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特刊·访谈·专题

碧草:用《碧草》的力量撑起校园文学的绿意

时间:2012-05-04 23:20:03     作者:编委会      浏览:9534   评论:0   

系列访谈录总003

 

   

碧草:用《碧草》的力量撑起校园文学的绿意

 

——广东校园文学《碧草》主编钟伟强访谈录

 

 


广东校园文学《碧草》主编钟伟强

 

【人物档案】碧草,又名琴江,原名钟伟强,广东五华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国家中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指导老师,每年一届的"碧草杯"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暨广东校园文学杂志《碧草》创办人。现任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校报及校园文学刊物主编,广东校园文学网顾问兼副总监,广州市作家协会青年部副主席。

 

 

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和奉献。他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身体力行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执着的文学追梦人;

他是一位踏踏实实的高产作家,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孤寂的文学路上静静地耕耘和守候。他用手中紧握的笔和用那颗炙热的至诚之心,向我们重温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回味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他躬身于校园文学这片绿色的土壤,奔波在忙碌与疲倦之中,却是最幸福的人。当黑夜颠覆了白天,依然看得见那执着耕耘的身影,听到那花开的声音;

他是校园文学花园中的一株碧草,万红丛中的一点绿,没有树的高耸,也没有花的明艳,有的只是一份宁静致远的沉稳与虚怀若谷的睿智;

他就是广东校园文学《碧草》主编碧草——一个执着于文学道路、躬身于校园文学的文艺工作者,一个用心培育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和文学精英的精神导师,他用碧草的力量撑起了校园文学的一片绿意,他将自己生命的热血挥洒在校园文学这片纯净的土壤上,也将热爱文学的种子撒播到每一个学子的心田中!

 

[NextPage]

文学是一条“不归路”,不知不觉走了二十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迈着坚定的步伐,追寻着心中那最初的梦想。而那些深藏的记忆,总在有风的日子里,再次被吹起了波皱,泛起了片片的涟漪。曾经的感动,曾经的鼓舞,还有那不解的缘分,依然是那么的清晰,没有逝去的痕迹。

缘分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它存在于相遇者之间,是一种自然而神秘的心灵力量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灵契合。它是如此动人心弦,且又人难以忘怀。

钟老师告诉记者,他跟文学的邂逅源于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喜欢在文字里抒写情怀畅想青春,喜欢文字散发出的淡淡的气息。在一次全国中学生日记征文比赛中,他出于意料地获得了二等奖。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奖,但在钟老师的眼里,却是一次倍受鼓舞的奖励,甚至是一辈子的记忆。那次获奖经历让他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自己的文字得到别人肯定的那种振奋,更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从此一发不可收地爱上文学,踏上了追寻文学梦的的征程。

钟老师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喜欢看小说,常常独自陶醉在小说的世界里,为之着迷,为之疯狂。但在他父母的眼里,一心读好圣贤书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刚开始并不赞同钟老师走上文学道路。纵使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钟老师始终怀揣着文学梦永不言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文学这条“不归路”,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几十年。

钟老师对记者说,当初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文学,别人曾经问他是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时候,他总是不敢承认。他觉得爱上文学并不需要理由,就像喜欢一个女孩,别人问你问什么喜欢的时候,自己也没理由,说不出。当我们无法用言语来描绘这种情感来源的时候,我们只能说,这就是一种缘分,冥冥中让你我相遇!

因为缘分,所以邂逅;因为缘分,所以相爱;因为缘分,让怀着文学梦的钟老师走过了二十年的文学生涯,一路坚持到现在。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了他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今回想起那些追梦的日日夜夜,钟老师不禁感慨万千。他语重情长地对记者说:“文学的道路并不好走,不要轻易走上这条‘不归路’!假如真的要走下去的话,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做好长期吃苦的心理准备。”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廖红球为碧草《难忘0775》题写的书名

 


碧草和广东省作家协会副巡视员、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李国伟主任(后排左二)及校园文学爱好者在一起



 

 

碧草在广东文学中心23楼与高校文学爱好者在一起

 

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钟老师深知文学路的艰辛,但他仍毅然选择了这条“不归路”,并将会一直走下去。创作至今,钟老师曾用碧草、琴江等笔名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新闻作品一批。2006年,钟老师公开出版了首部个人作品集《有个女孩要来》(18万字),得到了时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廖红球同志(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的亲笔题名,也得到了时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作品》常务副主席郭玉山同志的题序。2011年,钟老师的第二部个人作品集《永恒的初恋》(15万字)也公开出版。而现在,他正在出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廖红球题写书名、《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王慧艳写序的中篇小说集《难忘0775》(《难忘0775》、《青春不需要诠释》、《遥远的水美》和《笔友》四部),长篇小说《这里的天空不寂寞》和《少年爱情》也正在创作之中。此外,钟老师还想努力争取去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在不断学习中不断进取,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钟老师的文学之路会越走越宽。

钟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在文学这条“不归路”上已经默默走了二十年,以后还将继续走下去。因为他的执着和他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钟老师的文学路定会越走越宽阔!我们也相信,真正的文学是伟大的,它所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是让人无法阻挡的,它会引领千千万万像钟老师这样的文学追梦人前赴后继地踏上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执着前进!

[NextPage]

碧草萋萋芳连天,这里的天空不寂寞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任何梦想的实现都必将经历一段凝结了辛酸和痛楚的岁月,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光阴流转,时光飞逝,曾经的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如初。岁月的脚步,匆匆而逝,但它踏出的是却是一条坚定的道路,走出的是却是一片灿烂的新天地。

钟老师在文学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广东文坛上也早负盛名,但这条路背后的艰辛却鲜有人知。在采访过程中,钟老师邀请我们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一个小小的房间里,三个新旧不一的书架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密密麻麻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钟老师从书架上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大叠获奖证书、过往的《碧草》杂志还有几本自己的书,递给我们看,每一个证书、每一份杂志乃至每一篇文章都是钟老师在文学路上的最好见证。荣誉总是光辉夺目、鼓舞人心的,它是对过去的一种肯定和对未来的一种鞭策,而对于钟老师来说,这些荣誉的背后铭刻的却是一段奋斗与拼搏的岁月,讲述的是钟老师耐人寻味的传奇人生。

1994年的高考,钟老师没有如愿考上梦寐以求的中山大学,而以国家公费生的身份进入了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高考的失意曾一度给钟老师带来心灵上的阴影,但是他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在跌倒之后选择了重新爬起与振作。当时钟老师不甘心像无名小卒一般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心想着要做一些有影响力和有价值意义的事情来纪念自己在外贸学校度过的这些岁月。于是,以钟老师的笔名“碧草”命名的“碧草文学社”于1995年11月20日在外贸学校应运而生,钟老师担任首届社长,毕业在报社工作几年后老师选择留在外贸学校任教,继续投身于碧草文学社的建设和发展,不知不觉中已经陪伴它度过了17个年头。


2000年,陈国凯主席亲自为《碧草》题词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廖红球题字《校园文艺 希望之光》 

 

 

2003年,《碧草》被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杂志社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联合评为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

 

2010年《碧草》文学社荣获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广东中职十佳社团的称号

 

碧草和《碧草》文学社成员合影

 

说起创办碧草文学社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钟老师内心充满了感慨。他对记者说,刚创办文学社时自己还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对他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文学社的经费问题,当时为了办好文学社和社刊,他不惜将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生活费投入其中。在文学社成立当晚,他满怀豪情地说:“文学社一成立,大家立刻投入工作,争取15天内把我们的创刊号推出来!”从征稿、约稿、审稿到联系打印和排版,钟老师与文学社其他成员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周末休息的时间都用上了。经过百般努力,《碧草》创刊号终于面世了,当时一共印了600本,除了学校同意支付其中200本的印刷费用外,其余400本都是钟老师自己垫付的。因为当时钟老师不仅想把《碧草》办成一份立足本校、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学刊物,也想将它推向更多的兄弟院校社团,同时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其中。

《碧草》创刊号的面世与其说是碧草文学社同仁全体捧给大家的献礼,倒不如说是文学社全体同仁艰辛的结晶。在《碧草》创刊号的编后语《走过冬季》中,钟老师这样写道:“我们是群艰苦的跋涉者,我们的路曲折而又漫长,我们就像一个糊涂而又冒失的旅人,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便匆匆地踏上了茫茫的戈壁滩,然而,我们始终坚信,我们最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一个诠释自己青春风采的绿洲。功夫不负有心人,钟老师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经历岁月的洗礼,“碧草”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如今,碧草文学社和《碧草》杂志已经经历了17个春秋,这些年来,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外经贸厅的领导等社会各届的支持和关怀下,特别是广东省外贸学校党委的全力支持下,碧草文学社和《碧草》杂志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碧草文学社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全国校园九十九佳文学社团”和广东省“十佳社团”,而钟老师也曾因此多次被评为“全国校园优秀指导老师”、全国校园刊物优秀编辑广东校园文学突出贡献个人等。

如今的《碧草》杂志,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好评的广东校园文坛上的一朵奇葩,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碧草》杂志创办至今,始终本着“活跃和丰富同学们的第二课堂,繁荣校园文学,提高同学们创作水平和欣赏能力,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的宗旨,采用“同龄人的故事、同龄人写、同龄人编”的特色,力求“展示当代校园生活,表现当代学子风采”,受到了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主席廖红球、名誉主席陈国凯、原党组书记蔡运桂、原专职副主席杨干华、原副主席杨羽仪(《作品》原主编)、副主席兼文学院院长伊始和叶文玲、韩石山、王剑冰、舒乙、肖复兴、程树臻、雷达、韩作荣等全国著名作家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外经贸厅有关领导的好评。2000年,陈国凯主席亲自为《碧草》题词;2003年,《碧草》被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杂志社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联合评为“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2004年,《碧草》被广州中山图书馆以“广东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而收为馆藏杂志;2006年,珠海出版社正式出版“广东校园文学碧草文丛(一)”(四本),并得到了时任广东作协党组书记廖红球题写书名;2008年,《碧草》蝉联“全国校园九十九佳文学社刊”;2009年,《碧草》荣获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奖;2010年《碧草》文学社荣获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广东中职十佳社团的称号;从2005年到2011年,《碧草》已经连续六年承办了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每年一届的“碧草杯”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文学报》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此外,该刊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多次在《中国校园文学》、《青年文学》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及出版社的书里发表了上千篇各类作品,同时《中学生报》、《中专生月刊》等报刊还辟过专版介绍。所有的这些成绩都见证了《碧草》的成长、发展和壮大以及包括钟老师在内的众多文学爱好者的辛勤耕耘和执着奋斗。而在新世纪的曙光面前,《碧草》将本着“求实、探索、进取、创新、发展”的精神继续以“同龄人的故事、同龄人写、同龄人编”的特色,力求展示当代校园生活,反映当代学子风采,丰富同学们的第二课堂,繁荣校园文学而不懈努力。

说到碧草文学社和《碧草》杂志的未来,钟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碧草文学社的办社定位将与以往的一致,都是立足本校同时面对兄弟院校社团,而《碧草》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他希望把《碧草》办成全国公开发行的正规刊物,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它的影响力,同时凭借一年一度的“碧草杯”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文才的平台,也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校园文学的创作行列之中。

钟老师是一个相当执着和勤奋的人,他把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文学创作、碧草文学社和《碧草》杂志的工作之中。他告诉记者,现在的他早已没有工作日与休息日之分了,每天除了上班时间就是在忙校园文学方面的工作,就连难得一年一次的春节,他都不放过,如今他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乡过年了。我们相信,钟老师的执着定会换来更加辉煌的成绩;我们也相信,“这里的天空不寂寞”,钟老师的传奇故事定会在他的人生舞台上继续上演,感染更多怀揣着梦想的人。

[NextPage]

执着追梦,我一直在奋斗的路上

 

拜伦曾说过:“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人生的海洋上,波涛汹涌,几时会有狂风暴雨,几时会有惊涛骇浪,都难以预料,但只要我们随时做好迎接风浪的准备,执着于前行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定能在人生的海洋上扬帆起航,劈波斩浪!

1996年9月,钟老师以一个中专生的身份到珠海《特区妇女报》应聘编辑记者,学历上处于明显劣势的他最终却战胜了其他名牌大学出身的应聘者而被顺利录取,而且这一干就是四年。

说起当时应聘的经历,钟老师仍记得一清二楚。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在外贸学校读书的时候,因为表现突出,学校将他推荐到珠海,并跟那边一个学校的老校长取得联系,最终推荐了一个单位给他,这个新成立的单位本想着让他过些天的时候才去上班,但当时的钟老师正为找工作而着急,于是他便跑去了人才市场。有一次,他在人才市场的门口看到一个单位正在招编辑记者,他便花了十块钱买了一张门票。一进去,他就直接来到那个招编辑记者的单位面前,问他们需要招聘什么条件的人,那时负责招聘的人说要大学本科中文系或者新闻系以上学历的。当时的钟老师只是一个中专生,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条件,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斩钉截铁地说:“我什么条件都不符合,但是我热爱这份职业……”就这样,招聘单位被他真诚的态度和自信的言语触动了,凭借着简单而又诚恳的介绍,招聘单位最终选择了钟老师,而他们看看中的正是眼前这个中专生身上闪烁着的不卑不亢与踏实肯干的精神。

“其实我去面试的时候,那里已经堆了一大堆大学的毕业生的推荐书和他们投的简历和资料。后来我才知道报社原来的那个编辑去了复旦大学进修一年,就要招一个临时的编辑。其实在我之前报社就已经招了一个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在那里干了两个月不知什么原因报社就把他炒掉了,炒掉了之后就招了我。我在报社里就一直做到那个编辑回来,因为我在报社表现很好,在那里又做出一番成绩,那个编辑进修回来时那招我进报社的编辑就把我推荐到更大的一家报社,我就这样一路走过来了。”钟老师补充说道。

当问及该单位为何录用自己的时候,钟老师只用了两个字来解释,那就是“肯干”。在他看来,学历和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份工作热不热爱,肯不肯干,只要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又能踏实肯干,你依然可以出类拔萃,做出一番成绩来。钟老师做到了,任职期间,他策划的“特区女作家”栏目仅在一年内就瘦到了国内诸多专家的好评,令同行刮目相看。钟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了目标,就要执着追求,别人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

 


 

 

钟老师有这么一句经典语录:“这个世界为生活而工作的人很多,为事业而工作的人很少,有事业心又有策划能力的人更少,给一个平台就发亮的人少之又少。我自信我就是少之又少中的一个。”生活中、工作中的钟老师正是这样一个踏实、肯干、谦逊却又十分自信的人,他为人低调,从不以自己取得的成绩自诩,一心一意钻进文学创作和校园文学的工作之中,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位学子和文学爱好者。就如同珠海诗人陈剑文在他写给钟老师的诗歌《碧草,用鲜活的生命撑起文学的绿意》中所写的那样:“他像一阵风/吹到哪里/里就能泛起文学的绿意/他像一阵雨/滴落哪里/哪里就会聚起文学的活力”。这么多年来,钟老师一直执着地钟于自己所爱,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相信,有朝一日钟老师的梦想定会更加大放光彩!

当记者问起如何看待目前所取得的成就时,钟老师觉得自己还只是很微小的一个,前方的路还很长,自己仍需继续努力奋斗。“我觉得我走过的路是很平凡的。但是我想我以后能够以自己的实力来影响更多的人。”钟老师深情地说。对于他来说,在校园文学领域奋斗终生将成为他追求一生的梦想,就像他在广东校园文学网2012年新年特刊上所写的那样:“这是一首青春校园文学激情然烧的恋曲,属于你们,属于我们,属于大家,属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我们相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钟老师的传奇人生和动人故事定会感染到更多执着追梦的文学爱好者,引领着他们迈出人生坚实的一步,走出一片更宽更广更加美好的文学新天地!

钟老师最欣赏这样的一句话:“风是无静止的流浪,城是最坚贞的孤独。” 当问及对文学青年的建议时,他向记者说道: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年轻人要学会坚持,要会耐得住寂寞。他还希望文学青年能够多读多看多写多思考,写出更有深度的文字,有机会的时候能够读一下余华的《活着》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老师还坦言说:“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想要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的话,就要准本多吃苦的念头,你想自己有所成就,你就必须做好多吃苦的准备。”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钟老师仍不忘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用心用爱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他所教过的学生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更是一位引领着众多学子踏上人生路的精神导师。他就像一株碧草,将自己生命的热血挥洒在校园文学这片纯净的土壤上,也将热爱文学的种子撒播到每一个学子的心田中!

 

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这一路走来,钟老师不知经历了多少人生的风风雨雨,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奔波忙碌的日日夜夜。而钟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重温了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钟老师如同一株碧草,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撑起了校园文学这片梦想土地的一片绿意。我们相信,在以钟老师为首的众多校园文学工作者以及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文学这块绿意盎然的土壤必将培养出更多株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碧草,为校园文学这片土地增添更多绿意!

广东校园文学网记者团  黄志波  黄舒静  宾慧华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