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子君所想到的
——读《伤逝》有感
《伤逝》中,子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婚姻,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与涓生共谐连理。但婚后不久,涓生的工作经历变故,生活变得平庸,而子君却常以鸡毛蒜皮的小事与邻居斗嘴,让本已烦恼困惑的涓生更深陷充满压力的生活中。最终,子君被涓生抛弃,并且在父亲的威严和旁人的冷眼中迅速走向死亡。
运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子君,也许很多人生认为子君不太“识趣”了,生活的经济问题就让她日夜为小事而吵吵闹闹,更增加了作为家里经济支柱的涓生的压力,使婚姻走向尽头。虽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但在社会中仍然有不少子君的影子,有很多是在“以五十步笑百步”。
大多数女性在家中都是处于“被供养”一角,男性多都是经济支柱,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假若男性让生活陷入了平庸,女性便会“条件反射”地向对方反复埋怨,甚至施加压力,她们就像在不断吹涨气球,没有意识到,气球会有涨破的一天。慢慢地,夫妻俩的缘分渐渐走向消亡。
可怕的是,“平庸”的含义越来越被理解为“不富裕”、“经济陷入困难”等等。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定义呢?放眼当代社会,什么“千亿新娘”、“奢华酒席”、“百万聘礼”等充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女性。她们内心是对这些梦幻生活充满了多少的艳羡!最近的一个调查,某省近五成的女性认为“读书好不如嫁得好“,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看,婚姻家庭,对女性的确很重要。可怎么理解这个“好”呢?结果更令人感到可怕。“嫁个富人便是嫁得好呀”,这是大部分女性对“好”的标准。这虽可怕,但却是铁铮铮的事实。“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拜金主义成功侵入了不少女性的思想中,怯怯地问一句:“有多少女性愿意与另一半同甘共苦,咸鱼白饭加青菜的生活?”无可厚非,女性们希望婚后的生活过得小康甚至富裕,但为什么非要拒绝平庸或曲解平庸呢?
某李姓艺人下嫁一富商,婚礼上光鲜花布置就用了二百万,婚后过尽奢华生活,但婚姻只维持七个月便到了尽头。由此,我不禁想问,人们非得用“含金量”的多少来衡量婚姻的好坏呢?即使婚后过着平庸简单的生活,但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共同进退,不是更患难见真情,困境显真爱吗?
小说里的子君,是社会上部分女性的缩影,她们因为受不了婚后平庸的生活,对丈夫日夜做无声或有声的抗议,使丈夫陷入更大的烦恼,进而可能会使两人缘尽。而那些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把衡量婚姻的好坏与金钱挂钩,这不是玷污了婚姻的纯洁与神圣吗?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生活总不会永远大富大贵,但倘若在失意穷困之时,身边最爱的那位依然不离不弃,不埋怨、嫌弃,两人一起挽手度过一切难关,那么二人的感情,这超越所有物质的一份情,是多少钱也无法买到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