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的音乐故事
作者/席笛海
7
春节过来,莱特从昆明回到广东老家,这已是元宵节过后的事情了。年过六旬的莱德告诉儿子莱特说“这是某歌剧团给你捎来快件,你母亲帮你保管好,你拿去看看吧。”莱特接过父亲的信件,他没有太多的惊喜,反而询问起家里过年的事情。父亲告诉他“一切都好,就差你没回家过年”。
莱特打开某歌剧团的信件时,他惊喜地发现,这是前段时间给南方歌剧团投稿的《来吧,魔咒》音乐剧,这剧本已被该剧团录用并邀请莱特参演。他激动地掉了眼泪。原来上帝是眷顾梦想而努力的人的。
莱特告诉老父亲,这是他在昆明打工时写下的音乐剧本,已被南方歌剧团录用。父亲拍打着莱特的肩膀,深邃的眼眸里流出对儿子的赞许。他老人家除了这种方式鼓励儿子,似乎没有什么了。
家乡的春天是亲切的,温馨的,充满着生机活力。漫山遍野都是扑鼻的花香和悦耳的鸟鸣,莱特又想起了孩提时玩耍过石窟和后田,他的童年是跟农活有关,放牛的娃娃,这是父辈们给他取的名字。小的时候,莱特经常骑着黄牛放牧,吹竹笛和阅读书籍成了莱特放牛的消闲习惯。莱特是被寄养在外婆家长大的,他的外婆家住在海边,篱莱特的家隔一条海沟。放牧生活是外婆带着会莱特的,因为外婆家是个牧民户又是个渔民户。也就因为童年放牧跟音乐有着关联,长大后莱特便喜欢上音乐。
莱特约好几个儿时玩伴的哥们到石窟和后田去走走,寻找儿时的记忆。后田的故事太浓了。儿时,他们在这后田捉迷藏,打野战,掏鸟窝,网候鸟,捕鱼捉田鸡,水蛇等等。这事莱特一辈子也忘不了,忘不了那个饥荒的年代。
短暂而幸福的田园生活并没有让莱特闲下来,莱特转而投入到大提琴的演奏技巧上学习。回到大学后,莱特转入到大提琴老师鲁西蒙的门下学习大提琴演奏。
8
女孩分手了,在槐花盛开的季节。从此出现在莱特的眼里是孤单一人。上课的时候,女孩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女孩一个人,舞蹈室里不再出现高大帅气的男朋友陪着她练习。每一次与莱特碰面时都含情脉脉,致使莱特重新唤起了对爱情的渴望。
莱特是喜欢女孩的,至始至终都爱着女孩。当他从爱情的失落里走出来时,女孩并没有给她希望。她不知道她的爱情是什么,不知道这个男孩能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有一次,女孩回家。坐着长途列车回家。莱特在电话里头向女孩表白,女孩婉转地拒绝了。爱情对于女孩来说是一张白纸,可以涂抹可以留白。而女孩刚结束爱情后,她选择了留白。她不相信爱情,不相信这个男孩能给她带来幸福。
莱特在微博留言说“你是今生唯一的缘。你害怕是因为你没有遇上对的人,我愿是你靠臂欣赏星星的那个男孩;愿是你夕阳下牵手漫步的那个男孩;愿是你雨天里给送伞送温暖的那个男孩,我等着你,守望者你。”女孩给莱特回复说:“你的爱我记在心底,感谢你这帮无悔无怨的深爱着我,但爱情勉强不来的。我心底住着你,是因为你曾我的梦。现在梦破灭了。我深知你毕业会要远走天涯,而我却回到故乡。我的事业是安稳地教学,而你却奔波在艺术的路上。我疲惫了奔波的爱情,现实让我看好物质生活…….”
爱一个人是多么地艰难!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多么地费劲!在这个超现实的社会,面包和房子是爱情的基础。没有人会要没面包的爱情,也没有人会要没房子的爱情。莱特被女孩拒绝了。输在现实的束缚里。这是莱特第二次向女孩告白。
所有的同学都知道莱特失恋了。所有的同学都知道女孩决绝了莱特。面对着爱情的挫折,莱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是不会放弃女孩的。他唯一能够做的是使自己强大起来。这个槐花盛开的季节,莱特学会了吸烟,为女孩而吸烟。曾一度莱特处在情感低落的状态。
创作能给莱特减去烦恼和不快。只有在挥写之间,他才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期间,琴房和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地方,他阅读了图书馆里大半跟音乐相关的书籍,创作了第一部音乐史剧《贝多芬还魂记》和多首词曲。
忙于音乐创作,莱特的美声课程落下了很多,声乐老师已在公开课上指名道姓批评莱特,并要求莱特写检讨书。
是的。莱特应该检讨自己了。一来争取声乐老师给他多一份机会,二来希望挽回老师对自己的偏见。他给声乐老师写检讨了,这是在上次跟老师提出“演出不公平对待”的事情后的第二份检讨书。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老师说了算,老师说了对。学生绝对服从。违抗者乃是乱法者。”往往不听从老师者,必遭到严罚或者报复。这是中国教育制度里存在的悲哀。
莱特是个捍卫尊严的倔小伙子。他看不惯娇弱造作的老师,看不惯不负责任的老师,更看不惯欺压学生的老师。他从来都是坚持对的,反对错的。老师在上声乐课,给他超音区训练时,他不练。让他扎着马步抬钢琴歌唱,他不练。每次上课给他上两三分钟走人,又布置新的歌曲作业时,他坚决不练。因为老师的过分要求是莱特厌恶了这种教学模式。大学几年里,声乐老师从来不把莱特当成自己的学生去教育,反而想方设法报复莱特。几年的大学音乐学习生涯,主修老师从来没给过莱特一次上舞台的演出机会。直到毕业音乐晚会也没有。
9
当回过神来梳理心情,窗外已下起毛毛细雨。莱特安静地伫立在窗前,望着窗外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穿来穿去的车辆,不由得感叹时间飞快的流逝。
岁月如梭,转眼辗转过四个春夏秋冬。细数着往事陈年,终未赋一新曲。莱特试着寻回青春的砝码,在怀念中慢慢回味。他翻着手机名片夹的号码记信息,寻找关于女孩的蛛丝马迹。这些年,莱特一直等待着女孩,他的爱在那里,没有变。
女孩的现实错过了一次伟大的真爱。她在哪里呢?最近过得好不好?是否跟从前那样留着长发…….莱特给女孩挂了电话,女孩还是像以往那样挂了莱特的电话,许久才给莱特回复。女孩说她回了老家从事教育工作,生活过得安安稳稳。
莱特心里很欣慰。女孩的坦诚让莱特放下了牵挂的心。过了许多年,当自己喜欢的人仍好好地生活着,我们会更加感到心满意足。
莱特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嘴角微微一笑。除了想念之外,莱特更多地是祝福女孩能过得幸福美满。
生活得继续,梦想得拼搏。莱特躲在繁华都市的二十几方平米的房屋里创作,学习,生活。没人能知晓莱特面临着柴盐油米的困惑,孤独无助感无处不在。他希望自己能像舒曼那样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当莱特完成人生的第一部的交响乐《春天的向阳花》时,他只身前往上海,不久《春天的向阳花》在广州首演。
莱特现已不再担心自己的工作,不再像以往那样徘徊在大城市里。 “衣带渐宽终不悔”成就了莱特的音乐生涯。上帝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第二年春天,莱特接到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保送录取通知书,三月中旬坐飞机抵达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完稿于2012年5月17日,写于深圳龙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