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暑期三下乡应该是前所未有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疫情蔓延,岭南师范学院积极发挥师范生的教育优势,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下乡方式并成立了线上“中小学网络教育万人志愿服务联盟”。我也因为这次特殊的活动,主动请缨三下乡队伍里队长的职务。下面是8月11日,音乐生趣味教学队伍第一天开展线上支教活动的图片。小吴老师的总结:三下乡线上支教活动给了我们很好的锻炼机会,这是我进行三下乡线上支教的第一节课,通过教学,既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帮助了别人学习音乐。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小老师,要想把课上好,把教学组织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要和学生一起探讨思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人的努力值得被尊重,下面是准高三师弟听小彭老师讲数学的照片。 小彭老师的总结:上课前,学生积极联系我,表示非常期待,上课的氛围特别轻松。同时在这次课中,我明白了备课的重要性。虽然上课前做了许多的准备,但远远的不够,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民教师的不易。第一天的三下乡活动开展顺利,我们这一支队伍的成员都来自音舞学院,队员们不仅懂得音乐知识,还有各自擅长的科目。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想要学习、渴望知识的同学们,为社会做出一点点的贡献。
2020年8月13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生趣味教学队”进行了第三天的线上教学活动。在开展13号支教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通过腾讯会议总结了前一天课堂上出现的不足,如:讲课过于死板,不懂得灵活变通。仔细研究了为什么出现“学生跟不上”这一问题的根源,策划了应对问题的方法——降低学习进度,紧接着一起为即将面对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前两天陌生感不同,队伍的成员们和各自的服务对象已经有了较熟悉的关系连接,下面是部分成员的课堂总结。吴小山(化名)的课堂总结:三下乡线上支教活动给了我们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教学既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帮助了别人学习音乐。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小老师,要想把课上好,把教学组织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要和学生一起探讨思考。小夏老师的课堂总结:今天给同学讲雅乐,燕乐等中国七声音阶的知识,因为同学有一定的乐理基础所以讲起来很顺畅,不仅自己对乐理有进一步的复习也教会了学生,一举两得。同学对待学习虚心又认真,我们讲课也预留了做笔记的时间,所以课程非常充实和顺利。小林老师的课堂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关于地球水循环的知识讲解,主要是给学生展示了很多图片,各个地区的洋流特点和分布规律之类的,还有地区的洋流如何影响到地区的气候等等,学生表示有图片理解的更好,所以我会在后面的课里多给学生发一些相关学习的图片。第三天的线上支教活动圆满完成,队员们各司其职,帮助渴求知识用户们传递了他们所需要的知识。通过帮助他人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这一行为让11名队员都得到了鼓舞,不管是多么微小的力量,只要行动了,自己都能得到不一样的改变。
高中时,我在《师说》中学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时,我的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感触。因为我当时还是一名高中生,对这句话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对它的意思的理解,而如今我的身份由一名高中生转变为一名师范生,加之有了线上辅导的经历,我对这句话有了很大的感触。作为老师,我们要懂得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在此次的线上辅导中,我在辅导时更侧重于“授业”和“解惑”。对于我来说,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在每次备课前,我都会事先去询问辅导对象不懂或是难以理解的地方;在每次备课中,我都要花上三、四个小时去查找资料和制作PPT;在每次上课时,我总会担心自己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讲得不够透彻或是没有办法帮助辅导对象解难答疑。几次辅导下来,我愈发地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并非易事。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采访“爱笑姑娘”杨凤屏---拓荒精神永不老 (通讯员施雯文、曾嘉琦)为了引导青少年主动挖掘、学习、了解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建设、发展的历程,加深对中国、广东、深圳的改革开放史的认识,培养青少年学习改革开放的前辈敢于吃苦,勇于创新精神的意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谐美建安”社会实践服务队协助建安社区开展了“孺子与牛——大学生采访五老”活动。 图为采访者与杨凤屏老前辈的合照2020年8月7日,大学生在建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采访了杨凤屏老前辈。这位老前辈是老党员,年过八旬,她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亲眼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一路的改变。她退休后致力于公益事业,不仅热情积极地参与社区内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而且经常帮助街坊领居,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和温暖,因此,她也被当地的街坊邻居们亲切地称呼为“爱笑姑娘”。虽身老,却身怀一颗真挚的赤子之心,对党忠诚,对国热爱。在探索社区建设的路上,从不缺乏她敢为人先的身影。 图为杨凤屏前辈向采访者展示荣誉证书 图为新安街道公益达人大赛终极PK赛决赛参赛者合影在本次的采访中,老奶奶凭着见证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程的经历与大学生分享了她的深刻感悟,还谈及在做公益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她还说,人要在生活中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要做好自己。谈话的最后,她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和当代年轻人寄予厚望,希望深圳发展越来越好,希望年轻一代继续努力,有所作为。
湛江学子三下乡:专访公益达人,传递正能量慈善公益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8月7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谐美建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建安社区专访一位“爱笑姑娘”杨凤屏阿姨,本次实践活动充分了解了公益事业的伟大通过对“杨凤屏”阿姨的采访更加能够突出公益给我们传递的正能量。 图为义工为杨凤屏阿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蒋飞燕供图疫情隔离期间到现在为止,杨丽萍阿姨一直坚守在社区的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与凤屏阿姨的交谈中了解到阿姨与左邻右舍的关系很好,在疫情期间还帮助怀孕的邻居,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凤屏阿姨这样说道:“义工表总是满满当当,也不是为了工时就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 图为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讨论疫情防控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泽维供图杨凤屏阿姨不仅社区号召力强大,而且觉悟高。在问及对当代年轻人想说些什么,她回答道;“年轻人啊不要落后,觉悟要高才行,多做公益,不要小看做公益的年轻人。”与杨阿姨的交谈中得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感触最深的是从以前到处都是平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可以看出深圳的经济发展的迅猛,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发挥了对内地示范、辐射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杨凤屏阿姨与志愿者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泽维供图经过这次的实践,了解到在建安社区里可能还“暗藏”着成许许多多和杨阿姨一样积极奉献爱心的人,只要这个世界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人间。
2020年8月7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谐美建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建安社区,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走访见证改革开放历史的老党员,向他们更深刻的了解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顶着炎炎烈日,调研组一行人来到了建安社区,在其中一个疫情防控点找到了我们的采访对象杨凤萍老党员。随后来到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调研组成员吴泽维与杨阿姨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在疫情期间,杨阿姨作为一位紧跟时代步伐的党员,全程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时刻关注国家实施热点与党的政策方针。 图为调研组成员吴泽维正在采访杨阿姨。 施雯文提供在采访中杨阿姨跟我们讲述了深圳的巨大变化。杨阿姨说道:“深圳从房子到公路各种全都改变了。在过去深圳到处都是山山水水,全是农田,没有高楼大厦都是平房的。我以前一来到,我就跟我的小孩说让他们全都回去,怎么住啊。但他们说既然来了就不要回去了,我始终都在动员他们回去。后来1992年改革开放了,深圳市政府为了支持深发展发行股票,让党员干部带头买股。我那时候一块钱一股买进,六十多块卖出,就赚了钱了。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正在快速发展阶段,呈现一片生机勃勃。后来我也用这笔钱买了房子。我的小孩思想也很进步的。他们坚持要在改革开放之初选择自主创业,我也不约束他们,放手给他们成长。感触最深的就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机遇。我一家人从农村来到深圳,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事业有了成就,是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了!”一次简短的走访,让大家近距离的了解了深圳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对于杨凤萍老党员的走访,不仅让大家对深圳改革变化有了较深的理解,同时更鼓励大家积极去做志愿者来更好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通过此次采访也让我们受到了一些启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走改革开放之路,才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美好生活。 图为调研组采访人员与杨阿姨合照。 施雯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