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折纸是人的手技巧与大脑形象思维的交融,它能将无生命的纸张注入鲜活的生命,从而达到实物艺术直观。它与剪纸相比,具有立体美形象美,它是一种创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折纸的艺术遗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折纸虽是一种手工制作,但它有与其他姊妹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使人的手、脑、眼同时得到锻炼,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折纸艺术可以培育学生脑、眼、手、协调能力,特别在“做”字上有深度。折纸艺术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可以培养儿童的高尚情操;可以激发人的欢快情绪;可以培育儿童的耐心、细致和良好习惯;而且是投资少,收获大的智力投资。
五、课程内容
1 、向同学们介绍折纸的起源及作用;另外,将事先制作好的折纸艺术作品(青蛙、螃蟹、飞机、船、帽子、纸盒)展示给同学们看,吸引他们的注意并且使他们对折纸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交代他们准备上课需要用到的材料。
2、每次课都先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折的东西,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和聪明才智说出这东西的主要特征,接着就将我事先制作好艺术成品带过去供他们欣赏,再叫他们拿出准备好的制作材料亲自动手跟着我一步一步地制作,制作完成后让他们再试着回忆刚刚所学的步骤,再折一遍,加深记忆,如有忘记的可向老师询问,最后交上作品,让老师评分,常常称赞他们的作品,让他们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所学知识特别牢固。
3、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学按不同的类型来分教授,分别举两个例子,具体来说:将分成生活用品篇(以纸盒、帽子为例)、交通工具篇(以飞机、船为例)以及动物篇(以青蛙、螃蟹为例)。
4、总结一下这段时间以来自身教学的感受,让同学各抒己见,说说他们对折纸艺术的学习的收获,另外,夸奖他们表现得相当优秀,奖励一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振奋他们的精神,使学生的心情舒畅,更加有兴趣去自学更多的折纸艺术,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六、制作步骤
A、生活用品篇:
纸盒:
1、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出两条中线,将底边左边的两个点记为A、B,垂线的偏上8分之一的处记为C点,水平线偏右的4分之一处记为D点。
2、底边向上折,使A和B分别落在两条中线上的C和D点,折出折痕,另外三边同法折。
3、将每个角的两边对折,折出角分线。
4、将盒子四边折起来,中心绿线所围的方形即为底边。
5、四边立起来了。
6、四边的上沿往下折,完成。
帽子:
1、将一张A4的纸从中间对折。
2、再将折成一半的A4纸对折出中线,然后把这一半的纸打开。
3、沿着中线折下两个角。
4、把一条长边向上折。
5、沿着虚线折两个角。
6、将另外一个长边也向上折,完成。
B、交通工具篇
船:
1、在纸帽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略微复杂的折法就可以把它做成船。
2、先制作好帽子,把两端合在一起。
3、它就成了一个菱形。3、接着沿着对角线将菱形的每一侧向上折叠。
4、然后把三角形打开,另外相对的两个角合在一起。
5、轻轻地把两个松开的角向两边分开,完成。
飞机:
1、对折一张A4纸,翻开。
2、沿着中线翻折左、右两个角。
3、再将它往下折,顶尖离底边约2厘米。
4、再沿着中线翻折左、右两个角。
5、将突出来的小三角形翻折上去。6、翻过纸张对折。
7、再次将左、右两个角,完成。
C、动物篇
螃蟹:
1、横竖对折后打开。
2、对折呈三角形后打开,把所有折痕折叠起来。
3、两边沿15 度的方向折起。
4、再沿倒三角形中线偏上的位置向上折成三角形。
5、翻面,将两边的角沿中线折叠。
6、在适当的位置画上眼睛,完成。
青蛙:
1、将正方形反面朝上,向左再向右对折。
2、第1、2层向上对边折,展开。
3、将上半部对角折,压出折痕,按照折痕双三角形下半部向上对折。
4、左右对折,压出折痕,除上部上层三角形外,下层均向中心线折。
5、将三角形两侧角向上折,形成前肢,下半部向上对折。
6、将两角向下折,压出折痕。
7、将下半部打开后按照折痕向两侧压折。
8、将两侧角向下折。
9、将两角向外折成后肢,将下部向上折。
10、取中心线,向下折。
11、背面朝上,画上眼睛,完成。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