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星空夜话

龙舟竞渡粽叶飘香 西江河畔谒龙母

时间:2008-05-30 12:11:22     作者:佚名      浏览:9635   评论:0   

  在灾情不断的2008年,原本就虔诚无比的广东人更是记住了龙母诞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适宜到龙母庙去跪拜,去祈求,去倾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内心反省和为自己不断加持的过程。灾难面前、神佛面前人人平等,越是特殊时刻越需要信仰的支持。

 

  龙母祖庙——拜龙母,祈求风调雨顺

  德庆龙母庙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岭南古建筑的“三瑰宝”,可见其在建筑艺术圈中的地位之高了。据专业人士介绍,前临西江、背靠五龙山的龙母庙左右各有青黄旗山两相拱卫,形成“五龙护珠”之势,庙前西江水流经龙母祖庙前似有灵性,团团回旋,一看就是特别有灵气的所在。

  走进龙母祖庙,巍巍的牌坊、雄伟的山门、独特的香厅、流光溢彩的大殿、神秘的梳妆楼、古朴的碑亭、庄严的龙母墓等令人目不暇接。庙内殿中有殿,规模宏大,石雕、砖雕、木雕、灰雕技艺精湛,陶塑、壁画神态逼真,仅从其艺术价值上判断,它们已经是岭南工艺的杰出代表了。其建筑主体的设计也非常有心思,据说龙母祖庙在设计时,就建高了柱基,而且在墙的四周砌了水磨青砖,盖上琉璃瓦,殿内外地面也都以花岗石铺就,因而自百年前重修至今,历经洪水雷雨而墙不裂、地不陷、害虫不蚀、雷电不侵,表现出了高超的建筑造诣。因此,每逢西江洪水过后,庙外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庙内稍微清扫便干净如初。

  为什么大家对龙母有着如此虔诚的膜拜呢?传说中龙母姓温,父亲是广西藤县人,母亲则是广东德庆县悦城人。温女自小就精通各种医术还有预知人间祸福的本领,经常救死扶伤,深受乡里百姓的爱戴。有一天,温女到江边去洗衣服时发现水中有颗熠熠发光的彩色石头蛋,石蛋裂开后从中窜出五条如蛇状能活动的蜥蜴,个个非常喜欢玩水,温女十分喜爱这些小蜥蜴,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喂养,待它们长大后原来是五条活灵活现的小龙。五条小龙有感于温女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女,不断帮助温女与水灾、旱灾、虫灾斗争,造福黎民百姓。于是,温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女神。

  龙母祈福遥寄平安到震区

  今年前来祈福的人民更带着对地震受灾的同胞的深深的哀思和祝福。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消灾解难,因此来到龙母祖庙都要用圣水经在进庙前都要到五龙喷水处净手、洗脸,以示对龙母的尊敬,然后在东裕堂朝拜龙母的同时,再喝上一碗“圣水”,以期为自己带来祥瑞好运,当地千百年来甚至还流传着“摸龙床,生贵子”的传说。

 

在许愿树上挂上你我的心愿,祈求龙母保佑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千百年来,每年龙母的三个节诞,八方的善信都会齐集悦城龙母祖庙共同纪念这位“母仪龙德”的伟大女性。龙母祖庙也因其蕴涵着深厚的龙母文化、古建筑文化、风水文化和历史文化而闻名海内外,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四海朝宗、祈福观光的旅游圣地。

  金林水乡——读对联,感受文化精深

  金林水乡是一个从隋末已存在、至今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水乡村落,最具有岭南水乡特色。对于喜欢诗词歌赋的游客来说,这里的对联十分引人入胜。先是水乡的门联“金生丽水;林蕴仙乡”;在命名为“幽处”的阁楼处,我们还会发现一副对仗十分工整的对联,上联:雾岭笼烟,玉宇增妍花润雨;下联:秀湖映月,楼台溢韵竹摇风。

  据说,当年孔子的58代孙子行至岭南,看到水乡之文气盎然,索性在此安居了,所以现在村里还有400多人姓孔,他们都是孔夫子的后代。

  长寿门的对联更绝,如果对中国的对联文化稍微有点研究的话,这个对子肯定能迷倒你,让你看了之后由衷地为其击掌———“逢迎远近逍遥过;进退连还道达通”,从字面来看,14个字全部为“走之底”部首;从含义上理解,的确是一种豁达的意境,这是到金林水乡得到的最大收获。这副对子估计表达的也是整座村落的集体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历经1000多年保存完好,而且现在“水乡无人售货处”的标语和原址还在。

  实用资讯

  交通:驾车从广州出发,上广三高速转入321国道即可到达德庆县城,然后向官圩镇方向按路牌指示行驶可到达龙母庙景区。

 

  美食:一定要尝尝德庆当地的竹篙粉,白皙爽滑。另外,用当地盛产的首乌制成的首乌饼,以及西江酿黑豆腐、酿大薯、煎土狗、广佛手、山坑鱼、山水豆腐花等也很有特色。另外龙母庙外有一个水果市场,卖的桂圆干肉厚香甜,非常美味,价格也很便宜,一斤才6元左右。

  旅行社线路推荐

  南湖国旅·西部假期:悦城龙母万人祈福、包公祠一日游,79元。德庆盘龙峡、金林水乡、悦城龙母庙二日游,309元。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