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调研组组员李文杰的《雷剧调研感想》后,我作为调研组中的一员,我想我也应该留下点点痕迹吧!正如他所说,我不是湛江人,不懂雷州话,不懂雷剧,不了解其起源、发展和现状,甚至在没有决定以雷剧为调研主题时,我都不知道原来除了粤剧在这里居然还有雷剧这朵奇葩。作为地方戏剧,不是当地人不懂方言,听雷剧如同听天书,当依然这阻止不了我们探究她的热情。
6月2号,顶着30几度的高温,我们慕名来到湛江实验雷剧团,听说他们将在那里排练,异常兴奋,终于有机会目睹我们雷剧演员的风采了。一路上唧唧歪歪地谈论着想象中的雷剧。忘了前一天走的冤枉路,忘了因长时间暴走的脚软脚酸,憧憬着越走越近的雷剧团。现实总爱跟我们开玩笑,又一次吃了闭门羹。原来昨天那个演员记错了日子,是3号才开始排练的,这让我们有点失望,那时候有种"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心情,白跑一趟?刚想着去找相关的人问清楚具体的排练时间,突然从一间平房中传出唢呐的声音那声声唢呐吸引着我们靠拢;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唢呐演员罗先生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雷剧一些专业的知识和雷剧的发展现状,从那前途渺茫的雷剧现状,罗哥给我们分析了现状的原因,以他专业人士和在职的身份看不到雷剧的前途,更何况我们一般的普通人。2011年的改革,雷剧实验团由事业单位改革为企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减少,人才不断流失。这是雷剧发展看不到前途的主要原因。像罗哥这样的人才,他自己也跳槽到了私人的剧团去谋求发展了,他坦言在外面的剧团的工资是在目前实验雷剧团的将近三倍,这样的差异哪能就留得住人才,毕竟大家都要生活。
在采访过程中, 罗 先生给我们讲的除了雷剧让人堪忧的前景。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他丰富的社会阅历是我们渴求的营养,他对组员李文杰一直强调男人的责任,让他倍感压力,引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们笑是因为我们认同 罗 先生,也感到文杰任重而道远的压力,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罗 先生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思考,这是我们调研的除主题知识的一大笔人生财富。
这次两天的采访,我们在获取雷剧专业知识和发展现状的同时,也收获了我们调研组组员之间的友谊;记得刚开始筹划三下乡准备自立门户时,拉拢文杰到我们队伍中时,他对我的评价居然是:很严肃,很难相处!那时候的我觉得不可思议,大大咧咧著称的我居然被人家认为很严肃,很难相处。如今,两天的采访相处,想必他对我改观了吧!那是必须的。那两天很热很晒,但我们依然坚持着革命的目标,苦中作乐!虽然雷剧的发展前途堪忧,我们小蜜蜂调研组会一直调研下去,为雷剧发展做出我们微弱的贡献。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