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日,由作家网、人民文学杂志社、包商银行、漓江出版社共同组织举办的“第二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中宣部文艺局办公室主任赵海虹,《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梁鸿鹰,作家网总编、本次活动总策划、组委会主任赵智,包商银行董事会首席文化官王德恭,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民文处处长关红霞,教育部人事司处长、前驻美国纽约领馆教育领事王盈,《人民文学》副主编宁小龄,《人民文学》主编助理邱华栋,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王谨,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主任李斌权,《书法导报》副总编白景峰,《武警》杂志主编王久辛,《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诗刊》编委、原《诗刊》编辑部主任林莽,包商银行战略部总经理刘鑫、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以及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版主编江秀昌、诗歌栏目主编方美阳、特约校园作家黄宇等出席活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人文大学等高校的获奖作者、评委及相关领导和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十年文化战略工程,打造高校文学巨史”。活动共评出117篇(首)获奖作品,其中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黄宇同学的《老房》获散文一等奖,另外重庆理工大学杨康同学的《温暖》获诗歌一等奖,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徐尽逸同学的《乌鸦》获小说一等奖;北京工商大学苏笑嫣等9名同学的作品获二等奖,北京大学苏画天等15名同学的作品获三等奖,清华大学宋溟等90名同学的作品获优秀奖。获得等级奖的同学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在颁奖仪式上,《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主编赵智(冰峰)、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代表主办单位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30套,中国国家图书馆王萃科长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并向活动主办单位颁发了收藏证书。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我们中国文学的希望所在。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我们检索现当代的百年文学史,很多人都是从高校开始写作,最终成为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包商银行杯”高校征文现在进行到第二届,本届的作品集也已经出版,看到这样一种结果,心里非常欣慰。在今天这个时代,其他艺术门类和社会上的其他文化形式正在渐渐的挤压文学创作应有的光荣。在这种形势下,鼓励原创文学,鼓励新生力量的涌现,是我们中国文学的责任,也是《人民文学》杂志的责任。
包商银行董事会首席文化官王德恭在讲话中说,今天我拿到《中国高校文学排行榜》这四本书的时候,就如饥似渴的翻,像杨康的诗歌《温暖》,我一口气就读下来了,非常感人。他把父亲的形象,自己与父亲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非常好。现在的年轻人能有这样纯朴的感情,非常的可贵。我记得我中学时写了一篇作文,被《全国中学生作文选》选上了,一直鼓舞了我很多年。所以高校征文活动对大学生的鼓舞非常大,我们要继续支持下去。
在此次颁奖会上,获得等级奖的同学纷纷发表获奖感言,场面气氛凝重而热烈。 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 散文一等奖 获得者 黄宇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说实话,能获得这次的散文一等奖,我觉得很偶然。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之前也写很多东西,也投稿,但是收获比较少。不过我没有放弃,仍然在写。我写东西的方向就是关注现实、触及灵魂,这也是我今后将要坚持下去的一个方向。这次获得散文一等奖的《老房》是我在校外租房时偶然写下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主要是写我的一个感受。
据悉,高校征文活动启动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被誉为“新概念作文征文”之后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学活动。
图为第二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颁奖仪式现场
图为第二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颁奖仪式现场
图为《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主编冰峰和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向国家图书馆代表王萃捐赠图书
图为《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向一等奖获得者杨康颁奖
图为一等奖到会获奖作者与颁奖嘉宾
图为二等奖到会获奖作者与颁奖嘉宾
图为三等奖到会获奖作者与颁奖嘉宾
图为优秀奖到会获奖作者与颁奖嘉宾
散文一等奖获得者黄宇在发表获奖感言
图为广东校园文学大学版主编江秀昌和作家网总编、“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总策划、组委会主任赵智(右)合影留念
图为广东校园文学大学版主编江秀昌和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右)合影留念
图为广东校园文学大学版主编江秀昌和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左)合影留念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