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促进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号召,践行一学一做精神,助力脱贫攻坚。8月1日至7日,土木学院赴长丰县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长丰县草莓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前往合肥市艳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随后,团队成员前往水家湖李杨村小闫组对“五保户”村民闫大伯进行了专访。同闫大伯参观草莓基地,了解政府相关补贴政策。队员们通过此次实践,不仅亲身体验了草莓之都“长丰”,也了解了当地的草莓行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贫政策。因此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团结合作,作为新一代青年更应担当起时代的责任,为国家的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受疫情影响,岭南师范学院将每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转到线上进行。所以,我参加了“缘来于此”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的线上支教活动。新的支教形式给我带来新的考验与挑战,同时也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经历与感受。虽以特别的形式进行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但不变的是那份如约而至的志愿服务精神。 我自己也上了一学期的线上课程,但是当自己成为了一名小老师在线上给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才懂得了老师的不易。在线上授课不能很好的了解同学们的状态,也不知道自己讲的同学们能不能理解,所以讲课的过程中对于重点的地方,我只能多次重复强调。同时,在课程中还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普通话不够标准,导致讲课不是很流畅等等。在每一次的课程中,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会努力完善自我,在后面的课程中做到更好。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7月21日至8月20日,土木学院赴滁州学院,滁州学院周边,网上开始调研。实践小分队开展“就业之路”—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分为三个阶段,一:实践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展前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制定团队实践活动的总体开展方向;团队成员需做好关于202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差问卷;与部分企事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取得联系。二:实践开展阶段:面向滁州学院2020年毕业生发放问卷,整理调查结果;与已经联系的企事业进行沟通,并整理调查结果;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一篇调研报告;将非毕业班同学的看法整理进行调研报告,并向知名公众号投稿;汇总分析调研结果。三:实践收尾阶段:活动结束后,对已收集的活动资料进行整合,统计分析数据,制作汇报PPT。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更加全面的了解到2020年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情况,向企事业单位了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暑期踊跃投入实践的热情,去了解社会就业创业现状,去为未来事业努力奋斗。
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能够参与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未来有很大的帮助。很多高校的实践教育,目的是为了能让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也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这个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开展的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辅导万人志愿服务行动。这个志愿活动是为了在疫情期间,协助中小学做好在线教育教学,也为了充分发挥岭南师范学院在教育教学,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这次的志愿活动有很多科目的辅导服务,如语文、数学、英语、心理、美术等。我报名参加了我比较擅长的科目:英语。当我接到订单时,我既激动又忐忑。激动是有人找我辅导了。忐忑的是,我该怎么辅导。刚开始,我辅导的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这位学生的问题是发音不准,不会拼单词。跟家长沟通好上课时间和了解好基本情况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一开始我有点压力,因为音标的知识是小学的时候学的,知识早就忘光了,而且我很怕自己的读音不准。所以,当我一接到订单后,我就开始恶补音标知识,开始认真备课。在上第一节课之前,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去准备这一节课。我怕我讲不好,读音不准,所以,我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我认真思考该以什么方式上课,该怎么跟学生讲,学生才能听得懂。所以,我就去网上搜了视频,学习一下那些优秀的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之后,我又一遍一遍地看视频,听音频,学习音标的发音和音标的发音规则。总之我系统地全面地恶补了音标知识,为了能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接下来就是做课件。在做课件之前,我也想了很多。我应该考虑一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目前对音标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我又及时去跟学生沟通,了解了情况后再来准备课件。之后,我决定系统地给学生讲一遍音标的知识,我制定了教学目标,准备花8个课时来讲述音标知识,期间安排一些练习巩固。准备好这些之后,我自己又跟自己试讲了一遍。在上完第一节课时,我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我询问了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她说可以听懂,可以接受。顿时,我感到无比开心。接下来,我更有干劲了。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很认真的备课,发给学生的练习,我都会认真做一遍,做好笔记,准备好下节课和学生讲解。经过几周的上课,学生已经掌握了音标知识,看见单词基本都会拼读了。对此,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认为,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双赢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了,而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我既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从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颇深。通过这次辅导活动,我学习了一些好的教学方式;学习了怎么跟学生和家长交流;学习了怎么制作课件,学习了怎么当老师。而且,我深刻地感受到当老师的不容易。他们在台上的精彩讲述,需要台下长时间的准备。而且我感受到当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不懈的努力。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有崇高的品德,要对学生有耐心;当我们的学生读了很多遍还是不会的话,我们不应该骂他们,要保持平静的心,耐心地纠正他们的错误。需要老师善于发现问题;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促进他们的进步。需要老师倾听学生的需求,意见;当学生有学习上的需求时,老师应该竭尽全力去帮助学生。当了一次老师,我也对老师有了深刻的理解。站在老师的视角,我也渐渐地感受到我的老师的辛苦。老师是真的为我们好,当我们有了进步之后,老师是真的为我们感到高兴,感到欣慰,也感到无比地自豪。当我们犯了错误时,老师是真的为我们担心,他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自此,更加坚定了我要当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所以,我要努力学习,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才能,修养身心,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做准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是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的影响,”三下乡”活动无法以往常的形式举办。为此,我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2020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鼓励青年大学生结合相对贫困地区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要求,在家乡就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有六种实践内容和方式,我选择了其中之一,文化支教实践活动,并加入了队伍“繁星”文化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支教大家庭里的一员。文化支教实践活动以团省委“两帮两促进”、“青年云支教”和学校“中小学线上教学万人志愿服务联盟”为平台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重点针对所在地农村贫困户孩子,开展中小学学生文化课程、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先生线下课程辅导。而我参加的是“万人志愿辅导“活动。主要负责线上辅导中小学生文化课程。在这次的辅导活动中,我一共负责两个学生,一个是八年级数学下,辅导对象是个女生;一个是八年级下英语,辅导对象是个男生。现在辅导已接近尾声,回首这十多天来我的志愿辅导老师服务生活,想着我课前备课准备资料的场景,上课的场景与课间的唠嗑,课后与学生的聊天。虽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坎坷,对我来说也是收获满满的。在开始辅导前自然是需要准备工作的。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找教材,复习知识点。家里没有任何关于初中的书籍了,就跑去跟人借,借不到就在自己上网找电子教材。课本翻一翻,把内容过一遍,看一下大概讲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是没讲的,避免我之后用没讲过的知识点为学生讲解。准备工作第二步,买器材。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我所讲的题目,我决定买一个手机支架。这样在讲题时,我可以在纸上画图,写解题步骤,然后自己开摄像头,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解题的过程,方便学生理解。准备的差不多,我的第一次辅导即将拉开帷幕。我是先接的辅导数学的单子,在自己本身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磕磕绊绊的讲完了一节课。但我能感受到,在后面的课堂里,我在一点点进步了。由于学生有事,只辅导了三节课,感受不是都深。但我清楚的记得,在等待审核通过的那两天的晚上,我睡觉时满脑子里全是我自己在心里模拟我上课时的情景,想着我要讲什么,怎样讲才好,课间与学生聊天要说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第二个单子接的是英语辅导,可能有了第一次的一点小小的经验,第二次就顺利多了。男生的英语基础不好,我就先给他讲音标,并在每节课上课时会先复习音标再讲课。讲单词时,我并不着急把单词读给他听,而是让他先看下音标,再根据音标的读音与发音规则,自己试着拼读音标。遇到他不会的,我就一个音标一个音标地问怎么发音,怎么拼读,有哪些发音是有变化的,一步一步带着他读。几节课下来,他也慢慢学会自己拼读单词。看着他慢慢进步,自己也是满满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在这两次的辅导中,他们在学习,而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同时,这也让我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和背后的辛苦与不易。当然,这也最大程度的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提高的了我的教学技能,我也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温暖和幸福,实现了我作为师范学校的一名大学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