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老师
文/炜堃
这个题目常常作为征文的主题,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条件反射地想到这类文章就应该是歌功颂德的,这是一种奴性。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但并非每个做老师的人都是崇高的。有崇高理想的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频率也是极低的。我不想奢谈遇到一个尽善尽美的传道者,我只希望选择做教师这个职业的人能遵守一些基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下面我举一些例子,其实无非都是些“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或者说是一些常识。
1. 上课不迟到。不少老师见到有学生迟到时会严厉苛责,而自己迟到的时候却脸都不红一下。
2. 不在上课时间吸烟。老师是成年人,吸不吸烟是个人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如果老师在上课时间吸烟,这就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了。
3. 不用侮辱性语言批评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可以理解老师出于“为学生好”才批评学生,但是出发点好不意味着可以不择手段,侮辱性语言是绝对不允许使用的。
4. 不体罚学生。近日山东省政府出台的违规办学追究办法将于明年实施,明确说明教师体罚学生或调岗。学生是人,人是有尊严的,身体发肤是个人的领土,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也同样不容侵犯。
5. 当众说话不带脏字。老师私下的为人如何那不关学生的事,但是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就要考虑具体的影响了。我有个老师就经常在开班会的时候说国骂,真性情是让人佩服的,不过不注意场合,再真的性情也是不讨人喜欢的。
6. 不收红包。在中国,人们一踏入社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就成了很多人的良心安慰剂,送红包的人说自己身不由己,收红包的人也说自己身不由己,似乎只要是身不由己的事,罪恶就没那么严重了,真的是这样吗?
7. 不以单一标准判断学生。众所周知,“全面发展”只是个口号,学生甚至连“片面发展”的空间都没有,多是“单一发展”。成绩好一切都好,学生可以上大学,老师也可以评先进,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狭隘的教育培养出狭隘的人。
8. 拒绝做洗脑工具。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如何做人,有些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充其量不过是人形复读机,课堂上看不到他们思维活动的痕迹。如果教科书是真理,那它就不会被改来改去了。
9. 尊重学生隐私。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学生的书包、钱袋、日记等私人物品,老师都没有权力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查看,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常识,某些老师不懂。
10. ……
我没想过每个老师都能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幽默风趣、学富五车或者怀着解救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其实老师没有义务要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爱,也不是说非得教出几个社会精英才算成功。我希望大家可以回归常识,认识到老师只是千百种职业中的一种,就像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有人心怀抱负,有人仅为谋生。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性质上并无高尚可言,就像一个清洁工把地面打扫干净是他的职责所在、谋生所需,而不是在为了让全人类拥有一个更洁净的生活环境而奋斗。老师应该是走下神坛,立足在人的底线之上的正常人,只要他把本职工作做好,不越界,不违规,他就已经是我心中的好老师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