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神经衰弱的实质与根治法

时间:2009-10-25 14:32:17     作者:蓝色波纹      浏览:10957   评论:0   

神经衰弱的实质与根治法

 

一、心理医学的蓬勃发展

 

传统观念上,生病吃药已然成为一种共识,身体稍微有点不慎半张皇失措的通过服药已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安慰,然而在患者不断地重复着生病—吃药—病情加重—吃药的恶性循环中,生物医药医学在某种程度上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这它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忽略了认得主观意识状态对其身体的机能的的影响,所带来的弊端而越来越难以掩饰他的失败,为研究这种问题,心理医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在上世纪便出露端倪。随着,著名的心理学家日本的森田正马,欧洲的弗洛伊德 荣格 斯宾万格,美国的威廉.詹姆斯从心理学角度对传统的非器质性的疾病的治疗方法探求,所谓的流行的人们崇尚的溴化物,磷砒制剂,阿片,格林氏注射液将不再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人们对疾病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神经衰弱一词由美国医师比尔德(Beard1839-1883)提出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人们的生理机能的节奏也日趋紊乱,因此便出现了一系列的所谓的 神经衰弱  的病症。据日本森田协会统计;普通的人患此病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而在其中学生,商人,农民,小学教师,手工医师,药剂师的比例分别为,48%27%,11%,7%6%1% 。从年龄阶段来看,二十岁一下占48% 20-30之间占24% 30-4018% 四十以上占10% ,虽然不能单纯的从这个数字中的出学生群体的发病的普遍性,但也从另个角度证实了青年朋友在身心发展的剧烈变化时期,面临的空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下所面临的罹患心理疾患的高风险型。这确实应当引起广大的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心理的不到健康的发展,将对其学业,生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神经衰弱的形成及其基本症状。  

 

由于神经衰弱一词的影响,无数相安无事的人便开始妄自惶恐不安,犹豫迷惑,苦闷烦恼,自卑自弃。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地有人开始指责人世间的过激烈的生存竞争是导致大脑疲劳,身心产生病症的根源。但是当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就会轻而易举的明白这种论断的荒谬性—一些生存困难的人在逆境下为了生存不断地奔波其所耗费的精力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然而根据医学调查显示,这类人的患病几率确实出奇的低,反倒是那些整日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在不断的被世俗的诱惑中,在不断的追逐着所谓的虚荣中更容易罹患这种疾病。再如 二战结束后相当多的富翁一夜之间一贫如洗。大地震大灾害后,也有相当的人们因为这而患上此类疾病,难道就能说明神经衰弱是由身心过劳引起的吗?  

 

一般神经衰弱患者抱怨的病症有;习惯性头痛、头部麻木感、颜面糊状感、眼痛、失眠、盗汗(非普通盗汗 而是由于对失眠的恐怖而引发盗汗或是盗汗的感觉)、死亡恐怖、胃扩张感、疲劳感、乏力感、记忆衰弱、等等等等。而其中诉说头部感觉异样的最多。  

 

第三、形形色色的治疗及医源性的危害  

 

为摆脱苦闷极痛苦可怜的患者不断奔波于大大小小的医院或者尝试着形形色色的医药,在一次次的失望中表现着对未来生活的失望与无奈,接受着广告宣传的各种信誓旦旦的疗法最终还是无果而终,在所谓的注射疗法,鸦片疗法、针灸法、催眠术、大灵道中体味着苦涩。有的患者因某种异样感觉,便一口咬定鼻子有病,动了很多次的手术,最后竟连可切除的地方都没了。到底什么是神经衰弱是医学界需要倾注巨大努力地任务,是责无旁贷的紧迫任务,然而一些功利化的医生总是漫不经心的,以其粗浅的装腔作势式姿态滥用某些所谓的医学论断,说什么神经衰弱是文化病;是什么用脑过度之类 什么身心过劳就会产生疾病 失眠会引起某些疾病云云这种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的论调是极不负责的态度,给许多可怜的普通人平添了无谓的苦恼。  

第四 研究神经说弱的理论前提 

1.希望与恐怖的相对性---人性欲望论  

 

欲望是人的基本生存动力,弗洛伊德曾论述性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窃以为,人类的生存动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快乐体验,人是为了一种快乐而存在,人是欲望的动物,无时无刻不再追求着能使自己的欲望的到最大满足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 利欲熏心 唯利是图 贪图享乐 玩世不恭 腐朽奢靡 颓废堕落的状态,为人所不齿。然而也却也有另外的一类能够正确的释放出自己的理性需求,快乐在为人民服务中获得永生。让自己的欲望达到最大的满足,他们 大义凛然 斗志昂扬 舍我其谁 浩气长存 穷思竭虑的用一颗悲悯的情怀感恩世界,他们在众人的仰慕与追捧中获得永生,同样他们的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欲望与恐怖都是主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这是本身可以体会的到得精神概况,、生的欲望越大,相对来说死的恐怖也越大。往往主客观上并不能达到一致,甚至成反比例。例如。废寝忘食的人主观上并不能体会到齐努力的程度,这是其生存欲望的最大客观体验。例如,人发生心脏骤停之时,虽说会有很大的痛苦,但在百般的痛苦的折磨下也就没了感觉。这就是对死亡的最大恐怖的状态下反而没了痛苦的感觉。神经衰弱患者,往往默不作声,,无所用心,或者毫无情感的信口开河的聊天,或做着一些无意义的争吵,自己反而没有意识。综上我们均可称之为生的欲望,对其主观与客观的感受必须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才能看清。经常看到,患者一味的喋喋不休诉说着自己充满了多少的痛苦,自己是多么的不幸,别人是如何的幸运,。这只是他的主观意识罢了,因为人们真正有什么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身体消瘦很快就会表现出来,但神经衰弱患者却没有这种状态,因为他们只是有病的主观感受罢了。  

             2四维空间论  

  一般认为,世界室友三维空间构成,是一个有点线面构成的纯粹的物质的世界。上世纪30年代,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了四度空间,认为时间使世界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时间世界就不能存在的著名论断。马克思哲学中也对此有所佐证: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事实上,没有时间的积累与变化,人类的思维活动便不能进行,。正如观察客观事物的颜色,形状,状态,必须进行视觉的移动才能看清其根式的面目。  

同理我们的身体与精神状态也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恐怖与欲望也绝不会想三维空间一样的固定不变,也就是说无论是,痛苦还是欲望都可以用四度空间来衡量,对待快乐与痛苦只能顺其自然。  

 

3 疑病性素质  

有的人有的病的契机,却为什么没有患病,森田正马提出疑病性素质人为

神经衰弱=客观环境+主观感受+疑病性素质 与弗洛伊德的与幼年时期的情感体验有关有很大的差异性。   

关于其治疗法,主要存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日本森田正吗的森田疗法,对普通患者来说,不管其治疗效果如何单是精神分析法的漫长的治疗时间和高昂的医疗费用就足以成为其莫大的弱点。而森田疗法的关于神经衰弱的治疗法因其实践性 与高效性的坏时代的创见,不但至今声誉未减,反而在新时期焕发出愈加灿烂的的光辉。下面介绍一下,森田疗法的根本要点  

 

1行动陶冶性格  

 

人的行动会影响性格的完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行动与实践劳动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思维的连续性是绝对的,对任何一种思维状态,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最初的一瞬和最末的一瞬是当然不同的,这其中蕴含着经验值的增加。当然我们的精神不应被动的空想,而应立足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体会的更加深刻,仅仅伏案的冥思苦想不会与你的生存体验有任何的帮助型的升华,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意识,才能获得比思考更深入的生命的渗透、  

神经衰弱患者必须通过实际的快乐体验才可实现治愈,但不幸的是他们总是怀着逃避痛苦的态度,关心的是若何才能摆脱痛苦——一头重便放弃了工作,一害怕就放弃了郊游的机会。很难从痛苦的深渊摆脱,,“忍受痛苦 为所当为才能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生存的自信,才能找到治愈的契机、  

 

2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及积极服从  

 

认识客观事物需要丰富的阅历,但是不管认不认是事物的本质,必须承认他是客观事实。神衰患者却不能如实的对待而是不管事实儿一味的扩大自己的理想与欲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安。所以,患者不应逃避现实 应该正视事实 接受事实,既然痛苦无法摆脱不如敞开胸怀接受之。  

 

当有的患者出现了某种不称心的状态是,便开始发誓不再注意这种感觉,这样注意力便更加固着于这种感觉上,愈想转移便愈是固着。  

神经衰弱不同于精神分裂,后者感情波动极为迟钝,一贯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状态,出现任何大事都无动于衷。神经衰弱患者当然希望有种快和的情绪,但就是渴求这种状态吗?我们之所以享有一种好的情绪是因为我们有向上发展的欲望,渴望充分的展现着自己的才化、而非一种慵懒的状态。  

3顺归自然哲学  

 

古人云,正受不受。也就是说患者越是想去掉某种症状,想逃避痛苦,便会在执着的痛苦中越陷越深,。故而,只有,顺归自然认为自己的症状只是一种正常的生存体验,只需维护期的客观存在,而不要试图在主观上消灭之。  

必须明确的是 顺归自然并非对生活中的一切放任自流,而无所作为。患者应该一方面对症状与不良情绪听之任之,林一方面应积极的发挥上进心,努力做事,开拓新的境界。  

第五 森田哲学对人生的积极实践指导  

 

看了上面所述便可了解到,顺归自然哲学不仅对患者有着治疗作用,对我们普通人的心灵健康的维护有着积极地意义、基本思想为保持充实的生活;端正外表;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发牢骚;不要以并为借口逃避现实;不要做完善欲得俘虏,其本质是劳动是创造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  

 

森田疗法在精神文明已高度发展到今天的状况之下,在修复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文明的碎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