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始终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即使有千千万万的不舍与难过,却还是经不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古谚的考验!7月19日是我们离开了不仅风景美,人更美的三教村的日子,是我们离开这片哺育着千千万万心地善良、朴质厚道的村民的日子,也是我们与这群可爱好学的、我们最舍不得离开的孩子们离别的日子。看到心愿墙上书写着“老师,你们别走好吗?老师你们还会回来吗?……”这些表达着孩子们心底深处的却又是那么真挚的心声;看到这群懂事的孩子们给我的一封封写满了叫我们别走的私信,看到孩子们抱在一起痛哭的场景,叫我们如何不心酸?鞭炮响了,车开了,手挥了,心碎了……但我们知道应该也必须选择开心离开才能带给他们些许的安慰。
回想起7月8日那天,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出发了,客车经过数不清的左弯右拐才终于在下午时分到达三教小学,一路上的路途应该也算得上颠簸流离,并且很“摇篮”般的,把我“摇”得差点想吐。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聚集在学校附近欢迎我们的到来啦,原来不是只有我们单相思,这里的学生们也在盼望着我们的到来。一下车我们就忙活起来,搬行李的搬行李,准备揭牌仪式的也着手准备,整个过程是忙而不乱,仪式得到圆满成功。我们第一天的晚餐是校长帮我们预定的快餐,匆匆忙忙吃完晚饭后我们又开始浩浩荡荡往我们的“星级宿舍”出发,这个“星级宿舍”让我们住得相当的舒服,也是我们十几天的支教生活得到圆满开展的保障。我们能够得到如此好的待遇,多亏了校长和三教村善良的村民。第一天我们就接受了村民们的恩惠,以后的十几天更是硕果累累,感动多多!下面慢慢叙来。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的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小朋友,两个极端的教学过程,考验来啦!我认为在教育这些尚未对知识具有全面了解的小朋友,给他们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引导他们对知识、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的激情,使他们保持着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毕竟,我们义教的时间是短暂的,常有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这次是我的第二次支教之旅,所以我自以为自己这一次的教学过程一定会圆满成功的,可是事与愿违啊,结果都有点可以用“惨不忍睹”这个词来形容。我上的第一节课是一年级的手工课,我按照原计划把一年级的小朋友分成四个小组来展开教学,也许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教学方法,同学们还是感到很新奇,并且挺听话地在我的指导下开始做起手工来。或许是我选这项手工来教学相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我花了整整两节课的时间,结果却只有几个小朋友能够做出相对完整漂亮的成品来。不得不提的是在这个过程有一个很搞笑的插曲,一年级的小朋友大部分都觉得这个手工比较难,特别是有一个叫“小明”的小男孩,他做着做着就直接躺在教室的地板上,害得我和他的班主任以为发生什么事情了,一问才知道他觉得这个手工好难,做不下去了,我问他:“那你还想不想学呢?你要是觉得累了,不想做了,老师不强求你学,咱们就不做了,玩其他的,你要是还想学的话,老师可以慢慢地一步一步教你,好不好?”我以为他会说老师我不学啦,但他的回答却是:“老师,我还想学,你教我。”于是我就手把手地教起他来,也许这个手工真的很难,并且中间又会有其他小朋友不断地跑来问我老师这个地方怎么折,这个地方怎么黏,回答到我嘴巴都快要抽筋,所以没多久他又泄气了。“老师,好累啊!”他躺在地板上对我说,听到这句话,我觉得好搞笑又好内疚,搞笑的是他小小年纪竟然能用这种语气说话,内疚的是我考虑问题不周到,不了解学生的各项技能的发展过程,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使得他们挫败感这么强,这些完全是我个人的错,我以后一定多加注意这个问题。这堂课中我不仅选择的教学内容过难,并且课堂时间控制不好,给学生带去挫败感过强,但我相信学生们也可以从这节课中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这也是我采用分小组教学的目的。在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中不是学生挫败感很强,相反是我的挫败感很强,因为六年级学生太有个性了,本来那堂数学课的设计我是非常满意的,但是由于六年级学生的配合,结果搞得一塌糊涂,我发现导致这个结果不是我的教学内容不好,而是我的课堂控制能力不强,不能驾驭我的课堂。通过这节课也让我觉得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真的好难。虽然他们是如此的调皮捣蛋,但我还是觉得他们很可爱,依然疼爱他们,因为他们至少心底是善良的,这个品质难得可贵,是他们的一大优点,我们不可以忽视。
当然啦,有劳累、痛苦的时候,也会有快乐、感动的时候。比如 邓 老师的那顶军旅之帽和他负责的精神;队长的谨慎负责态度;“摄影师”的吃苦耐劳精神;吕鹤超的“奶爸”和“灰太狼”形象,每天都去顶着大太阳去抓一年级这群“羊”;赞威的有声有色的朗诵;外省几个娃的家乡话;大家一起去海边游玩、一起唱K的场景等,想起这些我就会偷偷乐和感动着,觉得我们的队员们真的很可爱。又由于我是雷州人,说雷州话当然是我的“特长”了,所以出去买菜、负责全体队员的大部分饮食的重任便压在我的肩上。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很累,因为每天都有许多许多繁琐的事情,比如每天出去和买菜阿姨买菜,对账,去买米,拿剩下的菜到村民家冰冻、订早餐等等,由于此我说话的频数比较多且本来嗓门就大,嗓子很快就破了,这让我在后来几天里是蛮难受的,毕竟有话说不出的滋味是痛苦的。但是我收获颇多,不仅仅是能让队员每天都能吃饱吃好,我还收获了感动,不仅仅是两位队员让我感动,村民们的热情和支持也让我感动。每天在我累在我需要有人来帮忙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思敏和文娟总能第一个站出来说:“凉丽,如果你需要,我们可以陪你一起去买菜的,你随时可以叫我们。”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我却是感动多多,很感谢有这么两位可爱善良的人儿一直陪着我。村民们更是我们这次支教之旅走得更远,过得更开心、难忘的最大动力,忘不了他们为我们煮凉茶,忘不了他们为我们劈材,忘不了他们偷偷给我们送虾,忘不了不管天有多黑他们都愿意亲自载我去订早餐,更忘不了他们一次又一次为我们准备丰盛的午饭和晚饭!千言万语都道不尽我们对三教村民的感谢,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幸福、健康地去过好每一天。
这次支教的时间虽短,但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劳累着但却也是非常地快乐着,我不会忘记也不想忘记这次支教之旅。真的别了,三教村!别了,可爱的小屁孩们!我会想念你们的,真心希望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撰文/蔡凉丽 摄影/伍楚红蔡凉丽)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