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星空夜话

广州状元坊

时间:2008-04-10 19:58:40     作者:综合资讯      浏览:9648   评论:0   

广州状元坊 就是状元张镇孙的家

  无论是从人数或考试的难度来讲,古代的状元和现在的高考状元都是不可比拟的。试想一下,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广东才出了9位状元,平均近150年出一人,状元的出现有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独占鳌头的幸运者不但光宗耀祖,而且将名垂青史。

 

今日状元坊

  正因为状元的“含金量”如此巨大,所以历来对状元的籍贯和故居争论颇多,如南汉状元简文会和明朝状元伦文叙到底是南海人还是广州人曾引起争议,多数人认为这两位状元都是南海黎涌人,持不同意见者指出简文会的父亲简一山原旅居南雄珠玑巷,后定居广州,简文会可能在广州出生,后来才奉父命迁居当时的广州府南海县黎涌乡。所以简文会应属广州人。至于伦文叙,有一种观点认为他也是广州人,因为据说他出生在现广州越秀区的福地巷。

  张镇孙12岁便有“神童”之称

  不过,在籍贯问题上争论最多的不是简文会和伦文叙,而是南宋状元张镇孙。在张镇孙的籍贯问题上,目前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南海人,二是番禺人,三是顺德人。

  张镇孙,字鼎卿,号粤溪,生于南宋瑞平二年(1235年),12岁便有“神童”之称,15岁在乡试中名列前茅。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中状元,官至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势如破竹。张镇孙临危受命,率兵英勇抗击异族入侵,并于景炎二年(1277年)收复已陷落数月的广州,后因敌众我寡,被俘死节。

  张镇孙的主要著作是《见面亭集》,但可惜没有留传下来,留传至今的作品唯有在殿试时写下的《廷对策》和两首诗歌,对于张镇孙的生平,《宋史》和《元史》都没有记载,只有明人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张镇孙传》等少量书籍可供参考。

  对于张镇孙的籍贯,清代温汝能编著的《粤东诗海》认为他是顺德人,《粤诗搜逸》认为他是南海人,而《广东通志》认为他是番禺人。

  认为张镇孙是南海人的理由是:《张氏族谱》记载张镇孙的曾祖父原籍西蜀潼川遂宁,后南下广东任南海县知政诰,居住地为当时的南海熹涌。

  认为张镇孙是顺德人的理由是:熹涌村今已属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不属南海区。

 张镇孙生于城南通泰坊

  认为张镇孙是番禺人的理由是:张镇孙曾祖父南下广东做官,居广州城南太平门内,后娶番禺石壁麦氏,入籍番禺,传至张镇孙,迁石壁,再移谢村。另一说法是张镇孙原籍广州北永泰里(今三元里),旧属番禺,故张镇孙为番禺人。

  对于以上说法,广州有不少学者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据记载张镇孙的曾祖父退休后“卜居城南太平门内通泰坊”,此后张家一直居住在这里。张镇孙在通泰坊出生和长大,死后葬于广州北永泰里。后人为了纪念他,才把通泰里改名为状元坊。所以张镇孙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

  张家世居状元坊(通泰坊)的说法在不少古籍可找到证据。清《南海县续志》记载:“状元坊为张镇孙所居”。状元坊在宋代南城的范围内,宋代广州城主要由中、东、西三个城组成,称为“宋代三城”。南宋时期随着广州外贸的发展,城南珠江沿岸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因而有建新城的需要,1209年,南城正式兴建,城内的街道有高第街、濠畔街、清水濠街、东横街、西横、通泰坊等。当时南城最有名的公共建筑是海山楼,海山楼建于南宋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这座楼高度与城墙相当,矗立在珠江边,楼前还有市舶亭(即码头),古代不少诗人登楼怀古,留下不少诗篇,相信张镇孙当年也是海山楼的常客。

  书生预言“张氏子”中状元

  有关张镇孙中状元一事,有一段趣闻。据《广州府志》记载,当时有童谣说:“河南人见面,广州状元见。”地方官为此在江边筑“见面亭”,以待状元出现。其时有位书生善占卜,他梦见有人弯弓射江,江水为之干涸,于是预言将来大魁天下者,当是广州的“张氏子”。年少气盛的张镇孙听到这个预言后,笑对同窗说:“安知‘张氏子’不就是鄙人!”同窗都说他狂妄。后来忽逢大旱之年,珠江水枯竭,河南河北的人在河床上行走,彼此“企望能辨眉目”,就在这一年,张镇孙中了状元。据说张镇孙之所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为《见面亭集》,就是为纪念这件事。 

  传说归传说,这件事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宋代珠江十分宽阔,当时称为“珠海”,过江称“过海”,即使逢大旱之年,江水干涸,在河南河北“企望能辨眉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在史籍中还没见到南宋咸淳七年广州大旱的记载,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个故事当作趣闻。

                                                                                                                                           (转自:广州视窗)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