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永隔一江水》

时间:2013-08-08 21:06:58     作者:佚名      浏览:9647   评论:0   

那天和一位朋友重回高中校园。买了一些水果,两人坐在看台上一面吃东西聊天,一面观看高中生打球。  

有好一会,我可能显得心不在焉。确实,我当时是神驰远方了。这种远并不是空间的远,是时间、记忆意义上的远。我想起我的高中岁月。当时我也打球来着,也跟几个同学很投缘、玩得挺好,当然其中包括一两个女生。但是萦绕在我心里的迷雾一直挥之不去。那些笼罩在十七八岁的天空的厚厚的、忧郁的云层,那些偶尔吹过、又常常令我陷入幻想世界的秋风,无一例外都深深蕴含一股忧郁的味道。  

正聊着天,风吹来了。我似乎又感觉到了那种味道——这是夹在记忆和现实之间的忧郁味道。过去的风景不会再变,风的味道也还是清凉,天空依旧一直阴霾。在风的背后,我看见过往生活若隐若现的痕迹。较之以前,图像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我曾试图保留它的模样吗?我自问道。这个恐怕没有。我不喜欢这段岁月,就像我不喜欢抽烟。我一直将其搁置在记忆的一个角落,不给予光线,不给予关注。可是,每当我倍感孤独的时候,那段生活的记忆会不由自主地跃出脑海,不无无情地对我说:你一直是这么孤独过来的。  

想起村上对孤独的一番看法。大概意思是这样:人本质上是孤独的。首先得承认这一点,才能取得沟通和理解的可能。既然你我都是孤独的,那么很多人会放弃理解对方的努力,进而对他人筑起高墙。这种行为的后果则是切断了一切与他人彼此理解的可能。可取的应该是,将注意力拉回自身,向内求,就像挖井一样,往深处挖,挖得越深越好,一直到达一定的深度(进入连带区域),这时你与他人终于可以通过内在的“连带性”而有了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因为孤独的本质是相通的)。  

关于孤独就说这么多。  

说了也未必能赢得适当的理解。  

昨晚洗澡的时候在想一道问题,还听着歌。王洛宾的《永隔一江水》。  

“你我就像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唱得真好!  

还想问题来着。本打算写一篇心情,可是思前想后,却不知自己有着怎样的心情。这使我很为难,所以我在洗澡的时候都在想自己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绪,我该怎样处理它。我既不开心,也不难受;没有惊喜,更没幸福可言;平静,亦不是安安分分的平静,还是有那么一点躁动不安。好吧,我就是不爽、不痛快!  

原因为何?  

简直一头雾水。  

我在脑子里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准备将它作为文章的开篇。  

   

   “很简单的道理,不是吗?  

    NO,这样说有问题。因为我还没说明这个道理是什么。  

    开头就出现错漏,已经损坏了完美。人们常说,我不能选择如何开始,但是可以选择让它如何结束。那么,开始的错误我就不纠结了,努力做好收尾工作吧。  

刚才在洗澡,问题还没思考明白,发现澡已经洗好了,该关热水了。  

......”  

   

    就像在生活面前,我往往是被动的。生活早早帮我做了许多决定——不管我喜欢与否,而且这些决定对于我的存在都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我对这些“错误的决定”恨之入骨,怀疑生活是不是拿我的存在开玩笑,是不是哪天喝多了,随意掷掷骰子来决定我存在的形式。  

说来一塌糊涂!  

我没能够拥有自己钟意的开始。我想,结果我也不会喜欢。  

很自然的,我在这里想到了死亡。  

死亡,挺简单的一件事情,不是吗?  

可是,我能感觉到你那尚还温热的泪水。你的眼泪到底为谁而流?  

为谁而流?  

为死去的一切!  

我正在走向死亡,但我还活着。  

荒谬!  

多希望自己是完完全全形而上学的存在呵——形而上学地活着,形而上学地死去。  

遇见你之后(到底遇见没有?),我还希望有形而上学的眼泪。  

谁可以为我而流?一滴形而上学的泪水。  

听听,是不是有人在哭泣?  

那滴眼泪是属于我的。  

责任编辑:
上一篇: 回到列表
下一篇: 我喜爱的一本书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