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缤纷文社

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我网会员沈灼灼事迹

时间:2010-01-07 17:38:56     作者:新闻要闻      浏览:9631   评论:0   

国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广东校园文学网优秀会员沈灼灼事迹

 

——报道中多次高度评价了广东校园文学网及其为校园文学发展所作的努力

 

 

 

 

      (广东校园文学网讯)17,广东省委机关报、著名媒体南方日报专题报道了刚获得由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授予“校园文学突出贡献大奖”称号的广东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中山市第一中学学生沈灼灼文友的事迹。

     随后短短半天内,已经有人民网(人民日报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主办)、新民网(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办)、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社主办)、南方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东南网(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凤凰网(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传统媒体门户网站)、腾讯网(著名门户网站)、搜狐网(著名门户网站)等(排名不分先后)数十家主流媒体及包括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涯社区、中华语文网、国江西新闻网 三农在线、中安在线、福建新闻网、湖南教育在线等在内的近百家知名网站(排名不分先后)转载报道。

    据悉,“校园文学突出贡献大奖”是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面向全国在校大中学生,为在校园文学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堪称校园文学爱好者的杰出代表、起到了良好的标杠示范作用、为校园文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文友授予的最高荣誉称号。截止目前,仅有佛山市第一中学学生严诗喆和中山市第一中学学生沈灼灼两位文友获此殊荣。

 

 

主流媒体报道网址选登 (排名不分先后)

人民网       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0722800.html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fmxt/news/2010/01-07/2058621.shtml

新民网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1/07/3280143.html

中国经济网   http://edu.ce.cn/young/teach/201001/07/t20100107_20758567.shtml

南方网       http://edu.southcn.com/e/2010-01/07/content_7895283.htm

东南网       http://www.fjsen.com/m/2010-01/07/content_2608833.htm

凤凰网       http://edu.ifeng.com/news/201001/0107_6978_1501605.shtml

腾讯网       http://cd.qq.com/a/20100107/002291.htm

搜狐网       http://news.sohu.com/20100107/n269424968.shtml

 

 

相关链接

广东校园文学网关于授予沈灼灼“校园文学突出贡献大奖”的公告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310

 

南方日报报道原文

 

17岁女生已发表30万字作品 父母欣喜未揠苗助长

 

                       20100107 09:34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陈雪芬

 

 少年作家沈灼灼与其父母合影。资料图片

 

 

     少年作家的成长秘方

  □17岁女生已发表30万字作品,成为省作协最年轻会员在妈妈眼中她只是普通女孩,并不希望她成名人

  最近,中山市一中的高三女生沈灼灼双喜临门:成为了最年轻的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又被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授予校园文学突出贡献大奖

  好消息传来,媒体纷纷不约而同向校方和家长发出采访邀请,17岁的灼灼却拒绝所有媒体采访。她很平常,同学中比她优秀的多的是。她也希望不受外界干扰,全心全意冲刺高考。昨日,本报记者联系到灼灼的妈妈张前,经再三动员,她才讲述了女儿的成长故事。

 

  8岁发表作品30万字

  灼灼的笔名叫天目灼灼,她爸爸说,天目:意在寻根溯源,祈故乡杭州天目山的灵气润泽;灼灼:取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花朵盛开,是父母的美好愿望……”谈起唯一的宝贝女儿,恬静的张前充满自豪。

  她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道,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灼灼就一直担任学生干部,成绩优秀,爱好广泛,连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曾荣获过全国奥数一等奖和中山市吴桂显奖学金,很少需为她学习操心。

  灼灼5岁开始练小提琴,7岁时曾在中央电视台参加讲故事比赛,中小学都担任校广播电视台主持,每次的校园活动,她总是以主持人和小提琴演奏或舞蹈表演者的双重身份出现,还常常作为全校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庆教师节大会上发言;而且,她还特别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比如国际拉丁舞比赛、少儿国际象棋赛、电视台小司仪大赛,甚至游泳比赛、田径赛等,都能取得较好成绩。

  到了灼灼8,她的文学天赋开始露出小荷尖尖角。张前说,从最初动笔写5000多字中篇童话,再到一两万字长篇童话故事,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这里面除了兴趣和大人的鼓励,自小培养女儿的坚强和韧性,也是很重要的成因,“记得她两岁的时候摔了一跤,膝盖、手掌全擦破了皮,脚趾也破了,我们也没有去拉她一把,而是鼓励她自己爬起来,朋友们知道了都说我们的心真狠。张前认为,勇气与坚强,是孩子应该具有的基础性品格。

  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灼灼迄今已正式出版《宇宙除魔历险记》和《只缘一段动物情》两本个人专集。并已在《中国中学生报》、《白桦林》、《写作》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了30多万字的习作,《校园文苑》等曾连载中长篇科幻小说,长篇童话故事在广东校园文学网上了半年度点击率和重点推荐榜榜首。

  现在,她不仅是省、市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还是全国十佳中学文学社刊《新叶》执行主编。由于灼灼的头衔实在太多,张前最后只能浓缩其精华。在众多荣誉里面,她觉得含金量最高的当属由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授予的校园文学突出贡献大奖”,因为面向全国所有大中学生,据说目前只两人获此荣誉。

 

  自己的孩子决不是神童

  孩子有如此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吧?对于这个大多数人想当然的问题,张前微笑地予以了否定。她说,孩子的成长是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的事情,她和丈夫都不太相信神童之说,更知道自己的孩子决不是神童,而且,在她所在的市一中高三重点班,她实在算不得出类拔萃。

  可喜的是,灼灼虽学习不算拔尖,但身心健康,有明确理想。张前提供了灼灼在参加名校自主招生时写的自荐信,灼灼的理想是大学期间觅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先贤旧踪,攻中文兼新闻学,毕业后揽九天星斗写千古文章’,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鼓与呼,是我孜孜不懈之追求。

  记者看到,信中灼灼还对父母及其生长的环境,甚至经历过的挫折都表示了感恩:“自小,妈妈每晚在睡前讲童话故事;小学阶段起,爸爸要求每天背古诗文,背《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精编;而自己,也有广泛的阅读选择,中外名著、文史科学等,在我起居的每个角落,被我用手指细细地丈量。在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现代文明的催化下,我开启了想象的翅膀,让我可以在多梦的花季,将每一次来自心海的触动写成文字,又在文字中感动,于这份感动中思索人生,尽己责任。

 

  父母欣喜未揠苗助长

  在张前心目中,灼灼并不是什么名小作家,而只是个热爱环保、关注时事、富有爱心的普通女孩。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也不希望她成什么名人。身心健康成长最重要。所以,从灼灼懂事起,我们就告诉她,如果一个人总想着自己,不想着别人,那么,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在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地注重互相关心。比如:家人过生日,都要互赠礼物;逢年过节给家里老人寄钱寄物,都有意识地带上她;有时在街上碰到行乞者,如果是身体健壮的,我们一概拒绝,并告诉灼灼,行乞是一种万般无奈下的举动,有劳动力的人就应该自食其力,但对一些严重残疾和幼儿病妇,我们都会让她给一些。小学时,她还约小朋友一起专程去粤北助学。

  在父母的要求下,灼灼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而老师对其日记如此评价:“灼灼的文字有一个长处,就是真情流露,能打动人。这也是张前最欣赏女儿的地方。

  北京申奥期间,为了表达期待申奥成功之激动心情,灼灼曾写信寄给奥组委,这也源自她的一篇日记。日记中,灼灼以书信体的形式写到她做的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与一个美国小男孩争论中国能不能办好奥运时被萨马兰奇先生听到。听完了她的论述后,萨马兰奇表示支持中国申办奥运。

  爸爸看了她的日记后,支持她把这封信发出,寄给奥组委。最后,灼灼收到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的亲笔回信。

  张前说,灼灼无论是写童话、日记,表现最多的内容,总是扬善除恶、不畏强暴、扶助弱小;童话中有除宇宙恶魔、有治霸道的美国总统这样的行侠壮举;而日记中,也有大量爱心流露的记载。采访中,她给记者念了一段灼灼小学时写的有关动物命运的悲叹———“真希望国家能制定一部严厉的动物保护法,对那些残害动物的人,让他们去无偿地为动物们搞卫生、找食物,让动物们也能受到公平待遇!”

  张前告诉记者,灼灼曾发起成立了学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并被推选为会长。现在即使学业繁重,灼灼依然坚持抽空去福利院探访做义工,“当不少家长对灼灼创作上的成绩称奇叫好之时,我们更欣喜的在于,灼灼是按着普通孩子的生活轨迹成长起来,绝没有以塑造天才神童的模式搞揠苗助长。

 

  南方日报记者陈雪芬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