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百味人生

李嘉诚管理“有头脑没手脚”

时间:2008-12-20 14:35:09     作者:佚名      浏览:9685   评论:0   

 

 

        多数人认为集团管控是一个虚实难辨的东西:既不知道它有多重要,也不想过多的去碰触它。但有些人却始终很在意集团管控的问题,后来他们的公司变成了和记黄埔,变成壳牌石油和IBM.这些知名公司所处行业有着天壤之别,但它们的成功都少不了强有力的集团管控。 财务控制型——老超人的和记黄埔 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有头脑,没手脚”。老超人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集团,员工超过18万人,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和酒店,零售、制造及能源与基建业务也在集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老超人甚至让和记黄埔在互联网和电讯服务领域也频频崭露头角。 如此庞杂的一个集团,李嘉诚选择了财务为主的管控模式。总的来说,和记黄埔的总部只是作为一个投资决策中心,李嘉诚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上。他关注的只是下属单位的盈利情况和自身投资回报、资金的收益,而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予过问——它们只要达到财务目标就可以。 战略控制型——大多数集团公司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壳牌石油是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集团之一。壳牌石油集团在2005年的世界500强中排名第四,年利润高达200多亿美元。 在壳牌石油集团中,为了保证下属单位目标的实现以及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各下属单位业务的相关性要求很高。与大集团形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壳牌石油的集团总部很小,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 运营控制型——随需应变的IBM 采用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往往对集团资源采取高度的集中控制和管理,以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优化。它们大多直接管理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具体业务,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 IBM公司可以说是这种管控方式的典型。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事业部都由IBM总部进行集权管理,计划均有总部制定,下属单位则只负责保障实施。 GE公司在1984年以前采用的就是这种管控模式,导致总部职能人员多达2000多人。直到杰克。韦尔奇任CEO后才转变为战略管控模式,大大减少了总部参谋人员,并成就了GE的今天。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由广东校园文学网整理推介。

 

 

本站声明:

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