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风雨情缘

写作需要真心、真情与真诚

时间:2009-05-30 01:41:06     作者:文 / 月秋      浏览:9711   评论:0   

 

 一

  昨天,办公室里一位女孩一边翻阅桌子上摞得高高的随笔本一边对我说:老师,我们班现在的写作气氛很浓。这女孩,明眸皓齿、笑容清淡,望着她,我的心里淡淡的悦然。

  张晟同学的随笔常有56页,付雨汐、云小钗等同学的作文常会超出两大张方格作文纸,没有仔细去统计过字数,也不是说篇幅长了就是好,但是从中可见其用心与用功。我能感知,本学期以来,十二班的孩子们对写作有一种热情,并形成激烈的竞争氛围。每一次的习作,大部分的孩子们都很用心去写,力求写出自己的水平,写得与众不同,写出个性。

  黄龄贤的婉约清秀,张晟的豪迈激越,陈孝健的理性剖析,游文婷的娓娓道来,陈海莉的心直口快,莫晖的意味深长,付雨汐的多愁善感,云小钗的诗意缠绵,李宁馨的锐意犀利,范凯华的睿智深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手写我心!这一个年龄,能写出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并且保持不变是难能可贵的!

  他们不仅用心来写,还用心相互欣赏与学习,积极地参与互评。有的同学的随笔评论数很多,满满的几页,甚至比原文的篇幅还要长。孩子们尽心尽力地去写,诚心诚意地欣赏与点评,这本身就是表达,一种交流,一种提高,一种境界。

  因为爱,所以爱。我很欣赏他们,看到的都是他们的亮光与优点,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读他们的习作、他们的评论,并且参与交流,讨论,付雨汐说:看王老师或多或少的点评也是一种快乐。虽然,每一次我都是“坐地板”(借用孩子们的话)的最后一个读者,我却也把这一过程当成是一种享受。前晚,我就从8点半到12点半花了整整四个小时批阅了孩子们的随笔,最后还剩好几本没看完,只好留到天明。

  孩子们的随笔、作文本该是互助学习与深层交流的园地。这里,直指人心,能感觉到力量,身边有很多的人,很温暖。每次,当我看到孩子们随笔本上那密密麻麻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红黑分明字体不同的笔迹时,就想,这是多么难忘的时光与珍贵的记忆啊!我们曾经一起走过!这是最好的见证!

  

  二

  关于作文教学,我更多的是鼓励与赏识,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度与写作空间。比如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小说之林”,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写人记事突出中心”要求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双休日里感动的人或事。这样的题材孩子们已经写过多次,大多同学们已觉得很乏味。而孩子们刚学完这一小说体裁单元,都想尝试写小说,跃跃欲试。于是,我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孔乙己续写》、《范进中举续写》、《窗续写》,或者自选题材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说。要求:意在笔先,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小说要突出三要素,微型小说最好能有一个震撼人心的意外结局,犹如《窗》那样。

  这一次的作文,有好多的孩子都写了小说,当然更多的是校园题材,也有宫廷题材,关注底层人农民工的题材,同时,莫晖与袁梓恒同学的《范进中举续写》也很超乎我的想象,这两位同学都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虽有些违背原著,但却也不乏创意与讽刺力度。写小说,对孩子们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笔法有些稚嫩,构思不够巧妙,主题有欠深刻,但是他们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已经超出了同龄人。因此,我对他们赞赏有加,再一次肯定了他们的写作态度。于是,小说也延伸到每周一次的随笔本中,甚至掀起了一小阵热风……

  关于作文教学,我还特别注重讲评。每周五的语文课是随笔或者大作文讲评的时间,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总体说明这次写作的情况,亮点与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话也只是三言两语,不宜多说,把多一点的时间留给孩子们),之后,点名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这样的同学越来越多,有时会达到过半,以此激励孩子)。然后,会从不同角度选出有代表性的佳作,或者由孩子们自己推荐一位同学上讲台朗读习作。读完之后,是同学们互动的时间,让不同的孩子点评,说出优点与缺点,有时会细微到谴词造句,老师会适时打住、加入或者补充。常会觉得,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不亚于一次文学沙龙,因为,有时,我还会奉上自己写的最新的短文或者是《读者》上近期的美文与孩子们品读共享。有时,还会向孩们推荐名家、名作,比如上周五我就给孩子们讲述了梭罗隐居山水的故事并给他们推荐了那本弥漫大自然气息,充满智慧、思考与宁静的《瓦尔登湖》。这也是我近期在读的一本书,每个人都需要倾诉与倾听,能与孩子们分享写作与阅书的喜悦是幸福的事情。

  有一个小插曲不能不提。今天随笔讲评课上,我让李星同学上来读他的随笔《回忆》,这是我在阅读与批改过程中最能触动我心灵的一篇。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与班上几位同学回母校看望老师的简单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文采,淡淡的叙述,淡淡的描写,却勾勒得让人心动。孩子在念,他很害羞,声音不大,我很用心去聆听,里面的句子是:“唐老师伸开双臂,将我们拥进怀里,说:儿子女儿都长大了,而我却老了。”“花园里多了一棵大树,那道围墙没了,范说,不是校园发生了改变,而是我们变了。”我又再一次被打动,轻描淡写却耐人寻味,纯洁真挚的师生情、同学情。淡淡的哀伤,却让我不能自已,当时,我偷偷撇过脸去,抹掉夺眶而出的泪水。

  语文是最富人文性的学科,写作更是!

  最后,引用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第一页中写到的一句话作结:“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写作,需要的是真心、真情与真诚,我一直在引领孩子们往这条路上微笑前行。

 

 

本站声明:

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