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抱着取火的柴禾,眼睛凝望着远方……
大概六七岁的光景,我羸弱的身躯尚未长成。记忆中的黄昏时分,母亲总会侧着身子,用胳膊夹着一捆取火的干柴,回到堂屋。这时我会从东里屋跑出来倚在门框边,看着母亲在堂屋的地上放好柴禾,然后折断塞进火灶。她从灶旁的火柴洞里掏出沾满灰尘的火柴,取出一根,小心的引燃灶内的干柴……这时我蹲在旁边,看着母亲吹火的样子,心里也会伴随着渐渐燃烧的烈火瞬间变得温暖起来。
我习惯每天都去看母亲抱柴禾。
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父母都只是平庸的不能再平庸的普通农民,他们穷尽毕生的光阴生活在故乡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怀着平淡的心情走过荏苒的岁月。小的时候我从没有感觉过这种平凡其实就是一种最真的幸福,只懂得盛夏来临,吃过晚饭,手中捏着一根细长的荆条随着伙伴们抽打低飞的蜻蜓;隆冬之际,又抱上父亲亲手为我制作的冰车驰骋在故乡的河流上。那感觉今日回想起来,依稀让我感动的落泪,但这些纯真的景象都永远的铭刻在了我记忆的最深处,甜美、悠远……
当我走进自己的生活以后,常常喜欢追忆逝去的印象,而最多的就是母亲抱着柴禾的身影。她羸弱而又坚强、瘦小而又高大。那个时候,母亲会很麻利的收着自己怀里的柴禾,脚步轻快的回到堂屋,生火做饭。她的脸上时刻都挂着幸福的笑容,眼神里充满活力,每一天都用无穷的精力迎接生活的磨砺。我记得母亲不会累,生活的风雨对她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困难,在她心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她也正是一天天用行动默默证明着自己的不屈不挠,她很快乐、很幸福。维护生活之余,母亲还会教育我和弟弟的思想,用她的智慧净化着我和弟弟的心灵,她的爱,炽烈而又刚毅,与父亲不同,母亲不会让自己对这个家的爱如父亲那样沉厚含蓄,但这个家同样完全凝聚着她所有的憧憬和感情,博大的让我们倍感温暖。
残疾以后,坐在轮椅上,我也看过几次母亲在傍晚时候怀抱柴禾生火做饭的样子,他的动作一样那样麻利充满力量,只是我看到她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笑容,眼神也失去了曾经的活力。我隐隐感觉得到在她心里充满了无尽的苦闷和辛酸,她是在用勤劳和自己的双手拼命抗议上天对她的不公,呼喊出心中的压抑,但我也知道,母亲无怨无悔,她的心并没有被生活的不幸所击垮,依然犹如曾经那样刚毅。我的残疾是母亲这辈子最大的打击,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面对国家级医院给我造成的医疗事故,母亲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愤怒与不平。她是在用母性的爱表达着对儿子的保护,她心里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哪怕面对重重困难,自己伤痕累累也在所不惜,母亲不怕恐吓和威胁,不怕强权与势力,她只凭借心中的愤怒和刚毅出色的完成着自己作为母亲所应给予儿子的一切。医院认输了,他们赔偿我的时候,我看到母亲欣喜的笑容里渗透着无尽的辛酸,她很累,但她无悔……
一个残疾的儿子,另一个也只是才上小学的儿子,母亲心里到底承受了多少压抑啊!
儿子残废了,但她不想从此被别人看不起,母亲又无私的拿出了她博大的爱,开始呕心沥血的培养我的学业,盼望有一天我会更明事理、更有文化,哪怕将来的日子我仅仅会用自己的知识去读书、消磨时光,那也是她最安慰的情景了。母亲的爱我懂。她的命普通,但她的心却告诉我,我的母亲是那样的伟大。
历经风雨曲折的人生,儿子都大了,母亲却老了,一条条深深的皱纹爬上了她的脸颊,瘦小的身材更加的羸弱单薄……我追忆着曾经的记忆,母亲怀抱柴禾的身影此刻竟是如此清晰的投影在我的脑海,前几天,我又看到了母亲抱着柴禾去堂屋的灶旁为我取暖,我的心里刹那涌现出无限的辛酸。脚步蹒跚、脸色刚毅,母亲没有变,她还是为着自己的儿子消耗着所有的爱和精力;二十五,一个好大的数字,母亲却依然把我作为她心中最稚嫩最幼小的孩子,呵护的无微不至……
最平凡的人生往往会创造出最感动的奇迹,母亲就是个奇迹,是我生命里的奇迹。
柴禾在灶堂里熊熊的燃烧,散发出炽烈的光芒,温暖着我的身体,温暖着我的心。在火光中我看到了母亲身抱柴禾的身影,看到了母亲慈祥的笑容、刚毅的眼神,我想:这火就是母亲的心在燃烧……
我看了一眼身旁忙碌的母亲,笑了……
本站声明:
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