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憧憬过程最美丽 限时分手才理智【编辑推荐】

时间:2007-12-13 09:25:17     作者:云帆      浏览:9517   评论:0   

 

 我没有经历过文化革命那段轰轰烈烈凄凄惨惨的特殊的时期,但是我对那段时期的中的人和事特别感兴趣。的确“文革”改变了我们前二代人的生活,特别是上代人的感情生活。风风火火的上下山运动,考验了我们父辈们的肉体,也给他们的爱情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是终身的。有好多的恋人因政治等因素海天分隔,酿造出一出出哀怨的爱情悲剧。

 

上个时期80年代初,文化革命刚刚结束,在中国大陆的文学界就兴起了以文革为背景的伤痕文学,很多作品所描写在文革的背景下,发生的一些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反映文化大革命对青年人爱情等情感方面产生的一些大的影响。当时的伤痕文学像今日一些国内外明星在国内走秀开演唱会一样赚取得当时有着相同人生经历和心理历程的人们的眼泪。

 

可以看得出,当时的人们对这种悲剧性的爱情是有着极大的同情与认可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这种伤痕文学有着人云亦云的看法,伟人邓小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看过一些伤痕文学作品后,不以为然的评论道:“哭哭涕涕成何体统!”伟人毕竟是伟人,对爱情,对爱情的定义都有点他不同他人之处。邓小平在文革中,大起大落三次,人生在高山在低谷中沉浮反复,对于他这样的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这种哭得死去活来的“爱情”当然为伟人所不屑。

 

爱情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着自己的注解,有的人觉得爱情是平平淡淡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有的人认为爱情是轰轰烈烈的,要用九千九百九百朵玫瑰来垫托,要用法拉利名车,价值连城的金银手饰来交换与维系的,爱情是种奢侈品;也有人认为爱情像一些无聊的连续剧一样,是用来消磨自己无聊的时间的,爱情是日用品。

 

现代的社会,节奏一天比一天快,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渗透到了现代人特别是我们这些八十年代人有感情生活中来了。原来朋友见面都问候道:“吃饭了吗?”,而现在朋友见面都互相调侃:“哥们,分了吗?”现代的年轻人比上一辈在对待个人感情问题上多了一些勇敢与主动,但是却少了一些对感情的严肃与经营的耐性。来自于社会与家庭的挑剔眼光与物质化的衡量标准,迫使现代的年轻人把爱情物质化,一旦纯正的爱情渗入了物质化的东西,那就使纯正的爱情基因产生了变异,难怪现在一些家庭主妇报怨了,现在鸡蛋的越来越没有鸡蛋的蛋味了,为什么啊?因为人造鸡蛋开始替代了土鸡蛋了。当有一天,这种物质化的基因变异的爱情替代了纯正的爱情的时候,那些痴男怨女们会不会满大街的寻觅,“我要爱情,真正的爱情啊!!”但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到了那个时候,就再也不会有东方朱利叶与罗密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经典啦!!

 

唉!爱情与现实,就像鱼与熊掌,要两者俱得,何其难啊!记得在我读大三的暑假后开学的第一节课,法律教授给我们来上第一堂课,神秘的指着窗户外学校的主教学楼(主教学楼高近三十层),对我们说:“听说前几天从上面又下来两个,你们知不知道啊?”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的教学楼前几天有一对情侣因为因为临毕业要分开,而且两个人的爱情受到了他们家庭的反对,来自家庭的压力,工作的迷茫,这对情侣最后选择了从主教学楼上抱在一起跳下来结束生命,来逃避外界的舆论压力及遵守他们爱情的终身厮守的诺言!

 

难道爱情就是终身厮守在一起?难道爱情最后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得到,男方得到女方,女方得到男方?如果最后爱情的结局,是两个人不能在一起,是不是一定要用极端的方式如自杀殉情,自残来维护爱情的神圣呢?难道爱情就不能有其他表现形式吗?这可能是关于爱情表达形式的另一个命题。

 

偶然的一次我看了一个节目,是中央台的朱军主持一个特别节目《艺术人生---〈西游记〉剧组人员二十年后再聚首》,其中有一个场景我非常感动的,是关于女儿国国王的扮演者朱琳与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之间的一个故事。朱琳在徐少华在演对手戏时对徐少华产生了情愫,可是当时徐少华在演唐僧前已经结婚,最后两个人不可能在一起,朱琳为了这段感情而独身至今。在那个节目中,朱琳一上台就对主持人朱军表示:"其实,自从我一来我的眼里就只有一个人,我的御弟哥哥."而她所说的御弟哥哥就是当年和她演对手戏的徐少华。当被问及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她道“自女儿国一别,二十年不见,御弟哥哥,别来无恙?”说完深情的凝视台下的徐少华。当被问及为什么感情这么深的时候,朱琳回答:"虽然在剧中是一段有头无尾的爱情,但却成却了一段人间佳话。随后朱军问到:"拍《西游记》留下了什么遗憾吗。朱琳回答:"我没有遗憾,因为我完全沉浸在和唐僧的一段儿女情长中."接着补充道:“人有很多七情六欲,人生有很多诱惑,像女儿国国那样,识大体明大意,把爱情作为一种追求。一种憧憬应该是进入了一种境界,女儿国国王做到了,我希望我也做的到”。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里有了泪花了。朱琳与徐少华的这段感情虽然不像现在电视上那些所谓的空洞的爱情片帅哥靓女最后终成眷属,但是朱琳与徐少华用自己的行为维护着爱情的神圣,朱琳对自己的爱情负责,而徐少华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他们都有自己应该尽的一份责任,这也是他们的命运。

 

朱琳把对神圣的爱情的价值所在定位在去憧憬的过程,即使她知道她可能永远没有可能去实现,她认为在憧憬的过程中她拥有了爱情的真谛,她认为她的人生没有愦憾。正所谓憧憬过程最美丽。

 

不过聊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朱琳在二十年前拍完《西游记》后与徐少华在一起了,毕竟戏中与戏外是两种生活,如果拍戏没有拍好,可以重拍,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重复。从理想中回到现实,两个人在一起后,原来互相远视而看不到彼此缺点,开始近距离的审视彼此的不足,甚至会放大,要共同的面对生活中的锁锁碎碎。可能朱琳心中的“御弟哥哥”并不太适合做现实生活中厮守终身的生活伴侣。

 

很多的俊男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白雪公主,也有很多的靓女也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他们就可以相伴到老,幸福永远。可是这个叫今天的我看来,这些都是理想主义者杜撰着来自欺欺人哄小孩子们睡觉的童话故事。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不他们需要的东西或者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就把这种无法实现的海市蜃楼建立在一个又一个虚幻的故事中,结果也迷幻了一批又一批的痴男怨女。罪过罪过!

 

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见面了。女孩子被男孩儿绅士的风度与幽默的谈吐所吸引,而男孩儿为女孩子娇好的容貌与优雅的气质所倾慕。最后在朋友的搓合下走在了一起,爱得死去活来的,整天粘在一起,几乎彼此成了彼此身体的一部分了。最后他们同居了,可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他们却分手了,搞得最后成了仇敌似的,他们成了仇敌不打紧,还搞得当初搓和他们的朋友好不尴尬。

 

我说,这又何必呢!不过也难怪,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在感情的面前智商都会降低的。可能有的男孩儿看到了美丽的女孩子,明知道对方的性格和自己格格不入,还是要和那个女孩子在一起;可能也有的女孩子明知道那个男孩儿身上除了钱是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外,没有一样自己喜欢的,可是还是坚持和那个男孩儿交往。所以在这个人生舞台上演出一出出爱情的悲喜剧。

 

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不过如何避免就需要一点点艺术性与策略性了。当两个原本疯狂相爱的人最后因为喜新厌旧或者种种原因导致感情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在这个均衡点上的时候,必须男女一方有一个人能及时的发现并提出分手,因为明知道这种局势两个人已不能挽救了,就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快点了却了这段感情,快点去寻觅彼此新的幸福吧!何必要弄得最后两个人大打出手,鲜血淋淋,鼻青脸肿,对簿公堂,反目成仇,最后老死不相往来,形同路人呢!在感情走下坡路并且双方都无法挽回或者双方无意去挽回的情况下,限定一个时间来分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悲剧的发生,

 

所以限时分手才理智,善哉善哉!

 

 

【编者按】爱情观念的转变,心理感受的差异,对爱情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多角度思考,观点可异,然值得赞赏,亦当鼓励。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