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短信
按时打算的
sadasd
1970-01-01 08:00:00 作者:龙游于雨 9669 0
父亲
自我打小开始,父亲就由于家里的事务而出外奔波了。印象中的父亲是好严格的,这也许是天下所有父亲的形象吧,不过我的父亲却是有点奇怪,与其说奇怪还不如说有个性算了。听妈妈说,父亲在我出生的那年开始,就开始出外打工了,所以有时候妈妈记不得父亲出外打工的时间长短时,就会那我的年龄来作为参照。老四啊,你老爸打了一辈子的工啦,你多大你老爸就打了多少年的工,在他的手里不知建过了多少栋高楼大厦,起码在母亲的眼里是这样想的。我出生于九十年代初,正直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所以家中的光景还是像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锅还是想揭就能揭开的。家里还是一个传统观点,就是孩子比较多,这也许是在响应毛主席的那种人多力量大的思想吧。在家里我是排行老四,老五在我出生后的一年也来到了这个大家庭一起凑热闹了。母亲是个比较精明的人,这点是我们长大后慢慢的才发现的,看到家里的情况,五个嗷嗷要吃的孩子,都伸长了肌饿的脖子。这时候父亲已经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作为一名劳工在为家里的五只张望的小鸟找粮了。早年父亲出外谋生也是像大多数的农民工一样,四处奔波。据我母亲的叙说,父亲干过的活有板砖快的,挖煤的等等。在母亲的眼里父亲好像什么活都做过了。在我记忆中,父亲很少回家的,每年就是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家中的活就是母亲一个人包揽下来了,一年两季农活,犁耙锄头的活在母亲的眼里就像家常便饭。按当时村里老人的说法,母亲就是一个出得厅堂的一把手,全不让父亲扎手就可以解决。大哥已经可以帮母亲承担一定的农活了,二哥跟三哥还不是很会,也承担不起,我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就是一个等吃的家伙。现在还记得当时最高兴的就是每天家里的锅都有一锅香喷喷的番薯。起码可以不会让肚子大闹天空。从爷爷下来,就有四个叔伯,所以在爷爷管的大家庭里,能有番薯吃就已经是不错的一件事了。当然这时候家里的孩子打架是在所难免的,而像我这样小的当让也就是等挨打的份了。母亲干活一天回来,看到我们这些混球一样的小子,就会感慨到,你们的父亲咋时候能回来啊,家里就快成了日本扫荡一样一无所有啦。并不是父亲不想回来看他的娃们,只是回来的话,家里的娃们吃泥土都没有吃了。父亲跟村里青年们去了海南岛,干什么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赚钱去了,当时是这么想的。后来根据村里回来的人得知,父亲就是去挖煤矿了。父亲虽然上过高小,在当时算是比较有文化的了,可是又偏偏赶上文革的后期,所以父亲也就不能在读书这路子上出人头地了。现在又加上家里的需要。父亲只能做这样的活了。父亲不是很高大,相反是一个瘦小的个子,父亲不是很会说话,这是我所知道的。听村里的大人们说,父亲在没有母亲的时候是很木讷的,简直就像一跟木头,经常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像个女孩子一样害羞,嘴就是敲一样才能说出一句话。后来取了母亲回来后就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有话说啦,而且像个话萝子一样,总是喜欢说个不停。母亲是个话夹子。总有说不完的话,也许是母亲的原因吧,父亲被母亲的某种气势给压住了,所以就开始说话了,这是村里的人常说的话,贴老婆的福。父亲在外面做工,做的都是一些体力活,这样子长年累月的下来之后,原本已经很瘦小的身躯,现在更显得瘦了。父亲做工学会了很多活儿,这是最近几年父亲回来后在村里做活而表现出来的。这时候别人就会夸一下父亲,说他干活细腻有耐心,最重要的是懂得很多活,这些活都是村里人所不懂的,或者说是没见过的。父亲就会憨厚的笑笑,在外做多了就懂的。后来几年,父亲还是因为家里的压力不得不到处转展。九几年,读书是比较贵的学费,不仅要交学费还要交附加费,家里五个渴望读书的村娃,一年下来单单读书这一块就要开资一大笔的钱。当时的收入,就按父亲的收入来说吧。一年的节俭下来,最多也不过剩下两千多块左右,还要家里的生活开支,这样下来就不用说了。还要迫于住房的问题,简直就是百烦基于一身啊。大哥已经十五岁了,差不多算是个成人了,很多事情就要学会思考了。可是。大哥也是很不幸的的,大哥这时候才读五年级,按这样的年龄应该不是读小学的五年级的,而是读初中这样子。大哥其实是很想读书的,可是当时的学校就因为你交不起附加费,你就不能得到书本,得不到书本就意味着你就不能读书了。母亲平时是挺亲和的一个人的,可这时就会大口的骂那些老师们,更多的是指骂学校的没心没肝,村里的人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们也同样是受害者,村里很多同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迫在家里干农活的。父亲更加是暴雷轰炸,差点就拿刀向学校去了,只是被母亲制止住了,来日方长,眼光要看远点,以后还有小混蛋们要求人家呢,母亲是这样安慰父亲的。说到父亲暴雷的性格,这点一点也不奇怪,别看父亲平时挺老实的一个人,可是发起火来是黄海的水才能浇灭打的。印象中父亲打过我一次,现在想起来还由感惭愧,可能是当时小不懂事吧。小时候挺贪玩的,动不动就跑去河里钓鱼。在我家的门口有一条小溪,听村里的长辈们说,这是一条风水河,可以接纳八方的财到这里就尽收在我们这个小村了,小溪弯曲着向我们家流来,所以村里的老人又说,我家是第一个接受了财气的,我爷爷会点风水的说法。可我不觉得财气在哪,起码当时是穷得要命,否侧大哥跟二哥就不用辍学了。钓鱼就成了我的一件最快乐的事情,一有空就去跟伙伴们钓鱼,父亲在平时是不会理我的,可能他认为我还是一个毛头小孩,毕竟在老五没出生之前,我就是家里最小的个儿了。一般都是最小得宠的,这个殊荣我也感受过。可随着家里的事务忙碌时,我也要帮忙啦,这是贪玩的我就会抗拒父亲的话,跟父亲对着干,父亲拿着一条小树条追着要打我,我就会一路跑一路骂他凶。父亲自然很生气,死混蛋你最好死掉算了,父亲会这样骂我。追自然是追不上了,可晚上就免不了要挨打了,一条小竹子长长的而且柔软耐打,父亲就会用它来打我,直到打断为止才会善罢甘休。小竹子不会打死人,所以母亲是不会理的,大哥二哥还有三哥自然是不敢吭声了。母亲就会在傍边插一两句说我不听话就是这样的下场。父亲打人不许流泪,也就是不许哭,这点很难做,实在疼得难受就哭了,可也是哭不出声的,我就会在心里恨死他,真想打他,可又不敢,还是因为没能力打。从此父亲严格的形象就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了。父亲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他决定的事情,一般情况是很难改变的,除非是很明显的错误。这时就要我们联起手来一起攻击他才有赢的机会。母亲是很了解父亲这个脾气的。在很难争执下来的时候,母亲就会装委屈,说她当年看走眼了而嫁给这样像牛一样倔的人。父亲很吃不了母亲的这套,就会放下他高高在上的位置,妥协向母亲。母亲是个挺精明的人,她做事很会打算。而不像父亲做事不考虑后果就鲁莽地去做,为此父亲也吃了不少亏。对于母亲的精明,父亲在感到不如母亲的时候就会说母亲像一个算盘,计算得很准。这时母亲就会很得意父亲的的妥协让步。都说儿大三分客,看着小伙子们个个都长成一个大伙子了,住房的问题就要想办法了。从爷爷下来,父亲只分得一间房间,加上一个楼阁,楼阁还要用来存放杂物,就显得更窄了。建房子是必须的,但是拿什么来建呢?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父亲。母亲强烈要求要建了,父亲耐不住母亲的唠叨,还是答应下来了。这就开始了筹钱的计划,向所有认识的亲戚借,可是当时的家境谁都晓得,能借一两百已经是很可以的了。最后东凑西拼,终于还是有了一点底。建房子的日子到了,为了开支。大哥已经正式辍学回来了。大哥才十五岁呀!大哥才十五岁!大哥像父亲,但是不像父亲的脾气,和父亲相比,大哥更显得老实诚恳,我不怀疑这是当时农村孩子的形象。可我大哥也的确是很憨厚的,这也使得我到现在还是挺尊重他的。大哥说话有点不是很清楚,这是因为他的舌根有点大。小的时候求过医,可是没有啥进展,这么多年过来,还是因为钱的问题,这个问题就落下来了。傻个有傻福,大哥不傻,他比谁都有头脑,现在他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大哥辍学在家就是帮家里建房子。九十年代建房子就是难啊,材料要准备得足。建房子的砖块还是自家烧制的,当时没有现在的红砖,即使有也没法买得起。但是流行的商品砖就是沙砖,现在已经很少看见了。我家的砖头就是自己烧的,还有当时建房子喜欢用青砖。可我家每次烧出来的都是家有很多红色的。父亲就会开玩笑说是老五在烧砖的时候穿了红裤子的原因。五弟就会很不服气,谁说的,泥本来就是红的嘛当然烧出来的砖就是红的了。我们就会大笑起来,笑五弟的傻气。由于家里的资金不足,所以建房子的大任就落在父亲身上了。可以说房子的每一块砖头都被父亲摸过了,房子是父亲亲手砌的,大哥有时也会跟着父亲摆弄摆弄。父亲看到大哥做不好就会骂大哥的愚。但大哥不会埋怨父亲。因为会父亲告诉大哥他以前遇到不懂的时候也不知被骂了多少次,因此大哥就会憨厚地笑笑罢了…………
1970-01-01 08:00:00 作者:覃发业 9699 0
付出与回报
人们常说,付出就有回报。我一直相信人们说的。以前,我坚信,做兼职就是出卖廉价劳动力。后来,当钱包空城时,就算出卖廉价劳动力,我也觉得无所谓了。于是,在坚持不懈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五十元一天的派传单兼职——我人生的第一份兼职。尽管很廉价,我还是感到无比激动,仿佛看到一打人民币在热情地向我招手了。在2012年11月的某日清晨,我怀着小小的激动和不安,在微微细雨的关照下,抱着一大叠崭新鲜红喜庆的传单,挨家挨户地派发。我原本以为派传单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手一甩,一张传单就没了,就像嘴巴一张,一块饼干就没了一样。但那天的派传单经历彻底的颠覆了我的想法。天下着小雨,除了走路有点艰难外,我的心情在此时变得有些微妙,没了之前的兴奋了。但我的脸上始终保持着代表友好和热情的微笑,不然恐怕没几个人会接我的传单。雇主说,你的任务就是给各个商店派发传单,并说一下活动的内容。所以,每进一家,我都微笑地将传单递给他们,并且适度的给他们介绍了传单的内容,真可谓尽职尽责,尽善尽美了。派传单时,我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友善和蔼,有的面无表情,有的谦和有礼,有的却刁转古怪。遇到友善的店主,我的工作会顺利些,心情也跟着有些跳跃。可是,我偶尔也会遇到爱刁难的店主,他们故意说对我们宣传的产品有兴趣,然后让我不断地介绍。这种行为实在很恼人,我真想把传单往他们脑袋上一盖就走人。可我不能,我必须坚持下去!否则这不仅会让我失信于雇主,拿不到工资,更显示出我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姑且认为,它这是在锤炼着脸皮的厚度和神经的韧度吧。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我平复了心绪,继续微笑有礼地向他们讲解。后来我想想,觉得没必要对他们那么忍让,于是,当再次遇到这种人时,我直接给了传单,附一句:“谢谢!”但遇到不讲理的人时,这招明显不管用。走在街上时,迎面走来一个看起来很面善的青年人,主动要传单,当然我乐意之至。可他接下来的动作却让我大吃一惊。他问:“能把你手中所有的传单给我吗?”,我陡然醒悟,此人系高级危险品!怎么办?瞬间抢劫勒索拐骗的画面排成一队在我脑海里一一闪过。情急之下,我转身就走!万幸的是,他并没有追上来。这给了我一节深刻的课,对陌生人,不论是面善的,还是面恶的,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拿到五十元,不是件易事,我下午还必须去派传单。有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上午,下午的经历显得平淡无奇。我只是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再没遇上刁钻古怪的人。回校的路上,我紧紧的攥着辛苦一天赚来的五十元,心中感慨万千。钱来之不易,不管是我赚的钱,还是父母的钱。此刻的我深深地明白了为何头发苍白得那么快,为何健康不再,那都是为了我们能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啊!想到父母的辛苦,尽管很累,第二天和第三天,我依然选择去派传单。因为三天兼职的钱够我一个多星期的伙食费了,这会让我的父母少一些辛苦。在这短短的三天里,我仿佛过了漫长的三个星期。我想到很多的人和事,包括我的父母、学习、成绩、奖学金等等,一下子明白了许多。这三天里,我学会了以笑示人,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知道了钱来之不易。投之以兼职,报我以成熟!
1970-01-01 08:00:00 作者:Jeffen 9663 0
那些时光教会我的事
以前的我不知道苹果一斤多少钱,只懂得每周去学校的时候能少带就少带,只是因为带着太重。现在的我不仅知道苹果的价钱,而且会大老远地从家里把各种食物带到学校,不管多重多累,只是因为它们有家的味道。于是,我明白了,生活并不简单,再简单的事,等到自己一个人承担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了。走得再远,挂念的还是家人,还是那个不怎么繁华的家乡。高中毕业的时候,一大班同学信誓旦旦地说以后一定要经常联系。可是以后每次聚会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出现。现在的我还是会经常收到初中同学的电话和短信,还是会时不时收到从小学就腻在一起的死党的祝福,即使我们的联系渐渐减少了,但是每次讲电话时总感觉对方就在面前一样。于是,我懂得了,有些人,一旦说了再见,或许就真的再也不见了。而懂得你的人,会一直留在你的身边,那些人都是值得你珍惜一辈子的人。高中时代的我,是那么希望有一天能不再穿着校服走在校道上,然而现在的我却乐此不疲地穿着高中校服穿梭在大学的每个角落。那时的我,无数次想过高考之后要把试卷烧掉,把书扔掉,然而高考过后我却不厌其烦地整理着课本,小心翼翼地把试卷收藏起来。于是,我懂得了永远不要去抱怨当下的生活,因为或许现在所有的痛苦恰好是你以后最美好的回忆。小学时,我听的是小虎队、beyond的歌,看的是小丸子、小樱,还珠格格。初中时,我听的是周杰伦、阿杜的歌,看的是火影、死神、灌篮高手。那时我没有手机、博客、围脖,一到周末,我就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村道上。那时的我,是快乐的。现在,年轻的孩子们,看的是喜洋洋、海绵宝宝、猪猪侠,听的是许嵩、林宥嘉的歌,上网QQ、视频、话音,周末开着摩托车到处乱晃。他们也是快乐的。于是,我懂了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神圣而愚駿的。但任何新生事物都无法取代那些陪着你成长的事物带给你的温暖。以前,我们总听着爸妈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每天在生产队里拼命地干活,还是经常为温饱问题忧愁。现在我们吃得饱了,却每天都要顶着学习、以后就业的压力。于是,我明白了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上大学之前,老师们都告诫我们不要早恋。上大学之后,老师们都说你们要在大学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于是,我懂得了,有时候,合不合理只是时间的问题。以前在家里,家人都喊我“妹”,在学校同学都喊我班长、阿长,出门别人都喊我小妹。现在,家人都跟着侄女喊我“姑姑”,老同学要不喊我的名字,要不喊我老班,出门服务员喊我小姐,孩子喊我姑姑、阿姨。于是,我知道了,我早已不是那时的我,早已不是个孩子。以前跟爸爸打电话的时候,总问我吃不吃饱。现在每次打电话,爸爸除了要我好好照顾自己,还会告诉我家里的近况,工作的单调和压力。于是,我明白了,在现实面前,爸爸有时也是脆弱的。再坚强的人,也有渴望拥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的时候。而我也该学会一个人去承受生活带给我的一切。
1970-01-01 08:00:00 作者:莹光山色 9682 0
木棉花红
木棉花红汕头市第一中学高一(30)班林宛又是一个木棉花开的季节,淡淡的天空因了这红而愈显诗情画意。每天行于校园中,满心尽是门梦般轻呓的心旷神怡,木棉花开了,真好。远眺。踏上教学楼高高的台阶,总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不经意抬头中望见大片大片红彤彤的木棉花起踮脚尖站在枝头,一抹一抹不均称的诗情画意被春天的画笔泼撒着勾勒出来,胜似那“停车坐爱枫林晚”里颇具韵意的依依香山。健壮的树干渗着仙风道骨的灰白,笔直地静默地屹立着,那沉稳的豪情却分明有与万丈长空一试高低的气势。正因如此,站在最顶端的那群绽然的木棉花才敢从来都那么的气淡神若,火红着自己想要的身命,她们从不必担心温润潮湿的春风会撼动她的舞姿,引来流连的蜂蝶和轻浮的花粉香。近观。扫完校园墙角一片片枯蝶般的落叶,趴在栏杠上注视着一只瘦小的花猫在仰着头沉思,忽然就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忧郁,从它身上我似看到了一个流浪诗人的影子。顺着它淡淡的目光望去,霎那间眼里的暗尘被充盈的火红木棉花所取代。似一位在红尘中炼就一身不凡的女子挥起飘逸的大水袖,衣角尾随的风劲然鼓起,笑出一抹粲然。信手一拂之下,所有“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忧愁倾刻间消失殆尽,只留下眼里满满木棉花红的诗情画意。“喵”地一声,小小的花猫起一枚走在时光最前端的饱满木棉花,奔向了远方。轻抚。穿过校园安静的后操场,推开锈迹斑驳的后门,盛满木棉花的古道气息扑面而来。指尖抚过坚硬的树皮,倾听勇气。漫步,头顶着重量树影,淡淡的天空里溢出并不耀眼的温柔阳光,淌在安静的街道上。这街道极少有车辆驶过,只有像无声机般轻轻划过的一只只脚踏车。稍稍偏过脑袋便可捕捉到右侧白色的医院中白色的走廊上安静走过的白衣天使,亦或是三三两两的轮椅上被一树一树木棉花的火红安抚着生命的漾着希望的安静笑靥。空气中一遍一遍地氤氲着鸟儿无伴奏的清唱碟,“满怀都是的春”诗情画意在心头再也挥之不去。每个木棉花红的季节,我站在树下,感受着自头盖骨漫延开的春暖花开,感捂着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恬静,内心是希望荡漾开的柔波,一派诗情画意。
1970-01-01 08:00:00 作者:菜菜 9733 0
生活之恩
生活之恩纪末行走于世,看阳光的影子缓缓拉长再变短,光阴在悄无声息中滑过。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点点萌萌发绿色的嫩芽,一寸寸在春风中拔节生长,树轮慢慢厚实稠密,直至凋零枯萎的姿态,无一不让我为之目眩神迷。在生活的每一刻,每一个生命的每一种风情,都在感唤我,让我忍不住以最虔诚的模样,感念生活赐予我的一切。在刚刚过去的那个萧瑟冷冽的冬季,我也曾以为生命失去光彩,没有青春该有的朝气与蓬勃。远远看着人群聚拢又离散,一度错以为自己是路人,没有权利,没有理由去靠近和分享人间的温暖,更没有勇气承担生活带来的巨大的悲伤与疼痛。而如今,当春回大地,暖阳高高升起,万物光彩重现,听见生命慢慢复苏的声音,如同奔流的小溪在体内喧哗而又安静地涌动,才明白所谓寒冬,不过是生活赐予人类漫长的奔波劳碌后的休眠,让生活好有一份与众不同的色彩,用以对比。曾经固执地以为生活不是黑便是白,万事万物总有个理字占先,把遇到的一切是非清晰明确地划分出轮廓和界限,一如我们生活的空间,遵循着各自的秩序。当岁月化作凛冽寒风,刻削出生活的模样,才明白生活也有灰色,掺杂了沉郁的黑与明亮的白。幼年时总以为要分个对错才是好孩子,经历过生活才明白,有些事永远分不清对错。在生活的纠缠不清中,才有了一份判断与辨析的能力。感恩生活,赐予我们这种能力,使生命成熟柔韧,足以承担起生命的分量,不至于被生命的自重压倒。一开始,我们的生命便是脆弱而又稚嫩的样子,在成长中遇见悲伤喜乐,遇见成功失败,遇见光阴交错织出繁华而又光怪陆离的协奏曲。在尘世的繁华得失中,从一张白纸,到痴怨不甘,到失落茫然,我们其实一直在调整着自己,去适应生活,犹如风雨中独舞的玫瑰。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风霜雨雪,雷鸣电闪。正是这些磨练,才是人的心志趋于坚定,逐渐从茫茫人海中清晰,有了自己的情感与经验,有了专属自身生命独特的模样,给自己的生命打下思想的烙印。若思想是生活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礼物,那么我相信,多彩多姿的生命是生活在我们甫一出生便交到我们手中的羽翼。也许你曾在失意彷徨时有过疑问,有过不甘。但是熬过那一段时光,跨过那一段路程,便发现,心灵在这些磨练之下,已然悄悄变得强大。感恩生活,为我们提供独属自己的舞台,使羽翼足以飞翔,使生命无遗憾。哭过笑过,奋斗过,努力过,生命才不平淡。请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以认真的态度回报生活之恩,如此,生命方能恢复原本的多姿多彩,并且无畏无惧,勇毅坚强。
1970-01-01 08:00:00 作者:山泉诗社 96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