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非每一次都能够顺利的在腾讯会议上展开辅导,具体需要迁就辅导对象的条件。因此,面对每一次不同的情况,我不得不随条件变化而改变一下辅导方式。 记得有一次,辅导对象可能因为家长不在身边的原因,单独与我谈话时,说话的时候会结结巴巴,我能察觉到他紧张的情绪,为解决他内心紧张压力的问题,我选择在微信中采用语音交流或打字聊天的方式,这样可能不会直接地让他感受到无措。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尝试着与他聊一些很平常的事情,比如他平常喜欢做什么,最近有没有出去玩等。我希望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他紧张无措的情绪,因而能够自然而然地与我交流。这样,在辅导过程中,他能够有勇气向我提问一些他不懂的的问题。因此,我也能够有针对性的方法去解答他的疑问。尽管辅导过程并不是每一次都很顺利结束,但我希望他在辅导过程中能够不这么拘束自己,同时我也希望我能够找到正确的交流方法,细心引导他。
辅导的开始在盛夏的八月,如窗外嫩芽一样,缓慢而坚定地展开身姿。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暴风烈雨,而我的心随着太阳自东方升起而感到澎湃。因为那是初心,那是希望,那是热情。 第一次辅导工作是辅导小朋友做暑假作业。小朋友将不懂的问题的截图发给我,小朋友的题目看起来是挺简单的,可问题出现在讲解的过程中。如何让小朋友能直接理解我表达的意思和计算的方法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两个人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来讲是不一样的。不仅是受社会经历影响,还受各自的学习思维方式影响。要让小朋友准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并且自己能够独自完成作业,这需要老师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我可以通过画图形式来形象生动的让小朋友直观的面对实际问题,让小朋友能够直接的理解问题的计算方式。也通过打字形式将式子列出来,让小朋友能够理解详细的解答过程。但经过实践证明,这并不能让小朋友完完全全的理解。我通过一些问答方式来提问小朋友,发现他有些知识点是比较弱的,甚至有一些知识不会运用。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可能需要一步又一步地找出小朋友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同时我要考虑,我要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因为有些不适合小朋友的思考。我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完善自己,尽可能地让小朋友得到更大的进步。即便是幼鹰,也要在磨难中不断成长,才能展翅飞翔,投入广阔无际的天空。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彷佛昨天还在匆忙组队,转眼就到了结束的一刻。今天让我们跟着过去十一天的脚印,再领略一下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星月”实践队的小伙伴们跨越五个市走过的每个多彩村落吧! 回顾篇:第一站化州市马周坡村&第二站清远市大禾岗村马周坡,这是一座拥有135年历史的古城同时也是一个革命老区,随处可见战争留下的痕迹,它是历史的承载者和变迁的见证者。位于大禾岗村的学发公祠,是一座被誉为“广东布达拉宫”的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巨型建筑,同样近百年过去了它仍保存完好。无论是从建筑规模、建筑风格或是从文化底蕴看,它都具有不菲的价值。第三站江门市坑口村&第四站广州市红山村坑口村和红山村都是普通的村庄,但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红山村的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第五站清远市侯镇洞&第六站清远市钱塘村这是粤北偏远地区的两个小村庄,虽然经济发展一般,但是人们过着十分宁静自足的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这两个小村庄也在散发自己独特的魅力。第七站廉江市贞塘村&第八站广州市黄埔古村这是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村庄。贞塘村是廉江市新时代文明的实践点,美丽乡村的样子应该也不过如贞塘村。而黄埔古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它在清代就发展为世界性的贸易港口,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中黄埔军校得名就是源自黄埔古村。美女如云篇:走完了多彩的实践地点,重点来啦~看看我们22位多彩的实践队小伙伴吧~前方高能请做好准备!! ①推文&投稿第1小组小小寄语:林雯雯:这次的"三下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进行的是线上活动,不能到实地勘察,但我也汲取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我们团队的力量!大家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真的感觉很不错!蓝敏月: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真的特别有意义!看着一个个村落是如此的美丽、美好,我很荣幸能成为宣传它们的一份子!刘丝敏:虽然因为疫情没有和小伙伴们一起进行线下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但是特别感谢能够遇到这么nice的大家~都辛苦了爱你们哦~②推文&投稿第2小组 小小寄语:黄秋莹:推文不好做,做起来挺好玩。肖智玲:其实刚开始知道要三下乡的时候,我担心自己没有找到队伍。后来加入“星月”实践队分配任务的时候,我又开始担心自己完成不了投稿推文的任务,因为这些于我而言是十分陌生的。不过,还好有小伙伴们的帮助,最终我们完成了这次任务,很珍惜这次机会能与认识的小伙伴合作,同时在她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以及很开心能认识新的小伙伴。肖柳花:“星月”社会实践活动队,让我走进了古村落,更近距离的靠近了历史。同时在进行线上的推文和投稿时,和小伙伴们的互帮互助,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东西。最后我们一起完成了这次活动,小伙伴们辛苦啦!③推文&投稿第3小组小小寄语:赖晓琳:看到线下实践同学发的照片,感受到了乡村的变化,即使在线上,也有满满的收获!黄飘然:虽然手麻脚乱各种求助才能完成实践任务,但是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啦!还有特别感谢其他队员对我的帮助!陈梅英:人,只有实践才能感知其中的道理。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书写能力,也从中学到不同的知识,未来,是充满期待的!④调研论文大大组小小寄语:路晓玟:山水一程,有幸与星月实践队相遇,祝愿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圆满成功噢!施妙琼:很开心能加入星月实践队这个大家庭,这次实践获得了许多经验,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感谢每一位小伙伴的付出与努力!王海茵:非常高兴能够和星月实践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参加这次特别的三乡下活动,各位小伙伴也辛苦啦! 小小寄语:麦华清:给沉积的历史赋予新的色彩,浮现出村落世代的幸福与和谐。李敏婷: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任重而道远。张华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小小寄语:夏诗韵: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第一次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组队实践,我很高兴能够加入“星月”实践队。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很多新的小伙伴,学习到很多东西,我们互相帮助、共同努力,一起完成实践任务,我认为这是一次十分宝贵的经历!罗亮:感谢星月的小伙伴们,星月最棒!张辰羲:和星月实践队员们一起,非常地踏实,大家都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个目标的感觉真好。很期待和大家的再一次合作呀! 小小寄语:黄嘉欣:三下乡的这十一天如白驹过隙般划过,过程中既有辛酸也有欢笑。十一天的三下乡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影响却没有结束。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我将会汲取这次三下乡的经验,继续提高自身能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汪莉: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龙映倩:这次特殊时期的特殊的三下乡,与小伙伴的共同合作,带我领略了不同村落的风光,记忆点满满!毛凤柔:涅槃重生的星月实践队,优秀!感谢所有小伙伴的支持和坚持!爱大家~ 煽情篇:“星月”实践队因为经历过分崩离析,所以更珍惜现在拥有22位小伙伴的大团体。听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遇到你们多么幸运!在特殊的2020与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次特殊的三下乡,相信大家也从中收获了不少。人都是潜力无限的,不管在这之前你是相信自己能胜任还是害怕自己不能胜任,我都想说,各位小伙伴你们真的都很棒!希望“星月”实践队的小伙伴以后都能像星星一样闪亮,继续自信勇敢地向着月亮的方向赶路。
8月5日,岭南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小葵花”多彩乡村文化实践队正式开展线上三下乡活动。“小葵花”由十一名来自机电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队伍,队伍邀请舒瑶老师作为本队的指导老师。活动开始前队伍进行了讨论与计划,最终确定以河南省林州市的井头村以及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的城里村作为本次“小葵花”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的乡村对象。由于疫情的影响,三下乡的形式不得已由线下转为线上,比起线下开展三下乡活动,线上进行三下乡活动似乎多了不少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好各类问题,“小葵花”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采用了队中队形式,将队员们根据个人能力、现有条件划分成三支小队伍,部分队员进村调查、采集材料,部分队员制作海报、推文。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小葵花”是由本队队员商讨一致后得出的队名,“葵花向阳而生”是一个极好的寓意,我们希望队伍中每个人都能如“小葵花”一般向阳而生,在本次线上三下乡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小葵花”向阳而生,我们的线上三下乡活动定能顺利完成,焕发勃勃生机!
8月5日,“小葵花”多彩乡村文化实践队正式开展线上三下乡活动,在林淑瑶老师的指导下,队伍搜集并整理了有关河南省林州市井头村的资料,观看与红旗渠相关的影片了解井头村的历史,为接下来的制作视频、海报以及推文做准备。8月6日至8月9日,由张晨烨同学和程康辉同学组成的线下实践小队动身前往河南省林州市井头村,进行实地拍摄。前往了当地的红旗渠纪念馆,学习红旗渠精神,走访村中向老人询问当时吃水困难的情况,了解现代井头村村民吃水情况及生活变化,并且实地前往红旗渠以及红旗渠景区青年洞,拍摄红旗渠美丽风景的同时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 线下实践小队实地拍摄的过程中,线上小队也在快马加鞭,整理文件,制作推文、海报以及剪辑视频。 相信“小葵花”多彩乡村文化实践队的作品就能与大家见面了,一起期待吧。
目前“小葵花”多彩乡村文化实践队关于河南省林州市井头村的线下考察调研、线上整理、汇总材料并制作海报、视频的部分已经顺利完成。现“小葵花’多彩乡村文化实践队线下小组再次动身前往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上的城里村。吴阳镇是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辖镇,坐落于鉴江下游平原,濒临南海,其为广东省中心镇、状元故里,文武古迹众多。2005年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历代吴川县城就处于现在的城里村内。因此,城里村保留有很多历史古迹、古建筑等。“小葵花”线下实践小组先是去了著名的学宫,吴川学宫曾历经明、清两朝多次重修,是古代文人读书学习的地方,属宫殿式建筑、砖瓦木柱结构。据了解,学宫目前的保护较以前重视了许多,实属令人欣慰。队伍后面还去考察拍摄了南城门、中山纪念堂以及延华井。此次探访城里村,线下小组收获颇丰。不仅有机会与古迹面对面,体会历史,还体会到了保护古迹的重要性!物古迹代表着我们祖先的精神,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是我们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正史、借鉴以及教育等重要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它们!此次城里村之旅,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