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2011之“公”伤

时间:2013-07-18 17:24:54     作者:罗文辉      浏览:9641   评论:0   

2011之“公”伤

 

 

龙年大吉”等携带“龙”标的祝福语不知何时渐渐地多了起来,最近几天更是不绝于耳目,它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提醒人们:龙年来了!新的一年来了!是的。又是新的一年,它又将给期待中的人们带来些什么呢?在2011的背影远去的时候,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2011,公益部门的信任危机

2011620,在新浪微博出现了“郭美美事件”。她的现身,不是玛莎拉蒂跑车的豪华照,不是别墅宴会的高档片,更不是名牌皮包、手机、手表等的奢侈相,而是其微博认证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雷人的头衔与尚轻的年纪不得不引起众人猜忌,质疑的浪潮波涛汹涌般地滚向红十字会。这,是一场信任危机,使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信任关系不断加重裂痕。

鲁乙己在小学的时候,看到同学有新衣服穿,就找爸爸要去。

爸爸说:“……我,们,家……好吧!”

爸爸无奈地答应了。

第二天,鲁乙己放学回家,看到书桌上摆放着一件衣服。他看到衣服上沾染了灰尘,不情愿地问妈妈:“妈妈,这是谁的衣服啊?”

“这是你的啊!是你爸买给你的新衣服。”妈妈说着说着,眼眶里的泪不由自主地流落在面颊。

鲁乙己摸摸脑袋,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哭了啊?”

这声音很稚嫩,一点重击力都没有。

2011,公众人物的话语强权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这是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温州动车事件”解释的后头追加的一句话。

2011723晚,由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动车,因遭到雷击失去动力停车。晚八点,后方开来的北京至福州D301次列车追尾D3115,造成D301列车第一至四位车厢脱轨,D3115列车第十五至十六位车厢脱轨。此次事故害死了四十人,至少有一百九十二人受伤,是我国高铁第一次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这是官方的分析和数据)。

事故消息一发,立刻引起国民愤慨。究其根源,国民之所以会对动车事故如此仇敌,是因为其严重后果和近年来铁路系统事故频发。不仅如此,王勇平的那句话与铁路当局提早掩埋车体更是民众积怨爆发的导火索。

从此,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敢轻易相信官方“服务”。

就连官方赛事活动,在小朋友的眼里不屑一顾。他们感到官方在巧立名目,变相强取“服务费”。

鲁乙己通过网络平台,便捷地组织网络文学社社员参加官方的作文赛事。不料,有近半成的社员都不愿参加。

2011,公共服务的道德沦陷

    201112月,黑客在网上公开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CSDN的用户数据库,高达六百多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帐号和密码遭到史无前例的曝光和外泄,随后有多家网站的用户密码被流传于网络,甚至连中文社区天涯网的四千万用户的登录名及密码也被公之于众。这件事是中国互联网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用户资料泄漏事件,引得众多网民对自己的互联网信息普遍担忧。

与此相似的还有败诉的彭宇案、日本地震引发国内的抢盐事件、“出尔反尔”的云南政协委员猥亵案等,不尽其数地接连发生。

    这些事件,不光是警示那些贪欲胜过理智的人,不光是告诫,更是人类道德的考验。

每每听到同学的无聊议论,一股怒气便涌上心头。不过,只要一想起母亲说“凡事要忍”,鲁乙己就强忍着愤怒,将“火气”硬压至心底,那种恨与尴尬却是无法抵消。

中国人的懦弱,中国人的“忍”,何时能去根呢?难道南京大屠杀的惨痛教训还不足以我们铭记吗?

2011,是中国人道德考验的一年,也让许多中国人明白了一个事理:摔倒的老太太不能扶、路边的乞丐不能帮、灾区支援不能去,小悦悦事件正是丧失道德的那些人的果报。

    生活在民间的鲁乙己,2011年目睹的是道德与信任的考量,身历的是伤泪满眸,聆听的是呜呜凄泣。2011,民间变化多端,处处伤心地!新的一年将至,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不能沉溺过去,更不重蹈覆辙,历史的教训是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不能抛诸脑后。至于怎么做,鲁乙己的心跟明镜似的,人民的心里更有一杆秤,平衡与否是看自愿的程度,倘若程度高深或浅低,都不尽人意,只有“公平”才是这杆秤的价值罢。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