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百味人生

还道德一个人性的关怀

时间:2007-06-18 23:17:20     作者:李建辉      浏览:9706   评论:0   

       

       还道德一个人性的关怀

            李建辉

  这篇《反道德的道德高标准》确实是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过去我们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总是玩高尚,总是把人置于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中,去表现舍生取义的崇高。于是,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就上演着这样的闹剧:烧毁大兴安原始森林的大火,涅槃着不少保护国家财产而不惜幸牺牲生命的英雄;无情冲走了无数平民的房舍田园的98洪水中,却涌现了许多舍己为民的英雄故事。至今我都不能忘怀那个为了几个沙包居然拒绝治疗最后用一条20岁鲜活的生命铸就了光辉形象的李向群,更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当时主流媒体连篇累牍的英雄赞歌。听说后来,有关部门要拍歌颂英雄电视剧,还请那个中年丧子的父亲去担任角色,而李向群的父亲也欣然前往了。对此,我就不知道要对这样的始作俑者表示愤然,还是要这位不幸的英雄父亲表示悲哀。

      
最近,听说一个广州的中学教师就是活活累死了,前一天上课开会布置班级工作一直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就永远没有醒了。于是,有关部门又抓到了一个师德的典型,仿佛又是一个政绩,大肆宣传鼓吹着,要教师们向她学习无私奉献。当时的我第一反应就是:决不上当!可后来又恐惧起来,想到自己像那位教师一样每天总有做不完的工作,这是不是有人要活活累死我?我深感教师职业的对从业者的残酷性。今天在大肆呼吁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中,肉食者谋时连最起码时空概念都不讲。粗略估算了一下,一个中学主科教师,每周至少十个节课(多的达近二十节),不算备课就起码要10小时,两班的一百多个学生的作业,平均每人每周按15分钟计,这至少也要25小时,还剩下5小时备课,这还不包括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如果仅仅这样,那还能对付以上正事,可是事实上教师的工作远远不止这些,大大小小会议学习、写计划总结论文、艺术节、科技节、迎接评估、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等等,今天一个突击,明天一个检查,折腾得教师几乎无法做正事了。如果你要保证自己教师应有的形象,不欺骗那些无辜的孩子,那你就得牺牲休息时间乃至生命。否则,你就不得不让自己的教育工作异化:认认真真做假。因为没有时间思考,只好辛辛苦苦做搬运资料的工作,用自己的嘴巴讲别人的话,或者,凭自己应试的基本功,作些试题粘贴”“复制工作,复杂的劳动被简单化;学生从教师的认真的教学中学会了做假,像老师抄袭教案论文一样抄袭作业,像老师对付上级一样对付上级
  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我们居然可以毫不心虚地说,我们在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不由让我想到《狂人日记》中写满仁义道德的字缝里全是吃人二字的话,不禁毛骨悚然。由此看来中国传统的道德高标,本质上就是一个陷阱。要让中国人走出吃人”“被吃(说轻些就是骗人”“被骗)的沼泽,回到道德的坚实地面,首先就要清除这些道德的高标,还道德一个人性的关怀!
  当然要做这些的工作,难度相当的大。但我想,像许老师所说的那样,作为教育工作者,从自己做起,一点一点积累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让每个人都有独特思考力,这是最为重要和紧迫的。前不久我在讲读革命先驱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对学生说了下面一段话:
  对于这封家书的作者,我们要表达自己深深的崇敬,但是对于拿这封家书来教育别人的人,我们却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诚然,当小家与大家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能够牺牲小家保大家的人是应该得到大家的尊敬,然而,我们还要想一想——是谁总是要把我们逼到这样的境地,要我们作出如此残酷的选择呢?什么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大河没水,有小河干,这话要倒过来说,才更有理啊。
  就以这段话作为此文的结束语吧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