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明月与寒窗

时间:2011-08-18 22:58:59     作者:李泽蔚      浏览:9691   评论:0   

    每当想起古代,我总是会不期然地浮想起那时的书生,他们的面孔往往是扑朔迷离的,总让我迷惑。经常在千篇一律的历史书上目睹书生的各种考场作弊案,因而或杀或流放。如此的结局,总是令人遗憾的,

 

    也许历史会因此某一个考生而扭曲,可书生的命运总是如此雷同,在古代中丝毫未改变过---明月照射在大地上,月是无比的圆,书生正在油灯下苦读,明月温和地抚摸着他,即使是中秋,却只能在异地苦读,无论如何思念家人,也无能为力。这,便是古代书生的悲惨命运。

 

       书生有的出自名门,有的出自偏远农村,却也聚集在同一间学院中寒窗苦读。我并不理解寒窗苦读是何意思,也未曾尝试过,只是偶尔耳闻。苦读也许是不论艰辛而坚持读书,但我渐渐明白,寒窗苦读为何要两词合一,苦读只是纯粹地长期读书,而能显示其苦的,只有寒窗。十年寒窗苦读并未让千万个书生放弃过,当他们在油灯底下望着那一轮明月,惆怅的心绪由心而寄托于明月之中,思念成为书生们最苦的情绪。书生们有的名落孙山,有的则飞黄腾达,但那一轮故乡的明月却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中。

 

      书生们怀念着那一轮明月,幻想着怀抱它入睡,因为它曾经在书生的低落中,让他们回想起故乡的亲人。在今日看来,明月已成为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似乎是只需仰首便可望到的,根本无价值可言;但在往日的历史长河中,明月却是书生寄托感情的地方,在遥远的明月中,我似乎看到了被沾湿的土地,那是痛苦的眼泪。书生的结局大抵只有两个,要么从此走上做官的道路,要么便是在故乡教书;古代的科举考试荒废了大半生,因而无法再次考试。这亦是书生的无奈,用无尽的眼泪却换来了回乡的地步,真是令人同情。

 

       明月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令人痴迷,明月如一块明镜,似乎映着家人的面孔,这是对远隔万里的书生的一点安慰。明月,是书生的惆怅,亦是书生的寄托与牵挂。

 

责任编辑:
上一篇: 随想 回到列表
下一篇: 帮助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