刘局长回来了,一起出警。你的动作快点,手头的工作暂时先放一放。”

方强是任迪办公室的一名文员,本来作为一名办公室文员,方强是不用跟随出警,由于方强的工作十分出色,而且身手不错,任迪见他勤快又能干,就将他调到了办公室辅助自己的工作。

“我知道了,马上准备。”

方强说完,立即放下手中的文案工作,穿上警衣,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手枪别在腰间。

任迪一看,觉得不太合适,心想,今天他们出警是去营救一位被绑架的女生,而且他知道那里有一家服装店,穿制服和那些歹徒对峙起来可能不太方便,便衣反而更能发挥作用。

“方强,把警服脱下来,换一下便装。”

“好,我马上换。”方强迅速把制服脱下,只穿了平常上班的便装。

任迪走出办公室,到外面通知其他警察同志,准备等待刘凯青一回来就出警。

就在这时,办公室里的方强脸上露出一个阴暗的笑,见到此时办公室里没人在,而且门是关上的,他悄悄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辉哥,你们快点撤,今天早上华夏学院一个大学生报警了,这边很快要出警营救人质。”

“好,我知道了。”

电话挂断了。

方强在广成市公安局还有另一个身份——广成市公安局整治行动小组组长,两年前因通过广成市副市长马雄的照应进入市公安局,后来因工作的积极,而且每次出警他总是非常勇敢,很多棘手案件都是在方强的协助下成功告破,方强一路得到嘉奖,还被评为优秀人民警察,他很快便升为广成市公安局整治行动小组组长。

此时,刘凯青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他马上召开一个简短的营救会议后,一切整装待备,一队人,三辆警车火速向着南平镇开去。

陈东在离服装厂不远的那片区域还在等待着。他刚想大声呼喊,但怕惊动服装厂里那群绑匪,于是他悄悄走下去,到稍远一点的树林里等待警车的到来。

不一会,警车终于来到了南平镇那间废弃服装厂,也就是绑架案的现场。

陈东马上拦住了开在前头的那辆警车,警车并没有鸣笛。

“我就是那名报案的大学生,我叫陈东,我同学方璇就被关在前面一百米处的废弃服装厂,里面还有七个人在守着。对了,你们怎么不开警笛?”

“你就是那位报案的大学生陈东是吧,不开警笛是怕打草惊蛇。”任迪停下车,走了出来,打量了陈东一眼。

但此时,任迪来不及多想,从腰间拔下枪:“后面的人跟上,走,快点,马上实施营救人质。” 任迪用手示意着。

说完,从另一辆车下来十个狙击手,还有两个握着狙击枪的队员往边上的高处快速跑去,他们在选择制高点,以控制大局,必要时让罪犯一枪毙命。

此时刘凯青、任迪带领着多位民警接近了服装厂的大门口,大门口由两扇沉重的铁门构成,不过此时的铁门上着锁,锁上锈迹斑斑。

他们决定由三个方向同时攻进服装厂里,必要时可以击毙罪犯。

任迪打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要四个人守在门口边上,由他带头。而刘凯青带也带了四个民警则从侧面的围墙进去。留下那两个悄悄爬上屋顶,寻找突破口。

不管什么行动,这两位局长总是和民警们一起并肩作战,所以在队里的威信很高。很多人都很相信他们,而且他们的办事能力也很强。

“狙击制高点选定完毕,请指示。”

刘局的对讲机里传来声音。

“任迪,你那里准备好了没有?”

“好了,我数三声,我们从侧墙打开口子进去,你们马上把大门的锁打开,由大门快速进去,给他们来一个措手不及。”此时方强也在正门那里,握着枪,神情严肃。

为防止和罪犯硬碰硬,也为了怕时间的流失对人质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此次行动方案,已经是他们之前召开行动会里选择的很好的营救方案,而且每个民警都穿了避弹衣。

从三个方向同时打开突破口,里面的罪犯会来不及作反应,只得乖乖束手就擒。如果反抗,那在制高点埋伏着的狙击手也会把他们制服,为的就是防止罪犯做出过激反应,或者逃跑。

一切都准备就绪,每个民警都屏住呼吸,等待强攻的来临。

“砰——砰——”两声枪响之后,大铁门笨重的锈锁被一把点三手枪射出的子弹打烂了,任迪带领民警们迅速冲进仓库。

“轰隆……”随着一声巨响,小型TNT炸药炸开了侧面的一块厚厚的铁皮,一群民警同样迅速从破口处冲进仓库内。就在这时,一群民警傻眼了,呆呆地站在仓库那一片空地上,仿佛一群被戏耍了的猴。

服装厂里空空如也,除了头上那盏已经熄灭的吊灯外,什么也没有,只有几个被废弃的旧木箱子摆放在一片空地上,在靠近铁皮墙的边上还堆积着一堆已经生锈的钢筋。

此时,陈东宿舍的赵小年、张小雨、刘渊博、郭帅等人也跟随民警赶来了,大家听到服装厂里面没有动静,走了进去,只见一群民警站在那里,其他什么人也没有。

“那群人到哪去了,刚才明明还在这里的。”陈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数小时之前还有7个彪形大汉在这里坐着喝酒,玩扑克,怎么突然全都不见了呢。陈东为了怕打草惊蛇,特地还退到距离仓库大概一百多米的一个小树林里等待了一个多小时。

任迪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这一切偏偏又发生在眼前,他走过去对陈东说:

“陈东同学,你之前不是报案说这里有位女生被绑架吗?可这里一个人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陈东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刘凯青也在那里,虽然他表面上以为这是一宗报假案件,但心里隐约感觉哪里不对劲,但这里这么多同志,他一下子也说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只能对陈东说:“你叫陈东是吗?按道理说你应该不会报假案的,可是这里一个人也没有。”

“我……我也不知道。”陈东此时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站在那里,支支吾吾。

方强有点得意对陈东说:

“按照法律的规定,报假案可是要受法律惩罚,你们都是成年人了,应该知道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

陈东此时满脑子都在想着之前的情况,没注意到方强脸上异样的表情,在场的所有人也没人注意到,事实上就算有人注意到了,现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相信民警还是相信那些大学生,答案可想而知。

赵小年和张小雨他们在一边看着这一切,赵小年走过来对陈东说:

“我们相信这不是报假案的问题,也许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赵小年接着对任迪说:“我们都是华夏学院的学生,他是我的好兄弟,以他的为人,我敢肯定是不会报假案的。”

任迪心里暗暗感觉到,这不是一宗简单的假案,只是这背后的阴谋不是那么简单。他此时也不好为那几个大学生辩护什么,毕竟事实摆在那里。按照规定他们几个大学生还是必须先和任迪回去公安局里做一下笔记,可能还要接受一天的行政拘留。

“这样吧,你们几个先跟我回去局里,把事情说清楚。”

“好吧。”除此之外,他们几个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自认倒霉。

刘凯青看到那几个学生,走过来,把枪别在腰间,清了清嗓子说:“我知道你们没有报假案,我猜想这其中一定是有人通风报信。”

“谢谢刘局长。”陈东道谢着。

就这样,陈东宿舍里的同学都去到广成市公安局里,做笔记调查。在做了一些简单的问答后,那几个大学生又在拘留所里呆了一天才给放走,虽然刘凯青局长知道他们或许不是报假案,但按照规章必须得这样处理,如果不是局长理解他们,恐怕还要在里面多呆几天。

刘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点燃了一支烟,把外套脱下挂在衣架上,然后静静坐在沙发上上寻思今天发生的这一切。从自己早上在市政府那里找一个多年前的调查文件,一直到接到任迪的电话,然后便匆匆开车赶回局里了,这期间他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行动的事,而且他们赶到服装厂的时间和报案的时间相差只不过半个小时,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只有十几分钟,他们就赶往南平镇了。

这到底是哪个环节哪里出了问题,刘凯青想不明白。

任迪一边在翻看着报案人陈东的基本信息登记表,一边想着今天的一切,可他就是没有任何头绪。

就在这时,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陈东他们在自认倒霉,一边叹息一边又担心着方璇的安全,可现在去哪里找方璇呢?无奈之下他们几个只好先回到学校的宿舍,通过电话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辅导员何葵。

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何葵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对学生们说:“大家先不用担心,明天再看看情况。如果方璇真的是失踪了,我们再报警。好了,大家也累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课。”

何葵老师说到报警,陈东的心仿佛又被重重地击打了一下。

第二天,陈东和宿舍的兄弟回到教室里,看到眼前的一切,他差点没把自己的脑袋给敲晕。

方璇坐在教室最后一组的中间靠窗户的一个位置,在那里呆呆地玩着手机,陈东想上前去一问究竟,刚好已经上课了,他只好先上课,等下课找时间再问问方璇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想到方璇居然平安无事地回来了,而且还和往常一样在教室里上课,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不止陈东,宿舍里其他人也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课间时间终于到了,陈东突然觉得一节课的时间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以前他都没有这种感觉,自从方璇出事后他才有了这种感觉。

几个男生围在方璇的身边有点着急又有点亲切地问道:

“方璇,你不是被绑架了吗?怎么会平安无事,民警赶到服装厂时,什么都没有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首先是陈东有点着急地问着。

“方璇,我们都很担心你的安全。”赵小年也在一旁关切问道。

“我们宿舍的同学听说你被绑架了,你没事吧?”说话的班长郭帅。

而方璇始终沉默不语。

“你们在聊什么?好象很激动的样子。”说话的是于薇。

“没什么,他们在问我平时喜欢去哪里玩?”方璇终于说了一句。

“这么多男生围着你,是不是要追你,我们的璇璇可真幸福。”

周围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么多男生围着一个女生,暗暗以为那个女生真有福气。

“方璇,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那天我明明看到你被一群人塞上车并带到一个服装厂里。”陈东不管周围人的眼光,他只想知道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东,我没事,我没有被绑架,可能是你看错了。我要回宿舍了。”方璇显然在拒绝回答。

方璇接着对陈东宿舍那群同学说:

“我没有被绑架,是陈东看错了,不过还是谢谢大家的关心,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男生们也不好意思硬逼着勉强方璇回答,人家毕竟是女生,要有起码的尊重。

陈东和宿舍的男生们只好先回到宿舍。

方璇回到自己的宿舍后,宿舍里的于薇首先发话了:

“方璇,今天的走桃花运了,那么多男生围着你,真幸福啊。”

“我们家的方璇真荣幸,那群男生看得眼睛都直了。”说话的是女生宿舍的小丹。

“方璇可是大美女,喜欢她的男生很多。”宿舍的另一位女生嘉文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宿舍里的女生都在跟着起哄着,说方璇太吸引人了,但方璇始终默不作声。


第八章:谜团



陈东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在自己报案了以后,之前他一直躲在小树林里等待民警的到来,在这过程中,他并没有发现服装厂有什么异样。

特别是民警们破门而入时,居然什么都没有。当时陈东看到这一切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可事实偏偏就这样发生在他的眼前。

宿舍里人原本是不相信陈东的话,陈东信誓旦旦说方璇被人绑架了,他们还以为那天是愚人节。当时赵小年他们听到这事后还以为是玩笑,不过那是七年前的事情了,那时他们几个还没认识,而且还没来到华夏学院。

“陈东,算了,别想那么多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让他发生吧,别忘了,你还有我们。”

“是啊,东哥,你没有理由骗我们,我们都相信你。”

刘渊博性格这么粗暴火气的人也如此信任陈东,显然陈东在同学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

“谢谢大家的理解,很难得,你们也一起陪我到公安局坐了一天,而且都没有一句怨言。兄弟们,真的谢谢了。”

“我看这肯定是中间有人通风报信。”

赵小年若有所思。

“陈东,你在树林那边真的没看到有人出入服装厂?”

“我一直都在那里等着,打了报警电话后就一直在守着,只是没有看到有人出来,不过之前有看到一辆银色的面包开进服装厂,就是之前我在华夏学院校门看到绑架方璇的那辆面包车。”

陈东在回忆着当时的情形。

此时,郭帅好象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这么大一辆车不可能凭空消失,服装厂肯定还有别的出口。”陈东坚信自己的观点。

“如今只有这个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找不到其他理由证明他们消失。”

“那你当时怎么不和民警说清楚?”

“你们不也看到了,我说了,可还不是一样没用,他们根本不听!”陈东似乎还在为自己的冤屈抱不公。

可如今事实却摆在眼前,方璇竟然平安无事地回来了。

“我们今天在教室还看到她在上课,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赵小年有点吃惊。

“其实从方璇出事开始,我就一直在跟踪她。”陈东仍在回忆着事情的经过。

“方璇是什么时候出事的?”

“就在上次,我去南平镇打算下载电影时,曾经路过一家名叫“舍我其谁”服装店时,看到她坐在地上流眼泪,而且店里所有的衣服散了一地,衣架被砸坏,服装店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弄坏了,显然是被人捣乱过。”

“后来呢?”

宿舍的人在追问。

“后来那里围观了很多人,对了,我想起来了,有一个瘦男人进去后扶起方璇,好象在安慰她,后来他们说了几句,那男人便带方璇出来,把店门关上,上了一辆出租车,然后就不知去向了。”

“哪个男人是谁?”

“不知道。”

“是不是方璇的男朋友?”

赵小年不知从哪里想到的推断。

“应该不是,那男人看上去比方璇大了大概有二十来岁。方璇那么爱漂亮的女孩子怎么会找那种老男人呢,这不是很不符合逻辑吗?”

陈东显然并不希望看到那个不知名的男人真的是方璇的男朋友,事实上这也很难让陈东接受。

“那是方璇的爸爸或者其他亲人?”

郭帅说。

“我说你们有没有头脑啊,方璇可是从异地来到这里读大学的,她的家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在这南平镇有亲戚呢?”

陈东知道方璇很多事情,相对比较了解她的家境。

“我想到了,方璇应该是在那家服装店里做兼职。”赵小年又冒出一句看上去应该有逻辑的话。

“这个可能是有的,只是她家境那么好,完全没有必要做兼职啊,她父母每月给她的零用钱都是足够的。”

“对了,陈东,方璇被绑架坐上的那辆车的车牌号你记得吗?”郭帅用自己在警匪片里学到的知识提醒陈东。

“你不说,我还真忘记了,只是当时太着急了,心里一直想着怎么救方璇,没有留意车牌号。”

“陈东,你真糊涂。”

“不过在方璇被抓到废弃服装厂后,我一直跟在他们后面,一直跟到服装厂那里。所以她被绑架绝对是事实,只是不知道后来他们是怎么逃脱的,而且我怎么也想不通。”

“为什么那么确定方璇被绑架了?”

大家都想知道答案,不是他们不相信陈东,只是就在今天早上,人人都看到方璇在教室里上课感到很吃惊,好象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这便不知道做如何解释了。

而且他们也找方璇大概谈过这件事情,可方璇好象在有意回避这个问题。虽然大家在看到眼前一切后都不相信她曾经被绑架了。

但从方璇那若即若离的眼神里也看出了一个大概。

“在方璇被绑架后,进入树林等待之前,我曾经偷偷躲在服装厂外面的一堆高过人头的枯草堆边。在那里看到服装厂的一个铁皮接口的边上因为锈迹斑斑,一片大概有十厘米左右的裂开的一个缝隙,我用手又戳了一个比较大的口子方便看到里面的情况,那里的铁皮由于处在服装厂的排水管边,可能长年被水冲刷,加上风吹日晒雨淋,生绣比较严重,很容易就戳了一个比较大的口子,但我不敢弄太大的口子,怕被发现。透过那个口子,我看到了方旋就在服装厂里。”

“当时里面情况如何?”

大伙异口同声问道。

事情偏偏是那么巧合,就在陈东看到方璇后夺到树林里再报警,就在方璇离开陈东视线后,她遭受到了侵害。如果早发生几分钟,那么陈东就算拼不过那群人也得跟他们拼命。换成任何一个男人在看到那情况后相信都会毫不犹豫走出来,就算打不过也死拼了。这好比看到小日本在欺负一个中国姑娘,民族尊严顿时被激起。

“方璇被全身手脚被绑捆在一个入地的圆柱钢筋上。我想她暂时应该没什么危险,为了避免被发现,我选择退到离服装厂大概百来米的小树林里报警,后来就一直在那里,等待民警到来。”

“再后来呢?”

“后来的事就是大家之前所看到的那样,我报警之后,民警赶到现场后,人却没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方璇居然平安无事地回来了。

可今天在学校里看到方璇后,他们还特地找了她出来谈谈,问起了那件绑架的事,可方璇并没有正面回答陈东的问题。

但还是觉得这其中还是有点蹊跷,之前在教室里和方璇好象说不太清楚,于是,陈东决定另外找个时间约方璇出来私底下谈谈。

大家伙在宿舍里商量,最后决定让陈东自己去。

“喂,是方璇吗?我是陈东,你下午有时间吗?我们出来谈谈好吗?”陈东在星期天打了个电话给方璇。

“好吧。”从方璇的语气中,她好像不怎么愿意,没说别的什么,但还是答应了。

原本陈东宿舍里大家伙都想跟陈东一起去找方璇,但怕在学校里这么多男生和一个女生走在一起会引来异样的目光,最终还是决定让陈东一个人去。

因为知道方璇被绑架也是陈东报警的,而且陈东从始至终一路都关照着方璇,由他去再适合不过。

这天下午,陈东约了方璇出来,两人坐在华夏学院广场的一块草地上。

方璇看上去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她穿了一件白色的休闲外套,一件裙子。但白皙的脸上似乎有点过于苍白了。眼袋有点深,不知是休息不好还是别的原因,而且说话的声音有点小。一路上两个人没有太多话题,一直默默在低着头走着。

还是陈东先发话了,他想打破这沉闷的气氛。

“方璇,爸妈对你可好?”陈东不想一下子就进入主题,于是决定从她的家境问起。

“还好啊,他们很疼我,一星期会来几次电话问我在学校的基本情况。”

“看起来你爸妈很爱你,真羡慕你,我可就没有你这么幸福了。”

方璇那有些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我说陈东,这有什么好羡慕的,父母疼爱子女是很正常的事情啊,难道你父母对你不好?”

“不是,他们对我很好,只是和你相比起来,还是觉得你幸福一点吧。”

方璇听后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对了,方璇,我有件事情想问你?”

陈东逐渐引入主题。

“什么事呢?”

虽然方璇故意装不知道,但她大概也知道陈东这次约她出来的目的。

“你之前有去过南平镇闹市区那里找兼职做吗?”

“有啊,我在一家服装店卖衣服。”

“那天我看到你坐在服装店地上,衣服架子散了一地,还有一个男人在安慰你,那天是怎么回事,能告诉我吗?”

陈东决定从事情的起因问起。

“那天你看到我?可那天我不在南平镇,我在姑妈家陪表弟去买东西,你是不是看错了?”

陈东对方璇的答复感到很惊讶。

“那天我明明看到你在那个好象名舍我其谁的服装店里哭泣,还有很多人在外面围观,看上去服装店好象被人捣乱过。”

“真的没有,那天我不在南平镇,我去了姑妈家了。”

“你有没有在外面做兼职?”

“没有,我爸妈每月给我的钱都够用,根本不用去做什么兼职。”

方璇在信誓旦旦说自己没有去过南平镇,而且没有在南平镇做过什么兼职。

陈东对她这番意外的回答感到很意外,本来之前两个人都是沉默不语,因为陈东的一句话而拉开的话题,只是无论陈东怎么问她,方璇始终说没有去过南平镇。

陈东还不死心,接着问:“上次有一辆面包车把你抓上去,后来又开到一个废弃的服装厂了,那些是什么人?”

“什么面包车,什么废弃的服装厂,陈东,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方璇,是不是你被绑架了?”

“什么绑架,我听不懂,没有这回事,你不要诬赖我,陈东,你约我出来到底想说什么,我还有事情,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就要先回宿舍去了。”方璇的语气强硬。

“方璇,你听我说,上次看到你被绑架了,我第一时间就报警了,后来一直躲在服装厂后面那个小树林里一直守侯着你,等待营救你的时刻的到来。任迪局长带队来到服装厂后,没有发现你。你到底去哪了?!”

“我没有被绑架,陈东,你听清楚了,我真的没有被绑架!”

方璇用有点苍白的脸恶狠狠地盯着陈东。

“可我在服装厂里明明看到你的,怎么会没有呢?”

“我说没有就没有,你管我那么多干吗,值得吗?”

“方璇,方璇,你听我说……”

“你又不是我什么人,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你是怎么回来的,那些人有没有对你怎么样?”

“我一个字都听不懂,陈东,你是不是电影看太多了,把我想像成电影里的女主角了?莫名其妙!”

“方璇,你不要以这样的态度对我好吗?我们是同学,我也是关心你才这么问的。”

“关心我?”方旋不屑一顾。

“难道这不是关心?”陈东反问。

“我不要你的关心,你管好自己就好,管别人那么多干吗?真搞不懂你。”

方璇的蹊跷而坚决的态度让陈东已经无法再继续问下去。被方璇这么一闹,陈东的心里似乎也很恼火。想不到自己的一番好意会被方璇以如此态度对待。只是他始终无法忘却之前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本来他很坚定自己的观点,如今约了方璇出来谈了这么多,她一直在回避拒绝回答,而且说不知道,这么一来陈东也对自己的想法动摇了,心想可能是自己看错了。

这些天,陈东感到很累,因为一件莫名其妙的虚假绑架案被关进拘留所,回来又和宿舍那些人说了一大堆,现在又约方璇出来,本以为之前在教室外面人太多,方璇不好意思说,可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方璇的态度还是没有转变。

这和平时的她是一样的,追求方璇的男生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可方璇没有答应过任何一个男生。或许她的眼光比较高吧,看不上那些能力比她低,家境比她穷的男生。

只是之前方璇脸上总是充满了生气与活力,自从发生了那件虚假的绑架案后,方璇整个人就变得精神萎靡,而且脸色不怎么好。如果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的,而这却被细心的陈东发现了。

“我看你的脸色有点苍白,没事吧?”

陈东注意到她的神色有些不对劲。

“没事,最近熬夜有点多,可能是没睡好的缘故,没什么,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那好,没事就好。”

“还有别的事吗,没有的话,我先走了。”

陈东不想再追问她什么,怕方璇心里负担加重,方璇显然想借故离开。

“好,你回去吧,有事再联系我。”

说完,方璇便快步走回了宿舍楼下,消失在那有点阴暗的宿舍楼梯口处。

陈东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但他隐约感到事情没有像她说的那么简单。他觉得方璇隐瞒了什么,陈东的第六感告诉自己,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虽然被方璇那样说自己,但陈东并没有怪她,他坚信实情并非如此。


第九章:任迪的困惑



转眼,距离绑架案发生已过去近三个月了。

此时,任迪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手头里翻看着上次那件大学生绑架案的笔记,这组笔记是整治行动组组长方强写的案件过程。

广成市公安局报警中心于今日清晨7时接到华夏学院一名大一男生陈东打来的报警电话,该男生称一名华夏学院大一一名叫方璇的女生被绑架至南平镇北坡一个破旧废弃的服装厂,女生与该报警男生为同班同学,我方报警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问明了报警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年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或所就读学校单位)后迅速采取了应急行动,出警前往现场营救该名女生。

警方在到达现场后并没有发现与绑架案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调查人员几乎翻遍了整个服装厂都没有发现任何不寻常的地方,后来转问该报警男生,该男生也表示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也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从该名叫陈东的男生口中得知,在一次偶然情况下看到他们学院的一名大一女生(案中被绑架人),在一所服装店里遇到了捣乱事件,该服装店里所有的设施一并被毁坏。之后那群恶意捣乱的人匆匆逃离了现场,不知去向,事情的起因尚未清楚。

自此之后,陈东便密切留意着女生方璇在校外的举动,问其这么做的原因,陈东回答是出于对班级同学的关心,一直到绑架案的发生。

但在我方警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并没有发现绑架案的发生,以及绑匪,因此怀疑是华夏学院这名叫陈东的男生上报的虚假案件。但念在报案人员仍是在校大学生,广成市公安局决定对报警人陈东进行了批评教育。


结案理由:

该绑架案由于没有足够证据,故就此结案。


广成市公安局整治行动小组组长

——方强  

这份绑架案的报告是任迪要求方强连夜赶出来的,公安局里有严格的办案规定:每一件案子完了后一定要写一份结案报告,并在报告中说清楚报案时间、地点、报案人姓名、年龄、工作等基本信息,然后写出案件的处理,过程以及结案缘由。

结案报告今天下午才到任迪手里,早上拿给局长刘凯青看了。刘凯青表示没有大问题。虽然任迪形式上已经把这件没尾的案件结了。因为找不到任何证据,虽然也向刘凯青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但按照上面的规定,这件案子必须先结了。所以任迪就此做了一个书面形式报告,把这件有点蹊跷的绑架案了结了,但在任迪心里,这件案子如果没有水落石出,他心里的石头是不会落地的。但隐约感到有一点点寡不敌众。

任迪用两个手指捏着烟尾的一端,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将一团烟雾从嘴里长长地吐了出来,他用手理了理自己的板寸头,在办公室里再配上那身黑色的制服,看上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任迪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此时他的心里却是有点纠结,有点迷茫和无助。

任迪记得,在他还没来到广成市公安局里时,从大学毕业后,他曾经担任过几家杂志社的编辑,新闻报社采编记者等职业。可他最终没有选择在记者或编辑的行业长期做下去,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看到广成市公安局需要招文案实习生,而任迪之前在报社做过记者编辑之类的工作,对文案这方面的工作相对比较熟悉。

在看到这则招聘信息后,任迪向公安局投递了自己的简历,很快他等来了好消息,局里通知他去面试。面试内容和任迪在大学里竞选学生会团委之类的有点相同,这是广成市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所公安局,每一位投考警校的人都以能在这里工作为荣。

可以说他很幸运,当时任迪只是从一间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没有选择继续考研的他,别的方面和其他警校同学几近相同,但大学期间,任迪却非常努力学习,因此他在校期间掌握了很多相关的刑侦专业知识,加上对民警这份工作的热爱,很快进入了广成市公安局的报警中心成为一名接警员,后来因工作能力出色,被转到正局担任副局长。

他仍在看这这份结案报告,总隐约感觉到哪里不对劲,但就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虽然任迪办案经验也比较丰富,但面对现在的情况,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任迪进入局里时曾经向刘凯青了解过南平镇的治安环境。记得在华夏学院陈东的笔录中得知到一个重要的细节,他说自己之前看到方璇坐在一家服装店里哭泣,服装店里一片狼籍,显然是被人故意捣乱过,而且当时正是上午人来人往的一个热闹时期,按道理说这么大动静应该被南平镇管辖区的治安人员看到了,而且据了解当时还围观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可从头到尾居然没有一位治安人员到达现场,这让他感觉十分蹊跷。

南平镇在改革开放之前只是一个很小的穷乡僻壤,这里的人民靠种地或搞一些小型工业经济为生,后来南平镇逐渐地繁华起来,而且这里的物价也逐渐被无形地提升了起来。

王志辉在服装店里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由于他为人比较豪爽,很多人在暗地里逐渐承认他是大哥。

记得任迪曾经听当地人说过,在很多年前,王志辉就可以在南平镇的北坡花费几万块钱修建了一座祖坟,北坡是南平镇一座山坡,当地许多人在这里修建墓地,王志在北坡修建的祖坟的规模虽然不算很大,但在南平镇,一般人还是承受不起这样的修建花费的。而且他从外地请来了风水师还有墓地建筑工特地修建起这座坟墓。整个坟墓的全期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时间。据说,这座祖坟是王志辉来到南平镇落脚七年后开始修建,王志辉则对友人表示这是一座祖坟,他从自己家乡那边带过来一些东西安放在这里,然后在这里修建起一座墓,外人看来这是一座风水墓,但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一座什么墓。

记得有一次,任迪在南平镇还见到那几个便衣警察从警车上下来后,前后左右随意张望了一下,便走进了南平镇一间服装店里。

他感觉南平镇真的变了,而且变得让他已经认不出了,任迪不知道在这里到底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件绑架案,不像是虚假的,无论从那几个学生的语言还是神情上都不像是假的。

任迪又点了一支烟,在烟雾的弥漫缭绕中,他才能看清问题的根本所在,经过一番慎重思考,他决定找刘凯青共同商量此案。


责任编辑:青年作协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