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浅析饭圈乱象,远离“传销式”追星

时间:2020-06-04 13:06:59     作者:李冰菁 黎琪琪      浏览:9581   评论:0   

浅析饭圈乱象,远离“传销式”追星

作者:李冰菁 黎琪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各种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许多演员、偶像的“流量”越来越大,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以青少年为主的粉丝群体。粉丝群体不断扩大的同时,偶像经济也随之发展,追星逐渐衍生出为偶像购买专辑、周边或者打榜投票等多种方式。而“饭圈”,就是在日益规模化的粉丝群体中慢慢演化而来的。

“饭圈”一词听上去是封闭的,颇有一种“圈地自萌”的感觉。诚然,饭圈的前身“粉丝团”的确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状态。在十年前,追星被认为是耽误工作、学习的一种“无营养”的行为。因此,追星的孩子不敢让家长知道,追星的学生也不敢让老师知道。但如今,粉丝团摇身一变成为饭圈,其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各种晦涩难懂的缩写、格式整齐的打投标语和应援物料出现在每个人的社交平台上。粉丝们都为自己的偶像而自豪,饭圈似乎不再是一个圈,它像一棵青翠的树,触手似的根部深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所谓“树大有枯枝”,饭圈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一些弊端也逐渐曝露在世人的目光之下。不久前,某明星的同人文章(指对某些原创作品里的人物进行新创作的文章)出现在一个同人作品分享平台上,有粉丝认为这篇文章触犯了该明星的权益,便召集其他粉丝一同举报文章及平台。如今平台的中国入口已被封闭,殃及了不少在该平台分享与饭圈无关的生活和创作的人。事件迅速发酵之余,更有甚者,为了给该明星应援打气,利用自己小学教师的职务之便,让班上的学生在上课期间录制加油视频,这样不理智、无职业操守的追星行为引来了共青团中央的官博发文指责。

在饭圈,盲目追星的现象屡见不鲜。较为轰动的当属2007年杨丽娟父亲跳海事件。当时已经30岁的杨丽娟在父亲卖肾筹款给自己追星后仍执迷不悟,继续要求父亲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后续的追星活动,父亲多番劝阻无果后留遗书大骂杨丽娟偶像,遂跳海自杀,自此杨丽娟家破人亡。无独有偶,2013年北京市一名父亲因女儿沉迷“打投”无心学业而大动肝火,争执期间失手误杀了还在读初中的女儿。在为这些惨案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还要反思:为什么饭圈的乱象会屡禁不止?什么追星会变得如此盲目?

首先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如今流行选秀这样的“造星”节目,赞助商通过买产品送投票权的方式促销自己的产品,而粉丝想要自己喜欢的艺人成功出道,就要通过大规模集资购买产品以获得投票权。这样一来,财力和精力都不足、无法参与集资和投票的粉丝就会被其他粉丝排挤,成为饭圈中常说的“白嫖”粉。如果不想成为“白嫖”粉,就必须拿出一定数额的金钱用以应援,这就导致部分人会走上歪路,将巨额资金花在追星上,甚至以不正确或不道德的行为获取金钱。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速,忙碌的生活使得许多人愈发浮躁,在网络上稍有不和便破口大骂。这种现象在明星之间互相有利益牵扯的饭圈中更是常见,只要有路人表现出对自己偶像的一丝不喜欢都会引来一些粉丝们的责骂。长此以往,饭圈就会被扣上戾气重、不讲理的帽子。

另外,饭圈低龄化也是饭圈乱象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青少年越来越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各种饭圈的信息,在缺乏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的情况下,很容易被饭圈的不良信息所影响,做出过激的行为。

上述种种,都是造成饭圈乱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造星的形式、浮躁的风气和饭圈低龄化共同作用导致的。而毫无疑问的是,饭圈乱象频生的现状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对于追星族来说,盲目追星容易破坏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娱乐公司的包装让人们看到的往往是明星身上光彩无比的一面,这种对于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即的完美,使人们愿意将自己圈在偶像崇拜的“乌托邦”中,沉迷追星而阻碍了与身边其他人的正常接触。为了追星而荒废学业,为了追星不顾职业操守,这些耽误自己现实生活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

同时,“传销式”追星还会给饭圈群体贴上不讲理的标签,让饭圈群体蒙羞。破坏饭圈环境的行为仅存在一部分人身上,不少人在饭圈的纷争中仍然会保持自己的理智。但尽管只是部分粉丝的行为,也会给圈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当这种印象变成了刻板成见,人们就难免会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饭圈。

不仅如此,饭圈乱象还容易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给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是社会风气的重要指标。粉丝对除了自己偶像以外的人进行无差别攻击,这种“非我族类”的心理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以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非常不利。谩骂、造谣、歧视等等的恶劣现象充斥着饭圈的各个角落,低龄的粉丝群体在这样的环境里更是首当其冲。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将来社会的顶梁柱,不应该受到这些恶劣风气的侵蚀。

对“偶像”的追崇可以说是人们生来就具备的本能,或许是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寄托在“偶像”身上,或许是想通过群体共同的偶像崇拜获得认同感。这种崇拜本身并无不妥之处。明星由于光鲜的外表、成功的事业、丰厚的收入往往会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人们形成偶像崇拜也是正常的。偶像崇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可以使偶像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也可以让偶像感召力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利用不当,可能会因为追星而丧失自我,就无法正确发挥偶像的榜样作用。

若要归还饭圈一股干净的风气,则需加强对粉丝经济的建设和对偶像文化市场的管理,同时要强化舆情监管体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偶像崇拜的氛围。学校应当改进和加强道德教育,科学地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家长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学会适度追星,学会尊重差异,理智对待饭圈的纷争。追星其实应该是追自己,永远不要忘记,将现实生活摆在第一位,让自己逐渐变得优秀,才是追星的初衷。让粉丝互撕、“传销式”追星和饭圈网络暴力等闹剧真正谢幕,还饭圈一片净土。


责任编辑:沃沃鸾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