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陌生的她(赛)

    今晚的文学欣赏课,老师介绍的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由于我在中学时曾经读过原著,所以感受颇深!下课后,独自在教室里看多一阵子书方才准备走回宿舍。      自我走出教学楼门口,我就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这时在门口只见一对情侣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甜言蜜语……    我走在了黄色灯光下的幽静校道,脚步也是很慢很慢……这时有几个穿着溜冰鞋的男生向我迎面划来,从他们的笑容里就可以想像的到其中的乐趣了……     我走到了天桥楼梯上,脚步还是很慢很慢……这时从我身后有几个身材婀娜的漂亮女生走过,有声有笑的,格外迷人……     我走过篮球场,脚步依然很慢很慢……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篮球,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感和青春朝气……     我走过宿舍区的花园,脚步始终很慢很慢……这里很多同学在三五成群地席地聚会、谈笑风声,当然也不乏一对对甜蜜的情侣们……      以上我所见的一幕幕对我们普通的大学生而言是何其平常!但这些情景同时也坠入了另外一个人的眼帘——就是一直走在我前面很慢很慢的她——一个女孩——一个大学女孩——一个瘸着腿的大学女孩——一个瘸着腿的又不漂亮的大学女孩——一个瘸着腿的又不漂亮的但也不平凡的大学女孩……     当我看到她的第一眼里,就有种莫名的感触刺动着我麻木已久的内心,我说不清楚是何种缘由拉慢了我的脚步。其实,我完全可以跟其他人一样从她身旁走过——就如大街上的过路人——但,我没有,我不由地慢了下来,我的步伐也随着她那瘸动的双腿慢慢前移,直至她的身影在我眼帘中消逝。我回到了宿舍,内心犹如平静已久的湖面被一个小涟漪推开成了波澜,我无法想像,无法想像如果她换成是我的话,我或许连上学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面对着这多姿多彩的但不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或许,我会有足够的理由让自己自卑、让自己软弱、让自己封闭、让自己从此失败……相反,她没有,反而她却以坚强的心证明了自我的意义,她总是默默无闻,她总是不卑不亢,她——始终在静静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始终静静地走着属于自己的路,不断演绎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反思自己吧!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的生活多些坚强,少些脆弱;多些积极,少些埋怨;多些乐观,少些失望;多些色彩,少些迷茫;多些充实,少些虚度……     那女孩与《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老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相信自己,证明自己,永不放弃!  征文:大学(专)组    

    2007-11-18 01:59:23 作者:浮萍归海
    • 0
    • 9538
  • 以学习的姿势致敬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11月7日8时34分,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第3次近月制动,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至此,中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实施工作圆满完成!40年来,我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原子弹到氢弹,从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反间谍卫星武器到月球探测工程,中国在太空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广袤空间。国防力量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极大地扩展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在对这些巨大成就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衷心地向自然科学界为了这些成就默默无闻、辛勤工作、鞠躬尽瘁的一大批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致敬!向他们为了浇灌出祖国的一个个卓越非凡的科技成果付出的青春、心血、汗水致敬!正是这个伟大的集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架起了巨龙腾飞的桥梁。40多年前,在最艰苦的年代里,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为中国科技,尤其是国防科技的追赶、腾飞和超越,勒紧裤带刻苦钻研,他们艰苦奋斗的闪光精神是今日强大中国的奠基石。今日,嫦娥一号卫星奔月工程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自力更生、科学务实的奋斗精神,将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为了祖国的事业,他们无私地忠诚地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劳动。他们的生命从此刻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封面,印成一个奋斗的姿势。向他们朴实无华、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致敬!这批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们,他们取得的成就可歌可泣,他们功勋显著,但他们却很少有机会在如今这个略显浮躁奢华的社会大环境里面一露尊荣,那些杰出的科技代表们即使有机会面对镜头,他们的言谈举止也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谦虚谨慎、和蔼可亲,没有丝毫的显摆心态,更没有沾沾自喜进而向国家和人民邀功请赏,尽管他们的确应该获得我们整个民族的最高嘉奖!因为手握关乎国家最高机密的技术,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默默无闻,甚至隐姓埋名一辈子,但他们仍然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历史的重任。“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尽管这些无名的学者们无意向世界炫耀他们的丰功伟绩,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人民都应该铭记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们!今天,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强劲的实力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关口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科技先驱者。他们身上有着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优秀品质,他们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祖国对人民忠诚挚爱的赤子之心。我们向他们致敬,最标准的敬礼便是学习他们的精神,弘扬他们的品质。这是我们所能给予的最崇高的敬意,在自己的本职位置上,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科学务实。适逢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嫦娥一号的成功是科学工作者献给党的十七大的隆重贺礼。以这些科技工作人员的精神为榜样,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则不仅是我们对这些工作者最崇高的致敬,也是我们以自己的形式致予十七大胜利召开的祝贺。向你们致敬,以学习的姿势致敬!  

    2007-11-17 13:03:00 作者:呼呼洁
    • 0
    • 9583
  • “性”情中人(赛)

        食,色性也,连古人都可以大胆地说,何至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仍有许多人对性“犹抱琵琶半遮脸”的心态。这多少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摇摆。毕竟,国人对性观念是比较含蓄,保守,甚至有害羞的胆怯。这完全是思想上的高度警惕。以至于他们受到心理上的阻碍不敢畅所欲言。对于性,在心理上是一种安慰,在生理上是一种需求。心理贯穿的是思想,生理贯穿的是情欲。当心理和生理结合时,自然是“性”的色放。 性,对大众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总觉得大胆地说出来有一种羞耻,违背伦理道德的感觉。就像男人问及女人的贞操时。女人总觉得恶心,谈及这话是变态。 有句谚语说:“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可见,这话不多不少也牵扯到性。就连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多国语言的晚清大学者辜鸿铭说:“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这恰到好处的比喻也刚好说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奥秘之处。 民国“五四”运动前后,胡适先生提倡白话文运动,却遭到国学大师黄侃的极力反对。于是黄侃就问胡适:“你口口声声说要推广白话文,未必出于真心”。胡适不解其意,究其故。黄侃说:“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不叫胡适,应称‘往哪里去’才对.”胡适一时语塞。对于性的探讨,其实很多人就等于黄侃大师一样。这也很难怪的。要说现在的稍微有名的大学推行“性教育”恐怕也难逃脱这段对话的可能。全面推广“性教育”就像多年前提倡全面推广说普通话一样。想说爱“性教育”课程真不容易啊! 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性文化节,吸引大量的好奇者前去参观,但更多的人只是活跃在城市边缘而又没有多少性知识的“色”盲农民工朋友,悠然间他们变成有“色”之士。这些生活在贫穷底线的农民工是怀着对性知识的渴求想见识一回性文化节带给他们的“高雅”:性图书,性道具,性玩物等。虽然只能解决了心理上的渴求,不能解决生理上的需求。但他们仍对性文化节心存佩服。 在更前一段时间,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根据已故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小说《色戒》改编电影《色戒》。至于影片中男女主角大胆裸露的床上性爱片段,更是闹得满城尽是性话题。这部备受争议的电影在美国上映后评定为情色片。但对于我们来说,美国的评定,早已见怪不怪。毕竟,美国人是性教育性开放的先驱者。遗憾的是,影片回到我国却被残忍地“卡嚓,卡嚓,再卡嚓”剪掉了备受争议的片段,就这样过早夭折。这种做法如同一位主治医师无情地处理掉即将分娩的孕妇胎中的婴儿,让她不得不接受难产的厄运。 话到此处,我们可以理解,性裸露不等于性开放。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对性话题仍处于隐性阶段。至于一些大学邀请一些所谓的性专家讲述性知识和性教育,莘辛学子窥探“性”欲望的指数。会不会像中石油一上市就全盘高涨的强劲势头,转眼第二天就泄气呢,那只能是拭目以待。如果有一天,国人可以大胆到在公众场所畅所欲言地说“性”。在朋友面前讨论性技巧,又或者可以在网络上播放性爱视频,再或者像木子美在博客上写性爱日记。那美国全国已经实行婴儿试管,再也不用谈性那么伤神啦。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只好回忆一下19世纪丹麦国家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一个寓言故事:一个精神病人逃出医院,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有精神病。他走在街道,不同地重复一句话:“地球是圆的。”他觉得这话是真理,而讲真理的人是不可能被当成精神病人的。可是,他最终还是被带回了精神病院。                                         2007-11-16  23:02                                       征文:《大学组》                                           编者按:   一个不好谈的话题,在作者比下论述的挺好。编辑 漫天雪   

    2007-11-16 23:01:28 作者:翱翔的婚礼
    • 0
    • 9534
  • 忧伤.80.韩寒

        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文坛似乎总是太过于寂寞、沉闷、压抑,总是缺乏了这么一股个性张扬的独特魅力。而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文坛却犹如被扭转了的乾坤,蜕变了的生物一般,开始不甘接受那份“寂寞沉闷”的礼物了。    因为此后的中国文坛又有一批新生命的文豪诞生,张扬叛逆的个性者便是对他们的最好诠释。自从这些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后生子”逐渐进入中国文坛后,文坛到处都充诉着他们的奇色异彩,因而带给了中国文坛一股无人可忽视否认的旋风力量。    中国文坛向来都不缺乏才华横溢的著名作家学者,因为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以自己的多愁善感更好地造就了人们的更浓郁的感情色彩空间,因而“江山代有才人出”。但与八十年代的那批文豪相比起来,色彩却暗淡了不少。    都说完全具备独特个性的作家一个世纪未必能诞生一个。或许是我们三生有幸地降临到这个世间,才得以有机会在21世纪有运气目睹感受了他们那脱颖而出的才华。对于“新概念”我并不想再作过多的诠释了,并不是因为我懒惰,而是相信其每一位无论是作家学者或文学爱好从事者都领略了“新概念”的其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    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也在去年已经落下了帷幕《萌芽》杂志社的主编赵长天曾在一则精选点评上提出此观点:“新概念”是中国语文界的奥林匹克,也是那些具备创造个性学子的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    这个被无数学子追捧的舞台走过了八年的春秋,也造就了不少后期中国文坛的才子。    韩寒―这个舞台的最初表演者,也是这个舞台八年历史的主要领军人物。出生在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长跑加分考入上海市的重点中学―松江二中。99年参加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最后在决赛中以《杯中窥人》获得了一等奖。其文笔老练,语言犀利。以此同时,连续七门功课不及格,并借此休学在家。韩寒对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风格。    曾经的我也一度迷恋上这个桀骜不羁的少年写作者,喜欢到不可自拔,喜欢到不愿自拔。从他的处子作《三重门》开始,我便喜欢上他的小说。那是他花费了一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后反响热烈并引发了社会讨论,《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韩寒五年文集》、《就这么飘来飘去》、《一座城池》……细读着他一本本才华横溢的作品,就如同回忆自己年少往事般那么亲切,那么信手可拈。此前的我仿佛在他那桀骜的身影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大胆、冷静、坚毅、犀利、含蓄便成了我的诠释。韩寒刚出道那时,就拿现代教育开刷,考试门门挂红灯,高中里就退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于是此后拿现代教育进行批判便成为了21世纪中学生最时尚的事情,也是最为家常便饭的习惯。更有甚者模仿韩寒在高中时期便休学在家,或者任由自己的功课不及格也无济于事,在面对老师的教育与家长的相劝仍置之不理,无动于衷。韩寒的一句名言:“七盏红灯照亮了我的前程”也已成为了一些中学生的右座铭了。可见“韩寒”现象已弥漫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了。    八十年代的这些“后生子”本就是一个独特的群体,骨子里就流淌着一种强烈独特的叛逆个性的血液,于是韩寒作为八十年代的领军人物,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于是中学生都会在自己的身上看到韩寒的“影子”,犹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之所以让人人都觉得自己身上有阿Q的影子,那是因为鲁迅先生结合了国民的劣根性。韩寒也是在一个根本上结合了现代中学生的弊端,他的早熟早已被融入了这个群体,或许这就是八十年代彼此的心灵感应……    于是他以代表性的先锋扭转了后期的中国文坛,也促使了中国八十年代以前那些老一辈作家学者的光芒暗淡了不少。他肯定会被载入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文坛的史册,并且成为后期文坛的焦点话题。    望着他那双傲世游离的双眼,我似乎有些对不上号。    他那固有的八十年代后的气息吸引着诸多学子的模仿。    中国的后期教育诞生了这样的一位人物,是该欣喜?还是该忧伤?我并不知道其中的答案。    可是,突然间我不再羡慕崇拜他了。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就在那一瞬间,之前的狂热燥动已经被拨了一盆冷水,继而冷静下来。若现在谁问我崇拜韩寒否,我会淡淡回上一句,是的,我不崇拜他。只是参考他。因我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明誓保身。    ――或许同是八十年代诞生的我更需要的是造就一个自我的未来,而不是桀骜不地一味去复制别人的背影,那样我一无所获,只能是造就了这个世纪的又一个忧伤孤独的缩影,而那忧伤的源由正是那个你我共同的话题。    ――恰恰是韩寒那双桀骜不羁的流离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的双眼给了我一个明智的抉择。   编者按:文章借韩寒的个性侧面反映了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但是句子中存在很多衔接不好的段落。例如第三自然段,由于语法上缺少明确的主语,使人费解。文章要注意用好长短句,便于读者去理解。                  编辑:朱守银2007/11/14

    2007-11-14 18:35:38 作者:子鹜
    • 0
    • 9518
  • 带着希望上路

    带着希望上路带着希望上路,正征途将因此富有诗意,人生将因此而美丽。生活是浩瀚的大海,不会永远风平浪静,间或会涌起惊涛骇浪;生活是广袤的原野,不会永远和风徐徐,间或会徒生狂风暴雨。人的一生,失败和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结果都只能落得郁郁寡欢、一事无成,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乐趣。唯有迎接风雨、挑战骇浪的勇气和希望,才能驾驭生命之舟,在生活的海洋里航行,猎取五彩的浪花。希望是人生的力量,怀抱“美梦”的人是幸福的。我们可能不是神童,可能没有太高的天赋,但是只要我们有美好的理想、深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充实的生活、成熟的主见,我们一生就可丰富多彩,依然不失人生的快乐。其实,身处逆境的人只要不丢掉希望,昨天的伤痛和遗憾都不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今天的阳光大道就在我们的希望中,我们会走过黑夜,迎来黎明,拥有太阳,享受月光。人生之路总是与希望为伴的,人的一生,缺钱、缺地位,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没有希望。生活的每一年轮,都交织着跌宕起伏,只有为了希望而活下去的人,才会生出无限勇气,激发出巨大的激情,才会成为真正的胜利者。人生原本没有固定的道路,只要珍藏着美好希望,不虚度年华,不让时光在享乐中流逝,为理想而奋发,就不致留下遗憾。也许有些人在人生旅途上遇到挫折,于是他们失去青年人的凌云壮志,心中留下的是对昨日的懊悔,充满了对明日的恐惧。实际上,这种心态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相信自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种理性的人生学习态度。相信自己,对理想的人生充满渴望,就会有不竭的动力,就会富有创造性,就会创造出新的奇迹。带着希望上路,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太阳,人生之乐,也许就在于此。          [编辑按]:带着希望上路,相信生活,相信自己,                   活出自我,活出快乐.                      -----扫地叔叔--2007-11-14

    2007-11-14 13:08:12 作者:金青
    • 0
    • 9538
  • 我读《孤独者》(赛)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一篇不太引人注目的小说,但就胡风的回忆,鲁迅谈到这篇小说时说:“那是写我自己的”[1]。这情形在之前的小说中似乎都没有出现过,因此这篇小说多少也带上了了鲁迅先生某种“自传”的性质。小说的叙述通篇都在一个极其压抑、阴郁的氛围下展开,它是这样开头的: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从这样的开篇句来看,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鲁迅先生将要和我们讲述一个“轮回”的故事,而且还是一个“死亡轮回”的故事。以如此令人窒息的命题作为肇端,整篇小说冰冷、凄清的格调便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让我们以沉重而非闲适的心情进入到小说的阅读中。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分明感觉到有三个词萦绕在我的脑海,并伴随着我的视角贯穿于小说的内蕴中。这三个词分别是异类、孤独和绝望。从结构方面看,这三个词相互交织于小说的叙事网络中,形成紧凑逼人的张力场。下面我便试图以此三词作为中心语,并结合小说的一些场景,对作品作出探讨和分析。一、关于“异类”在《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是山村里惟一一个出外游学的知识分子,他接受了“五四”思潮的熏陶,受到了外国思想的启蒙,所以他对当时中国的封建主义阶级专制统治的社会有着睿智、冷静的看法,但这也造成了当时他“异类”的境况。小说一开始便这样描写道: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总之,在那些庸众的眼中,他只被“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也只是一个给那些人“当作谈助”的人。可以说,从小说的开始,魏连殳就以其先进的思想,清醒的态度和特立独行的行状先声夺人,显豁地区别于蒙昧的普通群众,但正是基于以上的因素,从一开始,魏连殳就处于一种另类的地位中,为他人所不理解。小说中出现的魏连殳与普通民众正面交锋的事件与场景,更凸显出清醒和蒙昧的矛盾,加深着因蒙昧而产生的魏连殳的“异类”感。在小说中,魏连殳是一个自幼丧失双亲,由其祖母一手抚养成人的人。有一次,其祖母去世,他赶回寒石山为她送葬。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山村里的族人因将他看成是“吃洋教”的“新党”,所以断定他对于传统的送殓礼法一定会有“新花样”的,故而商定了三大条件,要他必行:穿白、跪拜、请和尚道士做法事。然而,当魏连殳面对族人们对他提出的条件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都可以的。”这是一个出乎在场所有人预料的答案,在他们眼中异端的“新党”是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就去按传统办事的,这是“异类”的“异类”行为。接下来,众人在入殓后大哭之时,他“没有落过一滴泪”,这又引起了众人的“惊异和不满”。但就在众人欲走散之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此一行为,再次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他们纷纷劝止,却又不果,最终“只得无趣地散开”,在他们看来,这又是一桩“异类”的“异类”行为。在这桩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小说里“看/被看”模式重又出现了。由族人所饰演的看客由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地关注过失去亲人的魏连殳的心情和感受,他们所关注的只是如何让魏连殳去遵守传统的礼法以及他在送殓的过程中有何出格的表现,也就是说,他们所真正看重的是去维护好封建传统中的礼教旧俗,以及去鉴赏别人心灵上的痛苦。鲁迅先生通过魏连殳“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号哭对那被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麻木了人性,变得迂腐、冷漠和残忍的国民性,予以悲恸和嗔怒的掊击,从而作出当时社会环境下思想启蒙者的悲剧性处境的表达。“‘看/被看’构成了一种冷漠的社会心理氛围,一种缺乏人性关怀的集体无意识。”[2]在这种集体无意识下,蒙昧与清醒,冷酷与温情的二元对立矛盾变得尖锐起来,而居于少数的“被看者”必然在此一大环境下骤变为大众之不齿的“异类”怪物。异类感还表现在之后,“我”和魏连殳的第一次讨论中。小说共出现了三次这样的讨论,第一次讨论出现在“我”失业后到魏连殳家作客时,是关于“孩子的天性”的讨论。在此处,明显地,“孩子”是一个隐喻。孩子因其未成熟性而象征着“中国未来的希望”。在魏连殳看来,“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从这里可看到,魏连殳认为中国的希望是有的,只是有时候受到外部环境一些不好的影响,才会出现偏差,所以总体来看中国的未来至少还是能够改善的,足见魏连殳作为一个新潮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是充满乐观态度的。但叙述者“我”则不然。“我”认为,孩子的坏是天然的,是本质所致的。因为孩子里本来就有“坏根苗”,所以长大后才会变坏。就是说,在“我”看来中国的未来是阴暗的,在它的内部具有了太多不好的因素,所以任何的改造都可能是徒劳的,它注定是无望的,它带有着浓重的宿命论意味。这里所带出的异类感是多层次的。其一,“我”与魏连殳的看法迥异,异类感存在于“我”和他二人之间,这层不难理解。其二,“我”与魏连殳的为孩子(中国未来的希望)的讨论和思考,比较于普通大众是异类的。在封建专制的等级社会里,大众麻木、冷漠、愚昧,根本不会有人去对国家未来命运进行认真、严肃的思索,当时存在着普遍的社会责任惰性和漠视。因此,作为少数的知识分子的“我”和他身处此种大环境去进行讨论和思考是异类的。其三,来自于小说技巧的异类感。由于本篇小说是写鲁迅先生“自己的”,因此“我”和魏连殳同时都会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和他的辩论正是鲁迅自己灵魂的不同侧面进行的自我辩驳,是精神的自我对话。这样的写法在作者此前的小说中鲜见,具有强烈的艺术陌生感,一种特殊的异类感。需注意的是,这辩论最后是没有得出定论的,从写作的终极指向指向作者的层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鲁迅先生对于国家、生存希望的内心挣扎、矛盾。二、关于“孤独”  “孤独”,必须是建立于“异类”之上的。上文已论述过,魏连殳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当时守旧、狭隘的社会中,是无法为大众所理解,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这样就造就了一个为社会所拒斥、疏离的“异类”,那么基于这样被孤立的环境的形成,孤独感遂顺理成章地生发了。当然,小说里人物的孤独特征,本身也是跟随着鲁迅自己的性格心理的。李长之先生曾评价过鲁迅:“鲁迅在性格上是内倾的,他不善于如通常人之处理生活。他宁愿孤独,而不欢喜‘群’。”[3]大约是这种思索者所怀揣的深切的孤独感,才令他把魏连殳形象刻画得如此深刻、逼真。回到小说里,我们看到魏连殳的孤独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生活处境的孤独和灵魂上的孤独。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他朋友不多,他亲近的多是失意的人,“但是世事升沉无定,失意人也不会长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长久的朋友。”甚至在他失掉职业后也只得深夜探访“我”这唯一可托得朋友去为其谋生计,这是何等孤清的片段啊!作为一名受过新思想洗礼的知识者,“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这明明是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但在意识形态被缚紧的时代下,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S城人最不愿意有人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一有,一定要暗暗地来叮他”,就在如斯舆论和政治压力下,他最后被人攻击并失掉了生计。可怕的是,在他失业之后竟找不到人去帮忙,他不得不变卖自己的藏书赚取活命钱。而平日他“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的那些孩子却也逐渐疏远他。当时的社会、大众对于一个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并对未来充满冀望的人是实行非人般的打压、驱赶,并使其连最基本的生存可能都要被剥夺掉的。在此处,鲁迅先生用其冷峭的笔锋逼问着“人的生存状态”,怵目惊心地给我们揭露出作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们残酷的生存困境。另外,导致其生活上孤独还有一个原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他始终没有或不愿结婚。这个问题在以往对这篇小说的评论中都绝少提及,在文本中也语焉不详,这里我想作出一点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从人物性格上分析,魏连殳喜爱孩子,正直、善良,他是不可能不愿结婚生子的。他一方面极疼惜小孩,另一方面又不想结婚生子,那么这就是一个悖论。如将孩子理解成国家、生存希望的象征,这就形成了一个生存的悖论。对于他不结婚的原因,我作了几点猜测。或许,他还未能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希望,他还需要继续奋斗下去,一旦结婚生子,他生活就会与庸众无异,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不如之前的冷静、理智,他是出于知识者的责任而不去结婚;又或许,他深知身为一个知识者,在当时社会里必遭他人的指摘、排挤,为了不拖累家人,他宁愿独自地面对困境,是社会环境不允许他结婚;又或许,他在实际生活里,或者说在一般的大众中间,他觉得根本就找不到一个能完全理解他并伴随他为远大目标奋斗的终生伴侣,因而他选择了继续孤独地思考民族命运、国家道路,是理想上的匹配缺失使他不去结婚。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鲁迅通过这样一个生存的悖论,已达到了动摇旧有生命规律系统,提出尖锐质疑、否定,并引起内省的效果了。随着故事的深入,他生活上的孤独,逐渐也内化成了精神上的孤独了。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始终可以读出他所要“关注和极力要表现的是社会变动和文化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扰和出路等问题”[4]。而孤独就是同时代知识分子或人类所共有的精神困扰。小说讲到了一个关于“孤独的命运”的话题,即“我”和魏连殳的第二次讨论。当时魏连殳失业,“我”到他家找他谈心。他向“我”谈及他的祖母——他父亲的继母,一个与他并无血缘关系的亲人。他认为,“他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而“我”则嫌他“看得人间太坏”,“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劝他“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其中无疑包含着鲁迅先生对于知识分子命运和出路的思考在里面。当然,这里再次重复了第一次讨论时的套式,即以自我的不同侧面进行互为矛盾的辩驳。在小说中,魏连殳所持的观点相对于“我”苍白无力的劝说无疑占据了强势地位。孤独的命运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它是一种宿命,是知识分子前行于现代社会、文明改革进程里不得不承受的苦境,它从没有血亲的祖母那代开始,就承继给魏连殳,继而又不知不觉地传递给“我”。命运的传递,“孤独谱系”的赓续仿佛是鲁迅先生追问人类作为本体的生存状况时留下的一份关于岁月、宿命的确证。“和‘五四’前后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不乐观,不激进,甚至有些消沉,但却是更冷静,更清醒,更有深入的体察和思考。这就形成了他作品中特有的‘忧愤深广’的底色。”[5]由对魏连殳和“我”孤独命运的逼视、追认和观照可知道,以上观点具有其卓绝的正确性。“这样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本身的追问,充满了鲁迅式的紧张,贯注着鲁迅式的冷气”[6],因此“孤独”这个命题应该是可以归入一种终极性命题而存在于鲁迅的小说中的,它是一种震颤灵魂,引起我们对于社会、文化、历史深省的生存状态。而灵魂、精神上的孤独,也让主人公魏连殳最终导入了无可挽回的绝望的深渊,推进了其悲剧性结局的发展。三、关于“绝望”钱理群在《鲁迅作品十五讲》中提到:“我们发现,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异类感,一个是极端的绝望感。”[7]绝望感源自于何处?源自于生活上的贫窭、困顿吗?不是。是源自于“活的意义”,即源自于生存本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源于对“活”的绝望感,集中地体现于“我”与魏连殳的第三次讨论中(严格来说,这不算是讨论,因为这是魏连殳给“我”的一封信的内容)。话说魏连殳在失业之后一贫如洗,“连买邮票的钱也没有”了,而他托“我”谋生计的事也难以为继,因为“我”此时也自身难保,被报刊所抨击。就在这时,魏连殳投靠了权贵杜师长,做了其顾问,每月有八十元现洋的收入。在此背景下,他给“我”寄了这封信。而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即是探讨“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此一命题的了。之前,魏连殳反复向“我”叨念着“我还得活几天”,但在信中他说道:“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无须了”。在生活无忧之时,魏连殳却觉得无须活下去了,这是为什么呢?这里便关乎了一个生命本体论的母题了:人为什么而活?根据一些研究,从信中的回答来看,可分为三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为自己而活。魏连殳身为一个受过新思潮沐浴的知识分子,他有自己的理想、目标、信仰,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能理智地对待当时社会上发生的变化。但很明显,理想在当时已经覆灭,只是“有人愿意我多活几天”而已,为自己而活变得不可能。第二个层面,是为别人而活。别人(包括魏连殳的亲人、朋友、孩子们)此刻成了他生存下去的全部意义,因为他们都给予他一种力量,他还能够为爱他的人去活下去,甚至“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但现在“愿意我几天的,自己就活不下去”,连爱我者都已不存在,人的生存价值可谓退至冰点,到达底线了,绝望感吞没了生存的可能。第三个层面,是为敌人而活。当生存到达底线,还有生存的可能吗?有。这就是选择为敌人而活,对命运施暴,对命运反抗,对命运复仇。到了这个地步,人只能选择一种逆向的生存方式生存下去,在敌人仇视的目光里予以严酷的抗争,从而找到生存的负向、极端的意义价值,找到生存黑暗性、血腥性和暴力性的生长点。[8]毫不夸张地说,魏连殳“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拜,所主张的一切”,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复仇。这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复仇观念应是不谋而合的。他让自己的客厅成了写诗、打牌、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的游乐园,他把以前尊称为“老太太”的大良们的祖母叫做“老家伙”,他让他所喜欢的孩子们给他磕头,他让他的敌人打拱作揖,他让之前攻击他的报纸将他奉为“且夫非常之人,必能行非常之事”的伟人……在庸众的眼中,他“交运”了,风光无限。但他却认为“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胜利,是因为他向他昔日的敌人,昔日压迫他的一切成功地复仇了,在生存退到死地之时,他重又翻身报复。然而,他同时却失败了。这种绝望式的反击、复仇,是以投靠敌人,是以放弃自我所坚守的信念,是以自我毁灭、自我扭曲为代价的,它等同于灵与肉上的慢性自杀。当我们以自己毕生所痛恨的信条来维持我们生命的存在时,其实我们已经陷到了精神自戕的恐怖状态了。最终,魏连殳自然逃脱不了死亡的悲剧性终场,他用一场欺凌、侮辱敌人,摧毁、撕裂自我的失败的胜仗,向所有的愚昧者诠释着恨的哲学、暴烈的暴力美学。当然,这归根究底还是来自鲁迅先生的恨的哲学、暴力的美学。在《两地书》里,鲁迅就曾和许广平说过:“为了生存和报复起见,我便什么事都敢做”[9],那就再次向我们印证了魏连殳的复仇方式是附带着鲁迅自身挥之不去的影像的。死后的魏连殳,“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着眼,闭了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这具尸首的自我讥笑,就是他留给这个世间所有人的最后的印象。鲁迅用一种冰冷至砭骨程度的笔调勾勒了魏连殳的死相,让他最终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孤独者绝望的宿命循环,不无讽喻、象征和冷眼刺世的意蕴。小说结束于一幅图景: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我”已经从送殓的悲戚、痛苦中挣脱出来,回复平静,但彼时的“轻松”、“坦然”,是否就代表了真确的“轻松”和“坦然”呢?谁又能保证这种放松的步伐不是一次新的沉重、新的抗争的开始呢?不得而知。但也许答案早已在鲁迅先生心里有了个分晓了。 注释:[1]胡风:《鲁迅先生》,收入《胡风全集》7卷,第6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李长之:《鲁迅批判》(北新书局1936年版),收入《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4]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9页。[5]同[4]。[6]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第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第69页。[8]本段部分观点化用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第72页—第73页内容,特此注明。[9]鲁迅:《两地书》,收入《鲁迅全集》,11卷第20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征文:大学组) 编者按:   不错的读后感。孤独,绝望,异类...这几个字眼我都非常熟悉又陌生,而且充满敬畏。   编辑漫天雪  2007  11  15 【编者按】:人都难免会有孤独,但各有各不同的孤独,有的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孤独,有的是无望的孤独。。。。。。                    -----扫地叔叔-----                        2008-1-7

    2007-11-14 10:18:16 作者:昊岸
    • 0
    • 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