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新概念,一场关于中国文学的闹剧

时间:2013-01-17 20:13:50     作者:子鹜      浏览:9590   评论:0   

十年前,新概念作文培养出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大批80后作家,说实话,在十年时,我对新概念是充满了向往,甚至神往。但十年后的如今却只觉得那不过是文字里的一场无聊的闹剧。以前每次在书店看到《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总会充满虔诚上前捧起,细细翻阅着,内心一股波澜壮阔在涌动。那些看上去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却无比羡慕的文字与思想,仿佛可望而不可及。  

但逐渐地,却感觉,如今的新概念作文,其实是一场很虚伪造作的文学赛事。包括那些参加新概念的选手,据我所接触的,城府很深,对其圈外之人只会抛来赞美实则讽刺的言语,而且都是所谓的愤青。在他们的文字里反复唠叨的不是抽烟喝酒,就是在星巴克餐厅对着咖啡果汁莫名发呆思考,不是神学的意识变态,就是装所谓的清新自在。我实在不明白社会到底什么地方对不起他们了。他们在共chan党领导的和平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却玩着西化的变态文字。对祖先的根源视而不见。而且这大赛居然能在中国大陆连续举办了十几年。还成为作家的摇篮?中国有那么多权威赛事,莫非就新概念是唯一?那么如此说来,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都是新概念的擦边球?在我看来,新概念的选手就是贵族,总的来说就是钱财不缺且虚伪,而不是有才。难道中国十几亿人,就新概念他们几个写的无病呻吟的东西,且能代表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平?我说,要是让他们将唐诗宋词,甚至元曲三百首抽出其中的随意十首背一遍,也许就变哑巴了。而且鲁迅,巴金,冰心等都会被这些目中无人的年轻人气活。曾经,一个新概念选手拿起某人的作家协会会员证,不屑地说:“这些有用么?”,另一个人说:“没用,但我喜欢,你管得着么?”  

如今路过书店时,每每看到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鄙人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宁愿花钱去买唐诗宋词,去买张小娴,张爱玲等老一辈作家的书,也不想去读那些无病呻吟且用钱堆砌起来的华而不实的文字。那是我曾经看到的对新概念的这样的描述。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的句子:“我总会在深夜喝一杯coffee,然后就整夜整夜地写文字,写那些很哀伤很哀伤的句子,写到泪流满面,看着那些哀伤句子,我整夜整夜地不能入睡。    

我喉咙一阵反胃,赶紧往后翻。    

接着又看见一个高三女生写道:“杜拉斯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时他就已经老了,老了,我果然原来确实是在十五岁就已经老了呀!”    

我的胃开始翻江倒海,急忙跳过去。心想,那么二十多岁这帮年轻人,是不是在面对着十五岁的一群人时,都应该去跳江,或者跳楼了?虽说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二十多岁就要逝去,这是不是一种不公平,是不是对他人生命的间接剥夺?也许的确,十五岁已经开始苍老,那么二十多岁的就应该进棺材了。三十岁以上的便化作一缕青烟或骨灰,随时代逝去,这样短暂却辉煌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美?    

然后又看见一个高一女的文字:“我约他来到酒吧,蔓延着一股浓密的酒气,是GIN,我们沉默着,喝着GIN    

看到这里,我硬生生把涌到喉咙的面条咽了下去。    

接着往后看,“我在一片荒岛中,看见了我来生的尸体。原来那是神的恩赐。”    

看到这里,我吐出了一口血。    

 “可是,我为什么还是那么难过,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寂寞,我不知道,我说过,我不了解”    

我吐出了一片肝脏。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是完美者一样却不能看《红河谷》《美丽的大脚》《美丽人生》等一类精致而完美的电影”    

我吐出了一块肾。    

我看着操场上那些高三的孩子因为不用穿校服而显得明媚张扬的样子,人人都是一张寂寞的脸。”    

我吐出了一段大肠。    

这是,在放jay的《斗牛》,这是jay所有歌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我一个人慢慢的哼,他就唱了出来,唱的很像,我就开始听他唱,听着听着也不哭了。好怪。”    

我再也忍不住了,终于连隔夜饭也吐了出来。    

看着那些文字,实在是难受窒息,甚至觉得很变态。中国的文学居然堕落到靠新概念去支撑?在他们的笔下无非就是韩寒,郭敬明,春树,安妮宝贝等的复制衍生物而已。而且新概念的选手个个城府很深,不是有权就是有钱,而且往往很会算计他人。    

老作家语重心长地对小作家说:作文写不好没关系,要是被新概念污染了,这辈子可就完了。初中生,高中生参加新概念是为了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而大学生,完全没必要为这个矫揉造作的比赛而付出。如今的文学,基本和市场垄断一样,一些无名却有才的作者根本无法去获得真正的关注与扶持,直至老去,到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千疮百孔。纵然被重用也无济于事。才气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被忽略中默默独自悄然逝去。一些大刊物,有的人不是靠实力而是靠关系,靠父母在杂志社工作的关系才得以发表。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无权无势,光有一腔热情是拼不过那些关系网的。只得认命,认自己生错了时代。沉默已不是金,呐喊却不能带来真理,只得被淹没在时代漩涡中苦苦挣扎。莫言问鼎诺贝尔,只能代表他个人,并不能代表中国作家,也不能改变中国文学的垄断现状,好在他是个有良知的作家,知道其中道理。但如今更多作者只有活在被压制的愤怒中,继续行走。     

新概念,一场关于中国文学的闹剧。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