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新闻

  • 三下乡|九岭荷香飘四海,扶“摇”直上展“光”彩

    ‍‍晴空万里,蜻蜓翻飞,又是一年赏荷季!‍‍‍‍乡风文明村容美,宜游宜玩更宜居。三圳镇九岭村堪称蕉岭县“乡村振兴”工程的典范,那么,疫情对村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村庄下一步的规划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队伍“摇光”队于2020年7月27日走进了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    走进九岭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碧海”——十里荷塘,空气中弥漫着荷叶特有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沿着九岭村纵横交错的笔直乡道,队员们来到了客家红文创体验中心,一睹莲子的加工全过程。客家红文创体验中心的一楼就是手工作坊——莲子加工厂,莲子基地的负责人林俊明先生介绍说:“莲子是当地村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新鲜剥好的莲子一部分会卖给游客和附近居民,另一部分则会进行加工,对外批发零售。我们九岭村的莲子质量有保障,主要还是在国内销售,做熟客生意,所以疫情对莲子产业造成的影响不大。”   最后,队员们采访了九岭村党总支书记徐文坚书记,了解了九岭村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书记明确表示:“城市有城市的特色,乡村有乡村的魅力。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不是把九岭村打造成现代化都市,而是要坚守农村生态这个底线,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因地制宜地打造多彩九岭村。让村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20-08-09 14:59:14 作者:谢惠漪
    • 0
    • 9754
  • 三下乡——夜行山瑶村

        第一天晚上饭后,村庄逐渐寂静下来,隐约能听到邻里间电视节目播放的声音。实践队一行人决定外出散步,记录乡村夜景。    到了晚上,村内灯光篮球场的职能就“站的足够高”了。敞亮的篮球场上呼喝声不断,两群年轻人各自占着不同的场子正在运动。我们走近围观,也忍不住为他们的精彩进球鼓掌喝彩。    村道上供电稳定的灯光,给这条宽敞的环村道路带来满满的安全感。散步期间,偶尔有村民骑摩托车路过。进入村道,大家的车速都自觉低了下来。车前的灯光在黑暗的夜里拉得悠长。    山瑶村村里的居民平时常常互相串门,互相熟识。见到刚出现的新面孔,路过的村民们会投来好奇的眼光,我们也礼貌地报以微笑,点头致意。告知前来问询的村民,我们是三下乡的社会实践队伍。    夜晚的文化广场没有开设灯光。和同行的队友说起刚刚观察到的这一点,大家讨论后一致觉得,村里夜间外出的人不多,主要活动场所并不在文化广场。而文化广场占地面积广,为满足整个场地的灯光照明一定需要不小的供电量。不为其供电,也是村委会一项明智的选择。    在寂静的环村道路上散步,我们低声讨论着第二天的实践计划与安排。盛夏的酷暑在夜晚也不遗余力地挥发着热量。才走不远,我们一行人的后背上便已挂满了汗。即便如此,也难削减我们的热情。在我们眼里,山瑶村还是新奇的,鲜活的。    夜的帷幕越发厚重,我们踏上归途,也更期待第二天的行程。

    2020-08-09 14:56:31 作者:陈子蕙
    • 0
    • 9778
  • 三下乡——走进山瑶村农贸市场

      清晨第一缕曙光洒向麦田的时候,山瑶村人一天的劳作也开始了。早起来到农贸市场,才是六七点的光景,市场里早已是人声鼎沸。  走进不大的农贸市场,琳琅满目的新鲜食材已基本可以满足山瑶村全村的日常饮食供给。在这里,村民们不仅可以买到刚从海里打捞出来的新鲜海产品,还有田间刚采摘下不久,正滴着水儿的蔬菜等农作物。  农贸市场附近的杂货铺,售卖日常用品、饮料、零食。杂货铺店面虽称不上宽敞,但胜在功能齐全,为山瑶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村民们能够就近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零碎物件。除开这一间,村里的几个小角落也零星开设了几家小卖部。村民走出家门,步行不足百米,就可以购入所需。  在山瑶村开展社会实践的几日当中,这些小卖部为我们实践队的队员们提供了不少日常所需。从烹饪必备的厨具,到吃饭时所用的一次性碗筷,再到消暑解渴的碳酸饮料,都能在杂货铺挑到令我们满意的。即使在山瑶村,微信支付等线上支付的方式也早已走入各家各户。掏出手机扫一扫挂在门口的二维码,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物美价廉的商品,更让我们体会到山瑶村人特有的一份质朴。  清晨这一趟农贸市场之行,不是“居家小能手”的我们没有收获几样菜品,却收获了山瑶村村民们热心的招待。在一次次挥手和一声声吆喝之中,我们虽只是这座村庄初来乍到的客人,但倍感温暖,有如归家。这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丽村庄,也正因此而更加美丽动人。

    2020-08-09 14:53:08 作者:陈子蕙
    • 0
    • 9634
  • 三下乡|九岭荷花别样红,“摇光”上阵展华容

    ‍‍乡风文明村容美,宜游宜玩更宜居。三圳镇九岭村堪称蕉岭县“乡村振兴”工程的典范。被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九岭村,究竟有多美?怀揣期待,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队伍“摇光”队于2020年7月27日走进了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    刚踏进九岭村,一阵阵荷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映入眼帘的是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十里荷塘风光。‍‍乡道笔直而宽敞,队员们欣赏着荷塘风光,不知不觉来到了客家红文创体验中心。采摘、运送、剥莲蓬、去莲皮、去莲心、烘干……在这里,村民们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娴熟地劳作着,快乐洋溢在他们脸上。“我们已经退休啦,白天过来剥剥莲子这些赚赚钱,晚上再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退休生活也有滋有味的。乡村振兴政策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变化,让我们村民生活更美好了。”一位健谈的阿姨笑吟吟地说下这番话。‍‍   和阿姨们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她们的多彩乡村生活,队员们继续前进。美丽的九岭村,着实给队员们带来了别样的惊喜。整洁干净的乡道,极具当地特色的建筑,无一不展现着九岭村的独特与精彩!‍‍    正如九岭村党总书记所言:“乡村振兴,必须坚守农村生态这个底线”。城市、乡村各有其功用,不能强行改造,只有因地制宜、结合乡村具体需求和特色发展,才能留得住青山绿水、让人记得住乡愁。‍‍‍‍‍‍‍‍‍‍‍

    2020-08-09 14:48:38 作者:谢惠漪
    • 0
    • 9697
  • 扶摇青云上,携手望星光

    为更好地锻炼师范院校大学生教学能力,展现岭师育人理念与中文专业学生基础知识素养,7月31日-8月9日,以中小学线上教学万人志愿服务联盟平台为依托,岭南师范学院“云上星光”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进行了为期10天的线上“三下乡”活动。疫情期间多用网课形式进行教学,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线上教学有一定程度地了解。线上支教形式虽不能做到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实时沟通,但在一个比起教室更能让学生放松的环境下,学生也更容易、更愿意去配合老师,与老师沟通。老师与家长的联系也十分便捷,能够快速地了解孩子的相关情况。“云上星光”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主动适应线上教学形式,采用队内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法,帮助队员快速掌握大致的线上教学内容与流程。如将四年级学生作文辅导材料、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等资料在队内微信群共享,更有发表自己的教学视频,探究更适合该年龄段学生适用的交流方式与课程设计,切实锻炼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此外,线上教学亦可对学生课下作业进行辅导,减轻家长压力的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与老师进行直接沟通。如当教师布置下一篇作文,学生写作时易出现读不懂、无从下笔的情况,当与老师进行线上沟通之后,对作文的大致思路也会有个更为明确的把握,作业完成质量也会得到相应提高。“扶摇青云上,携手望星光”,“云上星光”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希望以“三下乡”活动为锲机,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带去更好的教育,传播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孩子离理想更进一步。

    2020-08-09 14:39:30 作者:刘易斯
    • 0
    • 9694
  • 山瑶学校——承载山瑶人的梦想与希望

     绿色成荫,生机盎然。8月6日,岭南师范学院文传院19级“I山药”社会实践队队员们一同来到山瑶学校,在山瑶村村委龙木生主任的带领下进入校园参观。山瑶学校由龙观生先生独资兴建,校门口的石碑上,刻着的一句“重教方治国,育才可兴邦”,道尽了他对山瑶村教育的重视与期望。    走进教学楼,干净整洁的教室,摆放整齐的桌椅,盘踞每个角落的风扇,挂在天花板的投影仪,轻透严实的遮光窗帘,无一不体现了学校老师对孩子们的真心关爱和细心呵护。教室后的“学习园地”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的精彩画作,每一笔每一划都是他们天马行空的结晶。 正值暑假,树阴底下的校车在安静乘凉,默默地等待着孩子们在不久后回归,重新为校园添上欢声笑语。    通过与山瑶学校校长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学校目前只有十余位老师,一些老师还同时教学两个学科科目。在这样的情况下,近几年来,学校仍平均每年有两名学生考入吴川市第一中学(镇上前十名才可进入该校),这是老师们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的最有力证明。 “学校的老师比较少,但平时的行政工作也很繁琐,我能做的尽量都自己做,让其他老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山瑶小学校长对我们说道。 也正因他们对于教育的坚持,孩子们一直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山瑶小学也得以在塘㙍镇24所学校中脱颖而出。厚德载物,看今朝,更续辉煌。   山瑶小学,这是承载了山瑶村一代又一代人梦想和希望的地方。   撰稿|杨靖婵、邹钰泳  编辑|邹钰泳  图片|“I山药”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 

    2020-08-09 14:30:55 作者:邹钰泳
    • 0
    • 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