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创新,重铸辉煌
——华南师范大学海碰子文学社创办高中分部的初步构想
汤炎忠
2003年4月1日
为发挥我校的资源优势,提升我校作为我省教育龙头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同时为日忙夜战的高中学子排忧解难,活跃我省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我省教育事业逢勃发展;我们海碰子,作为全校唯一的文学社和最大的文学社团,应抓住机遇,精耕细作,锐意创新,重铸辉煌!因此,本人建议文学社编辑部在原有大学部的基础上,创办高中分部,面向我省各高中学校出版报纸和期刊。
初步构想如下:
一、创办宗旨
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政策,宣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宣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反映各校动态的成果,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活跃校园文化,促进教育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际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指导方针
l 溶党性于校性,寓教育性于信息性,报道宣传以歌功颂德为主,同时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之中显活泼,朴实之中显丰满,形成指导性与传播功能相结合,高姿态与接近性相结合,伦理、启发与自我教育并重,思想性、指导性、知识性、宣传性、服务性、趣味性、开拓性融会的办报特色。做到语言新闻性、内容信息化、形式多样化、版式立体化、发行迅速化。
l 突出我校作为我省教育龙头的师范性、权威性、牵动性及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的办报特色,争取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强同校内各社团的交流和合作,注重建立广泛而稳定的学生基础。
l 制定健全高效的规章制度,任用德才兼备的精兵干将,创建一支富有活力的新型文学社队伍。
l 面向中学教育,以学生为服务重点,重视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真正成为教育信息的窗口,成为校园文化的镜子。
l 吸百家之长,蕴各方之灵气.重视各校各社团经验和教训,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扬长避短,兼容并蓄。
l 贯彻“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方针,注重同我省各高中学校和各文学社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组织和团结各文学社举办积极而丰富的文学活动。
l 坚持改革,做到学新知、立新意、树新风,把继承和创新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三 、机构配置
1 设置编辑部高中分部,实行干部聘任制和部长组阁制,享有部门级平等待遇。
2 内设正部长1名(原则上为中文系学生);副部长2名(原则上经管学院和中文系各1名);语文编辑2名(原则上为中文系学生);数学编辑2名(原则上为数学系学生);英语编辑2名(原则上为外文学院学生);文学编辑2名(原则上为中文系学生);电脑编辑2名(原则上为计算机系学生);外事编辑4名(原则上人文学院1名,其它学院3名)。共计17名。
四、主要工作
1 每月出版一期报纸.
主要内容:(1)高考动态:追逐报道教育部和地区最新高考政策和招生信息,替同学们排忧解难。
(2)高校纵览:每期推出二所高校,图文并茂,全面介绍学校历史、地位、师资、学生规模、校园建设、主要活动、发展方向等,为同学们选择理想高校提供最丰富的信息。
(3)群星方略:每期刊登一篇我省上年度高考总分状元或单科状元的回忆性文章,抒发昔日心得,传播备考经验,引导同学们确立合适的备考方略.
(4)名校好题:每期登载一套各省市重点中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综合测试题。为同学们备考演练提供高质量的好题。
(5)解题技巧:每期刊登大量的解题技巧,为同学们决胜高考造就画龙点睛之势。
(6)文学社窗口:每期激情推介一个中学文学社团,传递文学社信息,发表社员习作,丰富同学们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
(7)师大风采:全面介绍我校,展现我校亮丽风采。
2 每年出版一期期刊。
主要内容:(1)各加盟文学社简介:含历史、成果、影响力、社员规模 、通讯方式等。
(2)各加盟文学社该年度社员优秀习作选登。
3 每年举办各类丰富的文学盛事。
五、市场策略
第一步:试点开拓
(1)时间:2003年6月1日—9月1日
(2)目标:100000—110000份
(3)策略:6月1日—7月15日,联系商家,筹集经费;7月20日前出版第一期报纸;8月30日前利用社员归家良机,重点面向粤东、粤西、粤北山区高中学校开展征订工作;9月1日汇总全部订单。
第二步:定向求助。
(1) 时间:2003年9月2日—10月1日
(2) 策略:利用现实优势,积极争取学校各级领导支持,并据其博取省市有关部门的青睐。
第三步:扩军备战。
(1)时间:2003年10月2日—12月15日
(2)目标:110000—120000份
(3)策略:结合小区域宣传配合,在华师大校园内大力宣传,扩充社员,并初步建立加盟文学社制度,巩固山区市场。
第四步:全面扩张。
(1)时间:2004年1月1日—3月1日
(2)目标:200000份
(3)策略:重点锁定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扩张,并完善加盟文学社制度。
第五步:激情四射。
(1)时间:2004年3月2日—5月15日
(2)策略:结合电台、广播、报刊、杂志、海报、传单等宣传方式,举办系列影响深远的文学性活动,全面树立和提升海碰子文学社的形象,使其成为我省各文学社的领头人和代言人。
六、操作经费
1、收入。
本项目因需要巨额经费,故拟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主要为:
n 力邀商家支持。
n 出售文社刊物。
n 接受社会捐资。
n 申请活动经费。
2、支出。
本项目收入除用于维持文社正常运转外,余额拟创建海碰子文学社教育基金,用于奖优助贫。
七、可行性评估
本社创办高中分部为勇于创新之产物,大胆实践之举措。作为必将给我省教育事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新生事物,定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各种阻力。主要为:
1、我校领导施压。
因本社举措影响全省,学校领导惧怕其遭奸人利用诱发负面效应乃至社会动荡,必将强力阻挡本项举措。这是第一大阻力。
对策:(1)加强文社成员的思想觉悟,提高文社成员的政治素质,保持文社同校团委、校学生会的密切联系,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文社状况,用实际行动让学校领导放心。
(2)文社最大限度避开政治问题,报道在客观基础上以表扬为主,着眼于歌功颂德。
(3)开辟“师大风采”专栏,竭尽全力展现我校亮丽风采。
(4)采取“先斩后奏”的策略。即先秘密发行首期刊物,待汇总一定订单,形成一定气候再汇报学校领导,令其接受“生米已成熟饭”的既定现实,支持本项改革。
2、创建发行网络困难。
面对全省性的发行工作,创建庞大的发行网络定会碰到艰难险阻。这是第二大阻力。
对策:(1)以本社发行部为中心,利用加盟文学社队伍,在各市一中设立发行台,各县一中设立发行站,各镇一中设立发行点,层层负责,逐级发行,步步落实。同时,制定多项卓有成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发行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2)致力于同大型报刊杂志社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利用其成熟的发行网络推出刊物。
3、目标学校校方阻拦。
受地方主义束缚,目标学校校方必会设置障碍阻拦本社进军该校市场以维护其土生土长的文学社和学校声誉。这是第三大阻力。
对策:(1)千方百计提高刊物的实用性,利用其高水准特点令校方心动。
(2)利用华南师范大学的品牌价值施压。
(3)每期赠送一定数量的刊物供校方使用。
4、省市领导力阻。
受“求稳怕变”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传统思想影响,省市领导定当阻止本策。这是第四大阻力。
对策:(1)以已获华师领导支持作筹码,据理力争。
(2)用务实的态度,卓越的成效令其感动。
(3)向各大报刊杂志电台推荐文稿,加强同各大宣传机构联系,借助舆论压力使其放弃反对立场。
5、各中学文社积极性欠缺。
因工作的辛苦和乏味,各中学文社成员必会出现工作积极性欠缺现象。这是第五大阻力。
对策:(1)开辟“文学社窗口”专栏,积极宣传各加盟文学社。
(2)工作内容丰富化,同时引进竞争机制,打好心理战。
(3)由本社出资,积极策划和组织系列形式多样的小区域交流活动。
(4)定期举办娱乐活动。
6、各中学生兴趣低。
因本策施的新生性和特殊性,必会导致各中学生兴趣低的局面。这是第六大阻力。
对策:(1)努力把关,狠抓质量,提供高价值刊物。
(2)打好“华南师范大学”的品名工作。
(3)深入调查,因地制宜,灵活制定销售价格。
7、筹集经费遇阻。
因各种复杂因素,本社将面临资金欠缺困难。这是第七大阻力。
对策:(1)立足广州,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吸引商家支持。
(2)利用高质量的刊物和庞大的发行网络,提高宣传服务水平。
8、本社成员工作缺陷。
因经验欠缺,能力有限,要出版高水准高质量的刊物,本社成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第八大阻力。
对策:(1)开设培训课,邀请名家指导,提高成员素质。
(2)加强同各大报刊杂志社的联系,提高编辑出版水平。
(3)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鼓励提出意见和监督文社。
9、专稿征集受挫。
10、其它各种阻力。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本社创办高中分部虽会遭遇十大阻力,但同时具备种种优势。主要为:
1、本类刊物的欠缺,造成强大的市场需求,为本措成功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 、 本举措的独创性,定会引起各方浓厚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3、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和我省教育龙头的地位,为本社提供巨大的品名支持。
4、华南师范大学本年度举办七十年校庆,有利于取得各级领导支持和宣传造势。
5、本社作为华师历史悠久的唯一文学社和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具备良好的自身实力。
我深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项改革必会取得圆满成功!海碰子文学社也定会成长为我省校园文学社团的领头人和代言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