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设音乐文化周 构筑旋律时代

时间:2008-07-16 09:17:46     作者:朱守银      浏览:9756   评论:0   

广东纺院电脑设计06班 朱守银  

最近,老师让我们欣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并向我们介绍了对音乐氛围很有影响的朗朗的个人成就,很让我们震撼。  

据介绍,郎朗是第一位与柏林、 维也纳 、美国等所有一流乐团长期合作,在全世界所有的最著名的音乐厅和最好的剧院举办个人专场独奏会,并长期获得签约,被世界上几乎所有最著名的音乐学院都邀请上过大师课的中国钢琴家,并被国内五大音乐学院聘请郎朗为客座教授,年仅24岁,郎朗的音乐会在欧美的票房排第一,并多次创下公开售票不到20分钟一扫而空的奇迹,成为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郎朗的音乐才华与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得他在全世界的大师课成为专业人士和古典音乐爱好者最喜欢的的方式!更使他成为当今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纽约时报》更发表系列文章,称郎朗为当今古典乐坛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古典音乐的中国时代已经开启。  

既然朗朗等那么多有才华的音乐人在音乐的造诣影响着世界,那么是否可以创造一个机会,让我们这年轻的一辈在他们的熏陶下接触和认识高雅音乐的文化内涵呢?  

虽然说通俗音乐的很流行,分布也广,但是夹杂的成分包括太多不宜某一阶段的青少年所应接触的东西了。很多九十年代的青少年目前对古典音乐和红色经典音乐的认知和继承是显得不甚热情的,用众多人的话来说,这些音乐不够“酷”,听起来略微枯燥。果真如此?这就使我们对流行音乐的影响进行剖析。无论结果怎样,都有学者认为:在文化内涵层面上分析,最流行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看看中国的中小城镇和很多贫穷地区,孩子们接触丰富的音乐文化的机会很少,我敢说,还有很多的农村孩子从未见过钢琴,其他更多的乐器就不言而喻了。我想,书画展在每个地区都成为了常规活动,我们如果在全国各地普及一个音乐文化周,就算是一个乐器图片展,也能让很多深居大山的孩子接触到更广义上的音乐常识文化。  

音乐,在今天越来越占据着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音乐人应该为广大的群众留下一点东西。最近无腿歌手陈州的30天的义演,让很多人感动。这种方式是很多音乐人可以做到的。我关注的是,虽然现在有很多艺人已经深入偏远地区开展活动,但还是做得不够,因为他们所传播的不是一种正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如果更多音乐人能够多点以普及音乐教育深入祖国的这些偏远地区,我想人们的生活将出现一种新的文化范畴的意义。  

本人设想,我们的音乐文化周能先将几十架钢琴在某一县级市集中成音乐文化周的主要亮点,兼而在场所周边展示音乐文化所包含的成果。我想,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社会群众,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种氛围中感知到一种力量。很多人都说音乐会是一种文明的展现。所以当“同一首歌”在全国各地掀然而起的时候,我们的群众感受到一种全所未有的亲切感和力量的充盈感。由此,我们的音乐文化品牌就出来了。所以像朗朗,这样一个在钢琴上有造诣的青年一辈,完全可以通过设立“朗朗钢琴文化周”来普及音乐教育。  

随着音乐创作的推层出新,现在出现很多乡土歌手,他们将乡土语言演绎的音乐带到城市里去, 这也是一种交流。粤西高州的歌手黄华亮就做到了,他将地方语言用流行的曲调演绎出这样一种有特色的音乐。所以音乐文化周不止是城市里所流行的走进偏远落后地区,也是使更多乡土音乐走出去的一个平台。  

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想,将更多成熟的音乐文化果实回归生活中的群众是一种历史意识,也将带予音乐文化新的内涵。  

〇〇八年七月十五日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