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回家过年伤不伤得起?

时间:2013-01-14 22:33:28     作者:独天厚      浏览:9695   评论:0   

  

    

在凌寒的冬日里,因为一个美女A同学的生日,十几个五六年没有见面的小学同学又欢聚到了容桂这座美丽富饶、充满人情味、充满机会的城镇里。  

这么多年不见,大家变化了许多,但儿时的那份情谊,依然像火一样的炽热,大家还是无所不谈,即使有的已经成为家财千万、百万的商人,即使有的已经是企业里举足轻重的高管或是大学校园里的良师……席间,突然B女同学问起“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有谁会回老家过年?”这个话题,因为回与不回的人数相当,也因此对回家过年好与不回家过年好形成两大对辩阵营。我插不上话,也只能静默地倾听这两大阵营正方(回家过年好)和反方(不回家过年好)滔滔不绝的辩论: 

 

正方    

C男同学(广州某企业职员):过年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根深蒂固的优秀的国情文化,是中国社会里维系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的根本纽带,作为其中一员,我们应该传承与维系,所以,我非常赞成王宝强(傻根)所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反方    

D男同学(江门某汽修厂老板):我不赞同这种说法,C说是古老的民族传统节日不假,但绝非是优秀的国情文化,说是维系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的根本纽带,更是牵强。试问,什么是优秀的文化?那种让人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去找借口请假甚至辞工都要回家过年的文化你会相信它是善的吗?在外面辛辛苦苦打拼一年,因为回家过年,各种开销诸如车票、红包还有为了彰显自己在外面混得不错的各种攀比消费、请客,把一年的积蓄几乎花尽用光,你认为值得吗?另外大家想想,亲情、友情、爱情的维系,又岂是靠回家过个年就可以维系好的呢?早年陈红唱得好《常回家看看》,要真想维系好这些感情,最根本的是在平常的日子里花比较少的钱常回家看看,而不是春节大家扎堆这样做;试想,节假日任何消费价格都应声而涨,比平常花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却不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何其不值!  

 

正方    

E女同学(深圳某企业报关员):为什么要回家过年,你不可能不知道,因为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要在这样的日子里相聚早已经形成共识,也正是基于这种共识,我们才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去,哪怕是买票难,上了车可能会被困在半路,正如徐峥、王宝强主演的《车在囧途》,不管经历多少艰辛,依然不会退缩。而平常里回去,只有你自己回去,没有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少有亲朋好友的相聚,难道只有父母才是你人际关系的全部?冷冷清清的多没有意思呀! 

 

反方    

F女同学(深圳某企业人事部经理):那是大家都已经被这样一种所谓的传统节日给忽悠了。以前我们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放鞭炮,但放鞭炮引发了诸多火灾,造成了不少的人员伤亡事故和大量的财产损失,还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大部分城市基于消防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把其禁止了,开始大家不习惯,现在观念变了,你叫他放他还不乐意放了。你想呀,谁愿意浪费血汗钱为了图一时畅快而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当儿戏呀!同样,大家都把过年非得回家的观念改一改,那平时约好亲朋好友一起回去,又岂会冷冷清清?而且,把过年本该消费的那些钱寄回去孝敬父母,那不是又维系亲情又把钱花得值吗?为什么非得过年回去把钱送给别人啊! 

 

正方    

H男同学(容桂某商场管理):中国就是这样的大环境,不回家过年不但爸妈不同意、老婆孩子不同意,就连隔壁的大妈大婶也不会同意的。的确,回家过年有点“劳命伤财”的味道,但亲人朋友的期盼,那种望穿秋水的期盼,那是多少钱也无法弥补的呀!回家过年,其实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满足亲人朋友的愿望,只是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

  

反方    

D男同学:的确是存在这样的一种事实,但这样的一种事实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家晓不晓得,十八大都已经明确提出来了,要加大城镇化进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逐步已经西方化、商品经济化的社会里,农民的土地会渐渐失去,我们将不再有田耕作,将不再拥有老家的那个家;我们只能在城镇里居住、工作、生活,而那时的工作竞争将是异常激烈的,如果你没有本事,那你依然只能做粗重或者工资待遇较低的活,你依然只能租房子住,你依然只能骑自行车或者挤公交车,你依然送不起孩子上好的学校……那时你告诉我,你还要去回哪个家?大家都已经分散地居住在各个城镇里,你还要去老家见亲朋好友吗? 

 

F女同学:是呀,经济的全球化以后,回老家过年的概念必然会逐步淡去,而要适应城镇化,我们现在就要改变春节非要回家过年不可的陋习,要立足于长远,利用不回去的这些时间多学习工作技能,多看几本有益的书籍,才能让自己不被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说得有深度一点,现在不回家过年,并不是儿子女儿的冷酷无情,也与孝顺无关;现在不回家,只是为了以后可以每天都回家,因为通过不回家过年所形成了的资本积累和利用这些宝贵时间提升了自己真正的工作能力后,我们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融入这个我们赖以生存而工作的城市里,在那里我们已经买下了房子,爸妈孩子已经接住在身边,那时我们已经可以天天回家…….做到这样,我才能够自豪的说我们孝顺!——每年都这样盲目的回家过年,去随大流,那你将永远这样被动,这么没有出息的儿女,爸妈的幸福、家庭的幸福又从何而来?  

 

A女同学(容桂某婚纱店老板):我非常认同DF的观点。温州商人的厉害,我想大家都早有耳闻的,据2003年温州市统计年鉴表明,共有40多万温州人活跃在全球的87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法拉盛人气最旺的超市,老板几乎是清一色的温州人。有人戏言,温州打个喷嚏,全球都要感冒,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走出去”的温州人,正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目前在美国约有24万温州人,他们以经营小商品、开餐馆等行业起家,投资领域已涉及贸易、房地产开发、服装制造及销售,对美国经济有无法代替的推动作用。”聪明的温州人没有回家过年的概念,他们只有“走过千家万户、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万计、历经千辛万苦、挣尽千金万银”的“六千六万”工作精神,他们的家永远在奋斗打拼的途中,哪里有机会就在哪里扎根。普通人恋根,那些心怀远大理想不普通的人,他们是四处种树留根;恋根的普通人,他们只能像候鸟一样,不得不每年来回辛苦的飞翔,而留根的人,却可以常常在树下吃着甘甜的水果乘凉。各位,你聪明的,你告诉我,你还要回家过年,继续过着这种候鸟般的生活吗?    

 

B女同学(珠海某高校讲师):这个社会竞争变得真的很激烈了,即使是大学生,生活的残酷也常常迫使他们不得不去降低身份从最基层做起,那我们普通的打工者,那就更应该比他们更努力,才有可能有更多的胜出机会。我们常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同样的,商品经济社会里的女性,也要好儿女,志在四方呀!忍一时的孤独忍一时的痛苦,换来的是一辈子的安稳,何乐而不为?不要再被别人忽悠了,什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什么请假、辞工回家过年,那些都是商家玩的忽悠把戏,这就好比一个十分爱吃肉的富人和一群十分爱吃肉的穷人在一起吃饭一样,富人拼命的告诉穷人说肉不好吃而青菜好吃又健康环保,结果是穷人拼命抢着夹青菜,而富人却在悠然自乐地大口大口吃肉;富人继续红光满面,而穷人依然皮包骨头,多么的可笑又多么的可怜?而造成这种可怜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是自己的无知和盲从!不去破除传统旧观念,依然固守传统陋习俗,我们能做的永远只能是弱者。简单而言,固守非得回家过年,那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严重的贻害一生;而正如F所说,把辛苦努力赚来的血汗钱积累起来,那么今天的财富的积累,可能就是你明天事业腾飞的武器;或好好地利用这些钱去学习提升我们的工作技能,那么你今天学习的技能,可能就是你日后驰骋于职场而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另外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点的就是,那些请假甚至辞工都要回去过年的人,实质上是没有大局观念、集体观念,缺乏奉献精神的表现;他们是对公司工作不负责任、对自己前途不负责任、对父母孩子不负责任的人。试想,一个缺乏责任,缺乏担当的人,我们还能够奢望他能够干出多大的事业来?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当兵的人为了过年非要请假或者退伍回家过年的人,他们也有家,有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还有那山边唱着情歌的阿娇,但他们更知道,他们哪里也不能去,因为祖国才是他们的家,全国人们都是他的亲人,他们誓死捍卫祖国亲人享受安居乐业生活的权利!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一员,我们不也是同样需要这样的情怀与精神吗?说白了,非得回家过年就是一种逃避。我们不应该逃避,我们也要勇于承担,在企事业里也干出一番功绩来。那时,你爸妈会骂你不孝吗?他们还会担心你找不到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而去忙于为你找媒婆或者上什么相亲节目吗?    

…………   

快乐的气氛让人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而激烈的辩论加速了时间的飞逝,沉醉于他们的言语中的我无意看了下时间,才发现已是晚上零点。我因为明天还有重要工作要跟进,只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他们。    

当我从餐馆走出,低垂着头经过天佑城横竖交差的十字路口时,我看到了很多个长的短的肥的瘦的自己的影子,但那些影子哪一个才是属于真正的自己呢?同学们刚才讨论的一句句话语回荡耳畔,我猛然抬头,看到回家方向的那跟灯柱闪烁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家在心里,家在此方!    

伟大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说过:希望,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明白了,于是昂起了低垂的头颅,开始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执着地走下去;走,便有希望!我坚信,我们终将可以走出一条可以天天回家过年的路!    

 

LS 2013年1月12日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