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风雨情缘

留学轶事

时间:2008-07-03 13:02:38     作者:温泉      浏览:9648   评论:0   

    古人说,“三十不学艺”。赶上了对外开放的好政策,四十多了还得到一次去美国进修的机会。留学留出些“轶事”,与各位分享。
    “LONG  CHUAN”的故事
    出国之前,在国内进行了四个月的英语强化培训。因为年龄大,底子薄,大家都非常努力。从早到晚背那些英文单词和课文,一个个脑袋晃得溜圆。后来,都像得了病似的,在街上走,见到什么就想到用英文怎么说;见到了英文就更兴奋了,大家抢着翻译。
    有一天,一个同学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大型的设施上写着两个单词:“LONG  CHUAN”,就说,第一个单词我认识,是“长”的意思。第二个,他弄不准了,在场的其他人也没有认识的。
    回宿舍后,大家纷纷查英汉词典。可是,忙活半天也没有个结果。那个设施到底是个“长”什么呢?后来,大家问了老师,老师也被问住了。
    最后,还是庆波同学弄明白了,那两个单词压根就不是英文,而是汉语拼音:“龙船”两个字!
    我不懂日语
    在国内集训的时候,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到国外后,快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窍门:逮着美国人,使劲儿地跟他聊,直到他不耐烦为止!
    到了国外,大家都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秘诀,一有机会,大家就抢着跟人家交流。
    有一天,我和一位同学乘公共汽车上街。车上人不多,司机是一位黑人妇女,她一看我们俩上车,就主动问我们在哪站下?我同学一看练英语的机会来了,就凑上前去用英语和那个司机说我们到什么地方去,在什么著名建筑的旁边啊什么的一大堆。他又接着问,我们应该在哪一站下?
    那个黑人女司机始终没搭话,一直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盯着我的同学。等我同学说完,她才说了一句:“Sorry! I don’t understand Japanese!(对不起!我不懂日语!)”
    对不起,我不是日本人
    美国的轨道交通很发达,每乘坐一次两美元,对于美国人来说不算贵,但对于我们来说就很贵了,因为我们总是在美元后面乘上一个“8”(我们在国外学习时,美元与人民币的比率是1:8.04)。
    有一个同学发现,进入站台时无人看守,只是有一个每次只能供一个通过的单向进站门。重要的是他发现,两个比较瘦的人完全可以同时通过那个门。他果真就试了一次,两个人买一张票,同时通过:他成功了。可他一抬头,突然发现一个黑洞洞的监视器的探头正对着他!
    他灵机一动,对着探头说:“Sorry! I’m not a Japanese!(对不起!我不是日本人!)”
    你说我是老外?
    星期日与同学去购物中心,我与同学走散了,刚好手机又没电了,就向旁边一位美国人借手机一用,好与同学联络。
    那个美国人很爽快地把手机递给我。
    我为了不让他误会我打长途或骗他手机什么的,就当着他的面用英语给我同学打电话,说明我所在的地点。最后,我说手机没电了,是借一个老外的手机打的。
    之后,我把手机还给那个美国人,并谢了他。
    那个美国人说,“不用客气,不过……”他接下来对我说,“你刚才说我是‘老外’?”
    我马上意识到了我的失误,赶忙说:“Sorry sir! I am a foreigner!(对不起!我是‘老外’!)”

 

 

 

 

本站声明:

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