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
如果人人生而平等,那么一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要成长为大人,就应该有足够的用于成长的物质。虽然每个人所能得到的物质是不同的,有些还是“缺斤短两”的,但不论环境再怎么差,世界上总会有物质可以寻找到,供每一个未长大的孩子从中吸收养分。由此看来,物质的供应只会出现短暂的麻烦,自然界总会有“食粮”可以让人类吸收,例如稻谷、小麦、青草、树叶、树根、树皮和动物、人肉等。现在的世界,在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一个人如果要遭遇饿死的命运,其实都是有难度的。
然而,一个人成长不仅仅是肉体的堆积,而是身体和心灵的共同成长,这就是为什么人的年龄分为身体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原因所在。身体年龄是心理年龄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年龄是身体年龄的一种衍生,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这两者缺一不可。
可是现在很多人因为经济条件的好转,身体可以摄入大量营养甚至会营养过剩,许多人都进入了肥胖行列。这是可喜的,同时也是可悲的,可喜的是我们的身体年龄不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延迟,可悲的是很多人太过注重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却忽视了心灵的健康成长。所以,在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很多人的心理出现了很大的空缺感,身体状况也随之变得糟糕。
不得不承认,心灵的不强大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而现在人们看似健康的身体其实都只是虚假的,你随便挑出一些肥胖胖的人,问他们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当中肯定会有很多人会回答自己吃太多了,钱花得不对。我想,人们吃东西的时间和精力多起来,势必会让一个人思考人生的时间和精力少很多,直至让思考生命的能力都退化掉,这样的“进步”时代真的是一种进步吗?
没错,我们的物质水平的确是发达了,但我可以断言,这个时代我们的人民的精神和心灵肯定是退化了。生活在一个连自己国家的经典文库和哲学思想都被严重埋没的时代里,没有几个人还有时间和心思去用经典文化去熏陶自己的品格了,绝大部分人已经因为浮躁变得片面地只追这个时代的“浅层幸福”了。
现在网络时代无比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网络看网络小说,还有发和转发微博,甚至是把大部分业余和课余时间都用在娱乐和游戏上,太多的人已经忘了阅读和深度思考的美妙和重要性了。网络的资源确实很多,但是人们真正需要的资源却藏在这些资源里面,人们难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和整合网络信息,并且网络信息有真有假,人们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不能保证人们可以有效地满足自己对于深层知识的渴求了。
我不否认电子阅读确实为读者的阅读带来了很多方便,还可以节约许多森林资源,这好像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更觉得纸质书刊是一种经典的阅读方式,它能给人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是远远要强于电子阅读的,并且纸质书刊可以一直传下去,纸质书刊的书香味可以让读书的人更加享受阅读。至于破坏森林,我想这是多余的考虑,对于砍伐林木制作纸张,难道还有什么事情会比读书更重要吗?森林也需要人类去砍伐,有砍伐才会有新的林木的成长,这是恒定不变的规律。
如今真正读书和学习的人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人是读教科书和考试指导书,以及各类资格证书的复习资料,还有大批人一生都需要不停地参加考试,所以很多原本应该拿去读人生有用之书的时间,都被那些相对来讲不是那么重要的读书时间给剥夺了。并且在这个时代里,很多人为了考试会采取各种手段去作弊,甚至是不择手段,这便有力地表明了人们的心灵是在褪化,人们的心灵因为物质的太过丰富而变得越发贫困了。
似乎心灵贫困和物质的贫困是成反比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两者都保持平稳和谐的发展,其实就是最好的状态了。但在现实里,又有谁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呢?即使有,或者曾经有过,但都是这个社会的异类,为了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原始的精神都不得不被妥协,他们也变得开始弱化自己的心灵的成长了。
再想起以前每次捐款,我们都很愿意,因为捐款意味着可以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们,让他们从困境中重获信心战胜自己。可是,现在我们都变得不愿意捐款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物质水平都普遍提高了,捐款只是一种必要性不强的活动,国家完全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真的是每个人的物质水平都提高了吗?我想不是的,一个国家把人民身上创造出来的财富剥夺很多之后,凝聚在国库里,物质条件看似非常的好,但却不愿意拿出来造福这个国家的人民,我想这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的贫困。国家的精神贫困了,它的国民的精神能够富裕到哪里去?国民的心灵能够强大到哪里去?
这是一个应该受到鞭挞的国家,这是一个需要清醒的国家,它的国民都需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心灵的成长和精神的富裕上,因为我们都知道,心灵的脆弱和精神的贫困是会反作用于物质的吸收效果的,轻者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重者会导致肉体和心灵的齐齐灭亡。
这的确是一个过度地追求物质享受的国度,过度到为了经济、教育、军事、科技的发展,建筑公司可以强拆民房,警察可以殴打民众,官员可以知法犯法地钱权交易,人们可以忘记自己国家的民族精神、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年轻人可以遗忘自己的祖先甚至羞辱自己应该尊敬的前辈,写作的人为了赚钱可以忽略作品对一个民族精神成长的重要性,教书的人为了生存可以将人生哲理和为人处世之道搁置一边,研究的人可以剽窃论文和乱伦丧德,娱乐圈的人为了争名夺利可以充满潜规则,大把的人可以把讲说假话和虚伪活着当做另一种光荣。
我们可以意识到,现在我们的国度正在被西方文化一点一滴地同化,这是一个让人极其恐怖的发展势头,因为一个民族的根,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被拔起。没有必要驳倒一个观点:这是一个整体在倒退的国家。
心灵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可怕之处就在于心灵的贫困可以让物质的丰富变为坏事,然后让这个国家和国民出现虚假的进步,最后还有可能导致所有的关系破裂,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各种动乱因素而回到发展的原点,大量的人可能因为现实的纷乱而过上原始人的生活。
编者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许就如作者所写,一种人追求物质的充裕,一种人追求心灵美;而心灵美正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无完人,我们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现代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网络监督会让更多的人抛除杂念加入善良的行列。心灵的高尚远比外在物质可贵,将心灵与物质平衡结合,这股力量就会向光明迈进。问好作者,期待您更多的佳作。
——那年那事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