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风雨情缘

已经在路上-[访邕江大学大三毕业生,季子余代笔]

时间:2009-01-18 17:34:06     作者:季子      浏览:9794   评论:0   

 

 

编者按:“怎么就到大三了呢?”作者从这一句话罗列全文,描述了关于大学里,大学外的种种。不免的让人感慨万千。最后又以一句:“那么,踏上前行的路吧,毕业生。”更是贯穿了主题。
 
      怎么就到大三了呢?
  
  的确是到了大三。最快的东西莫过于是这光阴,才青涩茫然,还意犹未尽,只觉得刚刚领略新春,这转眼便是秋,然后接着即是冬了,霜降如雪,料峭至凛冽至刺骨。新生们似乎看的见我们顶着寒风,站在石头岭上,坚韧不屈服,也看得着我们颓废消沉,无所是事。
  
  大三,放弃了一些东西,也拾取了一些东西。不再像大一新生一样随便被煽动就狂热地追逐热闹,欢腾,也不再说为锻炼自我而单纯,亢奋地在团委学生会里疲于奔命般地竞逐了,只拣一个薄如蝉翼的清晨,淡如流水的黄昏,稍加思索,奔行路途,是不得已一个人独立远行了。
  
  大三,我们可能更谨小慎微,可能更淡定,从容,但是我们也可能更加迷惘,困惑。南宁的冬天是没有雪的记忆,我们没有踏出深刻的脚印,并且我们也不是石头不会在石头岭上生生不息,我们一直在等待着蓬勃夏日的那一声声蝉鸣。
  
  不过蝉未鸣,我们的心开始鸣了。
  
  那干烈的酒喝了一小口就放下了,那支烟一直燃到尽头都还没有吸一口,校园将要大兴土木,邕大的将来会变的美丽。新房子在将来,老房子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还是那样摆着做作的微笑,还举着那夸张的“V”吗?也许别人只会说,伸出那两个手指的不是代表胜利的victry,而是一个意味深长“2”这个数字,蕴涵着人生旅程的转折,这是人生的两个部分:学校与社会,也是生活的两种方式:依赖与独立。
  
  在邕大的甬道走了一天,才发现走到的终点,却又是起点。图书馆已经很久没有去光顾了,上面几W册的藏书曾经是我们的粮食和支柱,如今我们为网络上的魔幻,灵异小说所束缚了起来,已经无心去看专业更甚或业余的学科书籍了。
  
  回到宿舍,我们可能突然想起来:
  
  窗头的那哥们怎么一个学期才见了3次?
  
  当然你又感叹:
  
  你还在墙头为你的女孩写情书吗?或许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早已经暗淡了下去。不过自己写的那首:“我寄柔情冰心笺,她醉相思飞信鸽”以及类似这样的诗句是不是让自己觉得原来曾经也这样饶有文才呢?是不是下一届的古代新人会把你理解成这是怎样的一位文学大师呢?
  
  把酒当歌的的时代真的过去了,还想促膝秉烛夜谈?不,不是颓靡了,你已经不愿再与自己的年岁交战,不愿和美好的生活不共戴天了,而只是伴着蓝毗尼的浮云,顺着时光的河流,在凡尘的大山之中奔走,攀爬了。
  
  你还很浪漫很天真地为他折着千纸鹤,并含情脉脉地数着风铃的丁零吗?哦,不不,你的忙碌已经让你忘却了这些无聊时候的琐碎和细节,你几乎无视了这些看似华丽实际无用的装饰,你唯一的行为可能只为升本,拿证了吧?可能现在才真正懂得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吧?
  
  这个时候还会歇斯底里地看张爱玲的爱情小说吗?还会忘我地陶冶于余秋雨千年一叹的叹息中吗?细数从前,你打长途对着朋友滔滔不绝?对着双亲哽咽无语?还或者是和几个姐妹一起号啕大哭?如今,你也许只是愿意一个人承担着生活变幻与辗转中的风暴,你想:
  
  我如此丰富的阅历一定足以能将岁月颠倒,将年华痛饮,将沧桑果腹。
  
  我们还琢磨着很久自己认为很精彩的大学生活吗?还像鲁迅很多年前就已经说过的这样:而且比我写的更精彩!
  
  是的,已经忘记。
  
  韶光滚滚,你溜出KTV的喧哗,逃出酒吧的酒场,在学校左边的小店点一碗猪脚伊面,还去对面班班超市买咖啡配摩卡,又或者“地下铁”的一杯无彩缤纷的奶茶,塞上耳麦,听一曲刘欢的《在路上》,一边吃着,饮着,听着,享受它无尽的惬意。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还很清晰得记得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前后上下铺的兄弟,同窗共事互相学习的哥们,还有那一起玩耍谈心的姐妹?这一一浮现在眼前,你是否能在你的心里留得住一些人?那个谁谁说你什么了,那个谁谁夸你什么了。你一笑,一脸大聪明大智慧,还露出淡定并且饱涵深意的面容,像是在谦虚地说着:做人,要包容,要低调。
  
  女生们还敷着玉兰油面膜,挎着LV手提包?男生们还戴着AD风帽,或者还是那个蒸腾出的电离式的乱发?那么,现在还有没有一如从前一样执著于自身的潇洒,风度,帅气和矜持,可爱,美丽呢?或许我们还真奇怪这近乎触手可及,又遥远得几乎遗忘的记忆在我们思潮里的阅读竟然会荡出某些有趣的联想。
  
  不过,对于离开,多少有点恐惧,虽然是一番豪言壮志努力地掩饰着恐惧,虽然是不止一次在新生面前展示了我们的善良,坚韧,正直,脚踏实地。
  
  毕业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就像邕大老师开学早就说过的一样:“来邕大会有两中人,一种是精英中的精英,一种是庸才中的庸才。”
  
  于是,我们随时都在想:我们是精英吗?那么,何处是藏匿着梦想的红房子?哪里有寄居着“塞维”的神话?我们吗?
  
  你吗?你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是一个天才,你却一直把自己妆成一个碌碌无为的青年。为什么呢?归根揭底,这思想是暂新的,行为却总是旧得如生锈的烂铁。
  
  但是现在我们的确改变了,也彻底地应该变了。大三,让我们卸下了身上的许多包袱,又让我们背起了更多,我们因为前程的希翼而增添了新的兴奋,喜悦,困惑与担忧。不过这时候,我们能够显出挑战者的姿态,一如出生牛犊的无所谓和无所畏惧。我们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并不是长辈说的那样糟糕了。
  
  对路途的规划让你头痛了吧?没关系,因为你三年的学习已经让你懂得,已经被你掌握。是的,没错,石头岭上所收获到的已经融入我们的思想,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将带着充满希望,信心的意志力量踏入我们真正的归程。石头岭上还有对联为我们饯行:
  
  八方学子共聚邕大呈志鉴师表,五月芬芳齐开石岭争艳照南国。
  
  待到蝉鸣的夏,我们的思绪行李都已经打点好了。
  
  那么,踏上前行的路吧,毕业生。
 
 

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