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 星空夜话

星空夜话

  • 在月光下纵火的人(组诗)

    在月光下纵火的人(组诗)文/任雨雷在月光下纵火的人 在月光下纵火的人他一定会记得苏轼的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死在月光中的人,曾有无数个夜晚有一些月光是唐朝人的月光还有一些月光  是太阳的光当他用火柴和蜡烛用他自己的羽毛和今日受的苦痛点燃这把大火当清晨相遇地人们说起他火烧一片虚无时我们彼此相逢于一片被烧死的阴影中 下  山 去年的时候他也曾住在这山里后来便以为晴是晴,雨是雨树上除了一颗太阳,再无牵挂 半梦半醒中,他看见河流并非河流,他以为江湖鱼是一种忘恩负义的感情 下山的路引起膝盖的一阵疼痛他这时想到,鱼也是没有膝盖的说罢…… 一个拄着拐杖的人忽然跪下说这里,有亡命天涯和峰回路转死亡与幸福同时向他走来 坦  白 假如开口说谎我要赎罪  交代清楚每个宗教和神灵还有各路牛鬼蛇神的  供品并非只有一个但最好无动于衷  在开口说谎以前隐藏住你的獠牙  耕植田野你屏住呼吸  骗过猿人与生俱来的惆帐骗过我祖上的姓氏  还要欺君罔上 假如尸横遍野并非人人都会义愤填膺地说道“过去  我们会相爱一场”假如尸横遍野  我们才能看清自己  柔软的体质 可  能 我可能是另一个人,可能是其他的死者可能在所有的时光里找不到我可能在意外死亡的名单里有我的一个名字可能在南方的街道,可能在一月的最后一晚在树上自缢,和雨滴落下一样离地几公分可能是一个人类的心情 菩萨可能是一位善良的女人,于是我祈祷第一件与命运有关的事可能东西南北,可能左右一切不幸可能从远方来,又要去往远方母亲生下的孩子可能是男孩,可能是女孩祖母说:“远方的灯光也可能是月亮的光。”

    2020-05-21 11:33:39 作者:任雨雷 来源:青年作家
    • 0
    • 9677
  • 下南街(组诗)

    下南街(组诗)文/蒋林志老 街 岁月把创伤抚摸着推开心灵的窗老街的旧貌,依旧浮现眼前绵延且寂寥 那条青石小路总是浮现出童年时的身影数不清的小脚丫穿过了这条老街多少次 街边的老庙像巴蜀文化中的一道符号院中的老树爬满青苔的墙壁和石台阶让神秘变得如此神秘 这是川西北的古镇城门外的老店还在演绎着一段川西北的历史老茶坊的茶壶里砌好了一壶回味 一位少年正踏在青石板的路间一条悠长的老街,像母亲的身影在眼眸里,留下一段眷恋  有些话,想对你说 ——从唐诗宋词走来的女子 她撑一把油纸伞,在小巷穿过仿若唐诗宋词般的婉约比明月还含羞比微风还柔和荡漾的心,流露着一丝诗味想在一个夜下,对她说一段江南情长 折下一叠纸来,写上诗那位女子像风惹得枝头花儿如此香 脸颊上的笑意如含苞,红色的嘴唇把这片城给温暖 她撑起油纸伞,缓缓走过惊艳起了这片江南从唐诗到宋词从婉约到朴实都寻不到一处词,来形容 她挥舞的丝巾在风中,演绎着一段故事 汉服姑娘 微风推开小窗汉服姑娘,撑着小伞一朵莲花纹印刻眼眸,如此含羞 手中的玉簪多想为姑娘,轻轻插上枝头桃花,想落在你的长发上,为你粉饰 你轻摇着羽扇裙角惹醉了相思想织下一段锦和绣却在风中,露出一丝笑意 取下腰间的玉佩赠你手中,那双眉黛锁住了我眼眸,如此陶醉枝头红豆,爬上你心头谁的脚步踏过了小巷在菩提树下守候着一段姻缘她对风呢喃着前生祈愿着佛祖的安抚 古寺,走过一个春迎来一个秋一地叶,像似佛祖涕零下的泪对她诉说着一切随缘

    2020-05-21 11:31:19 作者:蒋林志 来源:青年作家
    • 0
    • 9632
  • 我祖爱莲

    我祖爱莲文/周业锋我的先祖,名叫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其人其事,但如果提起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想必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没错,这就是先祖周敦颐的著名之作。北宋天禧元年端午之日,周敦颐出生于道州(今湖南道县)楼田堡村,他的家族是当地的书香望族,他的祖上周如锡是唐代征南大元帅、父亲周辅成曾任桂阳县令。后来,周辅成英年早逝,周敦颐随母亲郑氏投奔舅父——当朝龙图阁学士郑向,遂博览群书、总汇百家、集其大成,开创了理学。后来,周敦颐因为舅父郑向之荫入仕,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仕途生涯,先后任主簿、知县、通判、知州、提刑、知军、虞部郎中,入朝外委,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周敦颐是著名的清官廉臣,所以其任官生涯中留下了许多执政为民的故事,诸如掷笏弃官、写书诫侄、春州洗冤、端州治吏、草鞋踏瘴、捐奉济困等等,每个故事都深入人心,成为后世为官者们效法的楷模。周敦颐平生惜墨,终其一生,所遗文字不多,比较著名的有《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其中《爱莲说》更是其处世准则、治学态度、执政理念的体现。在《爱莲说》中,周敦颐通过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他虽身处浊世但仍然保持清白正直、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个性和精神,以“花中君子”喻莲,就是他对于“人中君子”的追求。周敦颐以“莲”说“廉”,认为为政者当以莲花品质为榜样,廉洁自爱、清白流芳;因此,自那以后,莲花就成为廉洁的代名词,后世为官者皆以周敦颐为先贤,兴建濂溪祠、开拓莲池,以此来缅怀周敦颐的高风亮节,所以目前国内儒家建筑除文、武庙外,数量最多的就是濂溪祠。周敦颐是中古时期的圣哲,他的学术和品德为时人及后世敬重,北宋大儒黄庭坚就曾言:“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我为我这位爱莲的先祖感到自豪,此后,我也将不断地学习他的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让“爱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主题。”

    2020-05-21 11:28:08 作者:周业锋 来源:青年作家
    • 0
    • 9615
  • 聆听落叶的声音

    聆听落叶的声音文/周世荣我的灵魂,何处安放如同是蒲公英的种子居无定所地流浪 忘了吧,还是选择放下让风雨洗涤我的尘心何必在苦苦追问自己一切将会变成过往累了,罢了  凌乱的心将会得到安慰我会对自己许下一个承诺 落地的月光我猜不透你的甜言蜜语倘若我能读懂你或许,我不会那么多情给我一个坚定的答案或许,眼角中的泪花不回流下深夜里,独自一人反复着询问自己风声中夹带着忧伤而我,还在听着片片的落叶 

    2020-05-21 11:06:00 作者:周世荣 来源:青年作家
    • 0
    • 9610
  • 那些年,心里的那些话

    那些年,心里的那些话文/肖茂果从我降生在彝寨起,转眼已飘过了二十七个年头。这漫长的二十七年,积攒了千言万语,今天一提笔,却不知从何慢慢诉起。多少个星辰醉心其间,挥挥手,又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身后的风景绚丽多彩,但唯独眷恋你这一亩山丘。一展笑颜,人生漫漫长路,总有千言万语被诉,但唯独想跟你们聊聊那些年,埋藏着的那些话。此刻,依旧扎根在老家那片山林的你们或许在篝火旁,举杯畅饮,飘洒着彝人的洒脱。或许此刻在阿莫的身旁,倾诉衷肠,飘洒着彝人的牵挂。又或许此刻正在异乡,辛勤劳作,飘洒着彝人的质朴。而此刻的我,已离开你们太久。许久没有拥抱彝乡,许久没有呼吸彝乡的空气,许久没有坐在火塘旁,许久没有品尝浓浓的苦荞酒,仿佛已离开了千年亿年。但一颗来自彝人的赤子之心却从未改变,依旧可以在人们面前大声地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彝人。”试问,近年来,又有多少人敢在众人前大声宣布我就是一名彝族人。一些流言蜚语,或是一些琐事,造成了一部分人对我们彝人的误解。在外务工的彝人在寻找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境遇。此刻,我们的一些彝人同胞们,因此以生为一个彝人而耻。甚至在人前故意掩饰自己的身份,用满带一口彝腔的普通话否认自己是彝族人。想想,这既是个人的失败,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万事万物,总由一阴一阳,一好一坏构成。有阴必有阳,有好必有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故而少数人片面的看法怎能代表全部。试问,一片森林里生长了几棵病树,那么你就能说整片森林都病入膏肓了吗?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前的春,你又可曾停下脚步,细细地欣赏一番。或许,驻足欣赏,你就会深深爱上这片森林,喜欢它的洒脱,喜欢它的热情奔放,喜欢它的洋洋洒洒。故而在这片森林面前虔诚地向它忏悔,大声承认自己不属于任何,只属于这片彝人专属森林。亲爱的同胞们,时间可以化解一切的误解,我们把那些流言蜚语都交给时间,做好自己,只要时时记住自己是一个彝人,一切的流言蜚语终将不攻自破。我曾多次梦到同一个梦。在梦里,我们华夏大家庭亲如一家人。没有争吵,没有矛盾。有的只是浓浓的爱。在梦里,我们相互依偎,相互嬉戏,手挽手,仿佛两小无猜的伙伴。虽然彼此间偶尔会闹别扭,但在我们深厚的亲情面前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回望历史,我们一起回忆我们所拥有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如果它只是一个梦,一个短暂的梦,那么实现民族的大团结就成为一个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 要将梦变成现实,也许遥遥无期,也许曲曲折折。但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斗,我们还有另外五十五个民族兄弟姐妹。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手牵手,一起努力,梦将不再是梦,而是现实。一份牵挂,或深或浅,温暖着内心,温柔着岁月,刚刚好。一种疼爱,或浓或淡,岁月里倾泻,滋润着你我,刚刚好。一份感动,或大或小,命运里徘徊,吮吸着内心,刚刚好。或许,这一生的坚定,就是命运冥冥之中的注定,命运的巧妙安排,造就了我的彝人身份,刚刚好。亲爱的同胞们,此刻好想回到彝乡。冲上一杯淡淡苦荞,听一曲悠悠小曲,缓缓抬头仰望彝乡的蓝天,共奏夕阳余晖一曲,共谱其乐融融一章。借夕阳西下之际,乘落日余晖之时,目下一览彝乡,纵观千古我族。最后,想对你们说声:“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这种和谐体现在物身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这种和谐体现在民族的身上,就造就了民族的美。”我愿与你们携手共进,共同创建我彝的美好。

    2020-05-21 00:32:48 作者:肖茂果 来源:青年作家
    • 0
    • 9600
  • 捐石碑

    捐石碑文/乔欢 都说杨家村有三宝:古渡、苹果和大嫂。杨家村南面是国宝级的千年古渡,使村民们世代生计不愁;再加上杨家村的苹果又脆又甜,女人们淳朴能干,合称“三宝”。然而,自打一个文物贩子看到老杨家门口那块大青石后,杨家村有“四宝”的说法便传开了。让那文物贩子一见就走不动的,是老杨家门前大槐树下那块足有单人床大小,厚近一尺,上面满刻繁体字的古老青石板。那本是一块墓碑。墓碑的主人是老杨祖父的拜把子兄弟,清末民初一位政商名流,也是当地船商公会创始人,碑文所记是县志缺失的珍贵史料。这几年,不时有文物贩子登门重金收购,都被老杨回绝了。老杨说:这是祖上传下的宝贝,不能流落他乡。最近这事有了变化,杨家村面临拆迁,老杨要去城里和大儿子同住,带不走这个庞然大物,便琢磨着将文物捐献给国家。他让大儿子打电话给县博物馆,说要捐献古碑。对方说要上报领导。老杨在家等了一个月,没收到任何回音。老杨大儿子辗转了解到,自己的发小认识县博物馆馆长,便托发小帮着联系。两个月后,发小转达了馆长的话:“是不是文物,咱说了不算,要请专家鉴定有价值才行。但请专家要付交通费、招待费、鉴定费,这笔开销谁来出?”老杨大儿子又去拜访县教育局陈局长,陈局长是他高中班主任,知道这块碑的价值。陈局长事务繁忙,等了一个月才答复道:“帮你问过了,馆长说咱县历史悠久,各种文物太多,你家这块石碑估计捐的意义不大。”最后一招是联系县电视台,新闻部采编主任慢条斯理地说:“没捐之前这事儿没有新闻价值。如果最后捐出去了,一定给你们做个专题报道。”老杨想不通,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求让碑有个安稳去处,为啥上面不收呢。几场北风吹过,腊月来了,杨家村家家户户开始忙过年。这天,一阵喧天锣鼓声引得村民循声而往,只见老杨全家都戴着大红花站在院门口,县电视台和一些媒体的记者举着摄像机、麦克风对着他们,秧歌队扭起来,十六面大鼓敲起来,副县长和县人武部主任都来了。原来是老杨小儿子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县里专门来发喜报和慰问金。副县长问老杨有什么困难,老杨说:“还真有……”副县长认真听完,交代身旁的秘书:“这个事要了解一下。”秘书飞快地记在小本上。第二天,县博物馆馆长亲自带队,对石碑进行了勘察。第三天,馆长又来了,还带着县电视台和县报记者。馆长向老杨送上镶有金边的收藏证书,石碑当天就被运到县博物馆,按高规格文物进行珍藏。(文章刊发于《检察日报》第08版:市井,2020年01月02日)

    2020-05-21 00:08:55 作者:乔欢 来源:《检察日报》第08版:市井,2020年01月02日
    • 0
    • 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